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国际发展援助的减贫效应研究--基于53个受援国1989—2019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596347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发展援助的减贫效应研究--基于53个受援国1989—2019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国际发展援助的减贫效应研究--基于53个受援国1989—2019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国际发展援助的减贫效应研究--基于53个受援国1989—2019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引言贫困问题是人类共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MDGs)和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SDGs)中,减贫都是非常重要的目标之一。虽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全球总体的贫困发生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的数量仍然居高不下。国际发展援助是发达国家或高收入国家、国际组织或社会团体,以提供资金、物资、技术、设备等形式,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和提高社会福利的活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援助的力度不断增加,根据 OECD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 年仅官方发展援助的数额就接近 1 800 亿美元,同比增长 4.3%。随着国际援助的不断攀升,援助的社会经济

2、效果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国际发展援助的目标普遍聚焦于国际减贫,援助在减少收入贫困方面的最新表现值得关注。但是,关于援助减贫效果的研究目前还没有达成一致的结论,因此,有必要对该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讨论。二、文献述评与研究假设(一)关于发展援助与减贫的路径研究从理论研究来看,贫困由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决定。Bahmani 和 Oyolola(2009)1研究认为经济增长是减贫的主要推动力,但是受援国经济发展的不平等程度会对援助的减贫效果产生影响。即使援助能够推动受援国的经济增长,但是如果不均等的程度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贫困率可能仍然保持不变甚至上升。Alvi 和 Senbeta(2012)2研究认为

3、在控制了收入因素的影响后,援助具有显著的减贫效果。在控制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的影响条件下,援助对减贫也可能具有直接影响。Pettersson(2007)3将婴儿死亡率作为贫困水平的衡量指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官方发展援助占 GDP 的比重每增加 1%,婴儿死亡率平均降低 1.3%。(二)关于发展援助与减贫的效果研究关于援助与减贫效果研究方面,目前并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结论。部分研究认为援助能够促进减国际发展援助的减贫效应研究基于 53 个受援国 19892019 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褚艳婷(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国际政治经济学院,北京 100038)【摘要】国际发展援助能否减少贫困是国际社会关注的

4、焦点问题。文章基于 53 个受援国 19892019 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 GMM 分析方法,综合考虑援助的时滞性、受援国的差异性,检验不同类型的国际发展援助对受援国减贫的影响。结果显示:发展援助对国际减贫的推动效果在不同经济水平的受援国中的表现存在差异,在较高收入的国家表现更好;援助对减贫的影响存在时间滞后效应。国际发展援助的政策实施和资金投向需要在综合考虑受援国经济发展水平、“援助时滞”与“贫困惯性”双重属性的基础上开展,以实现国际减贫效果最大化。【关 键 词】国际发展援助;减贫效果;时滞效应【中图分类号】F11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768(2023)09-001

5、3-06【收稿日期】2023-02-07【作者简介】褚艳婷(1990-),女,河南濮阳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合作。生产力研究 No.9.2023宏观经济生产力研究 No.9.2023輥輱贫。Bahmani 和 Oyolola(2009)1研究发现,国际援助项目能够减少受援国的贫困指数与不平等程度。Bahmani 和 Oyolola(2009)1基于 19812001 年 49个受援国的数据研究援助与减贫之间的关系,发现援助能够降低贫困,但经济发展的不平等并不利于减贫。Baulch(2016)4研究发现援助能够显著改善受援国的贫困程度。Matteis

6、(2013)5、Bourguignon 和Platteau(2017)6等的研究都发现,好的援助政策以及受援国具有较好的制度都能够提高援助的减贫效果。还有一部分学者的研究认为援助对于减贫是无效的。Arvin 和 Barillas(2002)7基于 19751998年118 个国家的数据探究国际援助与贫穷的关系,发现两者关系由于受援国的地理和经济特点不同会发生变化,对部分样本进行检验,发现援助与减贫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关系。Masud 和Yontcheva(2005)8基于 19902001 年 57 个国家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双边援助对婴儿死亡率和文盲率的影响并不显著。Chong 等(2009)

7、9基于 19712002 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并没有证据显示援助能够减少贫困;如果在控制变量中引入制度因素,发现援助有利于减少贫困,但影响并不显著。熊青龙等(2018)10采用婴儿死亡率、小学入学率和预期寿命等不同的指标衡量贫困水平,也发现援助与减贫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也有学者指出援助对减贫存在负面的影响。Rajan 和 Subramanian(2009)11研究发现,长期援助使受援国实际汇率高估,导致受援国经济竞争力下降,从而不利于贫穷国家的减贫。同时,他们的研究还发现西方国家的大规模援助会造成受援国资源配置的扭曲,不利于当地工业化的发展。孙咏梅(2021)12、杨攻研等(2021)1

