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6∕T 825-2015 “金魁”猕猴桃生产技术规程(江西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53773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31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6∕T 825-2015 “金魁”猕猴桃生产技术规程(江西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DB36∕T 825-2015 “金魁”猕猴桃生产技术规程(江西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DB36∕T 825-2015 “金魁”猕猴桃生产技术规程(江西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DB36∕T 825-2015 “金魁”猕猴桃生产技术规程(江西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DB36∕T 825-2015 “金魁”猕猴桃生产技术规程(江西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7.080.10 B31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 36/ T 8252015 “金魁”猕猴桃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Kiwifruit Growing of Jinkui 文稿版次选择 2015 - 01 - 23 发布 2015 - 04 - 20 实施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6/ T 8252015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建园 . 2 5 土肥管理 . 4 6 树冠管理 . 6 7 灌溉与排水 . 10 8 病虫害防治 . 11 9 采收、

2、贮藏及催熟 . 11 DB36/ T 8252015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西省科技厅提出。 本标准由江西省农业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江西省奉新县猕猴桃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严玉平、陈葵、戴星照、鄢帮有、涂贵庆、李帮明、徐小彪、黄春辉、黄海琴、刘科鹏、冷建华、赵尚高。 DB36/ T 8252015 1 金魁猕猴桃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魁”猕猴桃的生产园建设、园土分析和诊断标准、栽培管理、采收及贮藏。 本标准适用于平地及缓

3、坡地种植的“金魁”猕猴桃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1121.1 土壤检测 第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土壤测定 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对土壤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进行测定的方法。 3.2 主干 植株由地面到

4、架面着生主蔓分枝部位之间的茎干。 3.3 主蔓(领导枝) 着生在主干上,以主干为中心,向植株两边伸展的支干,在行向呈“一”字形排列。 3.4 二级分枝 从领导枝上抽生形成的枝条,雌株的二级分枝上着生结果枝,亦称结果母枝。 3.5 结果枝 DB36/ T 8252015 2 直接开花结果的枝条,着生结果母枝上。 3.6 徒长枝 由潜伏芽或大枝剪口附近发出、生长势特别强的枝条。 3.7 二次枝 从当年生新梢腋芽处萌发抽生形成的枝条。 3.8 侧花(蕾) 花序上着生在中心花(蕾)两旁的花(蕾)。 3.9 有效冬芽 冬季修剪后结果母枝上留下的能够抽生枝条、开花结果的饱满芽,不包括瘪芽、死芽和下芽。 3

5、.10 条状雄株 雄株授粉后,修剪使二级分枝约束在近领导枝周围呈条状。 4 建园 4.1 环境条件 生产园环境应符合NY/T 391的规定。 4.1.1 土壤条件 以轻壤、中壤、砂壤,pH值介于5.06.5,地下水位在1 m以下,具良好通透性的土壤为好。如为沙性红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偏低,建园时通过施用有机肥、石灰、钙、硼、锌等中微量元素肥料进行土壤改良。 4.1.2 气候条件 中亚热带湿润气候, 四季分明, 雨量充沛, 海拔1200 m以下, 年平均气温1719, 年降雨量1300 mm1600 mm,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1750 h1850 h,10以上有效积温5300,无霜期达260d

6、。 4.2 园地规划 宜选择坡度在25以下地带, 坡向应避开西向为好。 园地面积较大时根据地形将全园划分为若干作业区,大小因地形、地势、自然条件而异,做到因地制宜。果园行向在避免水土流失的情况下,能南北向的尽量南北向。 科学合理设置小区、 主干道、 小区路、 排水沟、 环山沟和管理房。 小区面积一般0.6 hm20.9 hm2,长不宜超过100 m,宽60 m80 m左右,果园主干道路宽8 m,小区路宽4 m(需防护林的小区DB36/ T 8252015 3 路加宽1 m)。果园内挖排水沟,主排水沟深60 cm70 cm,支排水沟深30 cm40 cm。果园四周挖环山沟,沟宽1 m,深0.8

