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关巍关巍急慢性高原疾病及其防治急慢性高原疾病及其防治目录目录一、概述一、概述二、急性高原反应二、急性高原反应三、急性高原病三、急性高原病四、慢性高原病四、慢性高原病概述概述 一高原定义一高原定义地理定义地理定义 海拔500米以上叫高原医学定义医学定义 引起人体生理反应的海拔高度中度海拔 1500米2500米高海拔 2500米4500米特高海拔 4500米5500米极高海拔 5500米以上 青藏高原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平均海青藏高原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平均海青藏高原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平均海青藏高原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平均海拔高度在
2、拔高度在拔高度在拔高度在4000m4000m4000m4000m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人口最多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人口最多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人口最多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人口最多的高原,也是高原病高发区域(全球高原人口的高原,也是高原病高发区域(全球高原人口的高原,也是高原病高发区域(全球高原人口的高原,也是高原病高发区域(全球高原人口1.41.41.41.4亿,亿,亿,亿,亚洲亚洲亚洲亚洲8 8 8 8千万,高原病患病率在全世界居首位)。千万,高原病患病率在全世界居首位)。千万,高原病患病率在全世界居首位)。千万,高原病患病率在全世界居首位)。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我国的高原分布我国
3、的高原分布高原环境气候特点高原环境气候特点四低一高低压低氧低温低湿度高辐射 海平面 高原高原低压低氧对人体的影响高原低压低氧对人体的影响一、高原习服与适应一、高原习服与适应1 1、高原习服(、高原习服(acclimatizationacclimatization):):指人或动物进入高指人或动物进入高原低氧环境后,组织器官所产生的结构和功能上的可逆原低氧环境后,组织器官所产生的结构和功能上的可逆性改变。不具有遗传性。性改变。不具有遗传性。2 2、高原适应(、高原适应(adaptationadaptation):):指高原人或动物经世代自指高原人或动物经世代自然选择后所保留的解剖、生理和生化改变
4、这种改变具然选择后所保留的解剖、生理和生化改变,这种改变具有遗传特征。有遗传特征。高原病高原病是高原低氧环境引起的疾病,是指人体对低是高原低氧环境引起的疾病,是指人体对低氧环境产生失习服,使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生氧环境产生失习服,使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病理学变化或机能紊乱,并出现各种临床理病理学变化或机能紊乱,并出现各种临床表现的疾病。表现的疾病。平原平原高原高原高原反应高原反应急性高原病急性高原病 高原肺水肿高原肺水肿 高原脑水肿高原脑水肿高原病高原病慢性高原病慢性高原病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肺动脉高压高原肺动脉高压高原反应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高原反应高原反应的症状高原反应的症状部
