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固原方言的两字组连读变调和轻声.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525995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5.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原方言的两字组连读变调和轻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固原方言的两字组连读变调和轻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40Sept.2023Journal of NingHumanities&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23年9 月No.5Vol.45第4 5卷第5期宁夏大学学报(文社会科学版)固原方言的两字组连读变调和轻声杨晓宇(宁夏大学文学院,宁夏银川750021)摘要:固原方言的两字组连读变调和轻声,可分后虚类、叠字类、一般类三类进行观察和讨论。出现的连读变调类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重读连读变调、轻声连读变调、轻音连读变调。轻音连读变调是单纯语音层面的调值变化,轻声的连读变调还与语义、语法层面有关。固原方言轻声音变至少有两种:一般意义上的后字轻的形式和音系学意义上的后字不轻的形式

2、。“上声+上声”两字组中有一种2 1+53 的连调式,或许可以看作前字轻的轻声音变形式。关键词:固原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轻声;轻音中图分类号:H17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 0 0 1-57 4 4(2 0 2 3)0 5-0 0 4 0-0 7本文所说的固原方言指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方言。原州区是固原市政府所在地,地处宁夏南部,六盘山东北麓,黄土高原中西部,东经1 0 6 0 0 -1 0 6 3 0、北纬3 550 -3 6 2 0 之间。东邻彭阳县,南接泾源县、隆德县,西连西吉县,北靠海原县、同心县,东北与甘肃环县接壤。总面积2 7 3 9 平方公里,2 0 2 0 年常住总人口4

3、6.4 5万人,下辖7 镇4 乡3 个街道办事处。在2 0 0 2 年固原市成立之前,原州区称固原县,原州区方言习惯上被称为固原方言。固原方言属于中原官话秦陇片固海小片 1-2。本文发音合作人:闫胜,男,汉族,1 9 6 3 年1 月出生,初中文化,原固原县西郊乡城郊村(现原州区清河北路农民。城郊口音与固原老城区口音一致。初次调查时间为2 0 1 8 年7 月,后两次核对,时间分别为2 0 1 9 年8 月和2 0 2 1 年2 月。固原方言单字调4 个:阴平2 1 3,阳平2 4,上声53,去声4 4。固原方言的两字组连读变调和轻声,可分三类进行观察和讨论。一后虚类两字组(一)后虚类的变调类

4、型两字组的后字为北京话中通常读为轻声的成分,意义有不同程度的虚化,本文把这类两字组暂称为后虚类,把这类两字组中的后字称为虚化成分。这类虚化成分包括动态助词“着、过”结构助词“的”后缀或准后缀“子、儿、头、面、家”、趋向动词“来、去、上、下”、方位名词“里”语气词“呢”等。后虚类两字组在语流中以语音词的形式出现。林焘指出,普通话里有许多轻音音节的独立性非常差,它们只能依附于它前面的有声调的音节构成一个语音单位 3。后虚类中的虚化成分在固原方言中也一样,往往是和前面有声调的音节构成一个语音单位,形成语音词。本类两字组连读变调情况见表1。表1后虚类两字组连读变调表阴平(2 1 3)+虚化成分阳平(2

5、 4)+虚化成分上声(53)+虚化成分去声(4 4)+虚化成分21+2424+2153+2144+21开公的花儿沙子活长的昨儿门子走煮过苦的要头近大的后头性子东面收下心里吃呢南面寻上头里学呢马家死去水里走呢赵家过来信里尿呢收稿日期:2 0 2 3-0 6-1 0作者简介:杨晓宇(1 9 7 4 一),宁夏彭阳人,宁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方言学、社会语言学研究41后虚类两字组的连读变调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是前字阴平类,前字调值由2 1 3 变为2 1,后字调值变为2 4;第二种是前字非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类,前字读本调,后字调值变为2 1。(二)“阴平+虚化成分 的连调式性质前字非

6、阴平类两字组,连调式为“本调+2 1”,都是轻声两字组。从语义上说,这些两字组的后字语义虚化,在北京话及其他北方方言里,这类两字组一般都是轻声字组。不管后字原调是什么,在这里都中和为一种调,调值2 1,符合北方方言轻声的一般变化规律。相较于本方言中的四个单字调,2 1 调值轻短,符合轻声的语音特征。前字阴平类两字组,连调式为2 1+2 4,后字并不轻短,但应看作音系学意义上的轻声两字组。第一,这类两字组的后字意义虚化,语法、语音上都有较强的依附性,在语流中往往与前字融合成一个整体。作为一个语义、语法、语音整体,不需要字字重读,因此这类两字组在北京话及其他北方方言里一般都是轻声字组。第二,一般的

