收藏 分销(赏)

DB11∕T 1388-2017 通断时间面积法供热计量系统技术规范(北京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63295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907.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1∕T 1388-2017 通断时间面积法供热计量系统技术规范(北京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DB11∕T 1388-2017 通断时间面积法供热计量系统技术规范(北京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DB11∕T 1388-2017 通断时间面积法供热计量系统技术规范(北京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DB11∕T 1388-2017 通断时间面积法供热计量系统技术规范(北京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DB11∕T 1388-2017 通断时间面积法供热计量系统技术规范(北京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17.200 A 54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13882017 通断时间面积法供热计量系统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heat metering system by heating time and area 2017 - 03 - 22 发布 2017 - 09 - 01 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11/T 13882017 I 目 次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系统组成和标记 . 2 5 一般要求 . 5 6 技术要求 . 8 7 试验方法 . 11 8 检验规则

2、. 13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数据存储内容 . 17 DB11/T 1388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城市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城市管理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北控三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维、刘兰斌、董福麟、严波、丁琦、张立谦、戴立生、秦素梅、郭新川、邓宇春、常海利、赵岩、刘佳、黄锐、于珊。 DB11/T 13882017 1 通断时间面积法供热计量系统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通断时间面积法供热计量

3、系统的系统组成和标记、一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在民用建筑集中供暖系统中应用的通断时间面积法供热计量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08- 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 4793.1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 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GB/T 12225 通用阀门 铜合金铸件技术条件 GB/T 13927- 2008 工业阀门 压力试验 GB 14536.1 家用和类似用途自动

4、控制器 第1部份:通用要求 GB 14536.1- 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自动控制器 第1部份:通用要求 GB 14536.10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 温度敏感控制器的特殊要求 GB/T 17618 信息技术设备抗干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 29414- 2012 散热器恒温控制阀 GB/T 32224 热量表 CJ/T 188 户用计量仪表数据传输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通断时间面积法供热计量系统 heat metering and on- off regulating system by time and area 由通断控制器、室温控制

5、器、楼栋处理器、楼栋热量表和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等组成的集成系统,能够调节和自动控制供暖室温,分摊计算每个热用户的用热量,还能够上传数据实现监控和管理。 3.2 通断控制器 on- off controller 设置在热用户供暖管道上由阀门、 电动执行器和通讯控制器组成的调控部件, 用于接收和处理室温控制器的数据,通过阀门全程开关动作控制入户的供暖水流量,并记录阀门通断时间。 3.3 室温控制器 indoor temperature controller DB11/T 13882017 2 安装在用户室内用于测量、显示、设定房间温度和通讯的装置。 3.4 楼栋处理器 collector and c

6、alculator for building 采集通断控制器和楼栋热量表的数据信息,进行存储处理、计算和远传,实现供暖过程监测、热量分摊等功能的部件。 3.5 楼栋热量表 heating meter for building 安装在楼栋热力入口的、用于计量和贸易结算的热量表。 3.6 分摊周期 sharing cycle 计算周期内楼栋热量表计量的热量增量,对各热用户进行一次分摊计算的时间周期。 3.7 开启时间比 valve periodic opening time ratio 通断控制器在分摊周期内的累计开启时间与分摊周期的比值,简称开启比。 4 系统组成和标记 4.1 系统组成 通断时

7、间面积法供热计量系统由室温控制器、通断控制器、楼栋热量表、楼栋处理器以及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等构成,示意图见图1。 DB11/T 13882017 3 说明: 1 散热器; 2 室温控制器; 3 通断控制器; 4 关断阀; 5 水过滤器; 6 楼栋热量表; 7 有线或无线传输; 8 回水管; 9 供水管; 10 水流方向; 11 平衡阀; 12 楼栋处理器; 13 数据信息管理系统。 图1 通断时间面积法供热计量系统构成示意图 4.2 标记 4.2.1 室温控制器标记 由设备安装位置、行政区划代码、楼栋序号、单元序号、门牌号码、设备类型、设备编号7个部分组成,共计36位数字,其中1- 2位代表设备

