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学案【课标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教学重点】三省六部制、选官制、监察和谏议制的演变过程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科举制,分析汉唐以来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基础自主梳理拓展感悟应用一、中央官制的成熟三省六部制的发展演变:(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1、条件:中央集权制度确立;汉代以来皇权与相权的矛盾2、萌芽: 时期3、建立: 时期职权与作用(填表):名称职责作用中书省1三省之间既 ,又 ,分工明确,提高了 。 2、相权被 ,避免了 ,有利于 。门下省尚书省(二)、三省六部制的演变:1、宋朝:二府三司制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设“ ”
2、,其长官掌为 ,但相权被分割, 掌管军政;财政归 、 、 三司掌管,三司的长官又称为“ ”;宰相只保留 权。注:这一制度称之为“二府三司制”。“二府”即东府(另设的中书门下)和西府(枢密院)。2、元朝:一省制废除 ,实行 制,只设 。(三)、三省六部制的历史影响:标志 发生深刻变化, 、 、 权利的分解,既明确了 ,又使三省 ,对后世国家体制产生深远影响。(四)、中央官制发展趋势:1、唐宋 。2、元代相权有所加强二、选官制度的发展(一)沿革:1、西周: 制2、战国: 制3、秦、汉初:沿袭 制度4、汉武帝:举荐模式 制、 制(1)原因:为适应和平年代需要设立。(2)内容:_是让各郡国每年向国家推
3、荐人才。征辟制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_征聘人才。(3)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_的需要。容易任人唯亲,_和_容易形成小集团。5、魏晋南北朝: 制6、隋唐: 制度(1)背景:隋朝统一后,士族没落,依据门第选官的制度不适应政治、社会需要。 (2)过程_时规定每州每年贡士三人,后分设不同科目推荐人才。隋炀帝时设_,以_取士。_代日臻完善,成为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的制度。(3)按学识才能选官,实行“公开竞争、公平考试”的原则,。(4)影响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机会,扩大了统治的_。促进了_的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大批高素质人才。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三、监察与
4、谏议制度(一)目的:维护_的正常运转,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二)历程:(1)监察制度:指对 进行监督的制度。秦朝:_兼管监察。汉朝:御史大夫专管监察,_监察地方。明清:在中央设都察院、监察御史“科道”;在地方,省级机构有按察使司。(2)谏议制度:指对 的言行决策进行监督的制度。1、隋唐的 负责谏议和封驳;2、宋代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 。(3)对监察与谏议制度的评价:1、消极方面: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 和 现象。2、积极方面:在整顿 ,打击 ,维护中央集权,谏正 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谈一谈: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演变说明了什么?2
5、、说一说:古代选官制度的沿革大体可以分为“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三个阶段。科举制是历代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故称科举制。请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举科举制的认识。3、想一想:汉唐以来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重难点突破】1. 三省六部制是怎样完善中央集权体制的三省六部制在形式上确立三省为中央最高权力机构,分工合作,掌管朝政。中书省掌制令决策;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掌行政,下辖六部处理日常军事政务,凡军国大事,必由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复奏。然后始付尚书省颁下执行。凡中央、地方各部门呈上奏章,重要的也必须通过尚书省交门下省审定,转中书省呈请皇帝批阅。门下省有“封
6、驳”权,对不可行的政令和认为不妥的奏章,都可驳回修改。中书、门下两省地位十分重要。这种完整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防止个人权力过分膨胀,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使封建中央集权制度更加完善,此后,历朝基本沿袭。但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恶性发展或朝政腐败,权力失去制约与平衡,三省六部制也就丧失了维护封建统治的积极作用。2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1)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部分。 君权和相权、中央和地方的矛盾贯穿始终。 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
7、听命于君主。 皇帝有从决策到行使立法、司法、行政等独断权力,皇权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 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牢牢控制地方官吏。(2) 弊端: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影响地方工作效率。地方缺乏自主权,难以实施有效管理。3为什么说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监察与谏议制的确立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高度成熟?第一、在官制方面;有效地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第二、选官制方面:实行科举制,保证了官僚队伍的稳定;第三、监督制度有效维护了官僚制度的廉洁和高效。 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4.对科举制的评价:(1)积极性: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
8、吏人才来源、提高官民文化素质。 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中央集权。促进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体现一定的公平公正(2)消极性: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忽视实用性学问,不利于科技的发展。阻碍了近代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缺乏进取精神,开创意识。5.比较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比较点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不同点盛行的时代奴隶社会的行政制度,盛行于西周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确立并盛行于元朝和中央政府关系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并且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郡、县则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作用和影响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相同点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