7、连读变调,是自右向左的作用,左字怎么变取决于右字的调类,而轻声的声调变化是自左向右的作用,右字怎么变取决于左字的调类 4。“阴平+虚化成分”两字组,不是右字控制左字,而是左字控制右字,即不论右字原调是什么,只要左字是阴平调,右字就会变为上声调2 4。这显然属于轻声音变。例如:张家:2 1 3+2 1 3 2 1+2 4花儿:2 1 3+2 4 2 1+2 4心里:2 1 3+53 2 1+2 4收下:2 1 3+4 4 2 1+2 4第三,这类两字组的连读变调,具有调位中和的轻声音变特征。后字不论原调是什么,在这类两字组中都失去了原调而趋同为同一调,调值2 4。第四,同属一个方言,阳平、上声、

8、去声字后跟这类虚化成分都是轻声字组,阴平字后跟这类虚化成分也看作轻声字组,音系结构上则更为严整统一。那么,“阴平+虚化成分”为什么没有和后虚类其他两字组一样,采取更为常见的后字轻形式?原因在于:这类两字组的前字是阴平字,调值2 1 3,是曲折调,连读时为了避免发音劫口必然要变。2 1 3的变调一般采取两种策略:第一,只保留曲折调前半程,变为2 1 短降调。第二,整个调型由曲变直,变为音感最接近的2 4 上升调。如果这类两字组采取后字轻形式,后字的调值就要变为本方言轻声调值21,这时候,如果前字采取第一种策略变为2 1,整个连调式就成了2 1+2 1,前后两部分都是短降音,字组整体发音过于低短,

9、不可取;如果前字采取第二种策略变为2 4,整个连调式就成了2 4+2 1,这又和本类中“阳平+虚化成分”的变调式2 4+2 1 雷同了,也不可取。可见,“阴平+虚化成分”没有办法选择一般的后字轻形式。叠字类两字组(一)叠字类的变调类型本类两字组的连读变调情况见表2(固原方言中动词没有重叠式)。表2叠字类两字组连读变调表阴平(2 1 3)重叠阳平(2 4)重叠上声(53)重叠去声(4 4)重叠21+2424+2153+2144+21名词花花铁铁刷刷毛毛回回4 牛牛5板板眼眼网网道道树树布布量词I(非周遍)天天家家?斤斤层层条条7 门门8本本场场1 0 把把!l件件1 2 顿顿1 3 句句1 42

10、4+21(213)24+2453+5344+44量词(周遍)天天1 5家家1 6 斤斤1 7层层1 8 条条1 9 门门2 0本本2 1 场场2 把把2 3件件2 4 顿顿2 5句句2 621+2424+2453+2444+44形容词高高2 7 热热2 8 辣辣2 9红红3 3 长长3 4 实实3 5浅浅3 满满4 0 老老4 1嫩嫩4 5硬硬4 6 碎碎4 7副词51乖乖3 0 悄悄3 1 偏偏明明3 6 活活3 7 白白3 8美美4 2 远远4 3 好好4快快4 8 慢慢4 9 定定5032注释天天:按天天算;家家?:按家家收;斤斤3:几斤斤苹果;回回4:指回族;牛牛5:指小虫子;层层:三

11、四层层;条条7:两条条烟;门门8:几门门课;本本:三本本书;场场:两场场酒;把把:几把把香蕉;件件1 2:几件件衣裳;顿顿1 3:三顿顿饭;句句1 4 几句句话;天天1 5:天天不着家;家家1 6:家家都有车;斤斤1 7:斤斤计较;层层1 8:层层都有人站岗;条条1 9:条42条大路通罗马;门门2 0:门门课都不及格;本本2 1:(一共三本作业)本本都是胡写乱画;场场2 2 贼娃子打官司场场输;把把2 3:把把都赢着呢;件件2 4:件件都不合适;顿顿2 5:顿顿要吃米饭呢;句句2%:句句在理;高高2 7:个子高高的;热热2 8:炕热热的;辣辣2 9:萝卜辣辣的;乖乖3 0:乖乖地吃;悄悄3 1

