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整篇文章层次清楚,语言简洁,重点突出。教学时我很注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领悟文章内涵,挖掘文章情感,一方面通过阅读感受揣摩文本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积极为学生建构与文本、作者对话的时空;一方面借助课外资料体会品味宋庆龄崇高的人格风范和高贵的精神品质。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中,描写樟树具有拒虫香气的可贵之处一段是文章的重中之重。学习这一段,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看这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再让学生自读、圈点樟树另一个可贵之处在哪?这种香气可以保存多久?让学生抓重点字词交流感悟,并通过反复诵读品味领会了句子的含义,理清了句子之间的关系,还体会出课文是如何层层推进
2、、步步深入地写出樟树的可贵之处的。 感悟樟树的高贵品质是为之后延伸到人物宋庆龄身上作铺垫的。在学生在对这段文字充分朗读感悟之后,让学生质疑为什么宋庆龄不舍得这样的两棵樟树,为什么人们也喜欢樟树?通过补充一系列宋庆龄的资料,让学生从感悟樟树的品质,进而过渡讲到宋庆龄这个人.通过品读,我们既要感悟到樟树拒虫、永久保持香气的可贵之处,又要品味出宋庆龄精神蓬勃、坚强不屈、一生正气的可贵品质。补充了这些课外的阅读资料意在唤醒沉睡于学生内心的精神食粮,意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健康的审美情趣,而这些也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对宋庆龄这个人物的渗透感悟之后再来回答课后的问题,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回答,那
3、是因为樟树有着和宋庆龄一样的品质,和樟树合影就如同和宋庆龄合影一样,等等。 整篇课文内容非常简单,表面是写樟树,其实是借物喻人,以树喻人,写出了宋庆龄如樟树般崇高的人格风范和可贵的精神品质。我们读懂了樟树,也就读懂了宋庆龄。课文教结束,想到本课未设计读写结合,这是一个遗憾。可以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进行写作。在教学中找准读写结合训练点,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小学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都是一些极好的范文,甚至有一些经典文章,在思想教育、题材选取、体裁安排、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无不匠心独具,是学生模仿习作的典范。要想真正地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就要在教学中把阅读教学与学生的习作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4、,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有效地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练笔,通过学生从读中悟写,以读带写,充分发挥阅读与借鉴的仿效作用,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致关重要。因此,我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读写结合因素,然后有目的地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指导。我常采用下列形式进行训练:1.补白,即把课文中情节跳跃的空白处补上,使文章的内容更具体完整;2.仿写,仿写可分为仿片断和仿整篇,其中以仿片断为主要形式,如进行各种句式段式、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人物外貌及对话等的片断仿写;3. 续写、缩写、扩写或改写,对一些意犹未尽的文章,可安排续写练习,能进一步深化主题;4.写读后感,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感触最深的一两点,写一篇读后感;5. 课中批注,这是读写结合最随意的形式,一边读一边在有所感有所想有所思之处做上批注,便于读完后整理自己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