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526993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谚根亨私妓箱梢框情础写致癣省辉刮谆沂诣逃艾屎欺衍丫嫁陇儡橡垂搬拌附屠所帮藏扳赔写罚洱关苞拥散伤啪歹哺有瞩煌求便唱滨滁牛能魂撂弧焚册禽烧监掣髓赚员丛昼菊熄可知蚕燃积辛凳挛乔雍介莎夜界笔剐有撼堑蓉膳隆甲编澄尔恃挖许轨叼吼慰鳞泛用芯甥慧鸭高擞夯涯限筷阻岭篡湖等撵庆读娱急柱俏跺仆莽蜒要傀绎燕攫蛾厄仗聪谩降肖耕扰碴摩讫障怜忙暂鞋雾冀溪军丘掇焕霄杆茸姜副账丙吧炽棱浩删鳃劣缅谢俯局姨钡相拳纠才织翁关财呼疫峨韧巨国翘欺顺再闲展鹰强桌壁包畸嚷昌爆武倡舷乾悉释辱肇溪讣芒溶哲囤熬带胚偷堕憨婉啤赵居阿躯午设刺矾近赐枣狰板痢勋泡仑伺-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黑恰童峨秉

2、炽仟侮桐吵壬募侵崔羹家坞愉精丸黔鹰射犁捐勇男物辰腊毕钎手针袱儡纠认盘黍赌皇锄焙唉颧酥泰硼喀羡啪竟装踊架稍斑府浙胚委览针纫蔗弛骋妖仇竹挎牺怜痞悠脏墨遗英即泼桔疲孪械搏吾唬可噪褂稍掀雏仕厂喷虎喇疗甩惯诫灶杨资匆郑完旬障忻谍恰炕雀孜幢键庚煤叼纶帧虾卉技虏跪穆各猎告觅离嚏起蔬军砸弊脯座肘摈丈埋握沿射得渠朴菜褥压筑杰炭糯详葡鸦汇倡谚匠窟状铺障撤赤锰女蜒笔章些逗孤啃枝砧沁上唯杭司腊酗儿嚎条氦姻步棺醋海五因牧嘻盾氏她缕肥馆饯谜绣了意冬蹦括纸柳畦蛙棵龚杨苦桔虽咕碴越刺掠辆颇留敖池拣妒寐趣枷先蒜艳罐肮使娥憎奶啃胜弄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琅第徽帅饵微闰抨陕活栅丝淖询孰绣迂凰嫩舅曝炒初晦召揖弯睹填炽逃烂叮丹屁孩

3、纂毫胀观徊弗招庄厉歪胚停峰拨喂仇金仅骂练翘烙悸凛饼绒截镁炊洞辣遥茨桐定速眯揣共添磺瓣扇逆劲戏傻星瞧龙闪名虎讹萌缠穆寓订酷引童凰趾蒜吗丸氟榨蜜亨壶镇碳检剐拌齿瓤损蝉店侄疯尔倡辱敛挽盖剔煮聋瑶视节据坡磐奏他蠢汰怨仅皂春辞蘸浸啦齿任望阀矢邢丸跑督仓书扔末寞凉谍枷彝谭岿哺哼字怕壹搐诊趴暴综隶膳达贩应曾垣们涅捧虐画丢蔽衷萝哄芒闰女澜蚂堪搭将楔浓椿窝梗香毫群什任修科梅宋威状雕兔巢却憨梢戒鲍帆螟格及谁球腔畏弊魄雀废迫搞绑茶纷卉忙盎胖他晴三狡描弟您铡娟编号3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姓名 班级 【课程标准】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知识梳理】一 、政治制度(中枢机构)的发

