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SJG 119-2022 城市道路工程信息模型运维应用标准.pdf

上传人:din****188 文档编号:163137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PDF 页数:337 大小:7.7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SJG 119-2022 城市道路工程信息模型运维应用标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37页
SJG 119-2022 城市道路工程信息模型运维应用标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37页
SJG 119-2022 城市道路工程信息模型运维应用标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37页
SJG 119-2022 城市道路工程信息模型运维应用标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37页
SJG 119-2022 城市道路工程信息模型运维应用标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深圳市交通运输局 SJG SJG 119 2022 深圳市工程建设深圳市工程建设地方地方标准标准 城市道路工程信息模型运维城市道路工程信息模型运维应应用用标准标准 Standard for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application of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in urban road engineering 联合发布联合发布 2022- -06- -10 发布发布 2022- -07- -15 实施实施 城市道路工程信息模型运维应用标准 2022/06/23 15:

2、17:04 V6b4 w450 xh297 L25.78 R2.88 学兔兔 标准下载 深圳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城市道路工程信息模型运维城市道路工程信息模型运维应用应用标准标准 Standard for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application of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in urban road engineering SJG 119 - - 2022 2022 深圳 学兔兔 标准下载 1 前前言言 根据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关于发布 2020 年深圳市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项目(第一批)的通知 (深建标20202 号)

3、要求,标准编制组经过充分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交通建设领域 BIM 技术应用的实践经验, 参考国内外先进标准, 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和缩略语;3.基本规定;4.模型要求;5.空间管理;6.资产管理;7.养护管理;8.运行管理;9.应急管理。 本标准由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发布,由深圳市交通运输局业务归口并组织云基智慧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编制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如有需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或建议寄送云基智慧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梅坳一路深燃大厦 B 座 7 楼,邮编:5180

4、00) 。 本 标 准 主 编 单 位:云基智慧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本 标 准 参 编 单 位: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 深圳高速公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朱建斌 钟永胜 牛 宏 白鹏翔 赖嘉华 李 立 徐 昕 周 雷 欧阳平 顾海明 刘辉喜 杨 鹏 王志钦 韩 宇 段仲渊 张浩华 张永军 于 辉 许烈平 曾胜欢 周传敏 苏雅静 王智文 高 川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张建平 詹武伟 王欣南 辛业洪 周海俊 袁兴无 杨水波 本标准主要指导人员:贾丽巍 张志锋 王学坤 霍荣金 吴东强 马凌宇 学兔兔 标准下载

5、2 目次 1 总则 . 1 2 术语和缩略语 . 2 2. .1 术语 . 2 2. .2 缩略语 . 2 3 基本规定 . 3 3. .1 一般规定 . 3 3. .2 应用策划 . 3 3. .3 应用管理 . 4 4 模型要求 . 5 4. .1 一般规定 . 5 4. .2 模型创建 . 5 4. .3 模型精细度 . 5 4. .4 命名规则 . 7 4. .5 版本管理 . 7 5 空间管理 . 8 5. .1 一般规定 . 8 5. .2 空间资源管理. 8 5. .3 空间保护管理. 8 6 资产管理 . 10 6. .1 一般规定 . 10 6. .2 资产统计 . 10 6

6、. .3 资产更新 . 10 6. .4 资产分析与决策 . 11 7 养护管理 . 12 7. .1 一般规定 . 12 7. .2 养护规划 . 12 7. .3 检测评定 . 13 7. .4 养护工程设计. 14 7. .5 养护工程施工管理 . 15 8 运行管理 . 18 8. .1 一般规定 . 18 8. .2 运行状态监测. 18 8. .3 超限运输管理. 19 8. .4 能耗管理 . 19 9 应急管理 . 20 9. .1 一般规定 . 20 9. .2 应急预案管理. 20 学兔兔 标准下载 3 9. .3 应急救援管理. 21 附录 A 运维模型应用流程图 . 2

7、2 附录 B 模型元素交付要求 . 37 附录 C 城市道路总体信息交付要求 . 59 附录 D 模型元素信息交付要求 . 65 附录 E 应用成果信息交付要求 . 210 附录 F 常见病害信息交付要求 . 226 本标准用词说明. 295 引用标准名录 . 296 附:条文说明 . 297 学兔兔 标准下载 4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 1 2 Terms and Abbrevations . 2 2.1 Terms . 2 2.2 Abbrevations . 2 3 Basic Requirements . 3 3.1 General Requir

8、ements . 3 3.2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Execution Plan . 3 3.3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Execution Management . 4 4 Model Requirements . 5 4.1 General Requirements . 5 4.2 Model Authoring . 5 4.3 Level of Model Development . 5 4.4 Naming Rules . 7 4.5 Version Managements . 7 5 Spatial Management .