8、3研究发现,西方发达国家对亚非中低收入国家的援助,并没有降低当地的贫困率,南苏丹等国的贫困率反而持续提高。(三)相关评述及创新点通过以上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大部分研究仅仅考察了当期援助对贫困的影响,且没有考虑受援国客观存在的差异性问题。仅考察当期援助的减贫效果是不够的,有必要考虑援助减贫的时滞效应。不同的受援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人文环境、民族特性和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而这些差异客观上导致援助在不同的受援国所能发挥的作用存在较大的不同。因此,有必要对不同的国家进行区分,以便更加深入考察援助在不同受援国的不同减贫效果。由此可见,关于援助减贫效果结论的不一致可能与援助的时滞和受援国的差异性有

9、关,本文尝试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做出相应改进。更注重考察援助对减贫的滞后影响,以考察受援国异质性可能带来的影响。(四)本文的基本假设基于上述发展援助与减贫效果的研究路径和结论,本文认为发展援助与国际减贫是存在一定关系的,因此提出以下两个基本假设:假设 1:国际发展援助能够对受援国减贫产生正相关的促进作用;假设 2:受多重因素影响,发展援助的减贫有效性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三、实证分析(一)模型构建根据以往文献研究,一般认为贫困存在较大的惯性,并认为经济增长对贫困存在较大影响,因此本文构建如下模型:Pit=茁1Pi,t-1+茁2Yit+vi+着it(1)式(1)中,i 和 t 分别代表国家和时间,P

10、it和 Yit分别代表 i 国家 t 时期的贫困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vi表示不可观测的国家异质性项,着it是随国家与时间而改变的扰动项。本文重点关注援助对贫困的影响。由于援助发挥减贫的作用需要花费一定时间,于是在模型中增加滞后期援助的影响,以便更全面考察援助的减贫效应。当同时考虑滞后期和当期援助对贫困的影响后,构建如下计量模型:Pit=琢1Pi,t-1+琢2Yit+琢3AIDit+琢4AIDi,t-1+琢5M+vi+着it(2)式(2)中,AIDit表示 i 国家 t 时期所接受的援助,AIDi,t-1表示 i 国家 t-1 时期所接受的援助;M 为一些影响贫困的控制变量。琢3为援助对贫困的当

11、期(直接)影响系数,琢4为援助对贫困的滞后(间接)影响系数。本文选用系统 GMM 估计方法进行分析,以避免模型中存在的内生性和惯性问题。援助与贫困关系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例如越贫困的国家可能收到的援助更多,贫困对援助可能产生相反影响,因此,由于援助贷款会影响受援国的金融水平,本文在实证过程中,将当期援助、受援国金融发展水平都视为内生性变量。(二)变量及数据库说明輥輲1.贫困(P)。目前,对于贫困水平的衡量指标有很多种,本文主要采用经济贫困中的收入贫困指标,并分别用三个不同子指标来衡量受援国的贫困水平:贫困率(Poverty rate)、贫困深度(Poverty gap)和贫困强度(Square

12、d poverty gap)。其中,贫困率(贫困发生率),指生活在贫困线(1.25 美元/每天)以下人口的比例。贫困深度(贫困缺口率),反映了贫困的平均深度,计算公式为:P=(S-y*)/S,其中 S 为贫困线,y*为贫困人口平均收入水平。贫困强度,反映贫困的严重程度,计算公式为:P=(1/N)(S-yi)/S2,其中 N 为贫困人口总数,S 为贫困线,yi为第 i 个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以此将贫困人口中最贫困人群设置为最大权重。以上相关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PovcalNet 数据库。2.援助(AID)。本文主要数据来自经合组织数据库。援助采用总援助(Aid)、多边援助(Multilateral

13、aid)、双边援助(Bilateral aid)、赠与援助(Grants aid)和贷款援助(Loan aid)等多个援助指标。总援助是指受援国所接受的援助总额。多边援助是指通过国际多边组织提供的援助;双边援助是指援助国直接向受援国提供的援助。赠与援助是指通过现金、商品和服务方式向受援国提供的无需偿还的援助;贷款援助一般贷款期限较长、利率较低,但需要偿还本金。在模型中,采用各援助数值占 GDP 的比重进行衡量。3.人均收入水平(Y)。本文以人均 GDP(PGDP)作为指标,衡量人均收入水平,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发展指数(WDI)。4.控制变量(M)。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