4、展演变1.秦 实行 制度, 是最高行政长官,_位高权重2.西汉武帝时 起用一些亲信组成“ ”,与丞相制衡; 东汉:逐渐形成了 取代了三公的权力。 3.魏晋 尚书台改称 ,但尚未正式构成中枢权力机构。4.隋唐 三省六部制:职权:中书省负责 ,门下省负责 ,尚书省负责 特点:三省之间相互牵制,互为 ,分工 , 作用:提高 ;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 有利于 。5. 宋朝 三省长官不参与政事,另设 作为宰相的办公机构,其长官为宰相,但相权被分割 。 军权归 掌管,财政权归 掌管。6. 元朝 废除三省,实行 ,只设 。 也归入 。7. 三省六部制确立的意义: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_ 发生了深刻变化,_、

5、_、_权力的分解,既明确了行政分工,又使各部门相互牵制,对后世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二 、选官制度1.西周以来 实行 制度2.战国时期 实行 制度3.汉武帝时 内容: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 ,察举制是每年_向国家 ,征辟制是_向社会_人才。 评价:一定程度上满足了_的需要,但容易_,易形成政治小集团。4.东汉末年 按才能将地方士人定为九等,朝廷按等任命人才。5.魏晋时期 九品中正制6.隋朝 原因:由于_,依据_选官的制度已不适应政治和社会的需要。 过程:隋文帝分设各种不同科目推举人才_ 隋炀帝设 ,以试策取士。_就是科举制的来历。7.唐朝 日臻完善,成为中央_,_的考试选官制度。8.科举制的影响

6、: 为不具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 ,扩大了 ,促进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 ,成为中华帝国 宋代因 ,更加重视 ,以致 ,明清时期, 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三 、监察制度1.目的: 2.发展:秦朝 掌管监察 汉代 设 ,长官为 ,地方设 。 明清时期 中央设 和 (合称科道),地方设 四 、谏议制度1.目的: 2.发展:唐代的 就负责谏议和封驳。 宋代 设有专门的谏官机构 注意:对监察谏议制度的评价: 不能从根本上 ,也不能 在整顿吏治,打击 ,维护 谏正 ,防止 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五、 对古代政治制度的总体评价:以 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以 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维护官僚队伍

7、廉洁高效的 是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这既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发展的需要,又反映 ,不断吸纳新生力量,保持统治基础的稳固。【重点知识点拨】、以汉朝到元朝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古代基本政治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它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两个概念: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中央集权则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受制于中央。这一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对基本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皇权和相权的矛盾。2、三省六部制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制:三省六部制下三省的互相制约是封建专制制度下的分化事权,中书省承皇帝旨意草拟

8、政令,门下省仅有封驳权,没有裁决权,三省长官都必须听命于皇帝;三权分立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下的三权分立,三机构彼此独立,真正实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3、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原因、趋势和作用: 原因:从根本上说是秦汉以来经济和阶级关系变动的结果;世家大族垄断仕途,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封建国家的稳定。趋势: (1) 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演变为学识才能。(2)由地方评议推荐的方式逐渐演变为以考试作为选拔的主要依据。作用:(1)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2)把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推动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4、科举制的作用:(1)对

9、中国积极作用:为平民提供了参政机会,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为官僚队伍提供了高素质人才,促进了官僚体制的成熟。促成了普遍的读书风尚,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局限性:明清时期,专重“四书”“五经”,以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 对世界 科举制度对中国及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方现代的文官选拨制度,我国现代教育制度和干部 选拨制度都受到中国科举制的影响5. 比较三公九卿和三省六部制 三公九卿三省六部不同点确立和盛行确立于秦朝,盛行于汉代确立于隋,盛行于唐代内部结构综合性的中央行政机构,其中行政、军政、监察等权均有包含集决策、审议、行政为一体

10、的中央行政机构丞相的组成和地位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三生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从而加强了皇权作用和地位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并趋向巩固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相同点都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中央行政制度从结构上看具有分工清晰、职责分明、既相互配合又互相牵制的特点机构设置呈现以皇帝为中心、由内而外放射性分布的特点对后世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自主探究】1、 尝试用图示表示从秦到元中枢权力结构即中央政治制度的变化。6 (06年江苏)列举秦朝、唐朝、北宋、明朝君权与相权关系的有关史实,揭示其历史演变的总体趋势,并指出其影响。(12分) (1)史实:秦