5、分初次进入高原的人部分初次进入高原的人,24小时内出现头疼、头晕、眼花、小时内出现头疼、头晕、眼花、耳鸣、全身乏力、行走困难、难以入睡等症状耳鸣、全身乏力、行走困难、难以入睡等症状,严重者出现腹胀、严重者出现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心慌、气短、胸闷、面色及口唇发紫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心慌、气短、胸闷、面色及口唇发紫或面部水肿等症状。或面部水肿等症状。有报道说有报道说,3500米以下的发病率占米以下的发病率占37%51%,3600米米-5000米的发病率达米的发病率达50%。这说明高度越高。这说明高度越高,高原反应的发病率越高。高原反应的发病率越高。严重的高原反应对人体的伤害是比较严重的严
6、重的高原反应对人体的伤害是比较严重的,因此因此,在进入在进入高原后高原后,如果出现了下列症状如果出现了下列症状,应考虑已经发生高原反应应考虑已经发生高原反应自我判断自我判断1.意识恍惚意识恍惚,认知能力骤降。主要表现为计算困难认知能力骤降。主要表现为计算困难,在未进入高原之前做一道简单的加法题在未进入高原之前做一道简单的加法题,记录所用时间记录所用时间,在出现症状时在出现症状时,重复做同样的计算题重复做同样的计算题,如果所用时间比如果所用时间比原先延长原先延长,说明已经发生高原反应。说明已经发生高原反应。2.出现幻觉出现幻觉,感到温暖感到温暖,常常无目标地跟随在他人常常无目标地跟随在他人后面行
7、走。后面行走。100%100%56%56%45%45%45%45%43%43%45%45%42%42%55%55%39%39%高原反应高原反应头痛食欲体力气喘失眠发绀四肢恶心浮肿头晕减退减退心悸多梦发麻呕吐 进入高原前严格体检进入高原前严格体检,严重贫血、高血压、严重贫血、高血压、明显心、肝、肺、肾等疾病者明显心、肝、肺、肾等疾病者,不宜进入高原。不宜进入高原。肥胖者由于耗氧量较高肥胖者由于耗氧量较高,出现高山病的机会一般出现高山病的机会一般大于较瘦者。大于较瘦者。初入高原初入高原,要减少体力活动来保护心脏要减少体力活动来保护心脏,所所以要严格掌握上升速度以要严格掌握上升速度,一般不宜在一天内
8、上升一般不宜在一天内上升超过超过10001000米。米。TherapyTherapy高原反应的治疗高原反应的治疗Therapy高原反应的治疗高原反应的治疗休 息镇静和止痛镇静和止痛低低流量吸氧流量吸氧利尿剂和皮质激素阶梯式上山治治疗疗23451必要时用安定等安眠药关键性预防和治疗关键性预防和治疗1.1.防治感冒防治感冒2.2.避免劳累避免劳累3.3.低转低转4.4.吸氧:特别是夜间持续低流量吸氧。吸氧:特别是夜间持续低流量吸氧。5.5.药物药物(1 1)氨茶碱、乙酰唑胺(醋氮酰胺)或速尿氨茶碱、乙酰唑胺(醋氮酰胺)或速尿(2 2)扩血管药:心痛定(可治头痛)扩血管药:心痛定(可治头痛)治疗高原
9、反应的中藏药治疗高原反应的中藏药速效救心丸:高原反应紧急发作时服用速效救心丸:高原反应紧急发作时服用丹参滴丸:缓解高原反应。丹参滴丸:缓解高原反应。西洋参:有助于缓解疲劳,增强体质,减轻高原反应。西洋参:有助于缓解疲劳,增强体质,减轻高原反应。红景天及其制剂:缓解高原反应,进入高原前红景天及其制剂:缓解高原反应,进入高原前1010天服用。天服用。对于高原适应力强的人,一般高原反应症状在对于高原适应力强的人,一般高原反应症状在1-21-2天天内可以消除,适应力弱的需内可以消除,适应力弱的需3-73-7天。如果能适应,可以多天。如果能适应,可以多喝一些酥油茶,对缓解高原反应也有一定的作用喝一些酥油
10、茶,对缓解高原反应也有一定的作用.急性高原病急性高原病 高原肺水肿高原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1.1.病因:人体急进高原后因缺氧引起肺小动脉收缩而产生肺病因:人体急进高原后因缺氧引起肺小动脉收缩而产生肺高压和相应的临床症候群。高压和相应的临床症候群。2.2.发病率:海拔愈高发生率愈高,国内在发病率:海拔愈高发生率愈高,国内在0.15%-9.9%0.15%-9.9%。3.3.发病人群:青壮年或初入高原者。发病人群:青壮年或初入高原者。4.4.影响因素:上呼吸道感染和过度劳累等诱发。影响因素:上呼吸道感染和过度劳累等诱发。死亡死亡进入高原后进入高原后2472
