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关于初高中思政教学衔接的思考与实践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542132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8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初高中思政教学衔接的思考与实践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初高中思政教学衔接的思考与实践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初高中思政教学衔接的思考与实践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43 关于初高中思政教学衔接的思考与实践分析 张 燕 江西省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江西 南昌 330200 摘要:摘要:初高中思政教学衔接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初高中是学生思想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思政教育在这一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衔接可以使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思政教育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系统完整的思政教育体系。初高中思政教学衔接的有效实施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修养。一个良好的思政教育衔接体系可以促进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融通,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为学校教育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关键词:关键词:思政教育;初

2、高中衔接;素养提升;教学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G42 思政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政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观念、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衔接的努力,可以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初中和高中是学生思想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初高中思政教学衔接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1 初高中思政教育的特点分析 1.1 初中思政教育的特点 初中思政课程的设置旨在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与他们身心发展规律相匹配。这门综合性课程以初中学生的生活基础为依托,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

3、程内容,并有机整合道德与心理、法律知识、国情国策等方面的学习内容。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初中思政课程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使教育内容与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初中思政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在这个阶段,初中思政课程的重点在于打牢学生的思想基础。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初中思政课程采取了较小的课堂容量和充足的课时安排,以便更好地实施思想教育。在初中思政课程中,学生将通过探索、讨论和思考来提升自身的思想品德。课程内容将涵盖道德、伦理、公民责任、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应对现实生活中的

4、各种挑战和问题。通过开展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初中思政课程旨在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初中思政课程的设置对于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至关重要,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和未来的社会角色扮演奠定坚实基础。1.2 高中思政教育的特点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旨在通过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提升他们的自主思考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特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容。高中思想

5、政治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方面。通过学习思政课,学生将发展对国家、社会、法治和公共事务的关注和理解,培养正确的政治态度和价值观,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同时,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使他们具备科学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和分析社会现象。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内容更加系统、抽象和深入,难度也更大,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分析。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点,还要求他们能够运用知识点进行描述、分类、解释、论证、预测、选择、辨析和评价社会中的经济政治现象。为此,高中思政课程的课堂容量相对较大,为教师

6、提供了更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44 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教学,同时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学习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程通过紧密结合社会实践,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和自主思考能力,以及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综合性特征和较高的学习难度。2 初高中思政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式 2.1 教学内容断层 初中和高中思政课程在内容设置上存在差异,导致学生在升入高中后难以对接。初中思政课程注重道德与法律知识的学习,而高中思政课程更加深入和抽象,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师可以在高中思政课程中回顾初中阶段的重要知识点,并进行有针对性

7、的复习和梳理。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综合性学习活动等形式,将初中和高中思政课程内容有机地连接起来,使学生能够理解知识的延伸和深化。2.2 教学目标不一致 初中思政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观念,而高中思政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社会实践。这种教学目标的不一致可能导致学生在升入高中后需要适应不同的学习方式和要求。教师可以在高中思政课程中明确强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社会实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研究,提升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活动和模拟演练等教学手段,将思政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2.3 教

8、学方法转变困难 初中阶段的思政教育注重知识传授和灌输,而高中思政教育需要学生参与和主动探究。学生在初中阶段可能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难以适应高中阶段的教学方法转变。教师可以在高中思政课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项目研究和实践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教师还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机会,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和发表观点,培养他们的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3 提高初高中思政教学衔接性的建议 3.1 重视教学衔接 教学衔接的重要性是促进初高中思政教学衔接的前提条件,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行动则是思想的体现。为了提升初高中思政课教学的衔接性,各主体在思想

9、上应高度重视教学衔接工作,树立衔接意识,这样才能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有效地实施教学衔接。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等各个主体都应意识到初高中思政教学衔接的重要性,将其纳入教育发展的整体规划,促进初高中思政教学的衔接,实现教育过程的有序推进。在进行思想政治必修 4 第七课第三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的教学时,由于该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阐述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的持续发展;第二部分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阐述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意义,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引导学生把握时代脉搏,规划自己在时代浪潮中的前行方向

