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023年第10期 新西部Think Tank Report丨智库报告构建多样化发展的广西现代文化产业新业态 何颖刘倩玲 广西文化旅游以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利用文化禀赋优势,围绕打造“秀甲天下 壮美广西”文化旅游品牌,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与数字化发展,拓展面向东盟的“一带一路”文化产业交流合作,以丰富多彩、高质量的文化旅游产品,推进文化新型业态和消费模式的发展,构建区域文化特色鲜明、发展形态多样性的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新业态。2022年以来,广西文化旅游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出发点,以文化产业高质量发
2、展为目标,稳中求进、守正创新,文化赋能,激发新动能,利用文化禀赋优势,围绕打造“秀甲天下 壮美广西”文化旅游品牌工程,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和数字化发展,拓展以面向东盟“一带一路”为重点的对外文化产业交流合作,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高质量的文化和旅游产品,推进文化旅游新型业态以及消费模式的加快发展,形成具有鲜明区域文化特色、发展多样化的现代文化产业新业态,推进文化旅游产业的恢复回暖和创新发展,取得积极进展。抓特色、展优势,实现持续发展广西从提升产业规模、完善市场主体、升级重点产业、支持项目建设、培育新兴业态等方面,建设广西特色的现代文化产业业态,努力走一条符合自己实际和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3、。广西推进文化产业的政策发力显效,文化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持续扩大,资产总量、利润总额、投资规模保持增长,新业态带动作用增强,文化产业总体平稳发展。2022年,广西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以下简称:规上文化企业)数量829家,比上年增加25家,同比增长14.3%。规上文化企业涉及小类行业93个,增加2个。广西规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31.68亿元,连续两年突破千亿元,增长14.3%,比全国高13.3个百分点,比西部地区高14.1个百分点。其中,文化制造业营收504.45亿元,增长7.9%;文化服务业营收568.42亿元,增长20.5%,文化批发零售业营收158.81亿元,增长15.2%
4、。以项目推进产业发展,广西注重文化旅游产业重大项目建设。截至2023年10月,广西文化旅游产业重大项目库在库项目262个,总投资5634.1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229.39亿元。举办全区文旅产业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2023年第一季度开工项目5个,总投资350.6亿元,计划竣工项目4个,总投资19.23亿元,已完成投资18亿元。广西文化旅游经济呈快速复苏态势,2023年上半年,全区共接待国内游客4.2亿人次、同比增长44.5%,比2019年同期增长24.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218.6亿元,同比增长30.3%,比2019年同期增长0.5%,旅游经济指标总体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为适应
5、新时代发展,广西以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为导向,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强化创新驱动,促进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动文化与科技、旅游、体育、教育、建筑、制造等融合发展,加快发展数字创意、数字影视、数字演播、数字艺术、数字出版、数字印刷、数字动漫、数字娱乐、高新视频等新型文化业态,延伸文化产业链。1、合作盘活演艺市场,推动舞台艺术多出精品广 西 印 发 “广 西 有 戏”品 牌 战 略 行 动 计 划(2022-2024),启动广西舞台艺术创作题材库建设计划、重大创作项目扶持计划、广西艺术创作项目签约计划等9个专项行动。广西演艺集团与北京开心麻花娱乐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完成战略协议对接磋商、
6、剧场策划和成立广西分公司选址事宜,双方将发挥优势互补作用,共同盘活广西演艺资源。2022年,开心麻花共举办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构建面向东盟的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区域中心研究”(项目编号:19XGJ007)阶段性成果4新西部 2023年第10期智库报告丨Think Tank Report出25场,吸引近25000名观众,投入剧目内容组织、营销宣传、运营管理资金总额共750万元。开心麻花还投入资金200万元,与广西广播电视台“930频道”联合举办主持人明星场恋爱吧!人类,进行广西本土化尝试,收获良好效果。2022年,广西共有营业性演出活动468项,24062场,参演人数共2156人。其中,涉外营业
