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气 胸 气胸是指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称为气胸。多因肺部疾病或外力影响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细微气肿泡破裂,肺和支气管内空气逸入胸膜腔。气胸是种严重的疾病,除了接受常规的治疗外,还应注意日常护理,包括饮食。一、病因 诱发气胸的因素为剧烈运动,咳嗽,提重物或上臂高举,举重运动,用力解大便和钝器伤等。当剧烈咳嗽或用力解大便时,肺泡内压力升高,致使原有病损或缺陷的肺组织破裂引起气胸。使用人工呼吸器,若送气压力太高,就可能发生气胸。1.原发性气胸又称特发性气胸。它是指肺部常规X线检查未能发现明显病变的健康者所发生的气胸,好发于青年人,
2、特别是男性瘦长者。2.继发性气胸 其产生机制是在其他肺部疾病的基础上,形成肺大疱或直接损伤胸膜所致。常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或炎症后纤维病灶(如矽肺、慢性肺结核、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囊性肺纤维化等)的基础上,细支气管炎症狭窄、扭曲,产生活瓣机制而形成肺大疱。肿大的气肿泡因营养、循环障碍而退行性变性。二、治疗 自发性气胸是临床常见急诊之一,若未及时处理往往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尤其是持续性或复发性气胸患者诊疗不及时或不恰当,常损害肺功能,甚至威胁生命。因此积极治疗,预防复发是十分重要的。在确定治疗方案时,应考虑症状、体征、X线变化(肺压缩的程度、有无纵隔移位)、胸膜腔内压力、有无胸腔积液、气胸发生的速
3、度及原有肺功能状态,首次发病抑或复发等因素。基本治疗原则包括卧床休息的一般治疗、排气疗法、防止复发措施、手术疗法及并发症防治等。1.一般治疗 气胸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充分吸氧,尽量少讲话,使肺活动减少,有利于气体吸收和肺的复张。适用于首次发作,肺萎陷在20以下,不伴有呼吸困难者。2.排气疗法适用于呼吸困难明显、肺压缩程度较重的患者,尤其是张力型气胸需要紧急排气者。(1)胸膜腔穿刺抽气法。(2)胸腔闭式引流术。3.胸膜粘连术 由于自发性气胸复发率高,为了预防复发,用单纯理化剂、免疫赋活剂、纤维蛋白补充剂、医用黏合剂及生物刺激剂等引入胸膜腔,使脏层和壁层两层胸膜粘连从而消灭胸膜腔间隙,使空气无处积
4、存,即所谓“胸膜固定术”。4.肺或大疱破口闭合法在诊断为肺气肿大疱破裂而无其他的肺实质性病变时,可在不开胸的情况下经内镜使用激光或黏合剂使裂口闭合。 5.外科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首先是控制肺漏气,其次是处理肺病变,第三是使脏层和壁层胸膜粘连以预防气胸复发。近年来由于胸腔外科的发展,主要是手术方式的改进及手术器械的完善,尤其是电视胸腔镜器械和技术的进步,手术处理自发性气胸已成为安全可靠的方法。外科手术可以消除肺的破口,又可以从根本上处理原发病灶,如肺大疱、支气管胸膜瘘、结核穿孔等,或通过手术确保胸膜固定。因此是治疗顽固性气胸的有效方法,也是预防复发的最有效措施。6.支气管镜下封堵治疗 在常规胸腔闭
5、式引流基础上,采用支气管镜下气囊探查及选择性支气管封堵术,封堵住通往破损肺的支气管达到治疗的目的。三、气胸患者在术后合理饮食:1、平时要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例如苹果、梨、胡萝卜等。同时可以每天进食一个鸡蛋,喝一杯牛奶,以保证丰富的蛋白质和营养。2、平时也可以吃少量肉类,最好以鱼肉为主。因为鱼肉中的脂肪含量低,且富含欧米伽脂肪酸,对人体十分有益。3、虾肉中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尤其是富含钙和磷,多吃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4、黑芝麻、樱桃、桑葚、山药等也是具有补益功能的食物,适合气胸患者进食。5、动物肾脏可补肾益精,符合以形补形的原理,且同时含有蛋白质、微量元素等,患者可适当进食。气胸的饮食
6、禁忌1、忌多吃鸡蛋:鸡蛋内含的蛋白质在体内分解后,会产生一定的额外热量,使肌体热量增高,加剧气胸症状,并延长发热时间,增加患者痛苦。2、忌多喝茶:喝浓茶会使大脑保持兴奋的状态,且使脉搏加快,血压升高,进而使患者体升高温,烦躁不安。同时茶叶水会影响药物的分解。吸收。降低药物的疗效。3、忌多喝冷饮:如果是不洁食物引起的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导致的发烧,胃肠道功能下降,多喝冷饮会加重病情,甚至使病情恶化而危及生命。4、忌多食辛辣:由于体温升高。体内新陈代谢旺盛,在此情况下乱吃姜。蒜。辣椒之类的温热辛辣食品,会以热助热,加重病情,不吃东西那就更不行了。于是,他们强迫进食,有的还拚命吃高营养食物。其实这种做法适得其反,不仅不能促进食欲,而且还会倒胃口,甚至引起呕吐。腹泻等,使病情加重。不利于气胸早日康复。四、手术后不久的气胸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1、术后要好好养病,不要参加过多的体力活动;2、平时注意不要屏气,例如在提抬重物时;3、要运动患者可选择散步这种简单有效的锻炼方式;4、患者在手术后的6个月内主要以休息静养为主,这段时间也不宜有出门远游的打算。因为去了人多拥挤的地方,患者很可能呼吸了浑浊的空气或灰尘,导致血液发生感染,从而为疾病的复发埋下隐患。5、患者3个月或6个月应去医院随访复查。6、 平时如果身体出现任何不适症状,也应及时就诊。只供学习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