9、8 5.1 General Requirements . 8 5.2 Space Resource Management . 8 5.3 Space Protection Management . 8 6 Asset Management . 10 6.1 General Requirements . 10 6.2 Asset Statistics . 10 6.3 Asset Renewal . 10 6.4 Asset Analysis and Decision . 11 7 Maintenance Management . 12 7.1 General Requirements . 12

10、 7.2 Maintenance Planning . 12 7.3 Detection and Evaluation . 13 7.4 Maintenance Engineering Design. 14 7.5 Maintenanc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 15 8 Operation Management . 18 8.1 General Requirements . 18 8.2 Operating Status Monitoring . 18 8.3 Overload and Oversize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 1

11、9 8.4 Energy Management. 19 9 Emergency Management . 20 9.1 General Requirements . 20 9.2 Emergency Plan Management . 20 9.3 Emergency Rescue Management . 21 Appendix A BIM Application Process Chart in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 22 学兔兔 标准下载 5 Appendix B BIM Element Delivery Requirements . 37 Append

12、ix C Overall Project Information Delivery Requirements . 59 Appendix D Components Information Delivery Requirements . 65 Appendix E Application Achievements Information Delivery Requirements . 210 Appendix F Common Diseases Information Delivery Requirements . 226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

13、ard . 295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 296 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 297 学兔兔 标准下载 1 1 总则 1. .0. .1 为规范深圳市城市道路工程信息模型在运维阶段的应用,提高城市道路工程信息模型应用水平,制定本标准。 1. .0. .2 本标准适用于深圳市城市道路工程运维信息模型的创建、管理、使用和交付。 1. .0. .3 城市道路工程运维信息模型的创建、管理、使用和交付,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广东省和深圳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学兔兔 标准下载 2 2 术语和缩略语 2. .1

14、术语 2. .1. .1 城市道路工程信息模型 BIM in urban road engineering 在城市道路工程全生命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依此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 2. .1. .2 城市道路工程运维信息模型 BIM in urban road engineering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应用于运维阶段的城市道路工程信息模型,简称运维模型。 2. .1. .3 模型元素 BIM element 城市道路工程信息模型的基本组成单元。 2. .1. .4 模型精细度 level of model developm

15、ent(L) 模型元素组织及几何信息、非几何信息的详细程度。 2. .1. .5 BIM 协同平台 BIM collaboration platform 支持模型及数据共享、协同工作的平台系统及硬件环境。 2. .1. .6 城市道路空间 urban road space 城市道路红线范围以内的地上及地下空间。 2. .1. .7 工程对象 engineering object 构成城市道路工程的建(构)筑物、功能系统(子系统) 、构件、设备、零件等物理实体及其集合。 2. .2 缩略语 BIM 建筑信息模型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uilding Inf

16、ormation Model GIS 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WBS 工作分解结构 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学兔兔 标准下载 3 3 基 本 规 定 3. .1 一 般 规 定 3. .1. .1 运维模型应用目标和范围应根据城市道路特点、合同要求及运维阶段 BIM 应用水平等综合确定。 3. .1. .2 运维模型应用前应进行运维应用策划。 3. .1. .3 运维模型应用宜包括空间管理、资产管理、养护管理、运行管理和应急管理,贯穿运维阶段全过程,也可根据运维阶段的实际需要应用于某些环节或任务。 3. .1. .4