7、m。 4.3 园地建设 4.3.1 机械化建园 主干道、小区路、排水沟、环山沟、地面清杂、小区平整、撩壕等建设工序建议机械化操作。撩壕壕距3.0 m4.5 m,壕沟宽0.8 m,深0.8 m,生土和表土分开放,行间杂柴、杂草、表土埋入沟中,壕沟覆土时表层用最底层生土回填,条带垅高15 cm。有条件的地方可同时进行全园深翻。 4.3.2 防风林建设 在主迎风面建设防风林,以深根常绿乔木为主,如杉树等。防护林设置主防护林带和副防护林带,主防护林带设置于主干道上及环山沟外,一般距猕猴桃栽植行5 m6 m,栽植2排,行距0.5 m1.0 m,株距0.5 m,以对角线方式栽植,树高5 m10 m。 4.

8、4 架式建设 4.4.1 大棚架 4.4.1.1 材料 a) 边缘柱: 指小区边缘最外一圈主要承受力量的立柱, 常用钢筋水泥方柱, 大小为 12 cm12 cm,长度 2.4 m2.5 m。 b) 中间支柱:指小区除去边缘柱其他立柱,常用钢筋水泥方柱,大小为 10 cm10 cm,长度 2.4 m2.5 m。 c) 横梁:常用 650 mm30 mm2.0 mm 镀锌矩形管。 d) 钢丝:最外一圈边缘常用钢绞线,中间部份用 8 号10 号(#)镀锌防锈钢丝。 4.4.1.2 架设方式 立柱出露地面1.8 m。距每行未端边缘柱外围1.5 m左右处埋设1地锚接线,转角处边缘柱1.5 m处埋设2地锚

9、接线,以固定边缘柱,地锚体积不小于0.06 m3。边缘柱顶部,顺横向拉一条钢绞线,在各边缘柱上衬橡胶缓冲垫固定绷紧。果苗定植后第2年,在中间立柱顶部顺横行架设横梁,横梁上每隔50 cm60 cm顺行架设一道钢丝,钢丝在每行末端固定在钢绞线上。 4.4.1.3 柱距 同行间柱距为3.5 m4.0 m,行间柱距为4 m5 m。 4.4.1.4 栽植密度 4.4.1.4.1 植株分布模式:采用雌株行与雄株行相间排列分布模式,最外一行为雌株行。 4.4.1.4.2 雌株行株距:为 3.5 m4.0 m,定植于两立柱中间。 4.4.1.4.3 雄株行株距:为 7 m8 m,近边缘处两立柱中间定植 1 株

10、后,每隔一个立柱种植下 1 株。 4.4.2 “T”形架 4.4.2.1 材料 DB36/ T 8252015 4 a) 立柱:支撑树冠的柱子,常用钢筋水泥正方形柱,粗度为(10 cm12 cm)(10 cm12 cm),长度 2.4 m2.5 m 左右。 b) 横梁:常用 50 mm50 mm3 mm 三角铁,长度为 2.0 m2.5 m。 c) 钢丝:8 号10 号(#)镀锌防锈钢丝。 4.4.2.2 架设方式 立柱出露地表1.8 m,每行未端立柱外1.5 m处埋设1地锚接线,地锚体积不小于0.06 m3,埋置深度100 cm以上。横梁上每隔50 cm60 cm顺行架设一道8号10号(#)

11、镀锌防锈钢丝。 4.4.2.3 柱距 同行间柱距为3.5 m4.0 m,各行间柱距为5 m6 m。 4.4.2.4 栽植密度 4.4.2.4.1 植株分布模式:各小区最外一行为雌株行,内部采用 1 行雌雄株相间排列行与 2 行雌株行布局。具体为:第 1 行为雌株行(最外行),第 2 行为雌雄株相间排列行,第 3、4 行为雌株行,以后为每 1 雌雄株相间排列行与 2 行雌株行模式重复。 4.4.2.4.2 密度:植株定植于各立柱中间,即行株距 3.5 m4.0 m,行距 5 m6 m。 4.5 定植 4.5.1 砧木选择 推荐使用当地中华猕猴桃做砧木,砧木无检疫性病虫害,生长健壮,地径0.8 c

