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评价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481217 上传时间:2024-04-2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907.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评价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评价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评价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九 江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陈则飞 男 福建政和人 博士 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继续教育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评价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陈则飞(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福建福州)摘 要:高职劳动教育评价是高职院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必然举措、衡量劳动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完善劳动教育功能的重要保障、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内在要求 当前高职院校由于受限于各种主客观因素 导致劳动教育评价存在评价主体单一、内容简单、方式落后、功能不足等现实困境 高职院校应推动劳动教育评价主体联动化、内容全面化、方法多元化、反馈高效化从而着力发展学生劳动素养 为国家培养更多担当民族

2、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关键词: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评价 现实困境 优化路径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恩格斯在 自然辩证法 中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强调劳动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 是人作为人之最本质最显著的特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原理 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 劳动教育是以人为本 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的教育 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教育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有着现实意义 年 月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孩子们“从小就要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年 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教育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创造”

3、年 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 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年 月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中提出“将劳动教育纳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并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制定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评价标准 年 月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 纲要)要求高职院校“开设不少于 学时的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并进一步优化劳动教育评价实施细则 以充分发挥劳动教育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功能 年 月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 方案)中再次提出 高职院校要正确认识到劳动教育

4、的重要性 关注劳动教育的过程性评价 注重对学生参与劳动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情况展开评价 劳动教育评价是高职院校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指挥棒 直接关系到新时代高职劳动教育的质量 但是 由于受限于各种主客观因素 劳动教育评价存在评价主体单一、内容简单、方式落后、功能不足等现实困境 因此有必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 认真梳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评价的内涵、意义和困境 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策略 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质量 以助力学生顺利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九 江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陈则飞: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评价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一、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评价内涵及特征意见 和 纲要 均强调高

5、职院校要立足于高职劳动教育的标准和内容 在高职劳动教育目标的引领下 积极优化和完善高职劳动教育评价 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 合理利用各种先进手段对高职劳动教育全过程进行监测与评价 从而充分发挥高职劳动教育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功能 正确认识和理解高职劳动教育评价内涵及特征是科学诊断劳动教育成效的重要基础与关键前提 本研究探讨的高职劳动教育评价 是指高职院校根据学校劳动教育情况和学生具体学情建立一套系统的、完善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借助先进的评价理念和评价方法 对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劳动教育活动、过程和结果等进行客观、全面、针对性的评价 进而更加科学地检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成效 助力高

6、职院校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新时代工匠综上 高职劳动教育评价是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其在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过程中发挥着“指挥棒”和“助推器”的重要作用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评价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 高职劳动教育评价是结果与过程并重的评价 新时代高职劳动教育评价不仅要关注劳动教育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学习态度 而且也要关注高职学生最终劳动学习成果的参考价值 努力在过程与结果之间寻求平衡 其次 高职劳动教育评价是量化与质性并重的评价 新时代高职劳动教育评价不仅需要对劳动教育课时、教学任务、练习实践等进行量化评价 而且还需要综合运用档案袋评价、表现展示评定、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等质性

7、评价方法 再次 高职劳动教育评价是“一体多元”的评价 新时代高职劳动教育评价应坚持一体化设计原则 并采取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与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以确保能够有效监测和科学评价劳动教育的开展过程和开展效果 最后 高职劳动教育评价是增值性的评价 新时代高职劳动教育评价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劳动品德、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劳动价值等劳动素养 以此推动学生的多元发展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评价的重要意义(一)是高职院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必然举措当前 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已经迈入了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中华儿女的共同使命 而这一历史使命最终要靠全体人民辛勤劳动 为此 党和国家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

8、式 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以推进 以期推动大学生劳动素养的提高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离不开劳动教育评价的结果导向、价值引领和诊断功能的保障 这在提升高职劳动教育实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意见 明确要求高职院校建立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纲要 进一步指出高职院校要优化劳动教育评价实施细则、方案 再次强调高职院校应“加强劳动教育评价”这都从政策上对劳动教育评价提出具体要求 意见 纲要 方案 中有关精神的贯彻和重点任务的落实需要充分发挥劳动教育评价的价值和功能 可见新时代完善高职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既是国家政策的题中之义 也是推动劳动教育从顶层设计走向落地实施的必然举措(二)是高职院校衡量劳动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