8、安装位置、3- 14位代表行政区划代码、15- 20位代表小区名称首字母缩写 (不足6位用0补齐) 、 21- 24位代表楼栋号、 25- 26代表单元号、 27- 31代表用户门牌号、 32- 33表示设备类型、34- 36代表设备编号。行政区划代码采用DB11/T 064 北京市行政区划代码,用12位数字表示,其中前6位是行政区号代码;后6位是街道办事处代码。见图2: DB11/T 13882017 4 图2 室温控制器的标记方法 示例:03000000000000AAAAAABBBBCCDDDD2TC002,其中 03 代表计量装置安装在用户,000000000000 代表小区所在行政区

9、划代码,AAAAAA 代表小区名称首字母缩写,BBBB 代表楼栋号,CC 代表单元号,DDDD 代表用户门牌号,2 代表复式户型的第 2 套设备,TC 代表室温控制器,002 代表该室温控制器的编号。 通断控制器标记 由设备安装位置、行政区划代码、楼栋序号、单元序号、门牌号码、设备类型、设备编号7个部分组成,共计36位数字,其中1- 2位代表设备安装位置、3- 14位代表行政区划代码、15- 20位代表小区名称首字母缩写 (不足6位用0补齐) 、 21- 24位代表楼栋号、 25- 26代表单元号、 27- 31代表用户门牌号、 32- 33表示设备类型、34- 36代表设备编号。见图3: 图

10、3 通断控制器的标记方法 示例:03000000000000AAAAAABBBBCCDDDD1OC001,其中 03 代表计量装置安装在用户,000000000000 代表小区所在行政区划代码,AAAAAA 代表小区名称首字母缩写,BBBB 代表楼栋号,CC 代表单元号,DDDD 代表用户门牌号,2 代表复式户型的第 1 套设备,OC 代表通断控制器,001 代表该通断控制器的编号。 4.2.2 楼栋处理器标记 由设备安装位置、行政区划代码、楼栋序号、设备类型、设备编号5个部分组成,共计29位数字,其中1- 2位代表设备安装位置、3- 14位代表行政区划代码、15- 20位代表小区名称首字母缩

11、写(不足6位用0补齐)、21- 24位代表楼栋号、25- 26表示设备类型、27- 29代表设备编号。见图4: DB11/T 13882017 5 图4 楼栋处理器的标记方法 示例:02000000000000AAAAAABBBBCA001, 其中 02 代表设备安装在楼栋, 000000000000 代表小区所在行政区划代码,AAAAAA 代表小区名称首字母缩写,BBBB 代表楼栋号, CA 代表楼栋处理器,001 代表该楼栋处理器的编号。 4.2.3 楼栋热量表标记 由设备安装位置、行政区划代码、楼栋序号、设备类型、设备编号5个部分组成,共计29位数字,其中1- 2位代表设备安装位置、3-

12、 14位代表行政区划代码、15- 20位代表小区名称首字母缩写(不足6位用0补齐)、21- 24位代表楼栋号、25- 26表示设备类型、27- 29代表设备编号。见图5: -设备安装位置(2位)行政区划代码(12位)小区名称首字母(6位)楼栋序号(4位)设备类型(2位)HM代表楼栋热量表设备编号(3位) 图5 楼栋热量表的标记方法 示例:02000000000000AAAAAABBBBCA001, 其中 02 代表设备安装在楼栋, 000000000000 代表小区所在行政区划代码,AAAAAA 代表小区名称首字母缩写,BBBB 代表楼栋号,HM 代表楼栋热量表,001 代表该楼栋热量表的编号

13、。 4.2.4 数据信息管理系统标记 数据信息管理系统标记由代号SWJ和热计量企业自定义名称组成,见图6: SWJ- 热计量企业自定义名称 SWJ代表数据信息管理系统 图6 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的标记方法 5 一般要求 5.1 使用条件 DB11/T 13882017 6 5.1.1 热用户室内供暖设备选型应与设计匹配;热用户不应私自改变室内散热设备的容量及类型。 5.1.2 供暖系统运行前应进行水力平衡调试,满足设计要求。 5.2 热量分摊计算方法 5.2.1 分摊周期应为 2h,分摊时刻为每日偶数整点时刻(2 时、4 时、22 时、24 时),时间允许偏差绝对值不应大于 10min,时钟应以楼