12、m以上,有主侧根数3个以上。 4.5.2 定植方法 4.5.2.1 定植穴准备 各种植条带上确定栽植苗位置后,在撩壕带上挖深约60 cm,宽100 cm见方的定植穴。每穴施肥量为腐熟猪牛栏肥、秸秆和杂草等粗肥5 kg(或鸡粪1.5 kg)和磷肥0.4 kg(包含撩壕已施肥料)。分层压入粗肥和磷肥,与土壤均匀混合回填,底肥离地表应超过20 cm,回填高度与条带平齐。准备工作应在定植前一个月完成。 4.5.2.2 栽植时期 11月下旬落叶后至翌年3月上旬萌芽前。 4.5.2.3 栽苗 栽苗时每公顷施商品有机肥2250 kg、磷肥375 kg、硼砂15 kg,与土壤均匀混合。栽苗时将苗木根系充分舒展

13、,取细熟土填埋,压实土层使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嫁接苗要使嫁接口露出土面,定植后立即浇灌定根水。推广实生砧建园,降低建园成本,提高存活率和品种纯度。 4.5.3 嫁接 实生坫建园在第二年2月3月嫁接。 5 土肥管理 DB36/ T 8252015 5 5.1 土壤营养分析 5.1.1 土壤样品采集、处理和贮存 5.1.1.1 采样单元 根据丘陵山地土壤类型, 将采样区域划分为若干个采样单元, 每采样单元的土壤性状尽可能均匀一致。每个采样单元面积约2 hm2,在每个采样单元内选择面积为0.4 hm20.7 hm2代表性采样地块。 5.1.1.2 采样点选择 在采样地块内按“S”字形选择取样树152

14、0株,在每株取样树的树冠滴水线外30 cm处确定土壤采样点,每株树1个采样点,避开路边、边行、施肥穴和堆积过肥料的地方。 5.1.1.3 样品采集 在采样点上,用小土铲去掉表层5 cm厚土壤后,铲出一个深45 cm左右耕层断面,平行于断面,距地表垂直距离5 cm40 cm土层取土约200 g,剔除根系和砾石等杂物,或用取样器直接取样。1520个采样点采集的土壤混合均匀,按四分法取土壤样品约500 g,放入干净的布袋或塑料袋中。各袋注明采样地点、经纬度、果园名称、果园年龄、土壤类型、采样深度、采集人和采集时间等。 5.1.1.4 样品处理和贮存 按NY/T 1121.1 规定执行。 5.1.2

15、样品测定 土样送至有资质的分析机构检测。 5.1.3 土壤营养诊断 果园每2年1次分析土壤成分。表1列出猕猴桃生长所需土壤各主要营养成分适宜范围,以此制订2年的施肥方案。 表1 土壤营养成分适宜猕猴桃种植范围 指标 有机质 (g/kg) 速效氮(mg/kg) 有效磷(mg/kg) 速效钾(mg/kg)交换钙(g/kg)交换镁(mg/kg)有效锰(mg/kg)有效锌 (mg/kg) 有效硼(mg/kg)有效氯(mg/kg)低量 15 75 30 150 1.2 120 10 10 0.5 30 120 60 300 3.6 360 20 20 0.8 30 5.2 土壤管理 5.2.1 深翻改土

16、 结合冬季清园、施肥,每年一次深翻改土。采取撩壕和扩穴两种方式,撩壕可分侧进行,围绕植株呈“井”字型开展,4年完成1周期,以后逐步向外扩展。扩穴第1年从定植穴外沿向外挖环状沟,宽度30 cm40 cm,深度40 cm以上,第2年接着上年改土的边缘,向外扩展深翻。 5.2.2 覆盖和除草间作 5.2.2.1 树盘覆盖 DB36/ T 8252015 6 苗木定植后即可树盘覆盖。 5月份出现异常高温干旱时, 应在树盘60 cm80 cm直径范围内铺10 cm15 cm稻草、麦糠或地膜(根颈部应留10 cm左右的空隙),加盖一定量泥土,以保湿保墒。 5.2.2.2 除草与间作套种 视土壤情况适时中耕

