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611622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范文最新推荐-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会用崇敬、稠密造句。4、读懂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教学重难点;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难点:知道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教学时间:2教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樟、稠等6个生字。2、弄懂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朗读课文。4、能给课文分段。5、读懂第一段。教学重难点:重点:读通课文。难点:各哦课文分段。教学具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实

2、际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周围我们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树木,你最喜欢哪一种树木呢?为什么喜欢它呢?(揭示课题)1、出示图片,简介宋庆龄生平。2、板书课题: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3、解题。(1)理解词语:故居、樟树。(2)讨论:课文主要应该写什么?写什么地方的樟树?(3)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二、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教师范读课文。读后请学生提出不足的地方,以培养学生的鉴赏力。2、说说你对课文的哪个地方印象最深。三、自读课文1、出示自读课文。(1)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生词,圈出生字。(2)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3)通读每个自然段。(4)在不理解的词句

3、下面打上?。2、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教师进行巡视,及时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3、检查自读情况。(1)抽读词语卡片。(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字音。(3)交流学会的词语。(4)指名说说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一般内容可让学生自行讨论解决,重点词句在细读课文时解决。四、指导分段1、自由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2、由课题可知课文应该重点写樟树,看看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樟树。3、第4、5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联系上下文思考,全文可分几段?全文可分三段:第13自然段为第一段,第45自然段为第二段,第6自然段为第三段。4、小结重点突破的分段方法。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抄写

4、本课的生字、新词。3、收集有关宋庆龄的一些资料。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用崇敬、稠密造句。3、默读课文,说说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4、体会樟树的象征意义。教学重难点: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难点:弄懂樟树的象征意义。教学具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二、精读课文。1、学习课文的13自然段。(1)指名朗读,读后评议。(2)第一段写了周总理,还写了宋庆龄,那么主要写谁的事?(概括段意要抓住主要人物。)主要写宋庆龄的什么事?(宋庆龄不肯搬家,是因为舍不得这两课樟树)(3)轻声朗读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5、我舍不得这两棵樟树这句话说明宋庆龄对这两棵樟树非常喜爱和深深的眷恋,读时,要表达出这种思想感情。2、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1)放映宋庆龄故居前的樟树的录象片段,请同学们仔细看,说说樟树什么样儿。要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进行一次说话训练。(2)默读课文,找出这一自然段中最能概括樟树外行特点的词。(蓬蓬松松)(3)再读课文,画出作者用哪些词具体表现樟树的蓬蓬勃勃?(这里要抓住些重点词句,从樟树的枝、叶等角度感受它懂得勃勃生机)(4)指导朗读。可采用教师范读、指名读、评议,给画面配音读、齐读等多种朗读形式。(5)小结:第四自然段主要写樟树的样子,作者抓住它蓬蓬勃勃的外形特征,按由分到总的顺

6、序描写的。3、学习课文的第五自然段。(1)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要求:给第五自然段分层,画出重点句子,画出不理解的词。(2)学生交流,并思考:这一自然段分那两层?这两层分别写别的树木,而樟树。主要写樟树的,为什么却写先写别的树木?(这是比较式构段方式,这样写更能突出樟树的可贵之处。)(3)出示重点句,品评:而樟树却不招虫,因为樟树本身有一种拒虫的香气。更可贵的是,这种拒虫的香气能永久保持。A、找出句中的一对反义词。(招拒)招和拒可组成哪些词?在这句中招和拒当作什么讲?(招引使虫不敢接近)B、比较句子:而樟树却不招虫,因为樟树有一种拒虫的香气。而樟树却不招虫,因为樟树本身有一种拒虫的香气。本身这个

7、词说明什么?(说明拒虫香气是樟树内在的,固有的,不是外加的)C、永久保持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它的香气永久保持?(即使仍然)仍然是什么意思?比较一下枝枯叶落与枝繁叶茂,作者为什么不写它枝繁叶茂时浓郁的香气呢?(因为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这才能说明它本身有香气,能永久保持)D、轻声读第五自然段,思考最后一句樟树的高贵之处就在这里是说樟树的高贵之处在什么地方?F、教师引读第五自然段。男女生分别读一、二两层课文。指导背诵,说说怎样才能背得又快又准?(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G、学生自己练习背诵。H、小结:第五自然段主要写樟树的高贵之处是它本身有一种拒虫的香气,而且能永久保持。4、指导概括段落大意。第四自然段写樟树的样子。第五自然段写樟树的高贵之处。把这两句合为一句作为第二段的段意;第二段主要写樟树的样子和它的高贵之处。5、学习课文的第六自然段。(1)指名朗读。(2)提问:这句话写了几层意思?从哪个词可看出?(3)崇敬是什么意思?与尊敬比较有什么不同?指导用崇敬说一句话?(4)说说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宋庆龄故居里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5)指导概括段意6、小结全文。课文以樟树为线索,先写宋庆龄舍不得两棵樟树,再写樟树的样子和高贵之处,最后写人们爱在樟树前留影纪念。樟树不仅外形美,蓬蓬勃勃,而且本身有一种永 13 /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