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春节吃喝贵在合理.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590517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节吃喝贵在合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春节吃喝贵在合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春节吃喝贵在合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春节吃喝贵在合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范文最新推荐- 春节吃喝贵在合理 南方网讯 春节七天长假,人们总要邀上三五个好友,或者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吃几顿团圆饭。为此,节前大量采购食品,置办年货的习惯也就一直保留下来,而专家认为,这其实是不符合饮食科学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食源疾病控制中心副主任冉陆认为,首先,节日采购食品,除了注意营养和有助于消化吸收以外,更应考虑经济条件及存储能力,否则春节过后家里都是积压的食品,不仅食物不新鲜,会影响口味,一些营养素也会由于存放时间过长及存放方法不当等受到破坏。而如果由此造成了食物腐烂变质,人误食后会危害人体健康,将之丢弃则又会造成浪费。其次,人们在春节期间,还要合理安排膳食,最

2、好是一人一个菜,合理搭配,比如五口之家就可以是三荤(酸性)、两素(碱性)、一汤。菜肴中动物蛋白和脂肪多的食物较难消化,不宜多用。 此外,春节期间,人们常会玩到深夜,有些地方还有熬通宵的习俗,因此免不了吃些夜宵,专家认为,吃夜宵时,少量进食馒头、包子、面条或牛奶等热饮即可,既不伤脾胃,还有利于睡眠。 最后,专家还提醒消费者,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备有五花八门的零食,消费者在零食品种的选择上应以开胃、理气、消肿、降火、祛燥为宜。比如饭后吃点苹果、梨、香蕉等,可开胃通便;少吃花生、瓜子、糖果、巧克力等零食;而橘子、柿子等以不吃为好。话梅、山楂片、薄荷糖等则可适度品味。(编辑:姜志) 南方网讯 相传,中

3、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 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

4、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独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 “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

5、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右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 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编辑:姜志) 南方网讯 围绕着春节,几千年来形成了许多风俗习惯。有些习俗,如接神、敬天等,带有迷信色彩。随着人们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已逐渐被淘汰了,有的习俗,赋予了新的内容,如燃放鞭炮、张贴春联和年画、耍龙灯、舞狮等等,迄今仍广为盛行。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

6、尘扫房子。”每临春节,家家户户都要清洗家具,拆洗被褥,开展一次卫生大扫除,干干净净迎新春。 扫尘的习俗,由来已久。“帚”字已见于甲骨文。陕西出土的商周青铜器上,就有“子持帚作洒扫形”的铭文。可见,人们在几千年以前就用扫帚扫除了。礼记中,有“凡内外,鸡初鸣,洒扫室堂及庭”的记事。这说明,人们在很早以前就知道污秽、尘沫与传播疾病有关。周书秘奥造宅经中就有“沟渠通浚,屋宇洁净,无秽气,不生瘟疫”的记载。有人认为,早在尧舜时代,我国人民就有了“扫年”(古代把春节大扫除称为“扫年”)的习俗。它起源于古代人民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 吕览法称:“岁除日,击鼓驱疠疫鬼,谓之逐除,亦曰木难。”后来,逐渐演变为年终的卫生大扫除了。到唐代,“扫年”之风盛行。据宋人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十二月尽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岁之安。” 民谚云:“二四扫房屋,二七、二八贴花花。”就是说,从腊月二十四开始,到年终,均为“扫年”时间。“扫年”之风俗,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爱清洁、讲卫生的传统。(编辑:姜志) 3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