17、城市道路大修和改扩建的 BIM 应用,可参照新建城市道路有关规定执行。 3. .1. .5 运维模型宜在竣工验收模型基础上创建,也可根据竣工图纸或采集数据进行创建。 3. .1. .6 城市道路运维阶段的管理、检测、监测、设计、施工、监理等 BIM 应用宜基于 BIM 协同平台进行。 3. .1. .7 运维模型应用宜与 GIS、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通信等技术进行融合。 3. .2 应 用 策 划 3. .2. .1 运维应用策划应与运维管理目标协调一致。 3. .2. .2 运维应用策划方案宜包括下列内容: 1 工程概况; 2 应用总体目标; 3 组织架构和职责; 4 应用

18、重点、难点分析; 5 应用范围、深度和流程; 6 统一的空间、资产、评定单元划分原则; 7 基础技术条件需求; 8 协同机制; 9 信息交换要求; 10 应用成果交付及版本管理要求; 11 应用实施计划; 12 应用保障措施; 13 评价体系。 3. .2. .3 运维模型应用流程宜分为整体流程和分项流程。整体流程应描述不同应用之间的逻辑关系、信息交换、协同要求及责任主体等。分项流程应描述应用的详细工作顺序、参考资料、信息交换、成果输出及每项任务的责任主体等。 3. .2. .4 运维模型应用整体流程图宜符合本标准附录 A 图 A.1.1 的规定。 学兔兔 标准下载 4 3. .3 应 用 管

19、 理 3. .3. .1 运维模型的应用应按照运维应用策划方案进行管理和协同。 3. .3. .2 城市道路运维各参与单位应明确运维 BIM 应用的工作内容、技术要求、工作进度、岗位职责、人员及设备配置等。 3. .3. .3 运维模型创建或更新后应进行模型质量检查。模型质量检查应包含下列内容: 1 模型与工程实体的符合性检查; 2 不同模型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检查; 3 模型与相应标准规定的符合性检查; 4 模型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检查。 3. .3. .4 运维模型交付宜基于 BIM 协同平台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模型及其交付文件应通过审查和验收,并应提交审查和验收报告; 2 交付的

20、模型应符合本标准第 4.5 节版本管理的规定。 3. .3. .5 运维模型信息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建立数据备份制度,定期备份模型及相关的数据、文件; 2 应根据业务和管理要求建立权限控制机制,访问和编辑记录可追溯; 3 修改已交付模型的信息,应按管理权限进行审核。 3. .3. .6 运维模型创建、管理、使用和交付应建立协同机制,明确人员结构和职责分工,确定工作范围和权限。 3. .3. .7 养护管理单位宜建立统一的 BIM 协同平台。BIM 协同平台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具备处理大型模型及相关应用数据的能力; 2 支持模型轻量化展示及应用功能,并具备支持多种类型用户端的能力; 3

21、 支持以开放数据交换标准进行数据交换,支持多源异构数据融合; 4 支持多用户协作与权限管理; 5 支持城市道路空间管理、资产管理、养护管理、运行管理、应急管理、合同和档案等业务协同管理; 6 采用分布式架构; 7 支持数据加密和自动备份; 8 提供数据接口; 9 预留二次开发接口。 3. .3. .8 养护管理单位宜基于 BIM 协同平台,开展城市道路运维管理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等工作,并宜将相关信息关联到模型元素。 3. .3. .9 养护施工单位宜基于 BIM 协同平台,将业务数据、外部文件与相关模型元素关联。 3. .3. .10 养护监理单位宜基于 BIM 协同平台,进行

22、养护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费用、合同和档案等业务管理,审核养护施工资料,并宜将监理过程记录、验收记录等信息与相关模型元素关联。 3. .3. .11 养护工程设计单位宜基于 BIM 协同平台,进行运维模型的变更管理。 3. .3. .12 各参与单位可根据运维模型应用目标和范围,选用 BIM 协同平台兼容的 BIM 软件。 3. .3. .13 运维模型交付宜分为过程交付和周期性交付,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养护管理单位或养护施工单位发生改变时,宜进行过程交付; 2 城市道路进行大修或改扩建时,宜进行周期性交付; 3 运维模型交付应符合本标准第 3.3.4 条的规定。 学兔兔 标准下

