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关于后疫情时代的设计思考.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529448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8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后疫情时代的设计思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后疫情时代的设计思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后疫情时代的设计思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61关于后疫情时代的设计思考乔凯摘 要据中国新闻网消息,自 2023 年 1 月 8日起,中国正式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这标志着突发于 2019 年年末的新冠疫情逐步走向尾声,中国社会开始步入后疫情时代。后疫情时代可以理解为新冠疫情结束的时代。历经三年的疫情,人们的生活方式被彻底改变,但是疫情带给我们的思考却是持续而深刻的。面对生存环境的突变,我们应该积极应对,充分做好灾难发生之前的预判,运用各种有效设计筑牢周边的生存环境,以期将灾难发生之后的损失降到最低。关键词后疫情时代;设计思考人生来既是平等的,又是不平等的。平等的是生物性的肉体凡胎,不平等的是社会赋予的各种身份。作为平等存在

2、的肉身,直接关联的是生命。相对于生命而言,人的身份及意识均为虚无。因为生命对于人而言,是一种活态的基础存在,生命一旦终结,基础将不复存在,意识也随之消失,剩下的只是别人对你的评头论足。2019 年年末,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后来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COVID-19”)迅速在全球蔓延,至今还没有彻底消失。在宏观层面,COVID-19 对未来国际局势影响深远,在微观层面,此次疫情对每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也会产生极大的触动。比尔盖茨曾说过“病毒面前人人平等”是有道理的,因为病毒侵害的只是人的肉身,危及的只是生命,它不识别人的身份、地位和种族。但是病毒带来的人对生命的感慨是社会性的,它会以意识形态在人

3、与人之间传播。COVID-19 对人本身而言最大的警示意义不在于今后出门一定要戴口罩,而是如同人类历史上其他几次公共卫生事件一样,人们会进一步意识到人的生命是很脆弱的。既然意识到人的生命是脆弱的,那么在后疫情时代,人们如何更好地生存在这个暂时逃离不了的星球上?如何更安全地、更好地生活在相对固定的社会环境中?是不得不思考的问题。要想在后疫情时代继续健康地生存下去,就必须营造一种健康安全的生存环境。国家在宏观层面已经开始部署构建公共卫生体系,此种体系要想从政策层面落实到人民现实可触的生存环境中,必然需要依靠各种设计对其进行物化。所以后疫情时代的秩序重建,以及健康安全生存环境的营造,都离不开各种各样

4、的设计的介入。1.研发预警防控设备设计某一项灾难一般的发展历程为出现、扩散、高峰、结束四个阶段。有效遏制其快速传播的重要策略就是“防患于未然”,类似于我们平时所听到的“上医治未病”。一定的灾难不可能突然之间出现于社会中,它在没有被人发觉之前,在周围环境中肯定表现出不同于往常的迹象,只是这些看似与灾难无关的表象经常被人类所忽视。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收集、分析、整理不同于以往的所有环境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环境信息里面,极有可能蕴含着某一种灾难发生之前的征兆。可以充分利用当下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设计一款智能检测环境设备。根据不同灾难种类,该设备可以分为监测火山型、监测海啸型、监测地震型、监测

5、空气病毒型、监测水病毒型等。根据不同灾难最易发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23/04062生的地域,而将之放置于对应的地方。其中,与人类生活最为密切的设备应该是监测空气病毒型,因为呼吸行为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而存在于空气中的病毒看不见摸不着,极难被发觉。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将微观的病毒可视化,用以警示周围人群。在设计本设备时,可以将已知的易传染病毒数据输入设备,然后将设备放置于人群流动比较频繁的超市、广场、公园、车站等。设备通过收集周围空气样本然后自行分析其成分,包括湿度、温度、空气组成部分及比例,存在的病毒数量及种类。综合分析之后,在屏幕上展示结果,告知人们当时的空气质量如何,然

6、后给予人们何种生活建议。如果空气中存在未知的病毒种类,就立即发出红色警报,警示处在本设备周围的人群立即疏散。然后自行联通防疫部门有关人员前来采取样本进行分析。做到第一时间发现可疑病毒并及时采取相应对策。人工智能在分析数据方面的敏感性,肯定能超越人类的肉体感知器官。所以此种设想应该能物化为实在的设备。其他几种类型的检测预警设备,也可以按照相同的原理,积极主动、第一时间发现周围环境的异常情况,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告知相关科研人员,方便人类及时做出相应的对策。另外,如果病毒性灾难已经发生了,感染了一部分人群,并且正在向其他人群扩散。此种情态下,利用大数据网络技术,加强防疫信息产品设计显得尤为重要。防疫信