17、松土,不宜在高温季节进行除草(主要拔杂草,不含下述行间生草),特别是树盘内。一般每年割草45次,幼树树盘1 m范围内人工割草。新开发果园地适当间作套种花生、豆科作物、绿肥,以及白三叶草等,套种物距猕猴桃植株50 cm以上。白三叶草每年刈割23次,如白三叶草与猕猴桃花期相同时,应在猕猴桃开花前刈割。 5.3 施肥 5.3.1 施肥原则 参照NY/T 394执行。以有机肥为主,限量使用化学肥料,所施肥料不应对果园环境或果实品质产生不良影响。 5.3.2 施肥量 以果园的树龄大小及结果量、土壤条件确定施肥量。一般中等肥力的土壤,幼龄树(1年3年生),每年每公顷施有机肥45 T75 T,无机肥施用纯N

18、120 kg180 kg、纯P(以P2O5计,下同)90 kg165 kg、纯K(以K2O计,下同)7 kg14 kg。成年树(4年生以上),施有机肥75 T左右,无机肥施用纯N 210 kg300 kg、纯P 180 kg240 kg、纯K 210 kg270 kg。针对土壤实际情况,根据需要加入适量Ca、B、Zn、Fe、Mg等其它微量元素肥料。有机肥施用量占全年施用量的60%,无机肥占全年施用量的40%。其中,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促芽肥、壮果肥、采果肥以无机肥为主,结合补充中微量元素肥料。 5.3.3 施肥时期 幼龄果园, 适时追肥。 萌芽后追施34次速效肥, 以无机肥催苗为主, 结合施腐熟

19、人粪尿等有机肥。 试果后果园,肥料可分4次施入。在落叶后至翌年伤流前施基肥,萌芽前1周2周施促芽肥,谢花后1周2周施壮果肥,采果后1周施采果肥。 5.3.4 施肥方法 5.3.4.1 基肥:幼龄果园结合深翻改土挖环状沟施入,逐年向外扩展,全园通挖一遍后改为撒施,将肥料均匀撒于树冠下,浅翻 10 cm15 cm。成年果园施基肥结合断根、深翻改土施入,撩壕壕沟与壕沟之间不留隔墙。壕沟要求宽 60 cm,深 70 cm,沟底留 10 cm 深的松土。扩穴挖深约 60 cm,长 100 cm,宽 70 cm,施肥操作方法同撩壕。逐年向外扩展,直至全园深翻;以后继续采取撩壕和扩穴的方式施肥。 5.3.4

20、.2 追肥:幼年果园在树冠投影范围内撒施,树冠封行后全园撒施,浅翻 10 cm15 cm。最后一次追肥应在采收期 30d 前进行。 5.3.4.3 叶面肥:全年施 45 次,生长前期 2 次,以氮肥为主,后期 23 次,以磷、钾肥为主。常用叶面肥浓度,尿素 0.3%0.5%,磷酸二氢钾 0.2%0.3%,硼砂 0.1%0.3%。最后一次叶面肥在果实采期 20d 前进行。 6 树冠管理 6.1 幼龄树定形 6.1.1 雌株定形 DB36/ T 8252015 7 1年3年幼龄树,以培育成单一领导枝树形为主。定植第1年,或实生坫嫁接后当年,在主干上距架面20 cm的部位摘心,使其分生2个反向生长芽

21、(未来发育成领导枝)。在4月底5月初,采用立柱拉线技术培育单一领导枝。冬季以主干为中心,截短至1.75 m2.00 m(同行间两柱距离的一半),将其固定于架面。第2、3年继续培育单一领导枝及二级分枝,二级分枝留长至3.5 m4.5 m(比行距短0.5 m),直至形成单一领导枝架式。 6.1.2 雄株定形 大棚架模式,第1年幼龄树培育方式与雌株相同。第2、3年,在不影响雌株枝条生长的情况下,二级分枝任其生长,冬季修剪时,大棚架的二级分枝留0.5 m长度,形成条状。T架式的二级分枝留架宽长度。 6.2 成年树整形修剪 6.2.1 雌株冬季修剪 6.2.1.1 维护单一领导枝系统 第4年形成单一领导

