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流行性感冒的传播与防治.ppt

上传人:1587****927 文档编号:1540470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行性感冒的传播与防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流行性感冒的传播与防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流行性感冒的传播与防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流行性感冒的传播与防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流行性感冒的传播与防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流行性感冒 的传播与防控定义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常引起流感的流行。流感病毒分类及特点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甲型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大,传播迅速,易发生大范围流行。其中甲型最容易发生变异、,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为人类流感的主要病原,常引起大流行和中小流行。乙型流感病毒变异较少,可感染人类,在人体内循环并引起季节性流行。丙型较稳定,可感染人类,多为散发病例流感病毒的特性是有不种类

2、型,每十年左右便会出现新的病毒品种。敏感性流感病毒不耐热,1001分钟或5630分钟灭活,对常用消毒剂敏感(1%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对紫外线敏感。耐低温和干燥,真空干燥或-20以下仍可存活传染源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 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 受感染动物也可成为传染源 病毒在人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毒3-6天。婴幼儿、免疫功能受损患者排毒时间可超过1周,人感 染H5N1/H7N9禽流感病 例排毒可达13周。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人感染禽流感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受感染的

3、动物或受污染的 环境而获得。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相应亚型的流感病毒感染)。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下列人群感染流感病毒,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应给予高度重视,尽早(发病48小时内)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1.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2.年龄65岁的老年人;易感人群 3.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4.肥胖者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大于30,BMI=体重(k

4、g)/身高(m)2;5.妊娠期妇女。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为主。南方在夏秋季也可见到流感流行。流行季节潜伏期典型流感起病急:潜伏期为数小时4天,一般为12天;临床表现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部分以呕吐、腹痛、腹泻为特点,常见于感染乙型流感的儿童。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老人、婴幼儿、有心肺疾病着者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患流感后可发展为肺炎。并发症肺炎是

5、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他并发症有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害、肌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和脓毒性休克等。1.肺炎 流感并发的肺炎可分为原发性流感病毒性肺炎、继发性细菌性肺炎或混合性肺炎。流感起病后2-4天病情进一步加重,或在流感恢复期后病情反而加重,出现高热、剧烈咳嗽、脓性痰、呼吸困难,肺部湿性罗音及肺实变体征。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以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为主。2.神经系统损伤 包括脑炎、脑膜炎、急性坏死性脑病、脊髓炎、吉 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等。3.心脏损伤 心脏损伤不常见,主要有心肌炎、心包炎。可见肌酸激酶升高、心电图

6、异常,重症病例可出现心力衰竭。此外,感染流感病毒后,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相关住院和死亡的风险明显增加。4.肌炎和横纹肌溶解 主要症状有肌痛、肌无力、肾功能衰竭,血清肌酸激酶、肌红蛋白升高、急性肾损伤等。5.脓毒性休克 表现为高热、休克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等。实验室检查1.外周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病例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降低。2.血生化:部分病例出现低钾血症,少数病例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酐等升高。3.病原学相关检查:(1)病毒核酸检测:以RT-PCR(最好采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呼吸道标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或气管抽取

7、物、痰)中的流感病毒核酸。病毒核酸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最好,且能区分病毒类型和亚型。(2)病毒抗原检测(快速诊断试剂检测):快速抗原检测方法可采用胶体金和免疫荧光法。由于快速抗原检测的敏感性低于核酸检测,因此对快速抗原检测结果的解释应结合患者流行病史和临床症状综合考虑。(3)血清学检测:检测流感病毒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水平。动态检测的IgG抗体水平恢复期比急性期有4倍或以上升高有回顾性诊断意义。(4)病毒分离培养:从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流感病毒。在流感流行季节,流感样病例快速抗原诊断和免疫荧光法检测阴性的患者建议也作病毒分离。影像学表现并发肺炎者影像学检查可见肺内斑片状、磨玻璃影、多叶段渗出

8、性病灶;进展迅速者,可发展为双肺弥漫的渗出性病变或实变,个别病例可见胸腔积液。儿童病例肺内片状影出现较早,多发及散在分布多见,易出现过度充气,影像学表现变化快,病情进展时病灶扩大融合,可出现气胸、纵隔气肿等征象。诊断诊断主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临床诊断病例:出现上述流感临床表现,有流行病学证据,且排除其他引起流感样症状的疾病。确定诊断病例:有上述流感临床表现,具有以下一种或以上病原学检测结果阳性: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采用real-time RT-PCR和RT-PCR方法)。2.流感病毒分离培养阳性。3.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的流感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

9、升高。鉴别诊断(一)普通感冒 流感的全身症状比普通感冒重;追踪流行病学史有助于鉴别;(二)其他类型上呼吸道感染 包括急性咽炎、扁桃体炎、鼻炎和鼻窦炎。感染与症状主要限于相应部位。局部分泌物流感病原学检查阴性。(三)其他下呼吸道感染 流感有咳嗽症状或合并气管-支气管炎时需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相鉴别;合并肺炎时需要与其他肺炎,包括细菌性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肺结核等相鉴别。根据临床特征可作出初步判断,病原学检查可确诊治疗原则一、基本原则:对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尽早隔离治疗。须住院治疗患者:(1)妊娠中晚期妇女。(2)基础疾病明显加重,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

10、、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肝硬化等。(3)符合重症或危重流感诊断标准。(4)伴有器官功能障碍。轻症患者居家隔离,保持房间通风。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儿童和老年患者。治疗原则一、基本原则:尽早抗病毒治疗可减轻流感症状,缩短流感病程,降低重症流感的病死率避免盲目使用抗菌药物。仅在流感继发细菌性肺炎、中耳炎和鼻窦炎等时才有使用抗生素的指征。儿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药物以及其他水杨酸制剂 治疗原则(二)对症治疗 1.高热者可进行物理降温,或应用解热药物。2.咳嗽咳痰严重者给予止咳祛痰药物。3.根据缺氧程度可采用鼻导管、开放面罩及储氧面罩进行氧

11、疗。抗病毒治疗尽早抗病毒治疗:发病 48 h 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流感并发症、降低住院患者的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发病时间超过 48 h 的重症患者依然能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重症流感高危人群及重症患者,应尽早(发病 48h 内)给予抗流感病毒治疗,不必等待病毒检测结果;如果发病时间超过 48 h,症状无改善或呈恶化倾向时也应进行抗流感病毒治疗。无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发病时间不足 48 h,为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也可以抗病毒治疗。预防(一)疫苗接种: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推荐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流感高危人

12、群,应该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二)药物预防: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只能作为没有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能力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的紧急临时预防措施。可使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预防预防一般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主要措施包括:加强户外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秋冬气候多变,注意加减衣服流感禁忌容易被疏忽的禁忌包括:经常吃煎炸食物:会令喉头充血,增加黏膜表面伤口及感染机会。关窗闭户保温:关了窗,空气流通受阻,室内空气易趋混浊,微生物含量上升,对呼吸道更不利。流感禁忌切勿吃药消除病徵就当痊愈:很多人吃药止住鼻水、不再头痛或不再发烧时就就当已痊愈,继续工作,这样做其实很不智,因为感冒实则还未痊愈,不好好休息,等於削减自身的免疫能力。少吃肥腻食物:猪肉汤、鸡汤等油腻之物,平日食用可能没大问题,但感冒期间饮用,可能会令外感传里,病情加倍严重。洗澡洗头慎防着凉:热水澡後,血管扩张,体温降低,容易再次着凉。洗头后,应避免吹风或开空调,因为头发湿漉漉的,很容易头部受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