14、栋处理器的时钟为基准。 5.2.2 热用户的分摊热量计算公式应按式(1)和式(2)计算。 =niiiSQSQ1jjj . (1) =ii . (2) 式中: iQ 第i个热用户在分摊周期内分摊到的热量,kWh ; i 第i个热用户在分摊周期内的开启比,无量纲; 分摊周期,2h ; i 第i个热用户在分摊周期内的阀门累计开启时间,h ; iS 第i个热用户的建筑面积,m2 ; Q 分摊周期内楼栋热量表计量的热量增量值,kWh ; n 参与热量分摊的热用户数量。 5.3 时间标签 5.3.1 瞬时功率、瞬时流量、供水温度、回水温度等瞬时状态数据在记录传输时应有时间标签,格式应为年/月/日/时/分,

15、其中年份表达应采用当前年份的末两位数字,小时表达应采用 24 时制。 5.3.2 累积热量、累积流量、累积工作时间等仪表直读数据在记录传输时应带有读表的时间标签,格式应为年/月/日/时/分,其中年份表达应采用当前年份的末两位数字,小时表达应采用 24 时制。 5.3.3 累积热量增量、累积流量增量等起止时间内的增量数据,应由截止时刻和起始时刻的两个累积数据相减得出,在记录传输时应有起始时刻和截止时刻两个时间标签。 5.3.4 平均功率、 平均流量和平均温度等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值数据, 应由增量数据除以增量时间得出,在记录传输时应带有起始时刻和截止时刻两个时间标签。 5.4 室温控制器 5.4.1

16、 当室温控制器采用电池供电时,电池的使用寿命应不小于 2 年。 5.4.2 室温控制器应符合 GB 14536.1、GB 14536.10 的规定。 5.4.3 室温控制器在- 545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小于 80%的工作环境下应能正常工作。 DB11/T 13882017 7 5.4.4 内置温度传感器的室温控制器出厂应配有固定安装结构,温度传感器与后面板之间应有隔热结构。 5.4.5 内置温度传感器的室温控制器在现场应固定安装使用,在同一通断时间面积法供热计量系统内安装位置应相对统一的内墙上,距室内地面的高度宜为 1.5m。 5.4.6 外置温度传感器的室温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应固定安装,在同一

17、通断时间面积法供热计量系统内安装位置应相对统一,宜安装在房间温度代表位置,且应空气流通、避免阳光直射、避免其它热源影响。 5.5 通断控制器 5.5.1 通断控制器的阀体应符合 GB/T 29414 中有关阀体的规定。 5.5.2 通断控制器的电动执行器的有效使用年限不应少于 10 年。 5.5.3 通断控制器的阀体与电动执行器连接应有铅封功能 5.6 信号传输 5.6.1 具有通信传输、显示或存储功能的各部件,应与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的时钟自动校时,校时精度为 1s。 5.6.2 室温控制器与通断控制器之间、通断控制器与楼栋处理器、楼栋处理器与热量表、楼栋处理器与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之间应采用可靠的

18、通信传输方式。数据通信可选配以太网、M- BUS、RS- 485、GPRS和无线传输等接口, 5.6.3 楼栋处理器与数据信息管理系统通信接口和协议应符合 TCP/IP。 5.6.4 楼栋处理器与热量表的通信接口和协议应符合 CJ/T 188 规定。 5.7 楼栋热计量 5.7.1 楼栋热量表应符合标准 GB/T 32224 的规定,应依法定期检定。 5.7.2 楼栋热量表应具备与采集计算器间数据传输的通讯接口、实现数据传输; 5.7.3 楼栋热量表内部应存储整个供暖期的每日零时的计量数据,包括累计热量、累计流量、瞬时热量、瞬时流量、供回水温度等。 5.8 电 源 通断时间面积法供热计量系统的