22、枝树形,生长过程中通过调整和固定以保持领导枝与行向平行,领导枝粗大且木质化程度较高后,可不再过多管理。 6.2.1.2 二级分枝(结果母枝)选留 采用立柱拉线技术果园,清除不良二级分枝,将生长在拉线上枝条放下,从中可选择部分枝条更新不良二级分枝。未采用该技术果园,不良二级分枝清除后,优先选留生长强壮的发育枝,其次选留生长中庸的枝条,在缺乏枝条时可适量选留短枝填空;留二级分枝时尽量选用距领导枝较近枝条,选留的枝条根据生长状况修剪到饱满芽处。 6.2.1.3 培养预备枝 着生位置靠近领导枝,剪留1、2个芽为下年培养二级分枝的更新枝,其他不培养为二级分枝全部疏除。 6.2.1.4 结果枝更新修剪 尽

23、量选留从直接着生在二级分枝上的枝条作结果枝, 将前一年的结果枝回缩到更新枝附近或完全疏除掉。每年全树确保至少90%以上的结果枝进行更新。 6.2.2 雌株夏季管理 6.2.2.1 抹芽 芽萌动后,每2周抹芽1次。生长前期频率可大些,约每周1次。抹除着生位置不当的芽,一般在二级分枝上可培养为下年更新枝的芽根据需要保留外,着生在主干上萌发的潜伏芽均疏除。双芽、弱梢和过密的新梢除去。 6.2.2.2 疏枝 5月下旬直至生长季结束期间需疏枝,6、7月枝条生长旺盛期,是疏枝的关键时期。首先在领导枝上留足二级分枝,作为结果枝的着生部位,通常2 m长的领导枝每侧留1012个强旺发育的二级分枝,培养长度3.5

24、 m4.0 m,长度不足可在二级分枝顶芽附近选1长势旺盛新梢培养,以延长二级分枝至3.5 DB36/ T 8252015 8 m4.0 m,这些枝条生长良好,可保持多年,不用疏除。疏除二级分枝上多余的枝条,使同一侧结果枝上相距20 cm25 cm,疏除对象为无花蕾枝、细弱枝、过密枝、双芽枝、病虫枝、不能用作下年更新枝的徒长枝等。一般每平方米架面保留正常结果枝57根。 6.2.2.3 绑枝 新梢长到30 cm40 cm时开始绑蔓,使新梢在架面上分布均匀,每两三周全园检查,绑缚一遍。 6.2.2.4 零芽修剪 在6月上旬,谢花后30d左右,对结果盛期果园生长较强旺,且未停止生长的结果枝,在该枝上位

25、最后1果之处,不留叶片进行短截。每一二级分枝上选取23条较直立的结果枝进行。剪口应远离果梗,间距约0.5 cm,刮除剪口附近的潜伏芽,以防再次抽梢。靠近主蔓基部附近的第1条上位结果枝一般不进行零芽修剪,作更新蔓培养。 6.2.3 雄株冬季修剪 6.2.3.1 单一领导枝系统维护:第 4 年形成单一领导枝树形,生长过程中通过固定保持领导枝与行向平行,领导枝粗大且木质化程度较高后,不用太多管理。 6.2.3.2 修剪:采用大棚架式,二级分枝留 0.5 m 长度后剪除;T 架式,二级分枝留架宽后剪除。 6.2.4 雄株夏季管理 雄株谢花后,枝条从与领导枝着生基部处截除,待新梢萌发后,从距领导枝最近处

26、选留和培养生长健壮、方向好的新梢培养成来年授粉枝。生长过程中,控制二级分枝生长势。 6.3 立柱拉线管理 6.3.1 系统建立 每年萌芽前,从立柱顶部向领导枝边的钢丝上拉斜线,拉线在钢丝上相距50 cm60 cm。4月底5月初,将选定的枝条反时针缠绕在拉线上,让枝条沿线向上生长;立柱拉线牵引枝条系统建成后,棚架上尽量不培养来年结果母枝。 6.3.2 系统清除 冬季修剪时,清除棚架上全部当年结果枝和拟淘汰的结果母枝,剪断拉线,把拉线上的枝条放下,固定在棚架上,修剪至适宜长度。 6.4 生长势控制 6.4.1 雌株生长势控制 6.4.1.1 掰枝 萌芽后2周内,由领导枝上的潜伏芽或二级分枝剪口附近