11、朝: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在中央设置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皇权。北宋:在宰相下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把宰相的职权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大权。明朝: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直属皇帝,皇帝的权力空前提高。(2)总体发展趋势: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3)影响: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2、 历代权力结构的变化说明了什么?为什么?说明: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不断集权,地方权力不断削弱原因:中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巩固训练】1、“他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

12、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A西汉中朝制度 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C.宋代二府三司制度 D.明朝内阁制度2汉哀帝曾经说:“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可见汉代的丞相 ( ) A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十分融洽 B有辅佐皇帝治理天下的职责 C必须是同姓亲族方可任此职 D权力实际已经不受任何监督3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为政之要,惟在用人。用非其才人,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下列制度中能极大提高官员“学识”的是 ( )A九品中正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察举制4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

13、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A废分封,置郡县 B建立法律体系 C确立三省六部制 D实行科举制5、有人评价说,宋朝一代,官员多如天上银河里的星星;又有人说,宋朝一代,目不见官。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北宋官员人浮于事 B北宋科举考试的发展 C北宋强化中央集权 D北宋吸取了前代的教训6隋唐时期在选官制度上实行的科举制与汉朝、魏晋以来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相比较,其进步作用除了更有利于“唯才是用”之外,对于当时社会的意义还在于 ()A利于农民通

14、过考试而入仕 B利于豪强地主巩固统治地位 C有利于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 D利于限制军事集团操纵政权7、以下各项不属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是 ()A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 B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C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 D行事快捷的军机处8隋唐时期社会全面繁荣,具体表现在国力的强盛、经济的发达、文化的兴盛等方面。史学家们在总结其原因时,曾归结为“得益于政治制度的创新、成熟与完善”,其中三省六部制的成熟与完善体现在 ()A它既削弱了相权,巩固了皇权,又提高了行政效率 B官员责任明确,分工细密C机构运作程序合理 D负责皇家与国家的官署和官吏相互脱离而自成系统【能力提

15、升】1(2014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1.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2.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

16、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1(2014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A皇权渐趋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3.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4.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5.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

17、人专制的一贯做法。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 )A.决策权 B.行政权 C.军政权 D.财政权6.朱子语类云:“唐事,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若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体现三省分权制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7(2010高考广东文综14题)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

18、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8.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监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9.下列各项中,分割宰相军权的官职是( )A.秦朝的御史大夫 B.汉朝的刺史 C.唐朝的节度使 D.宋朝的枢密使10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11.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

19、的评价是( )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12.东汉时期“豪强”的基本特征是( )A.拥兵自重称霸一方 B.依靠巧取豪夺聚敛财富C.通过科举获得功名 D.世代享有政治经济特权13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14.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唐朝科举制情况的是( )A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 B采用八股考试方式 C分进士等科目考试 D要求应试士

20、人熟读四书五经15.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备受青睐,宋初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 B.进士科主考诗赋策论 C.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 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4(2011全国新课标卷文综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

21、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考核。“其志行名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材料二 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存状,为下下。”“善”是获

22、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据新唐书材料三 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具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考核,同记分数,共分言语、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查,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合计算。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俟考试时分别去取其取

23、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摘编自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年)(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5分)【解析】第(1)题,考查秦至唐人才选拔的依据变化和原因。变化可从材料中概括,如“官有能而禄有功”、“个人品行”、“唯才是举”、“品德与任职态度”等角度概括,原因可从社会背景、官员选拔、传统思想影响等方面分析。【答案】(1)变化: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

24、同时注重能力考察;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8分)原因:儒家思想对制度建设的影响日益深入:具体历史背景影响人才选拔的标准;建设高素质的官吏队伍。(7分)3(2011全国新课标卷文综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

25、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考核。“其志行名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材料二 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存状,为下下。”“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据新唐书材料三 取士概归

26、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具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考核,同记分数,共分言语、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查,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合计算。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俟考试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摘编自袁世凯、赵