19、额定电压不应大于24V。 5.9 安全性能 5.9.1 通断时间面积法供热计量系统的一般安全要求应符合 GB 4793.1 的有关规定。 5.9.2 外壳防护等级划分应符合 GB 4208- 2008 中第 4 章的规定。室温控制器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20;楼栋处理器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 IP51;通断控制器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 IP54。 5.9.3 停电时,通断控制器、楼栋热量表和楼栋处理器应能保持断电前的记录数据,当前阀门累计开启时间及时钟等参数应能够准确存储,恢复供电后应能恢复正常工作。 5.9.4 信息系统应具有如下报警功能: 通讯故障报警提示; 用户供暖工况或供暖状态不正常报警

20、提示; 数据统计分析功能不正常报警提示。 DB11/T 13882017 8 5.10 电磁兼容 通断时间面积法供热计量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抗扰度限值应符合GB/T 17618规定的要求。 6 技术要求 6.1 系统组成 室温控制器、通断控制器、楼栋热量表和楼栋处理器等各部分组件,应能连结搭建成完整的通断时间面积法供热计量系统,通过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应实现正常通讯、实现温控与计量的功能。 6.2 数据信息管理系统 6.2.1 应具备数据显示、存储、查询和分析等功能。 6.2.2 应具备对外传输的数据接口。 6.2.3 应具备主动校时功能。 6.3 室温控制器 6.3.1 外观与操作性能 6.3.1.

21、1 显示面板各按键接触良好,相邻键无相互干扰或者按键无反应等现象,按键灵敏、反应快。 6.3.1.2 液晶显示器不应有缺段、显示不均、图形缺陷、偏光片气泡、真空、彩虹、偏、光片顶伤、玻璃破损、崩角、漏液晶等缺陷。 6.3.1.3 室温控制器可通过特殊的解锁设置现场校准测温元件。 6.3.1.4 室温控制器可按照通断控制器的指令执行供暖期模式和非供暖期模式,供暖期模式下测温采样频率每小时不应少于 6 次,通讯周期不应大于 1h。 6.3.2 时钟功能 室温控制器或通断控制器应具有内部时钟,应与楼栋处理器每天校时,校时精度不应少于 1s; 6.3.3 面板显示内容 6.3.3.1 显示面板应显示设

22、定温度及实测温度,温度设定范围宜为 1425,显示数字宜保留小数点后 1 位。 6.3.3.2 显示面板宜显示当前时间、通断阀门状态、阀门累积开启时间,并具备显示分摊热量的功能。 6.3.3.3 显示面板宜具备故障显示、通信状态等功能;当采用电池供电时,宜具有电量提示功能。 6.3.4 测温元件 6.3.4.1 当温度范围在 1028时,温度测量准确度不应小于 0.5K。 6.3.4.2 测温元件的温度漂移不应大于 0.5K/年。 6.3.5 断电预案 6.3.5.1 当室温控制器断电时,通断控制器应全开,楼栋处理器应记录故障信息。 6.3.5.2 当室温控制器在断电之后恢复供电时,应与系统校

23、时,并恢复正常工作。 6.4 通断控制器 DB11/T 13882017 9 6.4.1 控制器 6.4.1.1 控制器接通时长应从阀门开启信号的发出时刻到关闭信号的发出时刻计算,计时误差应不大于 1s。 6.4.1.2 控制器应能够根据室温控制器的传输数据对室温进行控制,对正常供暖房间的控温精度应不大于 0.5K。 6.4.1.3 控制器宜显示阀门状态等信息。 6.4.1.4 当通讯中断或者执行机构不能正常动作时,控制器应有报警。 6.4.2 阀门 6.4.2.1 阀门表面不应有砂眼、裂纹、疏松、非金属夹杂等影响强度和密封性的缺陷;阀门的流向箭头、旋向指示等标志应准确、清晰、完整;管螺纹表面

24、不允许有断牙、烂牙等影响连接强度的缺陷。 6.4.2.2 阀门泄漏率等级应符合 GB/T 13927- 2008 中 A 级的规定。 6.4.2.3 耐久性寿命测试方法应符合 GB/T 29414- 2012 中第 6 章的规定, 且阀门当开关次数达 10 万次时,阀门应运行无故障、无外漏、无损坏。 6.4.3 电动执行机构 6.4.3.1 电动执行机构在动作时最大瞬时功率不宜大于 6W, 电热方式的电动执行机构在动作时最大瞬时功率不宜大于 3W; 6.4.3.2 电动执行机构的耐久性应符合 GB 14536.1 的规定。 6.4.3.3 电动执行机构在全行程动作过程中,运行噪声不宜大于 40