7、性演出活动175项,共12312场次。其中,柳州市三江县的坐妹三江观看演出人数1.78万人,演出场次178场,收入约126万元,全年新设立演出经纪机构107个。2、推动非遗融入现代旅游业广西出台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等文件,扶持创意产业发展。广西木偶创意产业实践基地在桂林市东漓古村景区建成,这是一个“木偶+文旅+产业”多态融合的创新型项目。“六堡茶制作技艺”“瑶族油茶习俗”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组成部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力。2022年广西“非遗购物节”通过在“一键游广西”网络平台搭建“广西非遗精品线上展示展销馆”等云端卖场,
8、以线上直播“带货”、线下探店直播及短视频宣传等形式,展销广西十四个市的百余件非遗好物,覆盖“吃、穿、用”等多个生活场景,同时发放广西文旅消费券助力非遗惠民销售活动,让广西非遗产品走上云端,促进广西文旅市场复苏复兴。创意设计是文化遗产在当下创造性转化、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手段。2022年“广西有礼”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大赛以“壮美广西 创意未来”为主题,收到广西区内外及部分东盟国家的参赛作品共计1889份,评选出金奖3名、银奖4名、铜奖7名、优秀奖22名、优秀创新奖10名、优秀组织奖20名,共计66个获奖作品。同时,广西文化产业集团与优秀的设计、生产、销售企业和平台进行大赛成果转化签约,推动优秀创意作品
9、产业化,带动广西文创品牌高质量发展。3、适应新需求,发展视听产业广西立足产业基础和区位特色,推动建设中国-东盟网络视听产业基地、柳州772数字文创产业园等基地建设,逐步构建上下游贯通的产业集聚群。截至2022年底,中国-东盟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入驻广电视听各类企业29家及沉浸式体验实体展馆1家,营业收入19.48亿元,从业人员4861人。柳州772数字文创园致力于打造西南地区知名数字广告园,构建广西一流新型电商平台,建设国家级动漫游戏产业基地。2022年,园区产值达到3个亿,已集聚100多家视听企业,如湖北知音动漫、深圳普乐方股份、北京启迪数字教育、广西首斧传媒等龙头企业。2022年广西立项电影2
10、0部,获得电影剧本(梗概)备案回执单12部,其中故事片10部、科教片2部;向国家电影局申请公映许可电影11部,李明瑞小初2部电影获得公映许可证。电影秀美人生分别荣获中宣部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广西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特别奖、广西第十届文艺创作铜鼓奖;电影湘江1934向死而生荣获广西第十届文艺创作铜鼓奖。2022年,广西新增影院20家、银幕120块,共计营业影院323家,电影票房6.2亿元,观影1563万人次;投入电影专项资金2345万元,扶持影院建设与疫情防控,其中,2022年中央补助地方电影专项资金1000万元,广西电影专项资金1345万元。广西广播电视
11、行业总收入79.2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47%,特别是新媒体、集客业务、网络直播、动漫游戏等业务收入增势较快,其中,新媒体业务收入3.13亿元,同比增长20.75%。举办了3场全区性的动漫创作赛事。广西全年制作纪录片180部共594集,时长2077分钟;制作发行电视剧新时代青春之歌(大山的女儿)1部,共40集,时长435分钟。制作发行五部电视动画片,总计62集,时长347分钟。南宁峰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2年的广播电视节目销售收入达到了1641.86万元,制作动画音乐公主爱美莉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2年第三季度优秀国产电视动画片推荐片单。4、发挥对外优势,拓宽与东盟文化交流贸易通过线
12、上加线下的形式,成功举办中国-东盟视听周、2022年度中国-东盟电子竞技系列活动、中国-东盟电影文化周、第17届中国-东盟文化论坛等对外文化活动。第四届中国-东盟视听周上,中国-东盟青年主播创造营(第二季)研学路线首次走进东盟国家;译制展播活动首次实现“双向互译互播”、首次面向公众公开放映,共有49部共计178集优秀视听作品,在7个国家的61个主流媒体频率频道和新媒体平台播出,展播活动覆盖海外观众人口约2124万人。10个项目在2022中国-东盟视听传播论坛上签约,与往届相比,签约项目的覆盖范围更加广泛,为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文化贸易开拓更广阔的空间。2022年度中国-东盟电子竞技系列活动,主