7、息产品设计的作用主要是收集、分析、整理全国各地已感染人群的特征和数量,为国家及时制定、调整抗疫策略做好基础性工作。在此方面,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潘鲁生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他建议建设国家防疫“灯塔系统”和“人海系统”信息产品系统。他介绍说,“国家防疫灯塔系统”和“防疫人海系统”分别是在国家层面和个人层面出发的防疫信息平台。“灯塔系统自上而下,及时、准确收集、分析和发布疫情防控关键信息;人海系统依托人民群众普遍拥有的移动通信设备、网络智能穿戴设备等,化整为零,迅速获取防疫信息,以技术手段追溯潜在被感染者,有效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1这种依托信心网络技术设计出来的大数据平台,势必在后疫情时

8、代进一步发挥其“数据采集员”的职能。2.改善居住环境设计据不完全统计,人类一生约有 80%的时间在室内度过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讲,居住环境的优劣决定了生活质量的高低。尤其是在 COVID-19 即将结束的后疫情时代,居住场所设计应对各种自然或人为灾害的能力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在面对各种自然或人为灾害时,必要的、优良的居住环境设计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生命财产的损失,从而做到将损害降到最低,将生命安全系数提升至最高。目前的住宅楼房,虽然在每家每户的室外(一般在门口)都有一定的消防装置,但是那些装置在日常生活中,给人们一个非常明确的误导,就是只有专业的消防人员才能使用,才会使用,对于居住在楼房内部的用户而

9、言,很难使用门口的消防设备。尤其是在火灾突发的情急状态下,人慌无智,往往只知道逃离,不知道如何图 1大数据下健康码设计图 2 家庭住宅自动消防装置063使用近在咫尺的消防设备灭火。而与此不同的是,所有非居住用途的办公空间,几乎每一间房屋内的屋顶,都会有一个遇到火情自动喷水的消防装置。那么我们能不能在住宅楼房设计的时候,将自行灭火装置也设计出现在每一个房间呢?这个改变其实很容易做到,技术方面不会有太大问题。为了室内的视觉效果,或许会诞生一种专门针对卧室、客厅、餐厅、厨房等空间的不同造型的自行喷水消防装置设计种类。或许有些在室内习惯吸烟的烟民担心如此设计会不会导致在吸烟的时候自行喷水?在现有技术条

10、件下,这个问题不难解决。设计师可以在自行喷水灭火装置上设计一个开关,烟民如果想在室内吸烟,可以先行将该装置关闭。等不吸烟了或离开家时再打开,开关可以设计安装于照明开关的旁边。如此一方面可以增加安全系数,另一方面使得烟民在吸烟之前增加了一项程序,或许能改变其吸烟的频率,减少吸烟次数,有益身体健康。另外,据无数次火灾现场实录,火灾发生时,极大可能是室内浓烟滚滚,温度很高,室内人员第一选择就是蜷缩于阳台的窗户边等待救援。如果救援迟缓,火势蔓延至阳台,那么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就会受到极大威胁。针对此种问题,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在每一家的阳台窗户外侧,设计安装一种可伸缩的类似于滑梯的装置(伸缩原理可以借鉴汽车

11、上的安全气囊,用的时候快速弹出,不用的时候收纳于固定的盒子之内)。在火灾紧急的情况下,可以按下启动按钮,装置以最快的速度往窗外伸展出去,直至接触地面。室内的人员就可以最快速度坐上滑梯,将自己运往楼下,脱离火场。此种设计目前已经出现,但只是应急救援时才从别处搬至火灾现场,并不是每一家阳台窗户上都存在。所以如果将此装置等同于每家每户门前的消防装置一样,在设计楼房的时候就安装到位,那么会极大地降低遇险人员的伤亡概率的。除了火灾,居住环境易遇到的灾难还包括地震。地震灾害对于居住的楼房破坏性是极强的。如果遇到强级地震,楼房极易坍塌。室内人员如果来不及逃离楼房,就会被困于已经坍塌的破损的空间内。那么对于没

12、有受伤或只是受了轻伤的被困人员,在等待外部救援的一段时期内,如何及时有效地展开自救、维持好自身生命活动是非常重要的。而目前楼房建筑设计同样缺乏对于灾难发生之后的预判,此项救助装置一般是不会出现在每家每户的室内的。对此我们可以设想在室内某一处不常用的墙壁上开凿一个长方体空间,里面放置一个急救箱,急救箱内放置各种医疗救助物品和必要的维持生命活动的饮食物品。遇到地震灾害时,如果被困人员暂时不能得到救援,就可以利用已经储存的各种物资实施自救,更好地等待外部救援介入。前面已经讲过,COVID-19 对于人们的心理影响,很大一部分来自空气传播的方式。长时间不开窗透气,室内空气就会变得污浊;开窗透气,则担心