25、dB。 6.4.4 数据内容 6.4.4.1 通断控制器向楼栋处理器传输上报的数据内容应包括室温控制器和通断控制器编码、 (本周期)日期和时间、通讯信号强度、本周期平均室内温度、本周期平均设定温度、开启比、故障信息等。存储内容见附录 A。 6.4.4.2 通断控制器应能记录和存储以下参数,且数据的保留时间应不少于 24 个月: 供暖起止时间、自供暖起始时的阀门累积开启时间; 每一分摊周期起止时间、 分摊周期内的阀门累积开启时间及分摊周期室内平均温度值, 平均设定温度值; 室内设定温度及对应时刻室内测量温度。 6.4.4.3 通断控制器整点存储历史数据,并能够在本地将历史数据导出。 6.4.4.

26、4 当一个供暖期结束时,应将各个用户分摊热量累计起来,与热表计量的供暖期热量增量进行比较,求得的误差按照面积分摊到各个用户。 6.4.4.5 采集计算器应采用硬件安全模块实现数据的加解密,密钥算法应符合相关政策。 6.4.5 断电预案 6.4.5.1 当通断控制器断电时,阀门应自动全开。 6.4.5.2 当通断控制器断电时,应能保持断电前的数据记录,恢复供电后应先校时,同时向楼栋处理器上报故障信息并恢复正常工作。 6.5 楼栋处理器 DB11/T 13882017 10 6.5.1 采集计算功能 6.5.1.1 如果一栋建筑有多只热量表(如楼内系统分高低区或分单元安装多只热量表),或者不同建筑

27、有公用热量表,楼栋热计量数据应由各热量表计量值相加或者相减得出。 6.5.1.2 分摊周期内的楼栋热计量热量增量值是将分摊周期结束时刻和开始时刻的热量值相减得出的。 6.5.1.3 楼栋热量表故障信息,应在楼栋处理器记录,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应出现提示信息。 6.5.1.4 楼栋处理器应具备现场显示、查询数据及故障信息等功能。 6.5.1.5 楼栋处理器应能接收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的指令,采集通断控制器、楼栋热量表等数据。 6.5.1.6 采集数据应包括通断控制器和楼栋热量表传输的完整数据。 6.5.1.7 楼栋处理器应按照公式(1)和公式(2),对每个用户每个周期计算分摊热量。 6.5.1.8 出现

28、故障时,楼栋处理器应记录故障信息,待故障排除后上报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且不应影响数据采集和计算的连续性。 6.5.2 数据存储 6.5.2.1 数据存储分为即时数据存储和累计数据存储。 数据的保留时间不应少于 24 个月。 存储内容见附录 A。 6.5.2.2 即时数据存储应包括对应时刻、室内设定温度、室内测量温度和阀门开启时间等信息。温度记录间隔不应大于通断控制器温度记录间隔。 6.5.2.3 累计数据存储应包括以下参数: 供暖起止时间,自供暖起始时的阀门累积开启时间和楼栋热量表测量值; 每一分摊周期内的阀门累积开启时间、分摊周期室内平均温度值及分摊周期热量值; 故障记录等信息。 6.5.2.

29、4 楼栋处理器应能记录和存储各个热用户的供热参数, 且数据的保留时间不应少于 24 个月, 供热参数包括以下内容: 供暖起止时间、自供暖起始时的阀门累积开启时间; 每一分摊周期内的阀门累积开启时间及分摊周期室内平均温度值。 6.5.2.5 存储硬件应为存储卡。 6.5.3 故障预案 6.5.3.1 楼栋处理器断电后,应有措施保证数据不丢失。当恢复供电时,应立即与数据信息管理系统校时,恢复正常的时钟和数据处理功能。 6.5.3.2 网络失联时,楼栋处理器和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应及时发现,待网络通讯恢复时,应自动补全数据。 6.5.4 时钟误差 楼栋处理器和通断控制器的时钟在24h内走时误差不应大于5