14、选取了一些控制变量,主要包括:通胀水平(Inf),按消费者价格指数衡量的通货膨胀(年通胀率)进行衡量;贸易开放程度(Open),以本国进出口总额占本国 GDP 的比重进行衡量;金融水平(Fin),以银行部门所提供的国内信贷投放占本国 GDP 比重进行衡量;抚养老龄比(Age),以被抚养老年人口与适龄劳动力人口之比进行衡量;工业增加值(Ind),以工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进行衡量。另外进入 2000 年后,国际社会十分重视减贫,并为此制订了千年发展目标,考虑到减贫可能存在一个阶段性的变化,于是增加一个时间虚拟变量,用 Dum2000表示。以上数据来自世界银行发展指数(WDI)。本文选取在 1

15、9892019 年间接受国际援助的53 个国家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由于贫困数据是每3 年发布一次,所以在回归中相关数据采用 3 年的平均数据。以上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具体如表 1 所示。表 1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四、实证结果分析(一)全样本回归分析表 2全样本回归结果:总援助注:*、*、*分别表示 10%、5%、1%的显著水平,括号内是 p 值。下同。标准差0.0840.0410.0530.0680.0250.3120.1950.0751.1054.9260.3080.3302.5460.107AidMultilateralaidBilateralaidGrants aidLoan aidPov

16、erty ratePoverty gapSquared poverty gapPGDPInfOpenFinAgeInd均值0.0810.0440.0490.0720.0310.4070.1650.0837.1450.7094.9250.3518.2530.291最小值-0.004-0.002-0.0060.0000.0000.0000.00004.917-0.0472.912-0.6944.2850.092最大值0.7190.3860.5170.5960.3620.9520.6270.5069.92497.2866.2751.89022.9060.834(2)-0.817*(0.006)0.7

17、12*(0.014)0.694*(0.000)-0.069(0.138)0.005(0.246)0.039(0.291)-0.012(0.994)-0.007(0.634)0.262(0.128)-0.093(0.102)0.312*(0.000)0.600.47Aidt-1AidPoverty ratet-1Poverty gapt-1Squared poverty gapt-1PGDPInfOpenFinAgeIndDum2000C2 阶自相关检验(p)Sargan 检验(p)(1)-0.706*(0.069)0.502*(0.081)0.714*(0.000)-0.091*(0.063)

18、0.642*(0.077)0.450.44(5)-0.536(0.259)-0.272(0.727)0.789*(0.000)-0.179(0.294)0.097*(0.000)0.290.38(6)-0.252*(0.081)0.142(0.822)0.804*(0.000)-0.112(0.558)0.002(0.972)0.005(0.882)-0.009(0.668)0.007(0.694)0.114(0.348)-0.009(0.718)0.072*(0.000)0.520.45(3)-0.579(0.152)0.372(0.518)0.792*(0.000)-0.153(0.269

19、)0.149*(0.000)0.270.45(4)-0.497*(0.049)0.437(0.459)0.772*(0.000)-0.254(0.247)-0.002(0.975)0.017(0.624)0.004(0.956)-0.008(0.912)0.107(0.357)-0.011(0.542)0.121*(0.000)0.400.45Poverty ratePoverty gapSquared poverty gap輥輳本文首先对全部 53 个国家的样本进行分析,对模型(2)进行系统 GMM 估计,回归结果具体如表2 所示。在所有的检验结果中,都不能拒绝不存在二阶自相关和工具变量是有

20、效的原假设。表 2 回归结果显示:部分滞后期的援助能够减少贫困,而当期的援助对于减贫的影响效果并不显著,说明滞后期的援助对减贫的影响要好于当期援助,其原因可能是援助要充分发挥作用确实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表 3全样本回归结果:多边援助与双边援助表 4全样本回归结果:赠与援助与贷款援助将总援助细分为多边援助和双边援助进行回归,结果如表 3 所示,可以发现对减贫的贡献基本来自滞后期多边援助,即多边援助对减贫的影响要好于双边援助,可能的原因在于两者的援助动机存在一定的差异,通常情况下,多边援助更多偏向于减贫和发展等经济动机,而双边援助更偏好于政治和国家关系的动机。将援助细分为赠与援助和贷款援助后,发现