13、要包括中国-东盟南宁电子竞技邀请赛、中国-东盟电竞文化和数字经济产业高峰论坛、中国-东盟游戏动漫嘉年华、广西电子竞技大赛等板块内容,为广西与东盟文化交流注入新鲜活力。中国-东盟版权贸易服务平台,展示作品超过2700个,覆盖中国、马来西亚、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6个国家;平台入驻单位和机构超过140家;与越南、472023年第10期 新西部Think Tank Report丨智库报告印度、法国、德国、加拿大、美国、缅甸等31个国家达成输出协议185个;与英国、日本、德国、韩国等9个国家达成引进协议166个。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多渠道发展文旅新业态广西通过推动文化产业园区项目、文化与旅游、科
14、技相结合、与文旅相关基础设施的项目建设,以引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培育新业态。1、以重大项目为依托,培育文旅新业态为打造新业态,扶持重大项目,广西编制了广西“文旅+”产业融合培育新业态拓展新消费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2022年广西文化产业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规上文化企业有75家,比上年增加23家,增长44.2%;实现营业收入470.17亿元,增长26.5%,比规上文化企业整体营业收入增速高12.2个百分点。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规上文化企业收入占全部规上文化企业的比重为38.2%,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与之相关的16个行业小类中,11个行业营业收入实现增长,其中,互联网其他信
15、息服务、多媒体游戏动漫和数字出版软件开发、互联网文化娱乐平台增速超过100%。广西出台广西文化旅游产业重大项目管理工作暂行办法(修订)广西文化旅游产业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推进机制,举办2022中国(广西)大健康产业峰会,出版印发2021年版广西大健康和文旅产业发展蓝皮书,召开全区文化旅游产业重大项目建设工作推进会,文旅产业重大项目投资目标任务顺利推进。2022年广西文旅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与开竣工仪式上,5个文旅重大项目签约,总金额11.2亿元;11个文旅重大项目已开工,总投资额为70.4亿元;另外,13个文旅重大项目已竣工,完成投资约48亿元。桂林融创、北海银基等一批文化旅游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中国-
16、东盟影视演艺中心、桂林袭汇国际文化世界、桂林市临桂工业集中区五通现代工艺美术产业园(一期)、桂林希宇文化创意产业园、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民族艺术文化产业基地等10个文化产业项目被纳入2022年重大项目推进,总投资85.64亿元。平陆运河项目沿线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文化旅游资源规划也在积极筹备当中。2、注重招商融资,合力引进文旅新项目广西制定2022年自治区大健康和文旅体育产业链招商工作方案,实施产业链招商。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组织粤桂协作文化旅游(广州)招商推介会,崇左市人民政府、大新县人民政府、崇左市江州区人民政府与广东地区文旅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举办文化和旅游部产业项目服务平台第29期精
17、品项目交流对接活动(乡村振兴巴马专场),巴马瑶族自治县分别与上海携程商务有限公司、广东奈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携程度假农庄、寻香师巴马香料产业文化创意园项目。在北京举办的世界文旅品牌大会暨第七届“一带一路”文旅科技高质量发展论坛上,重点发布2022年更新版广西文旅产业投融资对接服务平台,截至年底,平台有704家企业入驻,共发布招商项目491个。2022年广西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政银企交流视频会议召开,推动金融机构和文旅企业沟通对接。“重大产业项目贷”和“文旅贷”等金融创新产品为企业提供了重要的纾困解难途径。广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和广西旅发大健康产业壹号发展基金支持了多个文旅产业项目建设。3、
18、发展夜间经济,扶持跨境电商直播,为提振文旅消费注入新活力2023年12月,广西举办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交流会系列活动,邀请全国著名专家、企业家和区内外知名企业参加,通过专家演讲、案例分享、品牌推介、现场考察、沉浸体验等形式,共商广西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大计,公布一系列广西文旅夜游品牌。南宁市东盟文化和旅游片区、柳州市月也侗寨、桂林市东西巷、桂林市融创旅游度假区、崇左市太平古城街区等5家单位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举办2022年首届广西文化旅游消费大夜市活动,共发放线上线下文旅优惠券约10万元,线上直播推广点击量约22万余次。其中,在南宁主场启动仪式上多平台直播线上观看总人数1