12、:悄悄说;偏偏3 2:帽子偏偏戴着呢;红红3 3 眼晴红红的;长长3 4:尾巴长长的;实实3 5:捂得实实的;明明3 6:明明错着呢;活活3 7:活活气死了;白白3 8:白白弄着呢;浅浅3 9:水浅浅的;满满4 0:装得满满的;老老4 1:老老一个人;美美4 2:美美吃一顿;远远4 3:远远瞅着呢;好好4 4:好好说话;嫩嫩4 5:韭菜嫩嫩的;硬硬4 6:肉硬硬的;碎碎4 7:碎碎的个娃娃,“碎”是小的意思,“碎碎”就是“小小”的意思;快快4 8:快快写;慢慢4 9:慢慢走;定定5:定定站下。副词51:包括副词在内的左列词类是按重叠式整体词性来确定的“叠字类”两字组连读变调包括三类。第一类,重

13、叠式名词和量词I的连读变调,量词I重叠不表示周遍意义。如果基式是阴平字,叠字组变调形式为2 1+2 4,前后字都发生变调;如果基式是非阴平字,叠字组前字读本调,后字调值变为2 1。第二类,重叠式量词的连读变调,量词重叠表示周遍意义。如果基式是阴平字,叠字组变调模式通常是2 4+2 1,前后字都发生变调。在特别强调的情况下,该叠字组后字可读全调2 1 3,连读形式为2 4+2 1 3。如果基式是非阴平字,叠字组前后字都读本调,不发生变调。第三类,重叠式形容词和副词的连读变调。基式为阴平字时,重叠式通常的变调形式为2 1+2 4。基式为上声字时,重叠式前字读本调,后字调值通常变为2 4,变调形式为

14、53+2 4。基式为阳平字或去声字时,重叠式通常前后字都读本调,不发生变调,连读形式分别为2 4+2 4 和4 4+4 4。(二)名词和量词I的重叠式名词和量词I两字组的重叠变调,与后虚类两字组的连读变调模式相同:基式为阴平字时,变调式为2 1+2 4;基式为阳平、上声、去声三类非阴平字时,变调式为“本调+2 1”,即2 4+2 1、53+2 1、4 4+2 1。这表明,这两类变调的性质有相通之处。基式为非阴平字时,不论基式本调是什么,重叠式后字调都中和为本方言的轻声调2 1,说明名词和量词I类,基式为非阴平字时重叠式都是轻声字组。基式为阴平字的重叠变调式2 1+2 4,也应看作音系学意义上的

15、轻声调式。第一,同样都是名词和量词I的重叠变调,语法意义一致,语法结构一致,在语音轻重性质上也应当一致。第二,在北方方言中,这种类型的名词重叠式普遍都是轻声两字组。(三)量词的重叠式量词的重叠表示周遍意义,强调“每一”,意义表达有加重强调的需要。意义表现到语音上,重叠式连读变调应该重读,而不应该轻读。从连读实际来看,三种非阴平字的重叠连读,前后字都读本调值,连读式2 4+2 4、53+53、4 4+4 4,确属重读而非轻读。由此推断,本类中的阴平字重叠式(2 4+2 1 或24+213)也应该是重读,而不是轻读。实际情况有点复杂。本来为了强调“每一”意义,阴平字重叠式应该和非阴平字重叠式一样,

16、前后字都读本调,连读形式应为2 1 3+2 1 3。不过,由于两个曲折调相连,都按本调发音会很口,于是前阴平字变读为2 4,重叠式就变成了2 4+2 1 3。显然,24+213还是重读调。不过,后字曲折调2 1 3 在语流中要读完整比较费时费力,所以除非特别强调,一般情况下后字曲折调2 1 3 都只发前半程音2 1,这就出现了2 4+2 1 调。可见,2 4+2 1 实际上已经不是重读调了,后字语音有明显轻化。量词的阴平字重叠式2 4+2 1 尽管后字语音有轻化,但其性质与一般所说的轻声不同。第一,在需要特别强调的情况下,后字的调值可以从2 1 恢复到本调值2 1 3,连调式2 4+2 1 就

17、又变成了重读调2 4+2 1 3。第二,这种连读变调后字调值的变化,是纯粹的语音变化,与语义、语法层面的因素无关。为了与轻声相区别,可以把这种性质的语音轻化现象叫轻音。(四)形容词和副词的重叠式这类连读变调表面上看起来比较复杂,但实际上规律很简单。形容词和副词重叠式,具有描摹强调性质,表现到语音上,字组要重读而不能轻读。同时,发音拖长是实现强调的重要方式,因此,本类连读变调后字要选择便于拖长的形式。基式为阳平或去声字的重叠式,基式本来的调值2 4 或4 4 都便于拖长,因此这两种重叠式通常情况下前后字都读本调,连调式为2 4+2 4 或4 4+4 4。基式为阴平字的重叠式,阴平字本调为曲折调2