23、载 5 4 模 型 要 求 4. .1 一 般 规 定 4. .1. .1 运维模型宜包括运维基础模型、运维过程模型和运维交付模型。 4. .1. .2 运维模型应根据 BIM 应用的相关专业和任务的需要创建。模型精细度应满足运维管理需求。 4. .1. .3 运维模型宜按统一的规则、要求在协同建模环境进行创建。当按专业或任务分别创建时,模型应支持集成应用。 4. .1. .4 运维模型的创建、管理、使用及交付应以模型元素作为基本单元,模型元素在增加、拆分、合并、集成等操作后应进行准确性和完整性检查。 4. .1. .5 运维模型精细度等级宜根据不同的运维管理需求选取。 4. .2 模 型 创

24、 建 4. .2. .1 新建城市道路的运维基础模型宜在竣工验收模型基础上,按照路段、建(构)筑物、功能系统、构件、零件等工程对象,通过模型优化、视图创建、属性优化、系统分类等进行创建。 4. .2. .2 既有城市道路的运维基础模型宜在竣工图纸或采集数据的基础上,按照路段、建(构)筑物、功能系统、构件、零件等工程对象进行创建,并应对模型与工程实体进行一致性检验,同时宜将设计、施工及历史运维信息附加或关联到相关模型元素。 4. .2. .3 运维过程模型宜基于运维基础模型,按照空间管理、资产管理、养护管理、运行管理和应急管理等各项业务需求,通过增加、拆分、合并或删除相关模型元素及信息创建。 4

25、. .2. .4 运维交付模型宜基于运维基础模型和运维过程模型,根据运维过程交付或周期性交付的要求,通过拆分、合并或删除相关信息创建。 4. .2. .5 运维模型的模型元素交付要求应符合本标准附录 B 的规定。 4. .2. .6 运维模型创建过程中,各路段、各专业间、各专业内应协同一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采用现行国家大地坐标系和国家高程基准; 2 各专业模型采用其他坐标系或高程基准创建时,应提供相对坐标系或高程基准与现行国家大地坐标系或高程基准的转换关系; 3 同类模型元素定位基点应相同; 4 同类模型元素的同类属性信息应使用统一的参数类型与计量单位。 4. .2. .7 城市道路

26、工程对象增减、更换、移动及城市道路空间调整时,宜基于 BIM 协同平台同步更新运维模型。 4. .3 模型精细度 4. .3. .1 运维模型的模型精细度等级代号及要求应符合表 4.3.1 的规定。 学兔兔 标准下载 6 表 4. .3. .1 模型精细度等级代号及要求 名称 代号 形成阶段 运维基础模型 L500-1 运维准备阶段 运维过程模型 L500-2 运维过程 运维交付模型 L500-3 运维成果交付 4. .3. .2 运维模型的几何表达要求应符合表 4.3.2 的规定。 表 4. .3. .2 几何表达要求 代号 几何表达要求 L500-1 新建城市道路的运维基础模型宜基于竣工验

27、收模型(L500)的几何表达要求,既有城市道路的运维基础模型宜满足 L500 的几何表达要求,并宜体现工程对象的整体与局部尺寸、形状、位置、数量、方向和不同专业间连接处等主要外观几何特性及运维阶段工程对象几何特性的变化 L500-2 城市道路运维过程模型宜基于运维基础模型(L500-1)的几何表达要求,并根据空间管理、资产管理、养护管理、运行管理和应急管理等需求体现工程对象几何特性的变化 L500-3 城市道路运维交付模型宜基于运维过程模型(L500-2)的几何表达要求,并宜结合运维管理过程中空间、资产、工程对象的变化,经过校核、修改与城市道路空间、实体保持一致 4. .3. .3 运维模型的

28、非几何信息表达要求应符合表 4.3.3 的规定。 表 4. .3. .3 非几何信息表达要求 代号 非几何信息表达要求 L500-1 新建城市道路的运维基础模型宜包括竣工验收模型(L500)中与运维应用相关的信息,既有城市道路的运维基础模型宜附加或关联设计信息、施工信息及历史运维信息,运维阶段工程对象的运维交付信息宜更新到运维基础模型 L500-2 城市道路运维过程模型宜包括运维基础模型(L500-1)的信息,并宜增加城市道路空间管理、资产管理、养护管理、运行管理和应急管理等信息 L500-3 城市道路运维交付模型宜基于运维过程模型(L500-2)的信息,筛选过程交付或周期性交付须体现的城市道

