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沟通姿势与表情.pptx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1518144 上传时间:2024-04-29 格式:PPTX 页数:15 大小:9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沟通姿势与表情.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沟通姿势与表情.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沟通姿势与表情.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沟通姿势与表情.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沟通姿势与表情.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一.动作与姿势动作与姿势先天动作(不学自会的动作)(1)世界各地的人在打招呼时都会做出一种快速闪动的眉毛的动作,即眉毛往上一抬,随即又放下。尽管我们还不能最后确认,但这种脸孔动作的世界普遍性强烈地暗示着,他可能是先天的。(2)十指交叉时,拇指的位置。发现动作(自行发现的动作)同化动作(不知不觉从同伴那里学得的动作)训练动作(必须由人教会的动作)混合动作(经由多种方式获得的动作)姿势(姿势就是向旁观者发出视觉信号的状态)许多姿势从根本上说是非社交的。仅仅和身体健康或者身体活动情况有关。无意姿势表现姿势模仿姿势简要姿势象征姿势(表现情绪和观念的姿势)技术姿势姿势变异多义姿势姿势替换(传递同样信号

2、的姿势)混合姿势遗留姿势二.加强信号加强信号-在讲话时强调节奏的动作加强信号显示讲话者的思想节奏,他的基本功能在于指示语言中的重点。1.空手轻握2.空手重握3.空击劈手:气势汹汹的讲话者希望自己的想法能打破疑团从而得到明快解决时所做出的加强手势戳手:气势汹汹,针对观众而不是针对一般问题。空槌:表现情绪,给人以大打出手的感觉。展手掌心朝上:乞讨手势,表示讲话者乞求听众意见。掌心朝下:头脑冷静的克制手势,极想平息某种普遍情绪。掌心朝前:拒绝手势掌心朝后:拥抱手势掌心朝一边:谈判者的伸手手势4.双手接触 感到紧张,同时又迫切希望沟通思想。三三.致意表示致意表示(迎接和告别迎接和告别)致意:表示我们希

3、望他人幸福,至少希望他们平安无事.(当某人到达,离开,显著改变了社会地位时使用)1.不便表示-迎接者走出自己的家庭领域迎接:最高程度 机场 火车站,汽车站 大门 最低程度 立身(只是垂直而不是水平移动身体)2.远距离表示 包括六种视觉成分:a.微笑b.扬眉c.抬头d.招呼e.挥臂f.示意性拥抱3.近距离表示 全拥抱 形式性的握手(最热情的接触)(最低点的接触)4.“亲善表示”-讲一些意义不大,表示问候,关心和高兴的话.-礼物表示(附带的,物质形式的致意表示)四四.姿势对立姿势对立-朋友之间无意识的动作一致 当两个朋友在一起作非正式的交谈时,他们通常采用相似的身体姿势。五五.身体接触关系符号身体

4、接触关系符号(同伴之间在公共场所的接触方式)1.握手(握手加强手势)2.身体指引 3.拍 4.挽臂 5.搂肩 6.拥抱 7.手拉手 8.搂腰 9.受摸头 10.头靠头六六.自我触摸行为自我触摸行为 “自我亲密,无意识的模仿做他人接触的动作”手对头的动作:托腮;托下巴;抓头发;托脸 颊;摸脸;托太阳穴在紧张时为取得某种安慰而做出的三种触摸:手压嘴上;手抚摩下巴;自我拥抱抱臂动作:也有某种自我触摸的安抚成分七七.非语言泄露非语言泄露(无意识的自我暴露)“动作作假”脸 身体姿势 手 腿 脚易-难将信号严格限制在语言和脸部表情的范围内八八.矛盾信号矛盾信号(同时发出两种相互对立的信号)可信性程度有高到

5、低:自发信号-腿和脚的信号-躯干信号-不自觉的手势-自觉的手势-脸部表情-语言表达九九.短缺信号短缺信号(不自觉的低强度反应)-就是强调未达到一般程度的信号,打不到人们所期望的程度十十.过度信号过度信号-只要一个动作做的过分强烈,便构成了过度信号十一十一.身份显示身份显示(表示社会地位的方式)企业中的权威信号:1)时间原则 2)服务原则-时间要永远少于需要;服务要永远多于需要十二十二.领域行为领域行为(某一限定区域的防卫)领域就是设防的空间十三十三.阻挡信号阻挡信号(社交场合的身体自卫动作)十四十四.谦卑动作谦卑动作(姑息批评或者攻击的行为)十五十五.信号切断信号切断(在压力之下中止视觉信号进

6、入的行为)常见的四种无意识的信号切断:1.目光闪避(长时间看旁边或者地下,好象那里有什么东西)2.目光游移(东张西望)3.目光摇曳(眼睛始终上下跳动,眨个不停)4.目光间断(把眼睛闭上一阵,过几秒再睁开)十六十六.瞳孔信号瞳孔信号(显示情绪变化的瞳孔放大与收缩)注视时间注视部位:公务注视,上 ;社交注视,下 ;亲密注视;注视的方式(每分钟5-8次)视线交流:爱憎功能;威吓功能;补偿功能;显示地位功能十七十七.示意动作示意动作(显示意图的预备动作)十八十八.替代行为替代行为(在高度紧张时表现焦虑不安的临时性填补动作)十九十九.转向行为转向行为:不以直接对象为目标的行为二十二十.激发行为激发行为:激起新的情绪以排除原油情绪的行为二十一二十一.不敬和轻蔑信号不敬和轻蔑信号 1.无兴趣信号 2.厌倦信号 3.不耐烦信号 4.优越感信号 5.变形恭维信号 6.模拟不适信号 7.拒绝信号 8.嘲笑信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