19、001万人次,现场30个展位销售2.64万元,共计拉动活动场地万科里商圈销售47.83万元,带动客流量6.3万人次。桂林主场东西巷街区设置展位60个,展位销售额约10万元,拉动东西巷街区消费200多万元。北海主场高德街巷30余家商铺开业,设置展位近百个,总销售额84万余元。“南宁之夜”的夜间经济项目,从2023年1月开街到11月底,已接待游客840万人次,演绎了广西夜间文旅街区的发展传奇。“跨境电商+直播”成为广西文化产业的迅猛增长极,南宁市逐渐形成了面向东盟的跨境电商直播聚集地。2020年至2022年,南宁市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分别为21.64亿元、77.7亿元、137.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
20、98%、259%、77.4%。2022年,南宁、崇左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商交易额分别为137.9亿元、25.3亿元,同比增长77.4%、6.5%。广西广电网络公司建设的中国-东盟跨境主播孵化基地和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影视译制科创中心,旨在打造以东盟为重点的海外融媒体宣传矩阵。在主播孵化基地,提供了包括跨境电商主播培训和新媒体业务培训48新西部 2023年第10期等课程,已成功孵化出20余名外籍主播。科创中心的自主研发的译制平台自投入商用以来,已成功译制了500多部电影、800多集电视剧和5000多个短视频。这些内容经过多语种频道运营,涵盖了等多个语种,已在Youtube、Facebook
21、、Tiktok、印尼Indibox、UseeTV等海外主流新媒体平台落地播出,总订阅用户数已超过100万,覆盖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放量超过2亿次。4、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促进文旅产业数字化发展广西积极开展文化产业领域内的科技研发项目,包括“大规模多模态旅游行为数据分析关键算法研究与工具开发”等8个项目。这些项目聚焦于制约广西文化旅游发展的技术难点,并根据广西民族文化自身的特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共性关键技术以及工具接口和标准,获得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资助科研经费468万元。2022年,印发加快推进广西六堡茶及特色优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加强技术集成创新,资助实施茶叶科技计划
22、项目68项,累计资助财政科技经费0.74亿元,带动企业44家,撬动社会资本1.89亿元,在促进茶树品种选育、茶树高效栽培、茶叶加工技术革新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已形成昭平、三江、凌云、西林、灵山等5个产茶大县,正在大力打造全国最重要的六堡茶、茉莉花茶、早春绿茶等特色茶优势区域。“六堡茶”被评为全国最具发展潜力的三大品牌之一,“三鹤”“中茶”等品牌进入茶品牌全国百强,广西茶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文化装备技术方面,桂林智神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自主研发多项核心技术,包括伺服电机陀螺仪稳控技术、图传图控技术、稳定器机械跟焦技术以及相机控制技术等。广西产研加一数字虚拟技术研究所专注于广播电视领域及视觉
23、领域的数字虚拟技术、仿真技术,及其应用视觉领域内的数字孪生技术研发,打造了众多大型节目晚会的开幕影片,例如春节联欢晚会、青歌赛、年度经济人物等。同时,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以及国庆七十周年的开幕上,该所研发利用的三维数字虚拟技术及裸眼3D技术展露头角。广西南宁聚象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清明上河图科技艺术沉浸特展,用科技创新城市文化旅游新形式,特展融合VR、AR、MR、AI、全息投影等前沿技术,打造沉浸式科技、国潮文化、新媒体艺术、互动演艺、网红打卡、亲子研学、非遗体验、文创设计等内容,打造沉浸式文化艺术盛宴。文化产业管理及服务的数字化方面,广西已着手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管理系统以及文化企业管理系统。
24、5、挖掘区域文化特色,发展多元文旅新业态近年来,广西通过挖掘本土文化特色,打造了一批体验式、多元化的新兴娱乐业态,在营造文化沉浸体验新场景、促进文化消费、活跃文化市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受年轻人喜爱。广西文化产业集团依托南宁剧场的场馆资源,将旗下各个子公司的电影、剧目、演员、道具等资源充分整合,打造党史学习教育新平台广西党建文化教育基地,设主题教育厅、红色文化广场、英雄长廊、艺术荟、红色文化体验馆、五星级示范党支部等参观学习场所。通过电影赏析、剧目演出、艺术培训、剧本杀相结合的党史学习教育新形式,创新提供沉浸式党建学习体验,深受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好评。其中,与广西南宁聚