9、新时代高职院校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主动将劳动教育放在重要的工作环节中 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党和国家日益重视高职劳动教育 连续下发 意见 纲要 方案 等文件 释放出国家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的明晰信号 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伴随着高职劳动教育的深入推进 以下两个核心问题正成为影响高职劳动教育质量的现实关键点:一是如何评判教师开展的高职劳动教育是否达到国家政策要求 二是高职劳动教育活动是否真正提升了学生的劳动素养要全面准确把握这两点 就必须以高职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为评判依据 防止高职劳动教育陷入无章可循的境地 如果高职院校没有制定系统科学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必然会导致教师无所适从

10、 不利于高职劳动教育质量的提升 可见 新时代完善高职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既是提升高职劳动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也是完善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应有之义(三)是高职院校完善劳动教育功能的重要保障高职劳动教育评价的工具价值主要体现在其以“劳动”过程为对象 对高职劳动教育过程进行监控 在此基础上对高职劳动教育进行反馈和调整不断完善高职劳动教育评价功能 从而充分发挥好高职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和导向作用“劳动创造世界”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并赋予劳动教育 九 江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丰富的内涵与理论价值 但与理论相悖的是 劳动教育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导致劳动教育功能在高职院校“五育并举”育人体

11、系中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基于完善高职劳动教育功能的视角劳动教育评价这个“指挥棒”和“助推器”可以让劳动教育实施主体清楚地知道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策略是否合理 使教师在不断的反馈、调整、优化和完善中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进而推动高职劳动教育功能的完善 不断提升高职劳动教育质量 综上所述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必须充分发挥劳动教育评价的积极作用 不断完善高职劳动教育功能 进而有效增强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四)是高职院校完成立德树人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否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是检验高职院校教学成效的根本标准 高职院校要认真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积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进而进一

12、步推动“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立德树人是高职劳动教育的初心、使命和归宿 通过以“劳”树德 实现高职学生劳动习惯、技能、精神和价值观等劳动素养的全面发展 形成“五育并举”的协同育人格局 但是 一些高职学生由于受到“躺平”“佛系”等非主流文化的侵蚀 厌恶、轻视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 表明他们在劳动观念、劳动精神等方面都出现了偏差 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劳动教育评价“求真、向善、崇美”的积极引导作用 因此 新时代高职劳动教育应以人作为重要尺度和衡量标准 积极探索学生的成才成人之道 引导学生积极践行道德理念、提升个人综合素养 从而促进学生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助力高职院校实现铸魂育人、立德树人任务三、高职院校

13、劳动教育评价的现实困境(一)主体困境:高职劳动教育评价主体单一高职劳动教育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 涉及政府、企业、高职院校、教师、家庭、学生、行业协会等众多主体 方案 强调要“构建社会、学校、政府等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体系”要求各主体要密切协作、整体推进 但是 由于职业教育本身独特的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 很容易使各个参与主体误认为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活动、专业课程学习已经存在劳动教育评价 没有必要再进行专门的劳动教育评价 这种片面的、错误的观点会对各主体参与高职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积极性带来不利影响导致劳动教育评价主体单一的问题 不利于提升高职劳动教育评价质量 高职劳动教育评价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一般都是以

14、任课教师、行政人员作为评价主体 学生并没有参与其中 难以充分发挥学生在劳动教育评价中的主观能动性 此外 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都是高职毕业学生的用人单位 对高职劳动教育评价有着重要的发言权 但在实际中却经常出现“缺位”现象 既欠缺参与高职劳动教育评价的机会 也缺少参与高职劳动教育评价的主观意愿 这种主体单一、部分主体缺位的高职劳动教育评价主观偏向很强 不仅难以兼顾各方诉求而且难以保证教育评价的全面、公正及客观 不利于高职院校全面落实劳动教育(二)内容困境:高职劳动教育评价内容简单构建完善的高职劳动教育评价体系需要设计合理的评价内容 这会直接影响到高职劳动教育的育人目标的达成度 意见 强调高职劳

15、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纲要 则进一步明确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使劳动教育内容具有全面性特征 高职劳动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必然要求高职劳动教育评价具备全方位、多层次的特点 但在现实中由于受限于各种主客观因素 导致高职劳动教育评价内容存在片面问题 一方面 与本科院校相比 高职院校的学制更短、课程体系更紧凑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劳动教育评价内容的选择 另一方面 就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而言 部分已经具备一定的劳动教育功能 模糊了专业课程评价和劳动教育评价内容之间的界限 对完善高职劳动教育评价内容带来不小的阻碍 由此 导致当前高

