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构建“大思政课”的价值意蕴与实践理路.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488540 上传时间:2024-04-2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大思政课”的价值意蕴与实践理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构建“大思政课”的价值意蕴与实践理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构建“大思政课”的价值意蕴与实践理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东开放大学学报2023 年第 4 期收稿日期:2023-03-14作者简介:杨洁(1987),女,硕士,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大思政课”的价值意蕴与实践理路杨 洁(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摘 要:“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承担着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神圣职责。构建“大思政课”是新时代更好推动思政课建设的必然要求。厘清“大思政课”的科学内涵,深刻认识构建“大思政课”的价值意蕴,积极探索推动“大思政课”的实践理路,进一步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更好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关键词:大思政课;价值意蕴;实践理

2、路 中图分类号:F239.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0978(2023)04-0046-04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灵魂课程,是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核心课程。如何上好这门思政大课?“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上好思政课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准确把握思政课之“大”,深刻认识构建“大思政课”的价值意蕴,积极探索有效推动“大思政课”的实践路径,对于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一、“大思政课”的科学内涵“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

3、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大思政课”的提出,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根本问题。思政课何以为之大?明确“大思政课”的科学内涵是上好“大思政课”的前提。(一)大使命回顾党的百年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在不同时期,我们党都把思政课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思政课建设在多个场合发表过重要讲话,强调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地位,这也彰显了思政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思政课建设要胸怀两个大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我们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

4、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2立足“两个大局”,于思政课教师而言,机遇与挑战共存。一方面,就机遇而言,能够更有底气讲好思政课。进入新时代,我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思政课教学中,通过案例、视频、实地参观等方式使学生切身体会到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在教学过程中定位中国所处的世界坐标,把教学内容与世界大势相连接,引导学生既立足中国又具有世界视野,从而更好地上好思政课。另一方面,就挑战而言,能够增强教师把握问题的能力。当前,在“两个大局”、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大背景下,人的思想发生碰撞,呈现多变性、复杂性等特征。作为思政课教师要正确把握主流意识形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用马

5、克思主义理论观察时代、引领时代,把思政课教学内容融入世界变局中,引导学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局势中,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二)大课堂“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1这里的大课堂不是指特定场地的规模之大,而是将课堂延伸至社会生活中,将64整个社会比作课堂。思政课之“大”并不是全盘否定课堂教学“小课堂”,而是突破课堂教学的限制,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拓展了思政课的宽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发展,有效克服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使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斗志,促进知行统一

6、。(三)大体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3“大思政课”之“大”在于突破时空界限,构建多元主体全方位育人的大体系。“大思政课”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参与,这里的全员既指全体思政课教师,也包括除思政课教师之外的全体教育者,例如学校、家庭、社会中的教育工作者,从而有效整合育人资源,形成全方位多主体的“大思政课”格局。一是线上线下相结合。例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三章讲到爱国主义时,可以到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联系红色讲解员,开展“云思政课”,与线下学生展开互动,通过直观生动的代入感,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到爱国的责任与担当,从而厚植爱国情怀。二是课内与课外

7、的相结合。构建“大思政课”,要注重各学段之间思政课相衔接,打造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平台,同时思政课与专业课之间要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形成协调效应。三是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构建“大思政课”,不能仅囿于学校范围之内,而要让思政课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贴近实际,构建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共同参与的协同育人体系。二、为何构建“大思政课”:价值意蕴“大思政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门实践大课,要善用“大”资源、汇聚“大”合力,坚持守正创新、讲好大道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时代新人为己任,构建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新格局,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启智润心的育人氛围。(一)坚持守正创新构建“大思政课”要坚

8、持守正创新。“大思政课”在本质上是思政课,首要目标是要为讲好思政课服务。推动新时代思政课守正创新,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用党的理想信念激励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进而教育引导青年学生铸牢理想信念之基,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一方面,就“守正”而言,在本质上要旗帜鲜明,擦亮马克思主义的底色。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局势,要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开启人生新天地。就目标而言,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心怀国之大者”,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就内容而言,构建“大思政课”要把内容建设好,立足两个大局,把党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9、的故事、人民的故事讲好、传承好,弘扬中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另一方面,就“创新”而言,构建“大思政课”,要创新教学方法、搭建教育平台拓展育人途径。就创新教学方法而言,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在守正的前提下要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利用信息技术拓宽思政课的广度,实现知情意行有机统一,使思政课由“干巴巴”“没有生命”变成富有“生机活力”受学生喜爱的课程。就搭建平台而言,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积极探索把思政课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把课堂延伸至社会新天地,打造“行走的思政课”,使校内校外、网上网下、课内课外相结合,使思政课更好地“接地气”“亮起来”。(二)致力讲好道理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达到启智润心