30、s。 6.5.5 存储、传输的热计量数据 6.5.5.1 楼栋处理器存储和传输的热计量数据内容,应符合以下要求: 存储周期为 2 小时; 存储内容和格式见附录 A,每日应生成并存储一个文件,应采用日期作为文件名,文件格式应DB11/T 13882017 11 为 excel 表格。 6.5.5.2 应按照时间周期检查热计量数据,数据不应出现缺失遗漏,实际数据不应少于 98%。 6.5.5.3 应按照经验检查温度、热量、流量数值的范围,剔除不合乎逻辑的数据。 6.5.5.4 应比较相邻住户、楼栋的计量参数,甄别出远离数据群的异常数据。 6.5.5.5 应通过数据的合理性和一致性分析确定有效数据,

31、 有效数据与实际数据的比值不应小于 70%。 6.5.6 设定温度干预 6.5.6.1 通过楼栋处理器,可干预室温控制器的设定温度(或者温度上限),此后室内温度设定值不能在室温控制器上修改。 6.5.6.2 当数据信息管理系统或楼栋处理器能够干预用户的室温控制器时, 应有操作权限的管理措施。 7 试验方法 7.1 系统搭建 7.1.1 将一个楼栋处理器、5 个室温控制器、5 个通断控制器、两只热量表以及相关配件连结起来,组成一个通断时间面积法供热计量系统。 7.1.2 将室温控制器和通断控制器随机抽取、对码配对,分别代表 5 个采暖用户;通过楼栋处理器现场设定 5 个用户的编码、用户信息、采暖

32、面积。 7.1.3 将楼栋处理器与两只热量表调试实现通讯,通过楼栋处理器现场设定两只楼栋热量表的编码,以及设定两只热量表在每个周期热量值增量相加或者相减。 7.1.4 通过无线通讯网络,将楼栋处理器与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相连接,通过数据信息管理系统能够远程监控楼栋处理器的数据。 7.1.5 按照供暖期工作模式,保持系统正常工作。 7.2 数据信息管理系统 7.2.1 检查数据信息管理系统是否具备数据显示、存储、查询和分析功能。 7.2.2 检查数据信息管理系统是否具备对外传输的数据接口。 7.2.3 变更数据信息管理系统时间,检查组成的通断时间面积法热计量系统各部件时间是否一致。 7.3 室温控制

33、器 7.3.1 外观与操作性能 接通室温控制器的电源并打开电源开关,切换按键,手动检查各按键,目测显示面板的显示是否正常。 7.3.2 时钟功能 检查室温控制器或通断控制器是否有时钟,时钟显示是否正常。 7.3.3 面板显示内容 按照6.1.3的要求,检查面板显示内容。 7.3.4 测温元件 DB11/T 13882017 12 7.3.4.1 设置室温控制器在供暖期模式下, 在环境温度 1228范围内, 将室温控制器放置 10min20min,检查显示温度与校准温度计的误差。 7.3.4.2 随机抽取 1 个室温控制器,改变其环境温度不少于 2h,检查楼栋处理器的记录数据,是否满足误差要求。

34、 7.3.4.3 按照产品说明书的指导,检查显示温度值校准功能。 7.3.5 断电预案 7.3.5.1 通断法系统正常工作状态下,操作室温控制器断电,2h 后检查通断控制器动作状态,检查楼栋处理器的故障记录。 7.3.5.2 室温控制器在断电操作恢复供电 10min 之后, 检查温控器时钟是否恢复正常工作且时间正确。 7.4 通断控制器 7.4.1 控制器 将不少于5套通断控制器和室温控制器连结到楼栋处理器上,放置于同一温度变化环境下,按照环境温度变化范围从低到高,依次将5个室温控制器设定为5个不同设定温度,放置24h之后,检查各个通断器通断时间,应按照设定温度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递增。 7.4

35、.2 阀 门 7.4.2.1 目测检查阀门外观,用螺纹规检查螺纹。 7.4.2.2 检查阀门与电动执行器之间的铅封。 7.4.2.3 按照 GB/T 13927- 2008 中的 5.2 检测阀门耐压性。 7.4.2.4 按照 GB/T 13927- 2008 中第 5 章的试验方法检测阀门泄露率等级。 7.4.2.5 按照 GB/T 29414- 2012 中第 6 章的规定,检验阀门的耐久性。 7.4.3 电动执行机构 7.4.3.1 电动执行机构在额定电压下驱动阀门转动,用电流表检测阀门驱动装置的工作功率,用声级计检测运行噪音。 7.4.3.2 按照 GB 14536.1- 2008 的