21、对减贫的贡献基本来自滞后期贷款援助,具体回归结果如表 4 所示。(二)分样本回归分析考虑到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对援助吸收的能力可能存在差别,收入相对较高的国家能够较好运用援助资源,其援助减贫效果可能更好一些,而收入较低的国家对援助资源使用的能力更低,从而可能导致援助减贫效果不佳。因此,将全部样本国按照收入的差异分为两个组,其中,一个组的人均 GDP大于 500 美元,共有 34 个国家;另一个组的人均 GDP低于 500 美元,共有 19 个国家。将 500 美元作为分组界限的原因在于:按照世界银行每天 1.25 美元的绝对贫困标准线,折算成每年为 456.25 美元,接近500 美元的分组线,

22、制定该分组标准可基本将受援国按照人均 GDP 分成绝对贫困线以上和以下的不同国家组。1.高收入组回归结果。表 5 表 7 显示了 34 个高收入组国家的回归结果。总体上看,在剔除掉 19 个低收入国家后,与全部 53 个国家组相比,援助对减贫的影响有了新的变化,对比表明,滞后期的总援助对减贫的效果更加显著,可能是高收入组国家对援助的吸收能力更强,能够有效地将援助资源转化为减贫成果。综合看,此样本下,滞后期援助的减贫效果同样要好于当期援助,与全样本的结果基本保持一致。表 5高收入组国家的系统 GMM 估计:总援助将总援助分解为多边和双边援助后,发现援助对减少贫困的贡献主要来自多边援助,即多边援助

23、在减贫上要好于双边援助,与全样本结果保持一致。将援助分解为赠与援助和贷款援助后,发现援助的减贫效果主要来自滞后期赠与援助,即滞后期赠与(2)-1.153*(0.019)-0.491(0.465)-0.048(0.946)1.214*(0.069)0.760*(0.000)Multilateralaidt-1Bilateralaidt-1MultilateralaidBilateralaidPoverty ratet-1Poverty gapt-1Squared poverty gapt-1(1)-1.134*(0.047)-0.234(0.560)-0.984(0.280)1.240(0.16

24、1)0.727*(0.000)(5)-0.171*(0.082)-0.061(0.718)-0.568*(0.011)0.322(0.155)0.768*(0.000)(6)-0.162*(0.414)-0.117(0.384)-0.447(0.557)0.316(0.291)0.775*(0.000)(3)-0.432*(0.020)-0.108(0.672)-0.708*(0.033)0.539(0.103)0.794*(0.000)(4)-0.403*(0.092)-0.233(0.436)-0.425(0.499)0.527*(0.019)0.808*(0.000)Poverty ra

25、tePoverty gapSquared poverty gap(2)-0.451(0.409)-0.738*(0.023)0.573(0.150)0.178(0.797)0.781*(0.000)Grant aidt-1Loan aidt-1Grant aidLoan aidPoverty ratet-1Poverty gapt-1Squared poverty gapt-1(1)-0.432(0.483)-0.747*(0.003)0.494(0.145)-0.213(0.735)0.806*(0.000)(5)-0.058(0.529)-0.160*(0.002)0.086(0.160)

26、-0.361*(0.002)0.810*(0.000)(6)-0.058(0.502)-0.147*(0.007)0.075(0.513)-0.234(0.440)0.772*(0.000)(3)-0.132(0.411)-0.297*(0.001)0.188*(0.224)-0.444*(0.025)0.820*(0.000)(4)-0.191(0.257)-0.265*(0.011)0.181(0.272)-0.239(0.412)0.801*(0.000)Poverty ratePoverty gapSquared poverty gap(2)-0.924*(0.009)0.559*(0

27、.011)0.692*(0.000)Aidt-1AidPoverty ratet-1Poverty gapt-1Squared poverty gapt-1(1)-0.848*(0.217)0.497*(0.091)0.796*(0.000)(5)-0.319*(0.268)-0.029(0.796)0.774*(0.000)(6)-0.394*(0.096)0.037(0.859)0.723*(0.000)(3)-0.594*(0.196)0.082(0.717)0.776*(0.000)(4)-0.687*(0.135)0.224(0.542)0.717*(0.000)Poverty ra