18、 1 3,作为连读后字因为调型里有拐弯不便于拖长强调,因此发生变调,变为最易于拖长强调的上声调2 4,作为连读前字为了避免发音口也发生变调,变为4321调,连调式为2 1+2 4。基式为上声字的重叠式,基式的本来调值53,音高逐渐下降,且可拖长的余地有限,因此重叠式后字也变为最易于拖长强调的上声调2 4,连调式为53+2 4。显然,形容词和副词的重叠式连读变调,都属于重读变调。这类重叠式在实际语流中,如果发音时感情色彩比较强烈,重叠式后字往往会拖得特别长,调值会超出表2 的描写。三一般类两字组(一)一般类的变调类型本文所说的一般类,指除了上文讨论的后虚类和叠字类以外的其他两字组。本类两字组连读

19、变调情况见表3。表3 一般类两字组连读变调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213)(24)(53)(44)24+21321+2421+5321+44开车出力吃药抓贼开门心齐收礼浇水枪响开店交货胸阀阴平高低烘热天黑新娘操劳克服抓紧科长加减加重锅盖希望(213)24+21公平高梁灰尘风水东海作品书记力量木器钢铁西瓜八百六十笔墨木材辛苦六两月饼兄弟公道热闹中央飞机花生24+21324+2424+4424+53流血里聊天提高头疼农忙提拔还账头大棉被人好白跑罚款阳平磨刀涂黑胡说留神人头南极拔树绸缎团聚骑马牛奶牙齿(24)24+2124+2124+2124+21农村头发颜色熟人明白团圆白菜棉裤棉袄侄女植物南风活泼名堂

20、别人朋友实话53+5353+21353+24手巧养狗处理53+44请客打开好说手疼果园死活打水打底板手重炒菜远近上声养鸡手心冷粥养牛主席坦白53+21写字胆大小气(53)53+2153+21耳朵53+21点心喜欢粉笔死人?党员保持21+53板凳宝贝打扮口角眼色礼物顶棚普及老师水果火把小姐讲究打算体面胆小小米保险44+21344+2444+5344+44订亲气粗后腰地滑害人放平气短对打父母冒汗命大事变去声坐车让开费力后门事实剃头倒水大小字典近视运动内部(44)44+2144+2144+2144+21弟兄地方办法道人大学快活豆腐户口道理厚道告诉大麦面包汽车报酬算盘病人熨斗快板露水地道3 剩饭4注释

21、开车:表中两字组下画横线,表示也可按本格中另一种连调式读;死人?:“死人”读53+2 1 时为定中结构,动宾结构“死人”读53+2 4;地道3:“地道”读44+21时为形容词,名词“地道”读4 4+4 4;剩饭4:“剩饭”读4 4+2 1 时为定中结构,动宾结构“剩饭”读44+44。4个单字调两两组合,共有1 6 种组合,可分为三大类来讨论。第一类,“非阴平+非阴平”类,包括“阳平+阳平”“阳平+上声”“阳平+去声”“上声+阳平”“上声+上声”“上声+去声”“去声+阳平”“去声+上声”“去声+去声”9 种两字组。这一类中的每一种两字组都包含两种连读形式:一种是“本调+本调”,一种是“本调+2

22、1”。在这一类中有一个例外,即“上声+上声”两字组,除了上述两种连读形式外,还多了一种“2 1+本调”式。从数量比例上来说,本文调查的“上声+上声”两字组一共4 5个,其中只有一个44词“耳朵”需按“本调+2 1 (53+2 1)轻声形式来读,比例远低于一般类其他两字组的轻声比例,而可以按 2 1+本调”(2 1+53)连调式来读的两字组则要多得多。第二类,后字阴平类,包括“阴平+阴平”“阳平+阴平”“上声+阴平”“去声+阴平”4 种两字组。这一类中的每一种两字组也包含两种连读形式:第一种是阴平后字读本调2 1 3,第二种是阴平后字读变调21。可以按第一种连读形式来读的两字组只占较少的一部分,