10、的效果。构建“大思政课”,作为教师必须旗帜鲜明,站稳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让思政课绽放真理光芒,增强“大思政课”的高度。第一,讲好马克思主义光芒之理。马克思主义一经诞生就照亮了世界和中国,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深刻改变了世界和中国。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政课建设的支撑,确保讲好马克思主义的道理。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但马克思主义仍然闪耀着真理光芒。踏上新征程、奋进新时代更加需要新思想武装,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教育学生坚决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做斗争,引导学生感悟真理、把握真理,用真理指引人生航向,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第二,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之理。中华优秀

11、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为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生生不息提供了丰厚的营养。构建“大思政课”,需要关注时代变化,挖掘好、阐述好、运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丰富养料,并将其很好地融入思政课教学中,教育引导学生提升自身修养,练就过硬本领,不负时代、不辱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精神根基,我们要不断从中汲取营养和智慧,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提供精神支撑。第三,讲好百年党史厚重之理。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回顾这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这其中蕴含的道理,要给学生讲清楚。党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要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中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不断奋勇向前、在逆境中奋起的密码;讲

12、清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将来怎样继续成功;讲清楚如何树立大历史观,拓宽历史维度、增强历史担当,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74山东开放大学学报构建“大思政课”的价值意蕴与实践理路贡献青春力量。(三)落实立德树人构建“大思政课”,要求思政课教师明确使命担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大思政课”的深度。作为培养时代新人的核心课程,思政课教师责任如山。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四为”方针,牢牢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不断培养勇担重任的时代新人。新时代的大学生是伴随网络成长起来的原住民,他们思维活跃、价值多元,敢于直面问题并善于挑战自我。时代发展永无止境,学生思想行为不

13、断变化,思政课理应顺应时代潮流,提升育人实效。相对传统思政课而言,“大思政课”具有更明确的目标导向、实践导向和政治导向,有助于推动更加富有活力的“大思政课”建设,推动思政课教育改革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思政课提质增效。三、如何构建“大思政课”:实践理路“讲好思政课不容易,因为这个课要求高。”4构建“大思政课”,这个要求也更高。通过善用历史资源、社会资源、教育资源,重在提升“大思政课”的厚度、宽度与温度。(一)以历史资源为载体,夯实“大思政课”的厚度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思政课之“大”在于拥有贯通古今的大历史观,具有跨越百年历史维度的丰富的历史资源。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总结历史经验的大党

14、。百年大党,从苦难中走来,并不断走向辉煌。我们要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融入“大思政课”,夯实大思政的厚度。第一,回望历史,立大志。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描绘了人类发展史上最壮美的画卷,书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辉煌的史诗。要将“四史”教育融入“大思政课”,树立正确的大历史观,深入挖掘历史资源,清晰阐述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深刻阐述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原因,用党的百年历史教育青年学生立大志、明方向、砥砺品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青春和能量。第二,立足现实,识大势。历史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但在规律面前人不是消极被动的,人们可以认识规律、总结规律

15、,顺势而为,掌握历史主动,从而更好地前行。构建“大思政课”,要引导学生识规律,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自觉,用百年党史的鲜活案例,引导学生树立大历史观,利用规律来认识形势,把握时代发展大势,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积极应对并保持定力,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第三,展望未来,提精神。百年党史,栉风沐雨。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铸造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核心的精神谱系,这些精神是支撑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密码,也是我们风雨无阻、奋勇向前的精神动力。展望美好未来,面对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我们仍然需要弘扬党在历史上形成的宝贵精神。构建“大思政课”要肩

16、负起传承红色基因,发扬优良传统的责任与使命,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丰厚的营养,用伟大的精神激励学生、感染学生,引导学生,积聚起不断奋进的力量。(二)以社会实践为抓手,拓展“大思政课”的宽度思政课具有很强的实践特色,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观照现实,而不是书斋里的学问。构建“大思政课”,强调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社会实践是“大思政课”最鲜活的教材。为了更好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需要在以下两方面发力。1.把社会实践引入“大思政课”一方面,善于挖掘社会实践中的思政元素,不断充实思政课教学内容。作为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社会实践中的鲜活案例,可以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使思政课“

17、活”起来。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及时融入时政热点、党的最新理论及学生关注度较高的案例,既可以帮助学生解疑释惑,又能提升思政课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让典型人物走进课堂,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构建“大思政课”要善于讲好英雄故事,弘扬崇高精神。百年党史,波澜壮阔,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涌现出无数感人肺腑的英雄故事,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铭记,同时为思政课提供了优质的素材。此外也要开展英雄人物讲思政课的实践活动。根据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走上讲台,例如劳动模范、时代楷模、青年榜样、改革先锋,重要事件的参与者、制定者等,走进思政课堂,分享自己亲身经历,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引发