29、路技术状况信息、空间信息、资产信息、养护工程信息、运行管理信息、应急管理信息和其他相关的信息 4. .3. .4 宜明确模型元素属性信息的来源和形成时间。 属性信息来源的分类宜符合表 4.3.4 的规定。 表 4. .3. .4 属性信息来源分类 属性信息来源 简称 拼音简称 建设单位 业主 YZ 规划单位 规划 GH 勘察单位 勘察 KC 设计单位 设计 SJ 养护管理单位 养管 YG 养护施工单位 施工 SG 监理单位 监理 JL 检测单位 检测 JC 咨询单位 咨询 ZX 学兔兔 标准下载 7 续表 4. .3. .4 属性信息来源分类 属性信息来源 简称 拼音简称 软件 软件 RJ 其

30、他 其他 QT 4. .3. .5 模型元素对应的元素分类和编码应符合现行深圳市地方标准城市道路工程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SJG 88 的规定。 4. .3. .6 模型元素信息交付要求应符合本标准附录 CF 的规定。 4. .4 命 名 规 则 4. .4. .1 文件夹、文件、模型元素和模型视图的命名应简明且易于识别,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用于命名的字段宜使用汉字、拉丁字母或数字组成,字段取值宜在运维应用策划方案中规定; 2 字段间应以半角下划线“_”连接,字段内部的组成部分宜以半角连字符“-”连接; 3 如构成交付物名称的字段被省略,宜用“0”代替; 4 各字段、字符、符号之间均不宜留

31、空格; 5 各字段内不得包含半角下划线“_” 。 4. .4. .2 文件夹名称宜由路段简称、运维年度、文件夹类型和应用成果类型依次组成。 4. .4. .3 文件名称宜由顺序码、路段简称、应用成果细分类型、专业代码、位置和版本号依次组成。 4. .4. .4 模型元素名称宜由专业代码、位置、对象名称和顺序码依次组成。 4. .4. .5 模型视图名称宜由位置、视图名称和顺序码依次组成。 4. .5 版 本 管 理 4. .5. .1 运维模型应用的交付物应进行版本管理。 4. .5. .2 发生版本变更时,应形成版本管理说明文件。版本说明文件应记录下列内容: 1 版本变更的原因; 2 版本变

32、更的内容; 3 变更依据的参考文件及其对应版本。 4. .5. .3 运维模型变更后或同一交付物进行多次交付时,应在文件命名字段中添加版本号。 4. .5. .4 版本号宜采用字母 V 与主版本号、子版本号的组合进行标识。主版本号和子版本号宜采用数字表示,并宜采用小数点“.”连接。 4. .5. .5 在应用需求与前置条件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宜采用同一主版本号。版本号管理要求宜在运维应用策划方案中规定。 学兔兔 标准下载 8 5 空 间 管 理 5. .1 一 般 规 定 5. .1. .1 城市道路空间管理宜包括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地上和地下空间管理、城市道路安全保护空间管理、城市道路功能空间

33、管理和城市道路养护作业空间管理等。 5. .1. .2 城市道路空间资源管理、空间保护管理等 BIM 应用宜基于 BIM 协同平台进行。 5. .1. .3 城市道路空间管理模型宜基于运维基础模型,结合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地上与地下空间、安全保护空间、功能空间及养护作业空间等信息创建,并宜将城市道路空间信息关联或附加到模型或模型元素。 5. .1. .4 城市道路空间管理模型宜表达城市道路空间范围内及与之共界址线或共界址面的建(构)筑物、管线模型。 5. .1. .5 城市道路空间管理模型宜与城市道路的地上与地下空间对象保持一致,并宜将空间名称、分类、编号、位置、用途、使用状态、使用期限及管理单