28、tePoverty gapSquared poverty gap輥輴援助的减贫效果好于贷款援助;而当期赠与援助和贷款援助的减贫效果并不显著。另外,发现贫困的持久性确实存在,没有发现该样本组国家的贫困水平在进入 21 世纪后有显著下降的过程。表 6高收入组国家的系统 GMM 估计:多边援助与双边援助表 7高收入组国家的系统 GMM 估计:赠与援助与贷款援助2.低收入组回归结果。对于低收入组来说,不管是滞后期还是当期的援助,没有证据显示总援助能够减少贫困,没有充分的证据显示多边援助或双边援助能够减少贫困。不管是赠与援助还是贷款援助,没有充分证据显示其能有效减少贫困。总之,与高收入组相比,低收入组的

29、援助减贫效果更差。导致低收入国家的援助减贫效果不好的原因可能与这些国家的经济状况、制度和政策有关,或者贫困本身就存在一种陷阱,使得低收入组国家很难将外部援助转化为减少贫困的成果。限于篇幅,回归结果省略。(三)稳健性检验为了检验收入较高国家组援助的减贫效果是否好于低收入组,分别将人均 GDP 按照 600 美元、700美元、800 美元、900 美元和 1 005 美元标准进行分组检验,检验的结果支持收入高的国家组援助的减贫效果比低收入组的好。同时再次证明:援助减贫的滞后效应确实存在、对于减贫而言多边援助好于双边援助、贫困的确存在较强的惯性。其次,按不同时间进行稳健性检验。考虑到样本大小的需要,

30、把所考察的全部 53 个国家按照时间不同分为两段,一个时间段为 19892003 年,另一时间段为 19982019 年。并按照人均 GDP500 美元的标准将 53 个国家分为高低两个组,分别在两个时间段内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援助在各个时期内对减贫的贡献主要来自较高收入国家组,即高收入组国家援助的减贫效果好于低收入组,且援助对减贫的作用表现在滞后期上、多边援助好于双边援助、贫困具有较强的持久性,其结论与前文基本一致。从与其他研究的一致性看,关于“多边援助减贫效果好于双边援助”的结论与 Alvi 等在 2012 年的发现是一致的,关于“贫困具有较强的持久性”也符合众多文献的研究结论。本文由于区

31、分了受援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且考虑了援助减贫的时滞性,从稳健性检验看“较高收入受援国的减贫效果好于低收入的”和“援助减贫存在时间滞后效应”的结论基本是比较稳健的,这两个结论也符合经济学直觉,比如一般认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国家将援助转化为减贫的能力比较低国家更好,援助转化为实际的减贫效果确实需要花费一定时间。五、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从实证结果看,援助的减贫效果因受援国经济发展水平、时效和援助方式不同而存在差异。第一,援助对减贫的效果在不同收入组表现不同,在较高收入的国家表现更好。对全部样本国家组而言,只有部分证据显示援助能够减少贫困,而对于高收入组国家而言,援助的减贫效果变得更加明显。原因

32、可能是,对于收入较高的国家而言,有相对更好的环境、政策、制度和经济基础,能够将外部援助更好转化为自我脱贫能力,从而形成援助发展效应,因此援助的减贫效果更好;而对于收入较低的受援国,情况则正好相反,外部援助可能仅帮助解(2)-0.792*(0.019)-0.513(0.418)0.525(0.226)0.364(0.797)0.778*(0.000)Grant aidt-1Loan aidt-1Grant aidLoan aidPoverty ratet-1Poverty gapt-1Squared poverty gapt-1(1)-0.772*(0.005)-0.482(0.492)0.49

33、2(0.274)-0.534(0.687)0.804*(0.000)(5)-0.223*(0.005)-0.127(0.349)0.254(0.375)-0.593(0.464)0.805*(0.000)(6)-0.245*(0.006)-0.102(0.572)0.312(0.426)-0.386(0.519)0.812*(0.000)(3)-0.384*(0.002)-0.262(0.417)0.331(0.349)-0.493(0.425)0.794*(0.000)(4)-0.359*(0.014)-0.257(0.457)0.276(0.362)-0.412(0.452)0.703*(

34、0.000)Poverty ratePoverty gapSquared poverty gap(2)-1.024*(0.029)-0.504(0.472)-0.127(0.923)1.106(0.268)0.524*(0.000)Multilateralaidt-1Bilateralaidt-1MultilateralaidBilateralaidPoverty ratet-1Poverty gapt-1Squared poverty gapt-1(1)-1.017*(0.058)-0.295(0.574)-0.295*(0.089)1.238(0.205)0.498*(0.000)(5)-