36、第 6 章进行耐久性检测。 7.4.4 数据内容 系统运行一段时间之后,采集通断控制器存储的数据,按照6.3.4检查数据内容。 7.4.5 通断控制器断电预案 将控制器断电,检查是否自动开启阀门,持续2h以上,恢复供电后,查看楼栋处理器数据是否存有该通断控制器的故障信息。 7.5 楼栋处理器 7.5.1 采集计算功能 7.5.1.1 将通断时间面积法供热计量系统完整连接通电运行不少于 24h,检查楼栋处理器数据是否完整。 DB11/T 13882017 13 7.5.1.2 改变楼栋热量表的供回水温度或流量参数,改变后持续时间不小于 2h,检查楼栋处理器的数据是否相应变化。 7.5.1.3 改

37、变室温控制器的室温设定,改变后持续时间不小于 2h,检查楼栋处理器是否采集到设定温度变化。 7.5.1.4 将通断时间面积法供热计量系统连续运行不少于 24h,检查楼栋处理器的本地存储数据是否完整,远传至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是否一致。 7.5.1.5 对楼栋热量表动作,发生断电或通讯故障,故障持续时间不少于 2h,检查楼栋处理器是否采集并识别了故障。 7.5.1.6 对通断控制器人为断电失联,故障持续时间不少于 2h,检查楼栋处理器是否采集到故障信息并识别出哪一只通断控制器失联。 7.5.1.7 对楼栋处理器断电,故障持续时间不少于 2h,恢复供电后,检查数据是否完整,时钟是否校时,故障信息

38、是否记录。采用数据信息管理系统接受楼栋处理器传输数据不少于 24 小时,在此期间切断一次网络连接,30min 后恢复网络连接,检查故障信息和数据有效性。 7.5.2 存储功能 7.5.2.1 工作 24h 后,检查楼栋处理器上的存储卡内存储数据。 7.5.2.2 检查楼栋处理器的计算结果是否准确。 7.5.3 故障预案 将楼栋处理器断电,检查是否自动开启阀门,持续2h以上,恢复供电后,查看是否符合6.4.3的要求。 7.5.4 时钟误差 将通断时间面积法供热计量系统运行24小时,检查楼栋处理器和通断控制器的时钟走时误差。 7.5.5 存储、传输的系统数据 7.5.5.1 将通断时间面积法供热计

39、量系统运行 24 小时,检查存储卡和内容文件。 7.5.5.2 对以上实验过程中的采集数据,统计分析数据有效率。 7.5.6 设定温度干预 通过楼栋处理器,操作改变室温控制器的设定温度,试验是否再能通过室温控制器改变温度设定。 8 检验规则 8.1 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8.2 出厂检验 8.2.1 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包括全部检验项目和抽样检验项目,检验项目应符合表1的规定。 DB11/T 13882017 14 8.2.2 抽样方案与方法 抽样应在出厂检验合格产品中, 以10套通断时间面积法供热计量系统装置为一批, 不足10套按一批计,每批次随机抽取不少于1套。 8.2

40、.3 判定规则与复验规则 检验过程中,发现任何一项指标不合格时,应在同批产品中加倍抽样,复检其不合格项目;若仍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DB11/T 13882017 15 表1 通断时间面积法供热计量系统检验项目表 项 目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要求 试验方法 全部检验 抽样检验 1 数据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显示、存储、查询 6.2.1 7.2.1 2 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对外传输的数据接口 6.2.2 7.2.2 3 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主动校时功能 6.2.3 7.2.3 4 室温控制器外观与操作性能 6.3.1 7.3.1 5 室温控制器时钟功能 6.3.2 7.3.2 6 室温控制器面板显示内