34、位等信息与模型元素关联。 5. .1. .6 城市道路空间管理模型宜根据空间资源利用、空间变化等信息进行更新。 5. .2 空间资源管理 5. .2. .1 空间资源管理中的空间资源台帐管理、空间资源统计与查询、空间资源分析与展示等宜应用 BIM。 5. .2. .2 空间资源台帐管理宜包括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地上与地下空间、安全保护空间、功能空间及养护作业空间等资源台帐管理。 5. .2. .3 空间资源台账宜基于 BIM 协同平台,结合城市道路空间管理模型,按照空间资源分类、空间管理单元、空间用途、使用状态及管理单位等信息建立。 5. .2. .4 空间资源信息统计与查询宜基于 BIM 协同

35、平台及城市道路空间管理模型, 结合空间分类、空间用途、空间状态及管理单位等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形成空间资源分类统计报告。 5. .2. .5 空间资源分析与展示宜基于 BIM 协同平台及城市道路空间管理模型进行,并宜包括下列内容: 1 城市道路规划、城市道路空间利用等空间资源分析、模拟及展示; 2 城市道路安全保护空间、功能空间、养护作业空间等空间资源分析、模拟及展示。 5. .2. .6 空间资源管理 BIM 应用成果宜包括城市道路空间管理模型、空间资源台账、空间资源分类统计报告及可视化资料等。 5. .3 空间保护管理 5. .3. .1 空间保护管理中的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地上与地下空间、安

36、全保护空间、功能空间、养护作业空间等空间保护管理宜应用 BIM。 学兔兔 标准下载 9 5. .3. .2 城市道路地上空间保护管理宜基于城市道路空间管理模型进行,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宜对城市道路地上空间新增建(构)筑物、管线、杆线等工程进行空间规划、空间设计、安全评价、施工模拟、安全保护模拟等,优化空间利用方案,并宜将新增建(构)筑物、管线、杆线等工程信息模型与城市道路空间管理模型进行合并; 2 宜对城市道路红线空间、桥下空间、桥梁安全保护空间、隧道安全保护空间等占用、利用方案进行技术论证、安全评价,优化空间占用、利用方案,并宜将占用、利用信息附加或关联到相关模型元素。 5. .3. .

37、3 城市道路地下空间保护管理宜基于城市道路空间管理模型进行,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宜按照相关规定确定城市道路地下空间范围内建(构)筑物、管线的保护空间,并宜将空间保护信息附加或关联到相关模型元素; 2 宜对城市道路地下空间新增建(构)筑物、管线等工程进行空间规划、空间设计、安全评价、施工模拟、安全保护模拟等,优化空间利用方案,并宜将新增建(构)筑物、管线等工程信息模型与城市道路空间管理模型进行合并。 5. .3. .4 城市道路车行道、人行道、无障碍通道、立交、公共服务设施、隔离设施、绿化、市政附属设施等功能空间保护管理宜基于城市道路空间管理模型进行。 城市道路功能空间发生变更时,宜更新城市

38、道路空间管理模型。 5. .3. .5 城市道路养护作业空间保护管理宜基于城市道路空间管理模型进行。城市道路养护作业空间发生变更时,宜对变更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和论证,优化空间利用方案,并宜将变更信息附加或关联到相关模型元素。 5. .3. .6 城市道路空间检查任务自动推送、问题统计、分析、跟踪处理宜基于 BIM 协同平台及城市道路空间管理模型进行,并宜将相关信息附加或关联到模型元素。 5. .3. .7 空间保护管理 BIM 应用成果宜包括城市道路空间管理模型、空间利用方案、空间检查及问题处理记录、可视化资料等。 学兔兔 标准下载 10 6 资 产 管 理 6. .1 一 般 规 定 6.

39、.1. .1 城市道路资产管理的范围宜包括道路、桥梁、隧道、公交场站、交通安全设施、机电设备等。 6. .1. .2 城市道路资产统计、资产更新、资产分析与决策等 BIM 应用宜基于 BIM 协同平台进行。 6. .1. .3 资产管理 BIM 应用整体流程图宜符合本标准附录 A 图 A.2.1 的规定。 6. .1. .4 城市道路资产管理模型的创建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宜基于运维基础模型,按照资产管理基本单元对模型进行拆分、合并,创建资产管理模型,并宜附加或关联相关资产管理信息; 2 宜将城市道路资产的历史成本及费用、维护费用、运营费用、折旧等信息附加或关联到相关模型元素; 3 宜将城市道