16、职劳动教育评价内容重技能轻精神、重表象轻实质、重校内轻校外 难以开展高效的、系统的高职劳动教育评价 从而使得高职劳动教育的质量不高(三)方式困境:高职劳动教育评价方式落后高职劳动教育能否实现综合育人价值 关键还在于是否具备完善的劳动教育评价方式 从某种程度而言 人的发展是多维度、多层次的 这就要求教育评价不能是单向度、单层次的纲要 九 江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陈则飞: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评价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也明确要求“健全和完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但是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仍然主要采取“一考定音”的终结性劳动教育评价方式 过于强调结果性的量化评价 一方面 这类量化评价方

17、法过于注重分数 通常以成绩对学生劳动学习情况进行简单量化评价 难以对高职劳动教育的实施环境、教学方案及其发展趋势进行质化评价 从而导致对学生劳动习惯、品质、精神等劳动素养的评价基本上流于形式 另一方面 基于分数的量化评价方法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 导致问卷、访谈、记录袋等教育评价工具难以被使用 难以对学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的成长与发展情况进行有效评价和实时反馈 不利于教师和学生及时进行针对性的应对、改进 此外 在“互联网 ”时代许多高职院校仍然没有将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引入劳动教育评价中 难以形成全面、准确和可靠的评价结果 导致劳动教育评价效用大打折扣(四)结果困境:高职劳

18、动教育评价功能不足客观全面的劳动教育评价对高职劳动教育活动起着重要的价值判断作用 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指挥棒”的导向功能、“听诊器”的诊断功能和“调节器”的发展功能 而这也是高职劳动教育评价得以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意见 强调要“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纲要 则要求应充分“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功能”但是由于高职院校主要以培养面向一线的技术型人才为目标 导致其主要基于社会需求和岗位要求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很容易造成高职劳动教育评价功能的弱化 一方面 由于许多高职院校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评估而开展劳动教育评价 劳动教育评价结果往往在检查结束之后便被

19、束之高阁 各个参与主体难以从劳动教育评价结果获得有效反馈 必然导致其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功能难以得到发挥 另一方面 部分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评价过程中 注重将评价结果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评优评先相挂钩导致劳动教育评价的诊断性功能过于突出 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其教育反馈和综合育人功能 从而与高职劳动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四、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评价的优化路径(一)劳动教育评价主体联动化 解决“谁来评价”的问题高职劳动教育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整体性、协同性和泛在性 这就决定了高职劳动教育评价主体的复杂性、多元性 就高职劳动教育评价而言 其本质上就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 由于每个评价主体的认知水平、关注视角、评判标准不

20、同 这就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劳动教育评价结果的全面性、科学性和客观性 因此 高职院校应积极贯彻落实意见 纲要方案 精神 构建社会、学校和政府等多元主体参与的高职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以确保各个参与主体密切协作、协同行动、整体推进有效解决劳动教育评价“谁来评价”的问题首先 重视发挥学校内部评价主体的主导作用 学校内部评价主要包括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高职院校应立足自身办学定位 制定科学完整的高职劳动教育评价制度 并重点评价劳动教育的目标、制度、课程和教学等 从而促进高职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教师是高职劳动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他们的劳动教育评价更具权威性 应根据自身承担的具体教学任务开展全面的劳动

21、教育评价如劳动课程教师要重点评价劳动课程设置和劳动教育理论 专业课程教师应重点评价劳动能力和劳动精神 思政课程教师应重点评价劳动价值和劳动意义 实训指导教师应重点评价劳动行为和劳动产品 教师的评价不应只局限于卷面考试 还要对学生的劳动表现、劳动态度和劳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学生作为高职劳动教育的直接对象 同时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 应鼓励他们以自评、他评、互评的方式开展劳动教育评价 这一过程则需要教师给予适当引导其次 充分发挥学校外部评价主体的联动作用 政府部门、家庭、企业与行业协会等主体通过各种途径和高职劳动教育评价紧密联系起来 共同组成高职劳动教育评价的多元参与主体 有效发挥外部评价主体的