10、,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思政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有志青年。在引导学生实现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思政课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社会责任意识以及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关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时代的背景和发展趋势,启发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和价值取向。通过讲授与时代紧密相关的内容,如社会变革、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等,教师激发学生对时代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判断力、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时代的需求,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思政课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素养,即通过思政教

11、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素养包括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素养、品德素养和科学素养,使他们具备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和跨学科综合能力。通过思政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增强对道德规范的理解和遵守,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发展自己的艺术兴趣和鉴赏能力,形成积极向上、全面发展的人格特质。3.2 立足实际学情,衔接教学方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45 教学的过程包括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而教师的合理和恰当的教学方法对于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至关重要。在促进初高中思政课教学衔接方面,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便在教学方法上实现衔接。教师应根据初中思政课程和高中思政课程之间的知识

12、和技能衔接要求,设计恰当的教学环节和过渡,以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连贯性和逐步深入,教师可以通过复习初中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和扩展、引入高中课程的新概念和内容等方式,将初中和高中思政课程进行有机衔接。在 思想政治 必修 1 教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包含了许多抽象的内容,许多教师常采用讲授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大量的理论知识。学生是教师教学的对象,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情况,并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有效地呈现给学生,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尤其是初中刚升入高中的学生可能会不太适应高中教师偏向理论讲授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需要考虑学生之前适应的教学方法,并从学生的思维习惯出发,做好初高中思政课

13、教学方式的衔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适应不同的学习风格。除了讲授法之外,教师还可以运用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合作、实践活动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通过引入生动的例子、实际案例、多媒体资源等,可以使抽象的理论知识更具体、更易于理解和记忆。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经验,引导他们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和批判思维。通过提供具体的例子和实际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帮助学生顺利适应高中思政课的教学方式。3.3 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政治热点 初高中思政课相互衔

14、接,与时事政治教育相互补充,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更 好地理解和应对当代社会的政治现象和挑战。在高中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关注时事政治热点是必要的,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社会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时事政治热点作为教学素材,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辩论和研究,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通过分析时事政治问题,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在思政课中获得更全面的知识和素养提升。时事政治是初中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与社会实际相联系,了解当今社会的政治热

15、点和重大事件。学习与时事政治相关的案例,可以增加学生对于国家政治、社会秩序等方面的认识。让学生体会到公有制在我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学生可以了解到公有制经济在我国是主导地位,而同时也存在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学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深入了解公有制和其他所有制经济的特点、优势和协同发展的重要性。4 结论 4.1 思政教育衔接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是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初中到高中,甚至大学阶段的教育过程。教育衔接的顺畅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养的培养。思政教育衔接要求不同学段的思政课程之间具有连贯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建立

16、起扎实的基础知识,并逐渐深入理解和应用。初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政教育衔接需要通过对核心价值观的传递和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政教育衔接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思维能力、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发展,使学生能够全面成长并适应社会需求,有效促进思政教育的衔接非常重要。4.2 未来发展的展望 思政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极为重要,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思政教育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等。教师将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引导学生

17、全面发展,使其具备应对复杂社会问题和挑战的能力。初高中思政教学将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衔接,建立起一个有机的教学体系,确保知识的连贯性和渐进性。教师将根据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基础,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展开高中思政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46 参考文献 1黄亚婷.思政一体素养提升关于初高中思政教学衔接的思考与实践J.中学教学参考,2023(1):48-50.2王伟,彭小丽.论初高中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衔接:问题与路径J.求知导刊,2022(22):95-97.3周迎迎.“一体化”视域下初高中思政课教学衔接研究D.安庆:安庆师范大学,2022.4周兵.“一体化背景下”初高中思政课爱国主义教学衔接研究D.合肥:合肥师范学院,2022.5杨迪.“思政课一体化”背景下初高中思政课教学衔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21.6翁文静.初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衔接的认智情三步引导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21):56-57.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素养为本的初高中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2PTYB0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