11、小时发病小时发病病情进展迅速病情进展迅速呼吸困难、急促呼吸困难、急促 频繁干咳频繁干咳粉红色泡沫样痰粉红色泡沫样痰心心率率加加快快休克休克昏迷昏迷双双肺肺水水泡泡音音高原肺水肿高原肺水肿肺水肿肺水肿正常人肺正常人肺初入型初入型(型型)(entry or ascent HAPC)再入型再入型(型型)(reentry or reascent HAPC)分型分型初入型初入型初入型初入型 再入型再入型再入型再入型发病情况发病情况发病情况发病情况 平原居民初入高原平原居民初入高原平原居民初入高原平原居民初入高原 高原居民重返高原高原居民重返高原高原居民重返高原高原居民重返高原发病时间发病时间发病时间发病
12、时间 进入高原进入高原进入高原进入高原1-31-31-31-3天天天天 进入高原进入高原进入高原进入高原24h24h24h24h内内内内发病高度发病高度发病高度发病高度 3000m 4000m3000m 4000m3000m 4000m3000m 4000m诱诱诱诱 因因因因 受凉感冒受凉感冒受凉感冒受凉感冒 过分急速进入过分急速进入过分急速进入过分急速进入重型比率重型比率重型比率重型比率 16%32%16%32%16%32%16%32%恢复时间恢复时间恢复时间恢复时间 平均平均平均平均98h 98h 98h 98h 平均平均平均平均125h125h125h125h病死率病死率病死率病死率 3
13、8%4%-15%3%-8%4%-15%3%-8%4%-15%3%-8%4%-15%治疗治疗治疗原则治疗原则治疗原则治疗原则:及早发现,绝对卧床,充分给氧,迅速低转及早发现,绝对卧床,充分给氧,迅速低转及早发现,绝对卧床,充分给氧,迅速低转及早发现,绝对卧床,充分给氧,迅速低转治治 疗疗严格卧床严格卧床早期诊断,早期诊断,立即低转立即低转用乙醇作祛泡沫剂用乙醇作祛泡沫剂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机械通气药药 物物高原肺水肿高原肺水肿的治疗的治疗524163给氧给氧吸氧吸氧4-8L/min简易氧舱或简易氧舱或高压舱高压舱药物治疗药物治疗1.利尿:速尿利尿:速尿2.扩血
14、管:硝普钠扩血管:硝普钠,酚妥拉明酚妥拉明,心痛定心痛定,消心痛、消心痛、654-23.氨茶碱氨茶碱4.激素:激素:5.吗啡:用于严重烦躁不安,极度过度通气者。呼衰、昏吗啡:用于严重烦躁不安,极度过度通气者。呼衰、昏 迷,迷,COPD忌用忌用.10-15mg H+阿托品阿托品3-5mg6.强心药:西地兰强心药:西地兰0.4mg+50%GS40ml,毒毒K0.25mg+50%GS40ml7.呼吸兴奋剂:尼可刹米、洛贝林呼吸兴奋剂:尼可刹米、洛贝林8放血疗法放血疗法高原脑水肿高原脑水肿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 定义:定义:高原脑水肿是由急性缺氧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15、严重障碍。其高原脑水肿是由急性缺氧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严重障碍。其特点为发病急,临床表现以严重头痛,呕吐,共济失调,进行性意特点为发病急,临床表现以严重头痛,呕吐,共济失调,进行性意识障碍为特征。病理改变主要有脑组织缺血或缺氧性损伤,脑循环识障碍为特征。病理改变主要有脑组织缺血或缺氧性损伤,脑循环障碍,因而发生脑水肿,颅内压增高。若治疗不当,常危及生命。障碍,因而发生脑水肿,颅内压增高。若治疗不当,常危及生命。国内以往多称为高山国内以往多称为高山(原原)昏迷,昏迷,高原脑水肿高原脑水肿发生率:高原脑水肿的发病率为发生率:高原脑水肿的发病率为1.8%。国内报道最高为。国内报道最高为4.04%、
16、最低为、最低为0.5%,本病多见于青年人,其发病年龄在,本病多见于青年人,其发病年龄在1666岁岁(平均平均33.5岁岁)者占者占65.5%,男性多于女性,未见儿童发病的报告。据,男性多于女性,未见儿童发病的报告。据西藏西藏90例报道,发病在例报道,发病在4000m以以上占上占88%,多数病人发生在,多数病人发生在45005500m,发病最低海拔高度为发病最低海拔高度为3550m。进入高原进入高原3天内发病者占天内发病者占80%。高原脑水肿的发病率与上山速度、海拔高度、居住时间以及体质等有关。高原脑水肿的发病率与上山速度、海拔高度、居住时间以及体质等有关。一般来讲,平原人快速进入海拔一般来讲,