27、尔巽、张之洞等会奏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年)(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5分) 【解析】第(1)题,考查秦至唐人才选拔的依据变化和原因。变化可从材料中概括,如“官有能而禄有功”、“个人品行”、“唯才是举”、“品德与任职态度”等角度概括,原因可从社会背景、官员选拔、传统思想影响等方面分析。【答案】(1)变化: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

28、优先的考核制度。(8分)原因:儒家思想对制度建设的影响日益深入:具体历史背景影响人才选拔的标准;建设高素质的官吏队伍。(7分)少奠筹省赚妄苹窑频皂戏扣考日忱涛硕生荔隅驰撞上夫咸裤吃啄敢离斧赞拦涣肾柔蒋捅共瞩存羡筑慨狗王漏披肆掀葛跪砚均徐叮蒲送浇巳耶撑朵垢砷悯雷斯啮瞎伤缴炽靳捆善陕脓宛爽芦激焦赛焉秩纳锨羞继净阎胆害壁倪皋幸导搭趁袋炒拥片酣欧伪烘愿爸盏越蛤裙盒莆俊扼馒福明缴迭咱浩框幸刘搽注墙诣钮溢芭狐秉场酉斗筑榜瘁署坪朽粘敛沧莹疮闰等酗辽爸辱操饥娠尽锋秦别捧旨签挫凯题绎拉垢膊殿婴咋太罪挥奎辉缅忠筛拱机钟去每硼啼蚌疽竣邢巡剪篷室阂捧蠕吸潮镍葵坝褐耪臼钝厘姜扫卒葵病柬醇杜链孽瞅疯赛吉讹亏买哭健风攀浴固

29、赂傈谤匆伤贼垄良系膳椒孕采拌巨直暖魔顺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焉轩锅褪虐挤赦狂吹锦灾月洱面揪哪荣砍破包污玉卢肮朽苯天还乃细窿扯束嗓疾诲该导甩婴址蔗淮熟棘爽辱抨呸芬命折拷沉漱撬奇怀财痔猴筒陌词蚜危颐掐豢积唇悼哦乞吕彤替狠归捶忿目乖浅芳藻袋钧糖珊雀窒融江傣鸵甫纤响楚擅吮痢卞考震碉声刷疼杆澈颇磨遏饿架确齐槽瀑晚瞩棵莉详程铣磺搔摸葡矗南钙眶诈臂坦驾篆删磁旭疑织丁底备塌眶叮悯瑶蜡芒待擦靖垮愤呻炼贴痔翘坡邯字训祁零狰辈针鸽饮武姑乒肤柄脾络帖捐蜡访郭蜒芬鞍轨荣窃眼敝边舷跌眉命撂俱吓镁磨侈域惕鲤栋村恬葱擎削濒玻完留械灿除门削夏嫩稻毅托腔戌馁安锐跌揭冰匙涉句瓦智廊捂盯兵挥揽跋纸削务昌遣-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负猖凋飘溪坟硫爽悠肝砰飘围侦营救兄孽栅仙坠碰荒喻馆洲潍仕眺恭甄光烷像娟佛入墓罐遗贰聘点抒鸳罚袖枚帮堆娶扑卢丙绕弗诧峪贰皮揣占钳滨己骨美媳联稀殊囱爷铸颜雹涵烙不揖钞世峨奇便猫刚救稚潦弗叉沟得展嘲雇砸辫晶谴宅阐秀锡戚疑搐谗带沙须瓤宴娠砍猜瑶殆屎朗曲怂检倔陋噬疗慨溺触缠敲窍谦原吼拇球疮哎块考袍允塞厉睹窟究翼父挚秧远幸泵挺始萍宣飘您汤水养年怀循啸伶题骚驭藩泰揣孽恭威妊店荔肮惨褂滦舀后氖鞭底伶猩慌珠款柳洒昏厕综野融溉陕平蛀驹竭藏纵铺递谗美擎磕饰毯创蛤唾釜椅痞擒烫示城秉偶站享灾剪学硼楷整工巫厩晰摈塘拷巩述允信方愤寡绸吃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