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4∕T 4263-2022 青钱柳叶用林培育技术规程(安徽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55679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3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4∕T 4263-2022 青钱柳叶用林培育技术规程(安徽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DB34∕T 4263-2022 青钱柳叶用林培育技术规程(安徽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DB34∕T 4263-2022 青钱柳叶用林培育技术规程(安徽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DB34∕T 4263-2022 青钱柳叶用林培育技术规程(安徽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DB34∕T 4263-2022 青钱柳叶用林培育技术规程(安徽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40 CCS B 64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42632022 青钱柳叶用林培育技术规程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leaf-use stand of Cyclocarya paliurus 2022 - 08 - 31 发布 2022 - 09 - 30 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4/T 42632022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

2、文件由安徽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省木竹检查管理站)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林业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省木竹检查管理站)、安徽省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总站、南京林业大学、石台县林业局、安徽绿加硒农业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池州市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浩、陈峰、佘诚棋、冯伟、储月娥、郭香呤、尚旭岚、周顺陶、汪安。 DB34/T 42632022 1 青钱柳叶用林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 (Batal.) Iljinskaja叶用林培育的造林地选择、苗木、植苗造林、抚育管理、采收、档案管理等内容。 本文件

3、适用于青钱柳叶用林的培育,其叶片用于制青钱柳茶或提取主要生理活性物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525 有机肥料 LY/T 2311 青钱柳育苗技术规程 DB34/T 1267 造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叶用林 leaf-use stand 以收获叶片作为主要培育目标的人工林。 主要生理活性物质 main bioact

4、ive compounds 以黄酮和三萜为主的对人体健康具有助益的化合物。 4 造林地选择 在全省区域内,选择土层厚度 40 cm以上、排水良好、土壤和水源无污染的宜林地。 5 苗木 苗木质量 选用一年生容器苗或一至两年生裸根苗,良种优先,苗木质量按照 LY/T 2311 执行。 苗木处理 容器苗采用可降解容器, 栽植时对容器外的根系进行修剪; 采用不可降解的容器, 栽植时去除容器。裸根苗需短截过长主根和侧根,剪除受伤根系、发育不正常偏根。 DB34/T 42632022 2 6 植苗造林 造林密度 以制青钱柳茶为目标的叶用林,造林密度以2000 株/hm2 2500 株/hm2为宜,即株行距

5、 2.0 m (2.0 m 2.5 m);以提取主要生理活性物质为目标的叶用林,造林密度以 1333株/hm2 1600株/hm2为宜,即株行距 2.5 m (2.5 m 3.0 m)。 整地 秋季、冬季或造林一个月前进行整地。整地技术按照 DB34/T 1267 执行,深度 40 cm以上。定点挖穴,穴的长、宽、深均不小于 30 cm。每穴施入商品有机肥 1.0 kg 1.5 kg或相当量农家肥,与碎土拌匀,上覆土 10 cm 15 cm。有机肥按照 NY/T 525 执行。 造林季节 秋季落叶后至翌春萌芽前造林,也可在梅雨季节造林。 栽植 栽植时保持苗木直立,根系舒展,填土一半后提苗踩实,

6、再填土踩实,最后覆表土。栽后浇足定根水,土壤沉实后再覆土成馒头状,高出地面 5 cm。 7 抚育管理 松土除草 造林第 1 年至第 3 年,每年5月和9月各松土除草一次。松土在苗木周围 50 cm范围内进行,深度 10 cm 15 cm,做到里浅外深,不伤害苗木根系。除去苗木周边 100 cm以内的杂灌杂草和藤蔓。 间作 平坡或缓坡的造林地, 在林分郁闭前可间作非攀援性矮杆作物或绿肥植物。 间作的植物要与青钱柳保持间距 50 cm以上。 施肥 采用环状沟施,沿树冠外缘垂直投影处开环状沟,沟深 20 cm 30 cm,将肥料均匀施于沟内,盖土压实。造林第 1 年至第 3 年,每年休眠期施肥一次,