23、且这些两字组都可以按第二种连读形式来读,例见表3。相反,有些两字组只能按第二种连读形式来读,不能按第一种连读形式读,例如“西瓜”“植物”“喜欢”“地方”等。第三类,“阴平+非阴平”类,包括“阴平+阳平”“阴平+上声”“阴平+去声”3 种两字组。这3 种两字组一般只有一种情况的连读变调,即“2 1+本调”(需要说明的是:这一类里的“阴平+去声”除了有“2 1+本调”外,还多了一种2 1+2 4 的连读形式,不过数量非常少,只能找到几个例词。在我们调查的“阴平+去声”1 2 2 个两字组中,只有4 个两字组“兄弟”“公道”“身份”“热闹”可以读为2 1+2 4,且后3 个词又可以读为“2 1+本调

24、”,即2 1+4 4。因此,这种2 1+2 4 连调式暂看作特殊变调,原因待考)。(二)“非阴平+非阴平”类两字组本类9 种两字组里的第一种连读形式本调+本调”,前后字都读本调,显然是重读连读,无须多讨论。第二种连读形式“本调+2 1”是轻声性质的连读变调:后字无论本调是什么,在这里都中和为2 1 调,且调值轻短;凡是可以这样变调的都是常用词,临时组合而成的词组不选择此种连读变调形式,例见表3。本类中“上声+上声”两字组的2 1+53 连调式,下面第(五)部分专门讨论(三)后字阴平类两字组本类4 种两字组里的第一种连读形式,阴平后字都读本调,前字除了阴平字外,也都读本调。“阴平+阴平”两字组连

25、调式2 4+2 1 3,前字调值由2 1 3 变为2 4,是曲折调为了避免发音口而不得不发生的连读音变,并非轻化性质的变调。因此,阴平后字都读本调的第一种连读形式属于重读连读。本类4 种两字组第二种连读形式,前字的变化情况与第一种连读形式完全相同,都是重读,阴平后字的调值变化一致,都是由2 1 3 变为2 1。这种连读形式,从后字的调值变化来看,显然是有轻化,但不能说都是轻声音变。属于本类的所有两字组(指具体的词或词组)都可以按第二种连读形式来读,很显然,所有两字组不可能全部都会成为轻声字组。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变化只是纯粹的语音变化,与语义语法无关,因为那些临时组合而成的词组也可以这样来变读,

26、例如“吃药”“流血”“请客”“订亲”等。后字由2 1 3 变为2 1,主要的动因是省力,曲折调2 1 3 要发完整是比较费时费力的,因此一般情况下后字都只发前半程音2 1。对于大多数两字组来说,这种连读变调要看作轻音音变。(参看叠字类两字组第(三)部分的讨论)另一方面,根据北方方言的普遍情况,以及固原方言一般类中第一类9 种两字组的情况来看,通常在每一种两字组中,总有一小部分两字组是轻声字组。本类4 种两字组的每一种两字组里,应该也会有一小部分轻声字组。有的两字组因为产生时间较长,使用频率较高,前后字意义有较大程度的融合,从结构上来说已变成稳定的词,这种两字组有变为轻声的可能。这种两字组要变读

27、为轻声,也还只能选择第二种连读形式,即前字与第一种连读形式相同,阴平后字调值由2 1 3 变为2 1。前字重读后字变中和轻短调2 1,是固原方言轻声变调最通常的形式。因此,我们认为,本类4 种两字组的第二种连读形式,既是轻音音变形式,也是轻声音变形式。不过,由于两者变调形式相同,没有办法区别出哪些两字组是轻音音变,哪些是轻声音变。(四)“阴平+非阴平类两字组本类3 种两字组的连读变调形式,前阴平字调值由2 1 3 变为2 1,后字读本调,连调式分别为2 1+2 4、21+53、2 1+4 4。阴平字调值2 1 3,是曲折调,作为两字组前字,在语流中为了避免发音口,调值必须要变,要么变为2 1,

28、要么变为2 4。对于这3 种两字组来说,阴平前字调值如果变为2 4,重读连读式就会与阳平+非阴平”类两字组的重读连读式雷同。因此,本类两字组中的阴平前字调值只能变为2 1,连调形式就成了“2 1+本调”。一般类两字组,共有1 6 种组合形式,除了本类3种两字组外,其他1 3 种两字组,都是既有重读连调式,也有轻声连调式。本类3 种两字组,都只有“2 1+本调 这一种连读形式。那么,这种连读形式,是重读性质的连调式,还是轻声性质的连调式?我们认为,要把这种连调式看作重读和轻声共用的连调式。换言之,在本类3 种两字组里,重读连读变调和轻声连读变调采用了同一种语音形式。原因很简单,每种两字组里,应该