13、病毒随空气进入室内。如何解决这种矛盾,对于未来房屋的窗户设计提出了新的课题。空气中潜藏的未知或已知病毒,目前的纱窗是不能有效阻断其进入室内。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借助当下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和医疗消毒方式,将纱窗设计成既能通风换气又能识别病毒并将其扼杀于室外的装置呢?让纱窗真正担当起过滤空气、优化空气的“净图 3防盗窗与逃生云梯合体设计图 4户外空气病毒智能检测显示屏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23/04064化网”职能?我认为此种设计是有可能实现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有效识别空气中的各种病毒,医疗消毒方式可以采用紫外线杀菌方式,当空气中有病毒试图接近或穿过纱窗时,人工智能技术及时识别并予以报警,随机触发并

14、启动紫外线杀毒程序,将病毒扼杀于纱窗之外,使室内环境中的空气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当然,如此设计窗户肯定会增加建造成本,但是从国家积极构建公共卫生体系、健全疫情防控体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维度思考,此种设计还是完全有必要的。等到我们国家经济实力继续增强,发展成果更大程度地惠及于民的时候,此种设计或许会普遍应用于各家各户的窗户上。3.优化补强公共环境设计人类除了 80%时间是在室内度过,还有 20%时间是在室外生活的。室外环境及公共环境,在后疫情时代,对于公共环境的设计有何新的要求?公共环境不同于室内的私人环境,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场所面积广阔,人员构成复杂,流动性强。鉴于这种特点,国家在创建公共卫

15、生体系时,需要有针对性地研发公共空间防疫特殊产品。公共空间范围内需要关注与健康密切相关的对象主要包括公共空间的空气、洗漱用水、公共建筑设施、公共产品设备等。针对公共空间的空气质量,除了在前面提到的设计一种监测空气成分的设备外,将现有空气质量优化也是很重要的。优化设备主要用以消杀空气中对人身体有害的病毒,此设备可以和监测设备关联使用。当监测设备检测出空气中存在某种病毒时,随机启动消毒设备进行对空气消毒。当然,也可以设定固定的时间进行自主按时消毒。后疫情时代,公共建筑设施的门可以设计成无须把手推拉的款式,利用光感应技术,人与门相隔2米门自动打开,阻断病毒通过接触传播的可能性。公共建筑设施的通风装置

16、也可以设计成前述人工智能识别消杀款式。公共产品设备(如自动取款机、自动取号机等)设计尽量向语音操控+人脸识别方向转移,实现物与人交互方式的革新,彻底避免人手与设计产品的接触,切断传染链条。对于这种无须人手接触操控的产品设计,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称之为“无人系统”设计。他指出:“后疫情期间,在医院、学校、养老院及车站、商场等人员相对密集的空间加强相关设备设施的投入与服务十分必要。以智能化防疫设计为抓手,提高设计产能,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智能无人系统核心产业链,带动各类与社会、经济、生活相关的智能化无人化产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2在潘鲁生看来,此种“无人系统”设计不仅能解决隔断病毒

17、传染链条的防疫功能,还能有效推动智能化无人产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助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良性发展。结语每一种疫情在当时扩散及发展高峰的时刻,对于人类社会来说肯定是灾难性的,我们每个人都不希望被疫情吞噬。但是,我们用辩证的思维看待此次疫情的话,它的出现也会如同黑死病推动了英国现代城市文明的构建一样,在一定意义上同样可以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在全球而言,它可以加速地球人对习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知,进一步强化国与国之间的命运交流。于社会而言,它可以改变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方式,创新部分社会机构。它可以淘汰部分产业,促使部分产业升级,也可以诞生部分新的产业。于个人而言,它可以彻底改变人们

18、的生活观、健康观,甚至人生观。后疫情时代,是疫情的终点,也是一个社会新的起点。于设计而言,人们以往对于设计功能、造型、价格等价值的诉求,极有可能让位于安全和健康。设计是政策落地的可视化体现,设计师只有深刻研究社会态势、环境态势,以人民生命安全、健康为第一出发点,并充分借鉴当下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更好地响应中央提出的公共卫生体系的建构,更好地让设计服务民生,惠及于世,为创建和谐社会助力。注释:1 王琦玮:全国政协委员潘鲁生:加强防疫产品设计 让常态化疫情防控更科学更精准,2020 年 05 月 27 日,http:/ 年 05 月 27 日。2潘鲁生:启动“后疫情”产品设计升级计划,中国艺术报2020 年 5 月 25 日,第 2 版。乔 凯 博士,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