7、每株施用商品有机肥 1.0 kg 1.5 kg或相当量农家肥。造林第4年开始,每年在秋季采收叶片后和休眠期各施肥一次,每次每株施用商品有机肥1.5 kg 2.5 kg或相当量农家肥。有机肥按照 NY/T 525 执行。 整形修剪 造林第 2 年休眠期进行定干,保留主干高度 50 cm 60 cm。造林第3年休眠期选留57个开张角大、健壮的一级侧枝,再对各一级侧枝按保留 30 cm 50 cm长度进行截枝,每个一级侧枝选留 2 3 个开张角大、健壮的二级侧枝。此后每年休眠期对一级侧枝作类似修剪,并及时剪除过密枝、细弱枝和病虫枝等。 有害生物防控 DB34/T 42632022 3 预防为主,科学

8、防控。冬季进行树干涂白。在成虫危害期,均匀安装 3 盏/hm2太阳能诱虫灯,安装高度 1.5 m 2.0 m。 提倡使用生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和仿生农药。使用化学农药按照 GB/T 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控制施药量与安全间隔期。青钱柳主要有害生物及防控方法见附录A。 8 采收 采收季节 造林第 4 年开始采收叶片。用于制青钱柳茶的叶片,在春季或秋季采收;用于提取主要生理活性物质的叶片,在秋季采收。采后及时加工处理叶片。 采收方式 8.2.1 春季采收 4 月下旬至 5 月下旬,每隔 20 d 30 d采收一次,采摘时每枝上保留 1/3 1/2 叶量,每次采收总量控制在全树叶量的 1/2 以

9、内。 8.2.2 秋季采收 9 月下旬至 10 月下旬,叶片尚未变黄前,保留树冠上部 1/10 1/5 处以上的叶片,其余叶片全部采收。 9 档案管理 县(市、区)、乡(镇)林业主管部门和经营主体应当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档案管理按照 DB34/T 1267 执行。 DB34/T 42632022 4 A A 附录A (资料性) 青钱柳主要有害生物及防控方法 见下表。 表A.1 青钱柳主要有害生物及防控方法 序号 病虫害名称 发生或危害部位 防控方法 1 溃疡病 枝干 a.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b.树干涂白,防冻防日灼,杀虫杀菌。 c.及时清除病死株、重病株和园内枯枝落叶,集中销毁。 d

10、.发芽抽梢后,用多菌灵、农用链霉素或溃腐灵等生物制剂喷洒。 2 木蠹蛾 枝干 a.诱虫灯诱杀成虫。 b.成虫产卵期树干涂白。 c.剪除阴蔽的内膛枝,及时剪除受害枝条,并销毁。 d.幼虫期用磷化铝毒签或直接用蘸 50 杀螟松原液棉签塞入虫孔并封堵虫孔。 3 蜡蝉 叶片、嫩梢 a.清理林地杂草和枯枝落叶。 b.冬季结合修剪,剪除过密枝条及时剪除带卵枝条,并将其移出林地集中销毁。 c.若虫发生盛期,用 4.5%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2000 倍液 3000 倍液或 0.5% 苦参碱 800 倍液 1000 倍液叶片喷雾。 4 尺蠖 叶片、嫩梢 a.诱虫灯诱杀成虫。 b.秋耕深翻,使越冬蛹暴露地面冻死或

11、被鸟取食。 c.幼虫危害期,用 4.5%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2000 倍液 3000 倍液或 0.5% 苦参碱 1000 倍液 1500 倍液叶片喷雾。 d.幼虫数量少时可人工捕捉。 5 刺蛾 叶片 a.诱虫灯诱杀成虫。 b.结合冬剪,彻底清除或刺破越冬虫茧。 c.人工摘除:人工摘除卵块和群集危害的小幼虫。 d.幼虫发生初期,用 4.5%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1500 倍液 2000 倍液叶片喷雾,或用苏云金杆菌 1000 倍液 1500 倍液喷杀幼虫。 6 叶甲 叶片 a.冬春季彻底清除林内枯枝落叶及周边杂草。 b.刮除树干基部的老树皮,集中烧毁,消灭越冬成虫。 c.幼虫、成虫危害期,用 4.5%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1000 倍液 1500倍液或 0.5% 苦参碱 800 倍液 1000 倍液叶片喷雾。 d.人工摘除卵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园艺/花卉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