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6∕T 1063-2018 稻飞虱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江西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58539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20.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6∕T 1063-2018 稻飞虱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江西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DB36∕T 1063-2018 稻飞虱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江西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DB36∕T 1063-2018 稻飞虱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江西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DB36∕T 1063-2018 稻飞虱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江西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DB36∕T 1063-2018 稻飞虱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江西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 B 30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 10632018 稻飞虱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rice planthoppers 2018 - 11 - 28 发布 2019 - 06 - 01 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6/T 10632018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防治原则 . 1 5 综合防治技术 . 1 DB36/T 1063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

2、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姚英娟、徐雪亮、刘子荣、王奋山、刘小娟、范会云。DB36/T 10632018 1 稻飞虱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稻飞虱防治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以及防治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稻飞虱的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794 稻飞虱测报调查规范 GB/T 17997 农药

3、喷雾机(器)田间操作规程及喷洒质量评定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稻飞虱 稻田中发生的所有飞虱类害虫的通称, 主要有褐飞虱 (Nilaparvata lugens Stal) 和白背飞虱 (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 。 3.2 低龄若虫 稻飞虱1龄至3龄若虫。 3.3 高龄若虫 稻飞虱4龄至5龄若虫。 3.4 主害代 对水稻产量影响最为严重的稻飞虱代次。白背飞虱为第3代,褐飞虱为第4代和第5代。 4 防治原则 DB36/T 10632018 2 根据稻飞虱发生为害规律,从稻田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改善稻田生态环

4、境,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协调应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将稻飞虱为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 5 防治技术 5.1 农业防治 5.1.1 因地制宜种植优质、高产、抗(耐)稻飞虱水稻品种 5.1.2 合理施肥,科学搭配氮磷钾 多用腐熟的有机肥料。 控制氮肥施用量, 按每667 m2施用纯氮11 kg13 kg, 氮、 磷、 钾比例1:0.5:1。早、晚稻施50%氮肥作基肥,中稻施55%氮肥作基肥,磷肥全部作基肥。适时追施分蘖肥和穗肥。 5.1.3 科学管水 沟渠配套,浅水勤灌,分蘖末期或苗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0%时排水晒田。幼穗分化后灌水并保持浅水层至抽穗扬花期。灌浆成熟期保持干湿交替。

5、 5.2 物理防治 以村组或合作社为单位统一实施,连片稻田按棋盘状布局安装频振式杀虫灯,每2 hm23 hm2稻田一盏,挂灯高度为130cm150cm。 5.3 生物防治 5.3.1 培育、保护和利用天敌 改善稻田生态环境,在田埂地边种植花期较长的作物如芝麻、大豆、菊花等;早稻收割后田中灌水并放置草把,让蜘蛛爬到草把上,然后将蜘蛛转移到其他稻田;秋冬季节在田埂边挖小土坑并盖稻草,保护蜘蛛等天敌安全过冬。 5.3.2 稻鸭共育 放鸭时间为:雏鸭孵出20 d,体重约100 g以上,水稻抛秧15 d,移栽12 d以上。选用适于稻田放养的小中型个体鸭种。每667m2放养12只15只鸭。 5.3.3 生

6、物农药 选用已登记的防治稻飞虱的生物农药。 5.4 化学防治 5.4.1 防治用药 在预报的防治适期内,先查后治,按照防治指标用药,选用已登记的防治稻飞虱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禁止使用菊酯类农药。预测预报按照GB/T 15794实施。 5.4.2 防治指标 穗期防治,常规稻百丛虫量1000只,杂交稻百丛虫量1500只,蛛虱比低于1:5。 DB36/T 10632018 3 5.4.3 防治适期 低龄若虫盛期。 5.4.4 施药技术 5.4.4.1 推行统防统治。喷药时,药液要喷施在稻丛中下部稻茎上,田间应保持 3cm5cm 水层 5d。 5.4.4.2 使用喷雾器施药时应符合 GB/T 17997 的规定。背负式喷雾器、背负式机动喷雾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每 667的用药量对水 50kg60 kg 喷雾;机动弥雾机:每 667的用药量对水 8 kg 喷雾;植保无人机:每 667的用药量对水 1 kg 喷雾。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