18、学生共鸣,砥砺学生品格,增强思政课的说服力与吸引力,达到启智润心的效果。2.让思政课走入社会实践要使学生对理论有更加清晰的认知,有很强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就让学生走入生活,走进广阔天地以社会实践为课堂,不断拓展思政课的宽度。社会实践与传统的课堂相比,更加立体鲜活、形象生动,在参与社会实践的同时,能增进理论认知,陶冶情感、坚定信念,培育学生的担当意识。一方面,要充分挖掘社会实践中的育人元素,构建育人大课堂。只要能够承担育人功能,就要充分挖掘84山东开放大学学报2023 年第 4 期其中的思政元素,构建大课堂。由此观之,各地的校史观、纪念馆、博物馆、红色景点、历史故居,重要的历史事件纪念日以及重大的

19、活动仪式等等,都可以成为立德树人的大课堂。这些课堂具有很强的代入感,情境性和感染力,深受学生喜爱,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另一方面,要搭建实践平台,使学生在真抓实干中增长才干。立足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学习需求搭建与思政课相关的社会实践平台,例如大学生志愿服务等,在实践中增才干、练本领、体悟国情民情,感受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进而明确自己的使命担当,增强社会责任感。(三)以提升教师能力为重点,增添“大思政课”的温度“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思政课的内容涉及很广,对教师要求很高,因此讲好思政课并不容易。而构建“大思政课”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加强

20、教师队伍建设,提升自身素养思政课是一门灵魂课程,也是一门信仰课。构建“大思政课”同样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信仰课。其一,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身体力行,用学识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点化学生,让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其二,要让理论功底深厚的人讲道理。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如何把道理讲活讲透讲深,使学生入脑入心,需要教师加强理论学习,要有“一潭水”的知识储备。思政课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为自己充电,做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使教学用语通俗化、接地气。其三,要让品德高尚的人讲道德。思政课教师承担着扣好学生人生第一粒扣子的神圣职责,因此教

21、师首先应该具有良好的品德操守,自觉做为学为事为人的表率,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真善美,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2.加强课堂建设,提升课堂质量思政课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力军,教材是教师上课的总抓手,要在学懂弄通教材上下功夫。其一,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科学把握教学内容,这是让课堂“活”起来的前提。教师如果没有吃透教材,课堂会是沉寂的、呆板的,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其二,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可以适当拓展教材内容,这是让课堂“亮”起来的前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成长规律与思想发展特点,把时政热点问题、学生关注度较高或感兴趣的案例融入教学内容,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吸引力,促进教学提质增效,更好地教育引导学生。其三,

22、教师要把握教材的内在逻辑,这是让课堂“深”下去的前提。教材是有严格逻辑体系架构的,教师要认真备课,把握教材的知识框架,掌握每一节课的重难点及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同时要认真写好教案,并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及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不断修改完善教案,做好课堂效果追踪。(四)以创新教学方法为切入点,增加思政课的热度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思政课教学插上了信息化的双翼。当代大学生是网络原住民,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强,因此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利用“互联网+思政课”的新模式,实现思政课教学的变轨超车。其一,革新教学形式。教师可以利用“慕课”“翻转课堂”“金课”等新模式,使学生聆听

23、专家学者对某一问题的讲解,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其二,搭建思政课教育平台。教师可以利用“智慧课堂”“蓝墨云班课”“职教云”“微知库”等平台,上传学习内容,发布学习任务,设置各种活动,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动起来”,提高“抬头率”。其三,打造“VR+思政课”新样态。5G 时代的到来,虚拟现实技术日渐走向大众视野,也为教学带来机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使师生可以足不出户在虚拟场景中得到体验和交流,使教学更具生动性与震撼力。其四,拓展思政课教学场域。教师可以根据某一设定的主题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入生活,走入实践,使学生在广阔天地中见世面、练本领、增才干,深化理论认知,

24、做到知行统一。四、结语“大思政课”,所要构建的是一种全新的课堂生态。在构建过程中,我们要厘清何为“大思政课”、构建“大思政课”的价值旨归和实践路径,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思政课建设注入新活力,拓展其宽度、提高其高度、夯实其厚度,增加其温度,这样接地气的思政课才是受学生喜爱的思政课,是我们期待的思政“金课”。参考文献:1“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人民日报,2021-03-07(03).2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13.3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4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13.94山东开放大学学报构建“大思政课”的价值意蕴与实践理路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