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31-世界文化多样性.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1573866 上传时间:2024-05-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1-世界文化多样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31-世界文化多样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31-世界文化多样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31-世界文化多样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一框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学习目标 了解: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理解: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二、知识梳理(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主要表现:1、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 ,也是 的集中表达。2、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 。它不仅对于研究 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 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 。(为了使不同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免遭破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以 的方式确立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并给予保护。)(二

2、)透视文化多样性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两者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为什么?)(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2)世界各民族的 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 。(3)各民族间 的和 的、 的和 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 。(4)文化是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 ,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三)尊重文化多样性1、为什么尊重文化多样性?(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 ,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 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

3、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 。尊重民族的多样性,首先要 。(3)尊重文化多样性是 的必然要求。2、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1)正确态度: ,互相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2)原则:必须遵循 的原则。(3)加强文化交流与传播,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三、课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1. 中国的围桌而食,追求的是一种家庭气氛,体现的是一种情感关怀;西方分食制、快餐化,显现一种独立性。中国饮食,讲究色香味形,更注重饮食文化;西方饮食,讲究营养搭配,更注重对人体的健康。这表明A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要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C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 D社会实践的差异导致文化差

4、异2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尽管很多人在外打工,离家千里之外,但“千万里,一定要回到我的家”,人们忙碌了一年,总是要赶在除夕前回家与家人团聚。这说明A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B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C民族节日是不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物 D经济生活对传统文化产生重要影响3国家局对南京地铁5号线设计方案表示“暂不同意”,要求方案对“文物影响评估报告”进行补充和修改。将“文物安全审批”前置,在国内尚属首次。保护好文化遗产,这是因为它是民族情感的的集中表达 对展现文化的多样性有独特作用有助于全面继承传统文化 对研究人类文明演进有重要意义 A B C

5、 D4.精湛绝伦、底蕴深厚的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琴瑟齐鸣、管弦和谐的南音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世人的青睐。不过有人认为,一些面临失传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对此,正确的态度是A.反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保持世界文化的一致性B.赞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特定的阶级和阶层服务C.反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感D.赞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5.盘龙藻井变身雨伞,飞檐角上的瑞兽蹲踞在铅笔上,朝珠成了时尚耳机北京故宫博物院一改人们印象中的“正襟危坐”,以管藏文物和古典建筑为元素创作了多款热销产品。这说明 A.文化继承的

6、核心是发掘其经济价值 B.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需要保持稳定 C.文化遗产与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可以对接 D.应当通过市场运作,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6.古村落,依山造屋,傍水结村,推窗见河,开门走桥,顺自然显人文。类似这样特色鲜明的古村落各地都有。我们必须保护好这些古村落,因为古村落承载的乡土栖居方式已经成为多数人的选择 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古村落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好古村落有助于全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A B C D7.冬至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在长期发展中,中华各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节令文化,北方地区有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有吃米团、长线面的

7、习惯。这表明通过传统习俗可以领略到民族文化的韵味 不同的文化决定人们在实践中的行为选择传统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各地域的文化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特色A B C D8近年来,南京一些学校的民乐队在暑假中多次远赴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为欧洲观众带去充满中国韵味的音乐享受,得到了很高评价,表明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不相同 B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 C世界各国文化具有趋同性 D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9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既是不同的宗教信仰,也是不同的宗教文化,但都强调慈悲之心和慈善行为。如佛教主张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离间;基督教主张孝敬父母、不杀人、不奸淫、不偷盗、不可做假证

8、陷害人等,强调心灵的净化;伊斯兰教要人们在今世生活中力行善功,不作恶事。这充分说明 A宗教不同但是教义相同的 B不同文化中具有共性 C世界各大宗教文化同祖同根 D文化在共性中有个性10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从“中国记忆”到“世界记忆”,可以使这个悲惨的事件让更多的世人了解,以使世人更好的吸取教训,远离战争,珍惜和平.这体现 A 文化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B 历史记忆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C 历史文化是从差异中走向融合 D 文化在记忆中才能得到创新 11鲁迅先生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对此正确的理解是A. 民族文化就是世界文化 B. 世界文化就是各民族文化的汇总C.

9、 不同民族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D. 不同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的五彩缤纷12. 中国的京剧、书法、武术为世界独有,俄罗斯的芭蕾舞、意大利的歌剧等享誉天下,这一切形成了世界文化大观园。材料表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主要体现为区域文化的多样性 不同民族、地域的文化是有差异的民族文化既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又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文学艺术对于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作用A B C D13“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有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这主要是因为A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B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C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D民族

10、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14在中国,在公共汽车上给老年人让座是一种值得赞赏的 貌行为;而在日本,尽量别在地铁里 年人让座,因为老年人会认为你是觉得他老了、不中用了。对此,我们应该 认同各民族文化 正视各国文化差异 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取长补短消化吸收 A B C D15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这是因为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民族文化在民族的发展中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A B C D16世界上任何国家,无论

11、大小、强弱,其民族文化都应受到尊重,都有平等发展的权利。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传统,都有权利讲述自己的故事。这体现了在国际文化事务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各国文化差异性的原则 B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C各种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D各国文化发展独立的原则二、简答题17.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这条由骆驼脚掌踏出的“丝绸之路”,曾经为沟通东西方文明、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合作做出过重要贡献。中国在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过程中提出,要充分考虑到中亚各国的不同政治经济环境,切实理解相关国家的关切;要

12、注意循序渐进,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要加强对中亚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深入研究,规划战略目标,并制订各类细致的工作计划,综合应用投资、贸易、货币、产业等各类经济手段,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更快、更好地实现。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丝绸之路成功申遗的重要意义。(6分)(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可以繁荣沿途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等,拉动沿途经济增长。(3分)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丝绸之路申遗成功,能够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也有利于增强国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3分)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世界共同的文化财富,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3分)丝绸之路成功申遗是对世界文化多样的尊重,有利于加强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传播,推动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交流和对话,促进中西方文化的发展和进步。(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