29、都有大量的重读连读字组,也会45有一部分轻声性质的连读字组。这3 种两字组都只有一种连调式,那么只能解释为,重读连读和轻声连读采用了同一种连调式。(五)2 1+53 连调式的性质在传统认识中,轻声最基本的语音特征就是轻和短。赵元任早就指出,轻声“读得很轻”,“不论本来是什么调的字都是读得短一点”5。不过陆续有学者发现,一些方言中有的变调成分与北京话轻声成分相似,但是却不轻也不短。西北地区很多方言,如巴里坤话、焉耆话、敦煌河东话、中宁话、神木话等,都有这类例子。曹德和称这类词为“轻音词 认为“虽然不轻但要作轻音处理”6。刘俐李认为这类变调是词汇平面与构词、语义相关的“语汇变调”7。曹志耘称这类变

30、调为“既不轻也不短的“轻声”8。李树俨认为这类不轻不短的轻声“仍然属于音系学意义上的轻声”9。邢向东认为这类变调属于“调位中和”,是不同单字调在语流中失去原调值的声调趋同现象 1 0。上述研究大大深化了对轻声相关问题的认识,不过,也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说清楚。比如说,如果将这类成分看作某种性质的轻声,那么它的音值为什么既不轻也不短?这个问题之所以久而未决,恐怕主要与北京话轻声特点的影响有关,习惯上我们总是把轻声看作轻声字组后字的语音表现。其实即使对于北京话来说,轻声字组也不只是后字轻短这么简单。T.II.扎多延柯通过语音实验发现:“有弱读音节的词在长度上要比两个音节都重读的词缩短一半左右。同时,有

31、趣而出人意料的是,在这种类型的词里,不仅后头的弱读音节缩短了,而且前头的重读音节也缩短了。”1 1 实验数据见表4。表4 T.IT.扎多延柯实验数据表整个词的长度前一音节的长度后一音节的长度成对的词(时间单位1/4 0 秒)(时间单位1/4 0 秒)(时间单位1/4 0 秒)东西dongxi442024东西dongxi251510生活 shenghuo502327生活shenghuo251510多少duoshao521735多少duoshao241410兄弟xiongdi442519兄弟xiongdi23.5167.5数据显示,北京话轻声词主要是后字音长缩短,但是同时前字音长也有明显的缩短。所

32、以说,只从后字的语音表现来判断一个两字组是不是轻声,这个字组有没有轻化,这的确是片面的。从轻声产生的基础条件来说,轻声是双音词大量出现的结果 1 2-1 3;从语用角度来说,轻声是词语高频使用的结果 1 4-1 5;从语义角度来说,轻声是词语意义融合和虚化的结果 1 6-1 7;从语法角度来说,轻声是词化完成的标志 1 8-1 9。这些角度的观察都提示我们,要把轻声放在词的层面来认识,而不能看作单纯的字音问题。可以说,轻声是词的轻声,而不是字的轻声。五臺早就指出,词有声调的问题:“每个语音词都有一个独立的声调。”2 0 1 曹志耘认为,词是语言最基本的单位,语音变化主要是在词的层面进行的 2

33、1。彭泽润提出词调的概念,认为方言中存在词调模式化现象 2 2。邢向东、马梦玲从词汇、语法层面比较深人地讨论过西北方言的词调问题 2 3 从词的层面认识轻声,观察和分析词的声调,这为轻声不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轻声词(包括语音词)通常对应的是一个稳定的语义融合体,或者是一个临时结合而成的语义体,它在语流中是一个语音词,在省力心理等因素的驱动下,这个语音词作为一个整体需要轻化。为了实现整体的轻化,可以采取多种具体的形式。北京话轻声词主要是后字轻,但这只是实现整体轻化的一种形式而已。既然是词的轻声,那么,对于由多个字构成的轻声词来说,轻声也应该可以主要体现在前46涛】【责任编辑字上。回到正题