25、象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沉浸式红色剧目”剧院谍影剧本杀,即以南宁剧场为场地,讲述1944年桂林保卫战的故事。剧院谍影是广西南宁聚象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在清明上河图科技艺术沉浸特展的基础上,全新打造的“沉浸式红色剧目”系列之一,以广西真实历史战役、事件为背景,结合AR技术,让形式更新颖,体验更真实,感情更深刻。该系列还有剧本杀黎明旅馆,故事讲述1947年解放战争时期的广西,用7个不同立场和任务的角色串起一系列事件。2022年,广西为广西南宁聚象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颁发首张剧本娱乐行业备案登记证明,公司的以上两个原创剧本都在国家版权局成功登记。多元化的形式,让玩家更为沉浸地体会到革命先辈为抗日救国所
26、做出的抉择里沉甸甸的分量,已经成为广西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新途径。南宁市文化旅游园区“老木棉匠园”引入大型剧本杀体验项目九门邕州小镇,是广西首个大型实景剧本杀。利用“老木棉匠园”的8万平方米景区,打造国潮古风沉浸式剧场,实现转型升级。剧本杀背景为南宁古称邕州的时期,塑造了真实历史与虚幻想象结合的完整古风世界,衍生出12个原创沉浸剧本,共计50名真人NPC,打造广西沉浸式文旅新业态。顺应新态势,多层面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11月,广西出台关于推进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通过创新统筹协调机制,加强资金和金融支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实施重大文化项目带动战略,加大特色文化产品供给,布局
27、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等手段,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1、创新统筹协调机制,加强资金和金融支持从全局性、整体性及系统性的角度,协调有关管理部门、研究机构和重点企业,举全区之力在规划文化产业发展重点、统筹文化产业资金、集聚项目资源、支持统计智库报告丨Think Tank Report42023年第10期 新西部Think Tank Report丨智库报告研究等方面,加强沟通协作,凝聚发展合力,提高沟通效率。整合现有网络管理平台,建设线上线下结合、共享共建共赢的广西文化产业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要加大资金投入,逐步扩大广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规模,安排专项经费推动创新发展,健全以政府奖励为导向、以实际成
28、效为标准,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文化产业资金扶持体系。整合各部门的资金,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文化“双创”企业等获选机构给予适当资金奖励,充分发挥梯度培育和资金引导的作用。同时,探索联合商务、金融等部门机构,将现有的文化产业荣誉称号升级为资质认定,通过为企业在市场宣传、融资等方面做背书的激励方式,提高文化产业领域评优奖励的含金量。要加强金融支持,加快“文旅贷”和“重大产业项目贷”等文旅金融产品投放,落实细化北海文化和旅游金融服务中心功能,推动中心实质化运作。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应数字文化产业特点的融资新产品和服务,开发满足文化企业不同阶段融资需求的产品,如文化产业贷款、融资租赁、股
29、权投资等。用好广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广西旅发大健康产业壹号发展基金等政府投资工具,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基金运作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让资金集中扶持真正优秀、有市场潜力的文化企业、项目、人才。鼓励企业设立文化产业类基金,探索创新融资渠道,如文化创意保险、文化产业证券化、文化产业众筹等,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2、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抓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突出企业在文化市场发展中的主体地位,重点培育骨干文化企业,着力引育一批文化产业龙头企业、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和文化“双创”示范企业,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辐射带动众多小微企业,各种规模企业良性互补的文化产业生态。鼓励文化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