22、联动作用 不仅有利于协调各方资源、激发参与热情 而且可以使高职劳动教育评价更加科学、全面 相关政府部门应发挥好指导性作用 通过政策制定、资金投入、舆论引导及监督考核等方式推动高职劳动教育评价工作的良性发展 九 江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表 高职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具体内容劳动类别具体内容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主体评价方法劳动教育课程劳动理论、劳动技能培训、劳模讲座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精神参与次数、书面考核:完成课程考试、撰写论文、撰写体会 成绩合格教师、小组知识度量(过程值:增值 )个人宿舍劳动整理内务、宿舍卫生、个人卫生劳动观念、劳动自觉、劳动强度劳动次数:每日劳动 班级内务检查总分

23、不得降低于 分 外在仪表整清 自我、宿舍、班级、教师、院系评价合格学生、宿舍、班级、教师、院系劳动度量、自评、互评(过程值:增值 )学校集体劳动图书整理、雕塑清理、卫生清洁、拔草等劳动观念、劳动自觉、劳动强度劳动次数:完成值周任务 成绩合格自我、小组、班级、教师、院系评价合格学生、小组、班级、教师、院系劳动度量、自评、互评(过程值:增值 )社会公益劳动社区服务、志愿服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等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精神劳动次数:在校期间参加公益活动不少于 学时 提供相应佐证资料 社会评价合格系分团委、校学生 处、校 团 委、社区、社会单位劳动成效社会评价(过程值:增值)专业技术活动实习、实训

24、劳动技能、劳动观念、劳动规范劳动次数、劳动件数:完成实习老师布置实训任务 实习报告、论文答辩、实习单位考核意见合格、成绩合格实习教师、实习单位劳动成效社会评价(过程值:增值)企业、家庭、行业协会和第三方评价机构应通过座谈会、调查等形式 客观评价高职学生的劳动素养 对高职劳动教育质量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 进而为高职院校优化劳动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还可以从企业、行业协会选拔一线的劳动模范、技术能手进入高职劳动教育评价队伍 进一步提升高职劳动教育评价的应用导向和引领作用(二)劳动教育评价内容全面化 解决“评价什么”的问题“评价什么”直接关系到高职劳动教育活动的科学性、全面性和系统性 对高职院校劳动教育

25、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意见 强调应“制定评价标准以全面客观记录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纲要 进一步指出应开展劳动教育的纪实评价和过程监测 方案 则提出要在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档案中纳入其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 因此高职院校应系统整合劳动教育评价内容体系 使劳动教育评价内容全面化 从而有效解决“评价什么”的问题 使高职劳动教育评价得以稳步推进首先 积极完善高职劳动教育评价内容 高职劳动教育评价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在选择评价内容时应坚持全面性原则 多维度选取劳动教育评价内容拓宽劳动教育评价广度 以确保高职劳动教育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从而全面客观地评价劳动教育成效 其次 深入挖掘各维度的高职劳动教育评价内

26、容 高职院校应在选取多维度评价内容的基础上深入挖掘高职劳动教育评价内容 细化分解高职劳动教育评价内容 建立健全劳动教育评价体系(见表)从而使高职劳动教育评价更具针对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三)劳动教育评价方法多元化 解决“如何评价”的问题高职院校毕业生主要面向生产实践一线技术技能岗位 通常采取产学结合的专业培养方式 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劳动教育的要求 也在无形之中增加了高职劳动教育评价的难度 而高职劳动教育评价方式直接关系到高职劳动教育目标的落实情况和育人实效 纲要 也明确要求“健全和完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因此 高职院校应积极贯彻落实 意见纲要方案 精神 灵活运用多种劳动教育评价

27、方法和手段 切实提高劳动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有效解决“如何评价”的问题首先 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定量评价可以通过高标准化的精准分析 对高职劳动教育进行客观的评价 但其也存在很明显的缺点 受限于变量的选取与设置 难以全面衡量劳动精神、劳动品质等内在素养 而定性评价恰恰具备这些特点 因此 坚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不仅可以发挥定量评价的客观化、精确化、标准化的优 九 江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陈则飞: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评价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势 又可以充分发挥定性评价观察、分析、归纳的作用 从而使高职劳动教育评价更科学、准确和全面 具体来说 要以高职院校专业

28、课程和劳动课程为载体 通过考试、测评、等级考试等定量评价方法 对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劳动教育中的劳动实践次数、成果等易量化的部分开展量化评价 另外 针对那些难以量化的劳动教育行为、情感、表现等应则采取质化评价其次 坚持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选择不同的评价时间节点 必然会带来不同的评价效果 过程性评价重点在于实时追踪高职劳动教育的实施过程 而结果性评价则关注高职劳动教育的最终成果 应将二者有机融合才可以使高职劳动教育评价兼具全面性与动态性的优点 应对照高职劳动教育的教学目标对劳动教育的实施过程进行记录、监测和评价 重点关注劳动教育教学目标、大纲和计划的调整 教师在高职劳动教育过程中教学内容