35、0.223*(0.079)-0.074(0.729)-0.492*(0.014)0.369(0.162)0.609*(0.000)(6)-0.194*(0.099)-0.182(0.389)-0.327*(0.092)0.418(0.302)0.747*(0.000)(3)-0.521*(0.031)-0.119(0.673)-0.712*(0.031)0.512(0.119)0.589*(0.000)(4)-0.419*(0.095)-0.248(0.436)-0.398(0.507)0.554*(0.082)0.627*(0.000)Poverty ratePoverty gapSquar

36、ed poverty gap輥輵决阶段性困难,而无法内化为发展效应。因此,如果仅以援助对减贫效果而言,将更多援助投向高收入组的国家,减贫效果会更显著。第二,援助的减贫效果存在延迟效应。对于全部国家组,以及高收入国家组而言,滞后期的援助减贫效果要好于当期援助,其原因可能是无论是社会基础设施类型的援助还是卫生、教育等援助,受援国对援助的转化都需要时间,在援助实现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等发展效应后,其减贫效果才逐步显现。第三,将援助细分为多边援助和双边援助后,绝大部分情形下,多边援助对减贫的影响更好。多边援助减贫效果更好的原因可能与其援助动机与机制有关,一方面,一般认为多边援助更多聚焦于发展与减贫的

37、经济目标,而双边援助经常会附加受援国的其他政治动机;另一方面,多方参与的援助,尤其是以世界银行为代表的国际组织提供的援助事后追踪与监督机制更加完善,客观上促进援助减贫效果的实现。该结论的政策启示是,为了提高援助的减贫效果,国际社会应着力提高多边援助的比重,减少双边援助的比重,同时不断完善发展援助的国际规则和共识,推动发展援助的透明化,或使援助更聚焦于减贫与发展。第四,赠与援助与贷款援助对减贫影响的优劣是不明确的。对于全部国家组和低收入国家组,滞后期的贷款援助对减贫的影响要好于赠与援助,而当期的赠与援助要好于贷款援助。而对于高收入组,滞后期赠与援助对减贫的影响要好于滞后期贷款援助,当期赠与援助对

38、减贫的影响却劣于滞后期贷款援助。这些结论上的差异,可能原因在于不同国家组对赠与和贷款援助的使用、吸纳和消化能力不同所致。第五,援助减贫存在一定的惯性。贫困问题并非短时间内就可以消除,当期贫困水平会受到上期贫困水平的影响,因此,以减贫为目标的援助投入需要坚持长期性和持续性原则,援助减贫的有效性才会更加显著。【参考文献】1 Mohsen Bahmani-Oskooee,Maharouf Oyolola.Poverty Reduction andAid:Cross-country Evide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ology andSocial Polic

39、y,2009,29(5/6):264-273.2 Alvi,E.Senbeta,A.Does Foreign Aid Reduce PovertyJ.Journal of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2012,24(8):955-976.3 Pettersson,J.Foreign sectoral aid fungibility,growth and povertyreductionJ.Journal of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2007,19(8):1074-1098.4 Baulch B.The Poverty Focus of Swed

40、ish Bilateral Aid:A ComparativeAnalysisJ.Europea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Research,2016,28(4):758-775.5 Matteis,A.D.Relevance of Poverty and Governance for Aid AllocationJ.Review of Development Finance,2013,3(2):51-60.6 Bourguignon F,Platteau J.Optimal Management of Transfers:An OddParadoxJ.C.E.P.R.D

41、iscussion Papers,2017,62(5):143-157.7 Arvin,B.M.F.Barillas.Foreign aid,poverty reduction,and democracyJ.Applied Economics,2002,34(17):2151-2156.8 Masud,N.B.Yontcheva.Does foreign aid reduce poverty?Empiricalevidence from nongovernmental and bilateral aidZ.IMF WorkingPaper,2005(100):11-15.9 Alberto C

42、hong,Mark Gradstein,Cecilia Calderon.Can Foreign AidReduce Income Inequality and Poverty?J.Public Choice,2009,140(1-2):59-84.10 熊青龙,郑欣,李凤娇.发展援助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减贫影响的实证分析J.国际商务研究,2018,39(6):38-46.11 Rajan,R.G.Subramanian,A.Aid,Dutch Disease,and ManufacturingGrowth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9,94(1):106-118.12 孙咏梅.破解反贫困“伊斯特利悲剧”难题:论脱贫攻坚的“中国智慧”J.教学与研究,2021(5):51-64.13 杨攻研,刘小玄,刘洪钟.中国对外援助在中低收入国家的减贫效应研究J.亚太经济,2021(4):120-129.(责任编辑:TDS校对:TJ)輥輶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