30、做优做大做强,形成龙头企业。充分发挥文化产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扶持一批国有和民营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广西文化产业集团、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广西旅游发展集团、广西广投医药健康产业集团等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发展壮大。同时大力实施“双创”战略,支持中小微文化企业走“专业化、特色化、创新型”发展模式,支持有潜力有特色的小微企业、个体创作者、工作室等文化产业主体发展。要推进带动性强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以筹办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为契机,完善重大文旅产业项目库。精心谋划、储备一批响应重大战略、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具有重大示范带动效应的项目。围绕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打造桂林“世界演艺之都”“国际艺
31、术之都”等文旅融合重大项目。挖掘茶文化内涵,推动国家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六堡茶、茉莉花茶进一步产业化,发展千亿元茶产业。规划开发建设“平陆运河文旅产业带”,发展多类型山水+现代景观的航运观光,融合农文旅,开展乡村风情游、民族风情游,形成产业带状结构。加强文旅、发改、财政、自然资源等部门的协调沟通衔接,充分用好用足政策,全力帮助企业破解文化产业项目资金、土地难题,推动项目落地见效。发挥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以高技术含量、多产业协同的文化产业项目为引领,鼓励、引导和协调本土有条件的文化企业共同参与,带动提高各类本土文化企业的管理运营、业务水平和企业之间的协调配合,衔接产业
32、链条,形成产业聚力,提升竞争实力。要建设一批轻资产、重运营的文化产业项目。文旅产业项目的重资产模式,过去凭借政策支持和供需关系蓬勃发展,如今却不一定是广西文化产业最好的出路。对于陷入投资困境的现有文化产业项目,可通过引入方式灵活、观念创新的运营方,为项目提升文化活力,赋予其新生。对于新建或在建的文化产业项目,应引导其加大项目资金用于关键部分运营的比例,以软件建设为驱动,不一定需要大量资本投入,而应更侧重品牌和服务的价值变现。“南宁之夜”项目就是通过“轻资产、重运营”的发展方式取得良好效果,其中一个游乐项目开业仅17天即收回成本,应总结其发展经验,并在广西各地大力推广,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市场环境,
33、实现转型升级。3、加强特色文化产品供给,打造全矩阵广西文化IP打造文化产业精品项目,让文化赋能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首先,要大力开发广西特色文化精品,推动广西文化产业在全国性和国际性区域的产业链条中,向文化IP孵化、创意、授权等上游环节延伸,积极布局数字出版、视听设备、动漫游戏等行业的海外市场,将广西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理念嵌入作品。提升“壮族三月三”“刘三姐”“桂林山水”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IP,深入挖掘更多广西特色文化资源加以提炼和时尚性包装,集聚年轻用户流量。如,以节庆、服饰、工艺、饮食、民间传说、名人等资源为突破口,大力打造“世界壮族之乡”民族文化IP;依托历史文化名胜,把桂林“历史文化
34、名城”称号,打造成与“山水文化名城”齐名的IP;以桂林八路军办事处为主线,结合湘江战役、百色起义、龙州起义等抗战文化,打造红色文化IP;将瓦氏夫人、刘永福、冯子材等英雄的历史故事,改编为影视、动漫、游戏、演艺等形式,打造英雄文化IP。0新西部 2023年第10期利用广西气温宜人的优势,打造夜间经济品牌,重点擦亮“中国不夜城 浪漫夜南宁”的招牌,鼓励各地打造主题光影秀、餐厅酒吧、文创书店、电影院、沉浸式演出等“体验式”与“科技感”强的多元文娱场景,结合传统的演艺、餐饮、购物、娱乐场景,打造地标性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提升广西文化产业的品质和多样性。构建文旅品牌IP,需要加强宣传推广,讲好广西故事。