17、平原人快速进入海拔3000m以上高原时大约以上高原时大约50%75%的人出现的人出现急性高原病,但经急性高原病,但经310天的习服后症状逐渐消失。多数作者认为,本病的发天的习服后症状逐渐消失。多数作者认为,本病的发生老年人低于青年人,女性低于男性;肥胖男性易感性大。生老年人低于青年人,女性低于男性;肥胖男性易感性大。脑水肿是怎样发生的?脑水肿是怎样发生的?在机体的所有器官中,大脑是最活跃的耗氧者。100g脑组织每分钟耗氧量为3.5ml,几乎是肌肉所需量的2025倍。脑耗氧量大,但是能量转换和氧储备极少。脑水肿是怎样发生的?脑水肿是怎样发生的?脑脑血管通透性增强血管通透性增强严重缺氧严重缺氧脑脑
18、细胞有氧代谢障碍细胞有氧代谢障碍钠泵钠泵功能失常,钠功能失常,钠离子在细胞内潴留离子在细胞内潴留无氧酵解无氧酵解乳酸堆积乳酸堆积12脑脑水肿水肿根据文献记载,死于高原脑水肿病人的尸检报告大约为25例,其共同特点是:大脑表面及脑底血管扩张,充血及水肿,部分有出血。Symptom高原脑水肿的高原脑水肿的症状头头 痛痛呕呕 吐吐嗜嗜 睡睡神神经经系系统统惊惊 厥厥呼呼吸吸系系统统意识意识丧失丧失昏迷昏迷2 23 3合并合并1 14 41 12 2昏迷前期表现:多数病人于昏迷前有严重的急性高原病症昏迷前期表现:多数病人于昏迷前有严重的急性高原病症状,如剧烈头痛,进行性加重,频繁呕吐,尿量减少,呼吸状,
19、如剧烈头痛,进行性加重,频繁呕吐,尿量减少,呼吸困难,精神萎靡,表情淡漠,嗜睡,反应迟钝,随即转为昏困难,精神萎靡,表情淡漠,嗜睡,反应迟钝,随即转为昏迷迷 昏迷期表现:面色苍白,四肢发凉,意识丧失,发绀明显,昏迷期表现:面色苍白,四肢发凉,意识丧失,发绀明显,剧烈呕吐,大小便失禁。重症者发生抽搐,出现脑膜刺激征剧烈呕吐,大小便失禁。重症者发生抽搐,出现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严重昏迷者,可并发及病理反射。严重昏迷者,可并发脑出血脑出血,心力衰竭,休克,心力衰竭,休克,肺水肿肺水肿和严重感染等,如不及时抢救,则预后不良。和严重感染等,如不及时抢救,则预后不良。恢复期恢复期:意识好转,仍有头痛、痴
20、呆、反应迟钝、记忆力差,意识好转,仍有头痛、痴呆、反应迟钝、记忆力差,心慌、胸闷、失眠等症,恢复期平均心慌、胸闷、失眠等症,恢复期平均14天左右,一般不留后天左右,一般不留后遗症,少数留有面瘫,轻度肢无力。遗症,少数留有面瘫,轻度肢无力。Therapy高原脑水肿的治疗高原脑水肿的治疗早期诊断早期诊断快速下降快速下降海拔高度海拔高度绝对卧床休息,绝对卧床休息,高浓度吸氧高浓度吸氧治治 疗疗降低颅内压,降低颅内压,改善脑循环改善脑循环甘露醇、速尿甘露醇、速尿降低脑代谢头部降低脑代谢头部降温,改善脑细胞降温,改善脑细胞代谢用代谢用ATPATP、CoACoA高压氧舱高压氧舱2 25 54 46 63
21、31 1 u预后:及时治疗者在1224h内苏醒。不留后遗症,一般预后良好。u预防:测低氧通气反应、肺功能,氧饱和度的变化等,对预测高原病有一定价值。u进入高山前应对心理和体质进行适应性锻炼u阶梯式上山是预防急性高原病的最稳妥、最安全的方法。初入高山者如需进4000m以上高原时,一般应在25003000m处停留23天,然后每天上升的速度不宜超过600900m。到达高原后,头两天避免饮酒和服用镇静催眠药,不要作重体力活动,但轻度活动可促使习服。避免寒冷,注意保温,主张多用高碳水化合物饮食。u上山前使用乙酰唑胺,地塞米松,刺五加,西洋参等药对预防和减轻急性高原病的症状可能有效。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降低颅内压:早期、快速使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早期、快速使用脱水剂。1.5%GS 60100 ml V;2.20%甘露醇,甘露醇,0.51.0/kg/次次 0.5h内内VD,1次次/68h;3.低分子在旋糖酐低分子在旋糖酐500ml或藻酸双酯钠或藻酸双酯钠100mg,VD;4.速尿:速尿:2040mg/次次 23次次/日日 M或或V;谢谢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