27、发出,除培养成更新二级分枝外,其余从着生基部掰除。 6.4.1.2 扭枝 对生长强旺的直立枝,于5月上中旬进行扭曲,使新梢水平或下垂生长。 6.4.1.3 捏心 DB36/ T 8252015 9 在枝条顶芽后长出8片叶时,即结果枝长约40 ,轻捏顶芽生长点,以抑制结果枝长势,一年之内可重复做三次。捏心力度的确定,如果7d以后顶芽死亡,则力度过大。 6.4.1.4 摘心(剪梢) 于5月下旬,对顶端弯曲缠绕的强旺枝,摘去新梢顶端的3 cm5 cm,使之停止生长。对成年果园生长旺盛的结果枝,在结果部位以上留810片叶摘心;第1次摘心后萌发的二次枝,留34片叶摘心;对萌发的三次枝,留23片叶摘心;对

28、可培养的徒长枝或营养枝,留1015片叶摘心。摘心后,一般2周左右检查并再摘1遍,发出的二次枝,开始缠绕时再次摘心。7月底以后,凡是没有停止生长的枝条,全部进行轻摘心。 6.4.1.5 环剥 对长势旺的树,在夏秋两实施季环剥,一年内只能选做一种。 夏季环剥:生长强壮大树,坐果后第3周,最迟不超过第4周,在主干上,环形切一个口子深入到木质部,环剥宽度以二级分枝直径的1/2为宜,最宽不超过5 mm。 秋季环剥:收获前50d左右,长势旺盛树的主干上,环形切深入木质部口子,宽度以5 mm为宜,不伤及木质部。 6.4.2 雄株生长势控制 授粉后尽快从领导枝处截除花后枝条,通过修剪、捏心、扭枝等方式控制生长

29、势。 6.4.3 树冠叶片留量 通过疏枝、捏心、掰枝等控制树体生长势,保持树冠适量叶片,以夏季果园内地面有少量细小光斑为宜。 6.5 果实定量化管理 6.5.1 冬芽数量确定 有效冬芽数保留23个/m228个/m2。因树势、树冠管理水平、土壤营养水平等不同有一定差异,各果园可根据以下方法确定冬芽数量:在果园随机选取10个贝(相邻四个立柱间的空间)为样方,于修剪后, 记录各样方有效冬芽数量, 花期记录各样方每个冬芽成花量, 坐果后记录坐果情况, 采收记录产量、果实数量和大小、均匀度、优质果率等。综合评价花量、坐果和采收情况,确定最佳冬芽留量。 6.5.2 疏蕾 侧花蕾分离后2周左右开始疏蕾,根据

30、结果枝的强弱保留花蕾数量,强壮的长果枝留56个花蕾,中庸的结果枝留34个花蕾,短果枝留12个花蕾。 6.5.3 疏果 花后10d15d,疏去畸形果、缺限果、扁平果、伤果、小果、病虫危害果等。原则上依据结果枝长势调整留果数量,短果枝,留12个果,中果枝留34个果,生长健壮的长果枝留56个果。树冠每平方米留果3640个。 6.6 授粉 果实成熟每果种子数为800粒为宜,低于该数值,加强授粉。 DB36/ T 8252015 10 6.6.1 昆虫(蜜蜂)授粉 约20%的雌花开放时, 每公顷果园放置活动旺盛的蜜蜂5箱8箱, 每箱中有不少于3万只活力旺盛的蜜蜂。 6.6.2 人工授粉 6.6.2.1

31、手工授粉 采集当天刚开放、花粉尚未散失的雄花,用雄花的雄蕊在雌花柱头上涂抹,每朵雄花可授78朵雌花;或用小毛笔,橡皮头铅笔等,蘸取收集的花粉,轻轻涂在刚开花的雌花柱头上。 6.6.2.2 工具授粉 在雄花含苞欲放时(大蕾期),采集雄花,取出花药,在室内放置24 h,让花药自然裂开,释放出花粉;或放在恒温箱(2528)中烘干,使花粉释放,收集花粉待用,或贮于低温干燥处或冰箱的保鲜层保存。使用时,将花粉用滑石粉稀释20倍50倍,用电动喷粉器喷粉;或加入清水稀释20倍50倍,稀释液中可加入少量硼酸、葡萄糖及红色素等,用小型喷雾授粉。 6.6.2.3 授粉时间 雌花开放2d内完成授粉,一般在上午10点