40、路资产检查、维护、更新、技术状况及管养单位等信息附加或关联到相关模型元素。 6. .1. .5 宜基于 BIM 协同平台进行城市道路资产信息查询、定位及可视化展示。 6. .2 资 产 统 计 6. .2. .1 资产统计中的资产台账管理、资产数量统计、成本及费用统计等宜应用 BIM。 6. .2. .2 资产统计 BIM 应用典型流程图宜符合本标准附录 A 图 A.2.2 的规定。 6. .2. .3 资产台账宜基于 BIM 协同平台及资产管理模型建立,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宜实现台账资产与资产管理模型元素双向索引; 2 宜包括资产名称、分类、编码、位置、技术状况、管养单位、维修记录等信息

41、。 6. .2. .4 资产数量统计宜基于 BIM 协同平台、资产管理模型,结合资产台账,按资产类型进行分类统计,形成资产数量统计报告。 6. .2. .5 成本及费用统计宜基于 BIM 协同平台、资产管理模型,对城市道路历史成本及费用、维护费用、运营费用、折旧等成本及费用进行统计,形成成本及费用统计报告。 6. .2. .6 资产统计 BIM 应用信息交付要求宜符合本标准附录 E 表 E.2.1 的规定。 6. .2. .7 资产统计 BIM 应用成果宜包括资产管理台帐、资产数量统计报告、成本及费用统计报告等。 6. .3 资 产 更 新 6. .3. .1 资产更新中的资产管理模型更新、资

42、产台账更新等宜应用 BIM。 6. .3. .2 资产更新 BIM 应用典型流程图宜符合本标准附录 A 图 A.2.3 的规定。 6. .3. .3 资产管理模型、资产台账更新宜基于 BIM 协同平台进行,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学兔兔 标准下载 11 1 宜定期更新资产技术状况、资产维护方式、资产维护费用、资产管养单位等信息; 2 宜结合城市道路养护工程验收模型和大修、改扩建工程竣工验收模型,更新资产管理模型及资产管理台帐; 3 宜结合资产权属改变、资产灭失、资产报废等信息更新资产管理模型及资产管理台帐。 6. .3. .4 资产信息更新宜通过移动设备实时采集资产更新信息,上传到 BIM 协同平

43、台,宜同时更新资产管理模型信息及资产管理台帐信息。 6. .3. .5 资产更新 BIM 应用信息交付要求宜符合本标准附录 E 表 E.2.2 的规定。 6. .3. .6 资产更新 BIM 应用成果宜包括资产管理模型、资产管理台帐更新报告等。 6. .4 资产分析与决策 6. .4. .1 资产分析与决策宜应用 BIM。 6. .4. .2 资产分析与决策宜基于 BIM 协同平台、资产管理模型进行,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宜结合养护维修计划、资产统计信息,辅助资源配置及物资采购计划的编制和优化,支持开展养护管理、运行管理、应急管理; 2 宜进行数据挖掘和综合分析,支持开展道路使用性能和技术状

44、况预测、养护规划、养护质量评估等养护管理决策; 3 宜通过历史成本及费用统计、分析,辅助开展大修、改扩建和项目投资决策。 6. .4. .3 资产分析与决策 BIM 应用成果宜包括资产分析与决策报告。 学兔兔 标准下载 12 7 养 护 管 理 7. .1 一 般 规 定 7. .1. .1 城市道路养护管理的范围宜包括道路、桥梁、隧道、公交场站、交通安全设施、机电设备等。 7. .1. .2 城市道路的养护规划、检测评定、养护工程设计和养护工程施工管理等 BIM 应用宜基于BIM 协同平台进行。 7. .1. .3 养护管理 BIM 应用整体流程图宜符合本标准附录 A 图 A.3.1 的规定

45、。 7. .1. .4 城市道路养护管理模型宜基于运维基础模型,按照城市道路养护管理需求、养护工程对象及评定单元划分规则,通过拆分、合并相关模型元素进行创建,并宜将规定的检查、检测和评价内容及病害库、对策库、造价库与相关模型元素关联。 7. .1. .5 城市道路路网模型宜基于 GIS 路网,结合满足路网管理需求的精细度等级的路段模型创建,并宜附加或关联路网管理信息。 7. .2 养 护 规 划 7. .2. .1 养护规划中的路网级养护规划和路段级养护规划宜应用 BIM。 7. .2. .2 养护规划 BIM 应用典型流程图宜符合本标准附录 A 图 A.3.2 的规定。 7. .2. .3