29、、教学方式和教学设计等方面的变化 学生在劳动过程中表现出的劳动品德、精神、态度的变化 形成周期性的反馈机制并及时进行动态调整从而更高效地实现高职劳动教育目标最后 积极引入增值性评价 纲要 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实施基于劳动素养提升的增值评价 主要目的在于淡化强调甄别选择的横向比较 重点关注和评价学生在劳动教育活动中的纵向成长与发展 因此 高职院校应建立健全高职劳动素养评价的程序、标准和方法 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劳动素养跟踪系统 对学生劳动素养数据变化进行及时的跟踪和记录 并将相应的数据动态反馈给学生使其及时优化学习方式 此外 教师还可以通过劳动记录、谈话和

30、观察等形式及时记录学生劳动素养的“增值变化”(四)劳动教育评价反馈高效化 解决“如何使用”的问题评价反馈具有诊断、反馈、改进的功能 是检验新时代高职劳动教育成效的“试金石”但是 由于高职院校主要以培养面向一线的技术型人才为目标 导致其主要基于社会需求和岗位要求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很容易造成高职劳动教育评价功能的弱化 陷入功利主义的“泥潭”改进高职劳动教育评价并不是对其全面否定 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劳动教育评价结果的客观化、标准化和科学化优势 对其结果评价导向、内容、方式进行优化 从而提升高职劳动教育评价反馈效率 有效解决评价结果“如何使用”的问题首先 积极转变“为评而评”的

31、观念 只有努力提高各个参与主体对劳动教育评价结果重要性的认识 才可以使他们正确认识评价结果并非“为评而评”不能只是将其作为应付检查、评估的工具一方面 高职院校应树立“以评促改”理念 及时将劳动教育评价结果反馈给各个参与主体 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加强和改进高职劳动教育工作 另一方面 高职院校还应积极鼓励家庭、行业协会、企业等高职劳动教育主体积极参与劳动教育评价结果的分析工作中来 提升高职劳动教育评价的反馈效率和质量 从而强化高职劳动教育评价的教育反馈和综合育人功能其次 进一步完善高职劳动教育评价结果反馈制度 一方面 高职院校应建立定期反馈制度 为不同评价主体设定针对性的反馈周期和反馈形式从而保障各

32、个参与主体可以及时全面地了解高职劳动教育的具体进展 随时改进优化 比如 政府以一年为周期对高职劳动教育实施情况进行考核或督查 行业协会、企业以每一实习阶段为周期对学生劳动技能实习情况进行评价反馈 学校和师生则以一个学期为周期对校内劳动教育课程进行评价反馈 另一方面 建立高职劳动教育评价结果科学分析机制 充分利用物联网、云平台等先进技术 切实提升评价结果的数据统计和分析能力 使高职劳动教育评价结果更加科学 同时 高职院校还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 适当增添劳动教育通报奖惩制度等相关内容 把劳动教育评价结果与教师职称晋升、学生评奖评优和学校办学考核结合起来 从而最大化地发挥出其激励和导向作用综上所述

33、劳动教育是新时代高职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评价是高职院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必然举措、衡量劳动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完善劳动教育功能的重要保障、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内在要求 高职院校应推动劳动教育评价主 九 江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体联动化、内容全面化、方法多元化、反馈高效化 从而着力发展学生劳动素养 为国家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参考文献新华社 习近平在同全国各族少年儿童代表共庆“六一”国际儿童节时强调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 少儿科技():习近平 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

34、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 ()王定华 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方向新要求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教育研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人民日报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新华社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刘运体 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评价的实施困境及优化策略 教育理论与实践():李鹏 高职劳动教育评价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高教学刊():高文红 高职劳动教育评价改革的时代要求、现实困境和实施策略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陈超欧彦麟 高职院校“一核三阶五维”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教育与职业():张力转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评价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谌舒山王瑞 构建中小学劳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教育评论():曹光前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李鹏 劳动教育评价的价值意蕴与优化路径 湖北社会科学():韩光耀石佳佳 劳动教育评价改革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及实践路径 教育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