32、钟以前进行授粉。 7 灌溉与排水 7.1 水质要求 应符合NY/T 391要求。 7.2 灌溉和排水指标 土壤湿度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为宜,低于65%时应灌水,高于90%时应排水。 7.3 灌水方式 采用沟灌,推广使用微喷灌、滴灌的方式。 7.3.1 沟灌 幼龄果园在苗木定植后及时浇水,此后视天气情况,每隔5d7d灌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成年果园在7月9月干旱季节,发现徒长枝先端嫩叶有萎蔫下垂时,即田间最大持水量低于65%时需灌溉,每隔7d灌水一次,每次灌透土壤60 cm深度,灌溉避开高温,一般于早上十点前或下午四时以后。 7.3.2 微喷灌 全园安装20 mm塑料管道,在管道上

33、安装喷头,喷洒半经达2.5 m3.0 m,每次喷2 h,还可以将营养液注入喷灌系统中喷施。 7.4 排水 从4月份开始至整个雨季,雨后应及时清淤排水。重点排暗渍,特别注意梅雨季节排水。 DB36/ T 8252015 11 8 病虫害防治 8.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按照病虫害发生的特点,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综合利用物理、生物、化学等防治措施。充分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合理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病虫危害。 8.2 农业防治 通过合理的水、肥、修剪等栽培措施,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逆能力,营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蔓延的园内小气候。采取剪除病虫枝、清除病僵果和枯枝落叶、刮除树干裂皮并集中

34、烧毁或深埋。减少病虫侵染源,抑制病虫害发生。 8.3 物理防治 根据害虫生物学特性,在园内放置糖醋液、性诱剂、诱虫灯及树干缠草等方法诱杀害虫,采取人工捕捉的办法消灭害虫。 8.4 生物防治 使用选择性强的农药保护天敌, 采取助育和人工饲放天敌控制害虫, 利用昆虫性外激素诱杀或干扰害虫成虫交配。 8.5 化学防治 加强病虫预测预报,掌握果园病虫害发生情况。允许使用生物源、矿物源农药,按照GB/T 8321、NY/T 1276等标准合理使用农药,做到有针对性适时用药,选择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与环境相容性好的农药。 每种农药在一年中使用一次, 不能随意提高农药的倍数, 农药的使用时期主要为生长前

35、期,7月底以后不再用药。全面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或有三致作用)的农药。 9 采收、贮藏及催熟 9.1 果实采收成熟度要求 9.1.1 以可溶性固形物为指标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6.5%以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用手持式折光仪或数显式折光仪测定,三次重复,其平均值代表样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9.1.2 以果实硬度为采收指标 果实硬度在10 kg/cm2以上。果实硬度可用果实硬度计在果实赤道面削皮进行测定,三次重复,其平均值代表果实硬度。 9.2 采收要求 9.2.1 采收者要求 采前工作人员剪短、剪平指甲,戴上手套。 9.2.2 采收时天气要求 DB36/ T 8252015 12

36、选择晴朗天气采果, 在露水干后的早晨或傍晚气温较低采收为好, 雨天和雨后或露水未干的早晨及中午太阳直射高温时,不宜采摘。 9.2.3 分期分批采摘 同一果园不同区域,果实成熟可能不一致,应做到分期分批采收。 9.2.4 采收方法 采果时,手握果实向上推,轻轻旋转,将果实从果梗与果实离层处摘下,放入已垫软物的果筐内。采收时要轻采轻放,避免碰伤、堆压。同时将碰伤果、畸形果、病虫果等及时剔出,装满后放在树荫下或阴凉通风的场所,严禁在太阳下曝晒。 9.3 采后处理 9.3.1 挑选 猕猴桃果实采收后,在入库贮藏前应进行仔细挑选,剔除畸形果、病虫果、软果及伤果。避免由软果和伤果产生的乙烯催熟其他的果实。