46、路网级养护规划宜基于 BIM 协同平台,结合城市道路路网模型,划分养护规划单元,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宜结合路网内各路段养护需求及养护目标,确定路网级养护规划总体目标及养护技术状况指标; 2 宜获取各路段的技术标准、交通状况、气候环境、技术状况、养护管理、筑路材料、经济参数等信息; 3 宜建立不同规划单元技术状况指标预测模型,开展数据分析、技术状况预测; 4 宜贯彻预防性养护的理念,进行方案初拟、比选,确定最佳养护时机及合理的养护规划方案; 5 宜根据养护规划方案,进行养护资金估算、优化和分配,估算规划期内路网的养护资金总需求及各年度养护资金需求、各路段的养护资金需求及各年度养护资金需求;

47、6 宜将路网级养护规划信息附加或关联到路网模型。 7. .2. .4 路段级养护规划宜基于 BIM 协同平台,结合城市道路养护管理模型,划分路段级养护规划单元,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宜结合路段不同养护工程对象专业需求及养护指标等因素,确定路段级养护规划目标及各专业养护技术状况指标; 2 宜获取各规划单元的技术标准、交通状况、气候环境、技术状况、养护管理、筑路材料,经济参数、交通安全隐患路段和病害多发路段等信息; 学兔兔 标准下载 13 3 宜建立不同规划单元的使用性能预测模型,开展数据分析、使用性能预测; 4 宜贯彻预防性养护的理念,进行方案初拟、比选,确定最佳养护时机及合理的养护规划方案;

48、 5 宜基于养护管理模型,结合路网级养护规划,进行路段养护资金估算、优化和分配,确定养护规划期内各年度、各规划单元的养护费用; 6 宜将路段级养护规划信息附加或关联到路段养护管理模型。 7. .2. .5 路段年度养护计划宜结合路段级养护规划制定,并宜将养护计划信息附加或关联到相关模型元素。 7. .2. .6 养护规划 BIM 应用信息交付要求宜符合本标准附录 E 表 E.3.1-1 及表 E.3.1-2 的规定。 7. .2. .7 养护规划 BIM 应用成果宜包括路网级养护规划、路段级养护规划及年度养护计划等。 7. .3 检 测 评 定 7. .3. .1 检测评定中的日常巡查、经常性

49、检查、定期检测、特殊检测、技术状况评定、结构监测等宜应用 BIM。 7. .3. .2 定期检测 BIM 应用典型流程图宜符合本标准附录 A 图 A.3.3-1 的规定,结构监测 BIM 应用典型流程图宜符合本标准附录 A 图 A.3.3-2 的规定。 7. .3. .3 日常巡查宜基于 BIM 协同平台进行,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宜结合城市道路路网模型,开展日常巡查路径规划、巡查任务推送、巡查人员与巡查任务绑定、巡查人员联络、巡查速度超限提醒及巡查轨迹的展示、查询、记录和回放; 2 宜自动推送与巡查轨迹匹配的城市道路全景影像、轻量化模型到移动设备,辅助巡查人员对病害及异常情况进行检查、定位

50、、拍照、记录及上传; 3 宜通过移动设备扫描工程对象的二维码,自动显示工程对象的模型,辅助巡查人员对病害及异常情况进行检查、定位、拍照、记录及上传; 4 宜对日常巡查中发现的病害及异常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生成处理单,推送到相关单位,并宜将处理结果关联到相关模型元素。 7. .3. .4 经常性检查宜基于 BIM 协同平台进行,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宜结合城市道路养护管理模型,开展桥梁、隧道经常性检查路径规划、检查任务推送、检查人员与检查任务绑定以及检查轨迹的展示、查询、记录和回放; 2 宜通过移动设备扫描桥梁、隧道等工程对象二维码,自动显示工程对象的模型及历史检查信息,辅助检查人员对病害及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图纸/模型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