35、整合区、市、县主流媒体及新媒体资源,打造品牌传播矩阵,持续推出一批网红打卡地,签约一批“网红”旅游达人,实施广西文化旅游推广大使品牌宣传,组织开展广西文旅系统精品旅游线路设计大赛等活动,“借势借力”擦亮“秀甲天下 壮美广西”品牌形象。支持各地新打造和提质升级特色旅游演艺项目,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桂林艺术节等活动,把“广西故事”讲好做实。、布局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以科技提升文化创新力加强科技创新,推进文化产业“上云用数赋智”,推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建立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优、综合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现代文化产
36、业体系。统筹各方资金,支持VR、AR、XR系统开发工具、数字人、元宇宙社区等文化产业领域的新技术、新应用项目建设,加强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科技设施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并积极应用于文化领域,布局文化产业新业态。构建开放协同的产业布局,推动新型文化业态和智能化文化产品的发展。鼓励研发,探索将部分文化产业资金以“数字化转型升级”“创新研发”等专项资金的方式奖励给文化企业,引导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重视科技在文化生产过程中的支持作用,例如通过大数据实现文化供需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匹配,注重大数据在文化生产中的动态支撑作用,实现文化供需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匹配,以快速应对消费定制化时代的文化产品需求
37、变化,并极大降低企业成本。以数字化、智能技术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文化产业链各环节的文化企业培育与相互衔接,加快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小微企业为支撑,大中小微文化企业梯度分工的文化产业生态体系。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引入高端技术,推动数字化园区、数字人以及智慧产业链等创新应用,发展用户可以自主可控、自由探索、即时互动,完成文旅游览、互动娱乐、消费购物等数字生活体验的项目,为广西的民族文化、山水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注入新活力,实现优势资源的创新性转化。培育新兴数字产业,加速发展数字创意、数字出版、网络视听,同时推动动漫、电竞、直播等领域的创新,打造中国-东盟小语种影视译制人工智能科创中
38、心,以数字化创新塑造广西民族文化品牌,通过“线上版壮族三月三”等系列活动推广民族文化,推动传统演艺项目如印象刘三姐坐妹三江等的创新升级。强化现代创意设计服务对文化产业的渗透和支撑作用,推动文化创意与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工业的深度融合。此外,还应全力推进数字政务平台建设,按标准开展数据治理,为广西文化旅游部门提供政务数据服务。进一步完善“一云一池三平台”,实现自治区平台与市、县平台的数据互通,提升智慧服务、智慧营销和智慧监管水平。5、扩大对外文化贸易,打造跨境电商集散地建设面向东盟的“一带一路”(中国南方地区)版权交易中心、贸易服务基地,打造中国-东盟文化产业更高水平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中国-东
39、盟博览会、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中国-东盟电视周等平台为支撑,加强中国与东盟数字文化合作。发挥中国(广西)资本撬动作用,整合东盟数字文化资源。推动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数字化升级。将已有基础的演艺、出版传媒、网络视听等商业模式移植到东盟,培育东南亚文化市场;发挥新媒介优势,探索面向东盟的文化传播新路径。用好东盟、RCEP、自贸区、保税区等对外贸易政策与平台优势,鼓励支持文化企业进入自贸区、保税区,享受优惠政策,落实文化服务出口免税或零税率政策。发挥区位优势,把握市场趋势,将南宁打造成为面向东盟的跨境电商直播之都。以南宁为核心,串联百色、崇左和防城港等边境地区,建立西南地区最大的跨境电商集
40、散地。与浙江、广东等地的资源实现互补,区域间差异化合作。依托跨境电商综试区、自贸试验区、中国-东盟信息港、CEPA示范基地等开放平台,推动直播产业集聚,建设直播电商基地(园区),吸引区内外优质直播企业和人才落地广西,形成面向东盟的“区位靠近+资源流通+人才聚集”的叠加优势。根据不同平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习惯,进一步打造跨境电商直播的细分领域。鼓励产业城市根据自身资源打造特色直播集聚区,如柳州螺蛳粉、梧州六堡茶和人工宝石、北海南珠、玉林牛仔裤等。支持开发适合直播电商销售的广西非遗产品、工艺美术品,建立上联生产、下联销售的一体化电商供应链。作者简介何颖广西区委党校文史教研部教授,研究方向为文化产业、国际文化交流 刘倩玲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文化产业、文化传播智库报告丨Think Tank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