41、容 6.3.3 7.3.3 7 室温控制器测温元件 6.3.4 7.3.4 8 室温控制器断电预案 6.3.5 7.3.5 9 通断控制器性能 6.4.1 7.4.1 10 通断控制器阀门性能 6.4.2 7.4.2 11 通断控制器电动执行机构性能 6.4.3 7.4.3 12 通断控制器数据内容 6.4.4 7.4.4 13 通断控制器断电预案 6.4.5 7.4.5 14 楼栋处理器采集计算功能 6.5.1 7.5.1 15 楼栋处理器数据存储功能 6.5.2 7.5.2 16 楼栋处理器故障预案 6.5.3 7.5.3 17 时钟误差 6.5.4 7.5.3 18 存储、传输的热计量数

42、据 6.5.5 7.5.5 19 设定温度干预 6.5.6 7.5.6 DB11/T 13882017 16 8.3 型式检验 8.3.1 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项目应符合表1的规定。 8.3.2 检验条件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正式生产时,每 3 年进行一次; 产品停产 1 年后,恢复生产时;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有较大差异时; 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时。 8.3.3 抽样方案与方法 抽样应在出厂检验合格产品中,以10套设备为一批,不足10套按一批计,每批次随机抽取不少于2套。 8.3.

43、4 判定规则与复验规则 检验过程中,发现任何一项指标不合格时,应在同批产品中加倍抽样,复检其不合格项目;若仍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DB11/T 13882017 17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数据存储内容 A.1 基础信息 A.1.1 用户基础信息 A.1.1.1 用户基础信息的文件应命名为 HeatUserBasicInfo.csv。 A.1.1.2 文件第一行应包括: 用户编码,用户面积(m2),楼栋号,单元号,门牌号,是否参与分摊(1表示参与,0表示不参与)。 A.1.2 分摊基础信息 A.1.2.1 分摊基础信息文件应命名为 ShareBasicInfo.csv。 A.1.

44、2.2 文件第一行应包括: 供暖期开始(XX月XX日XX时),供暖期结束(XX月XX日XX时),分摊周期(小时),数据存储周期(小时) A.1.3 热表基础信息 A.1.3.1 热表基础信息文件应命名为 HeatMeterBasicInfo.csv。 A.1.3.2 文件第一行应包括: 热量表编码, 热量表增减(1增,- 1减)。 A.2 楼栋热量数据 A.2.1 楼栋热量表的数据存储应为每个供暖期一个数据文件,文件命名方式应为HeatMeterData本年-次年.csv,如HeatMeterData2015- 2016.csv表示为2015至2016供暖期热表历史数据文件。 A.2.2 楼栋

45、热量表数据存储见表A.1。 A.2.3 每个分摊周期应计算一次楼栋周期热量增量(kWh) DB11/T 13882017 18 表A.1 楼栋热量表的数据存储表 时刻 热量表编码 相加或者相减 累积热量(kWh) 累积流量(m3) 供水温度() 回水温度() 瞬时功率 (kW) 瞬时流量(m3/h) 是否故障 周期内热量增量(kWh) XX 年 XX 月 XX日 XX 时 楼栋周期热量增量(kWh) A.3 住户分摊热量数据 A.3.1 住户分摊热量的数据存储应为每天一个数据文件,文件命名方式为UserShareHeat年- 月- 日.csv,如UserShareHeat2015- 11- 1

46、5.csv表示为2015年11月15日住户分摊热量数据。 A.3.2 住户分摊热量的数据存储见表A.2。 A.4 住户基础数据存储 A.4.1 住户基础数据的数据存储应为每个供暖期一个数据文件,文件命名方式为UserBasicData本年-次年.csv,如UserBasicData2015- 2016.csv表示为2015至2016供暖期住户基础数据存储文件。 A.4.2 文件第一行应包括: 时刻(XXXX年XX月XX日XX时),用户编码,累计开阀时间(小时),平均温度(),平均设定温度(),是否故障,通讯状态(1通 0断) DB11/T 13882017 19 表A.2 住户分摊热量数据存储表 时刻 用户编码 面积 设定温度() 周期内平均室温() 开启比 周期内分摊热量(kWh) 本供暖期累计分摊热量(kWh) 是否故障 备注 XX 年 XX月 XX 日XX 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系统集成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