34、来说。“一般类”中的“上声+上声”两字组,一共有三种连读变调形式:第一种是53+53,第二种是53+2 1,第三种是2 1+53。第一种是重读连读,第二种是轻声变调,叠字类两字组第(二)部分已有说明。这里讨论第三种连调式2 1+53 的性质。从语音变化来说,前上声字调值由53 变为2 1,音高有降低,音长有缩短,语音有轻化。从两字组的语义和语法结构上来看,前后字意义比较独立的动宾结构两字组,多为临时组合起来的词组,前后字需要重读,因此这些两字组一般采取53+53 的重读连读形式,很少能采取2 1+53 连调式,如“养狗”“买米”“打水”等。有个别动宾结构两字组也可读21+53,如“保底”,这可

35、能是因为其前后字意义有所融合,已成为一个常用词。假如要强调“保底”的动宾性质,尤其要强调前字的话,就需要按53+53 的重读连读形式来读,不能读为2 1+53。以上两方面的情况表明,2 1+53 不是重读性质的连调式。同时,由于这种连读变调还与语义语法等层面有内在的关联,因此也不应看作轻音音变。那么,“上声+上声”两字组的2 1+53 连调式是什么性质?如果轻声可以前字轻的道理能够成立,把这种连调式看作轻声调式就比较合适。如果2 1+53 确是轻声调式,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释。既然“上声+上声”两字组已有53+2 1 轻声调式,而且这种后字轻的调式更符合一般的轻声变调模式,又与本方言中其他轻声调

36、式的变调模式相同,为什么还要多出一个2 1+53 的轻声调式?主要原因可能在于:53+2 1是一种一贯到底的降调,音高上缺少变化,而2 1+53调采取前低降后高降的调式,音高上有一种高低错落的变化,更具有韵律上的优势。再进一步来说,“阴平+虚化成分”的连读式21+24,基式为阴平字的名词和量词I的重叠变调式2 1+2 4,以及一般类“阴平+非阴平”类两字组中轻声词的连调式“2 1+本调”,都有轻声后字不轻的问题,是不是都能按照轻声可以前字轻的思路来分析?这个问题很复杂,本文提出这种可能,以求教于更多的专家学者参考文献:1高葆泰.宁夏方言的语音特点和分区 J.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9

37、8 9(4):3 7-50.2张安生.宁夏境内的兰银官话和中原官话 J.方言,2 0 0 8(3):216-223.3林焘.现代汉语轻音和句法结构的关系 M/马庆株.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语法论文精选.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5:404-420.4曹剑芬.连读变调与轻重对立 J.中国语文,1 9 9 5(4:312-320.5赵元任.国语语调 M/赵元任.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2:4 2 6-4 3 4.6曹德和.巴里坤话的轻音词 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9 8 7(3):9 1-1 0 2.7刘俐李.论者方言的变调类型 J.语言研究,2 0 0 0

38、(1):81-89.8曹志耘.敦煌方言的声调 J.语文研究,1 9 9 8(1):1 3-1 7.9李树俨.汉语方言的轻声 J.语文研究,2 0 0 5(3)4 8-52.10邢向东.论西北方言和晋语重轻式语音词的调位中和模式 J.南开语言学刊,2 0 0 4(1):8-1 8.11T.II.扎多延柯.汉语弱读音节和轻声的实验研究 J.中国语文,1 9 58(1 2):58 1-58 7.12李树俨.汉语方言的轻声 J.语文研究,2 0 0 5(3):4 8-52.13李莎.汉语轻声的成因 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 0 0 7(5):6 7-7 0.14赵元任.北平语调

39、的研究 M/赵元任.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2:2 53-2 7 2.15周一民.北京话的轻音和语法化 J.北京社会科学,2 0 0 5(3):148-151.16李树俨.汉语方言的轻声 J.语文研究,2 0 0 5(3):4 8-52.17潘悟云.汉语否定词考源兼论虚词考本字的基本方法 J.中国语文,2 0 0 2(4):3 0 2-3 0 9+3 8 1.18李倩.中宁方言两字组的两种连调模式 M李树,李倩.宁夏方言研究论集,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 0 0 1:62-85.19周一民.北京话的轻音和语法化 J.北京社会科学,2 0 0 5(3):148-151.20五薹.关于“连读变调”的再认识 J.语言研究,1 9 8 6(1):1-6.21曹志耘.南部吴语语音研究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25.22彭泽润.论“词调模式化”J.当代语言学,2 0 0 6(2):9 7-120+189.23邢向东,马梦玲.论西北官话的词调及其与单字调、连读调的关系 J.中国语文,2 0 1 9(1):2 6-3 9+1 2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