37、 9.3.2 预冷 猕猴桃采收以后应当在24h之内进行预冷处理。有预冷条件的,直接进入预冷室预冷,经8 h10h将果温降至34,然后运入冷库;没有预冷设施的,可将果实置于阴凉通风处,经一个夜晚预冷,于第二天清晨送入冷库。 9.4 分级包装 采收后及时进行分级包装,或运到预冷场地从速进行分级包装。采果后用木箱、箩筐、纸箱等硬物容器装运,不得用麻袋、编织袋等软物盛放。果实按表2进行分级,次品不贮藏。 表2 分级指标 指标名称 特级 一级 二级 次品 单果重/g 90 7090 6070 外观 果形端正、绒毛基本无损失、无病斑、无可见果皮缺损 果形端正、绒毛轻微损失、少量病斑、果皮缺损不超过1 cm

38、2 果形端正、绒毛少量损失、少量病斑、果皮缺损不超过2 cm2 果形不正或畸形、绒毛损失多、可见病斑、果皮缺损超过2 cm2 9.5 贮藏 9.5.1 贮藏方式 9.5.1.1 冷库贮藏 冷库要求保温、保湿性能好。贮藏前库房应打扫干净,用具洗净晒干,在入库前一周用500倍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或用1%2%福尔马林喷洒消毒。在入库前24小时敞开门,通风换气,并将库温调整并稳定在0左右。“金魁”猕猴桃鲜果贮藏指标要求为库温0 0.5,库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 9.5.1.2 气调贮藏 DB36/ T 8252015 13 气调库要求保温、保湿及气密性能良好。贮藏前按照9.5.

39、1.1进行库房及用具的清洁消毒,并检查气调库的气密性。“金魁”猕猴桃鲜果适宜的气体成分指标为2%3%的氧气,3%5%的二氧化碳。氧气低于1%时,果实易发生无氧呼吸,产生的乙醇会对果实造成伤害;二氧化碳长时间高于6%时,则会发生二氧化碳中毒现象,果实不能正常后熟。 9.5.2 入库堆垛 9.5.2.1 贮果用具 用于贮藏果实的板条木箱、塑料箱,其内壁必须平整,宜衬垫软物,容量为10 kg15 kg。 9.5.2.2 堆放方式 9.5.2.2.1 箱贮:果箱分级分批堆放整齐,留开风道,底部垫板高度 10 cm15 cm,果箱堆垛距侧墙10 cm15 cm,距库顶 80 cm。果箱堆垛要有足够的强度

40、,并且箱和箱上下能够镶套稳定。箱和箱紧靠成垛,垛宽不超过 2 m,果垛距冷风机不小于 1.5 m,垛与垛之间距离大于 30 cm;库内装运通道 1.0 m1.2 m。 9.5.2.2.2 架贮:用木架、铁架等,架的宽度以两人能操作方便为度,层数以便于操作为宜,但最高层距离库顶应不少于 50 cm。 9.5.3 贮期管理 果实入库后要检查果实的品质、库房的温、湿度变化以及其它异常情况,并作好记录,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9.5.3.1 贮藏温度 保持库房温度稳定在00.5,防止果实表面结露,也不使果实发生冻害。 9.5.3.2 贮藏湿度 控制相对湿度在90%95%,湿度过高时,可通过通风换气或洒生

41、石灰吸湿;湿度过低时,可采用冷库内撒水、机械喷雾等方法增加湿度。 9.5.3.3 气体成分 定期观察检测将氧气浓度控制在2%3%、 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3%5%, 同时注意排除对果实贮藏不利的乙烯气体,可通过通风换气或采用乙烯清除剂-高锰酸钾和乙烯脱除机进行脱除。 9.5.3.4 定期检查 果实在贮藏期间发现软果和烂果应及时挑出,以免影响其它果实。 9.5.4 果实出库 果实出库上市或向外地调运时,如库外温度过高,果品表面会出现凝结水珠现象,易引起腐烂,应采取逐步升温的办法,使果实在高于库温但低于气温的缓冲间中放置一段时间,再出库上市或调运。 9.6 催熟 9.6.1 自然催熟 DB36/ T 8252015 14 将果实置于较高温度处催熟。堆放的果实,用厚度0.05 mm的聚乙烯薄膜把整堆包封起来,利用果实自身释放的乙烯催熟。 9.6.2 人工催熟 用1000 ppm的乙烯利浸果2 min。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