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职院校机电设备技术专业实训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481210 上传时间:2024-04-2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4.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院校机电设备技术专业实训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职院校机电设备技术专业实训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职院校机电设备技术专业实训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19行 业 交 流高职院校机电设备技术专业实训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付亮(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智能制造学院,吉林 132013)摘要:随着我国装备制造产业不断升级改造,职业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为有效提升机电设备类专业教学与企业岗位需求的适配性,对机电设备技术专业实训课程进行升级改造研究与实践。首先,引进企业实际岗位项目到维修电工实训课程,适时更新课程内容,将课程模块化;其次,创新实训教学模式,分层递进培训学生岗位能力;最后,构建能力与素养并重的多元教学评价体系。实践证明,新模式下的实训课程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和迁移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水平。关键词:高职院校;机电专业;实训课

2、程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the Reform of Practical Training Courses for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Technology in Vocational CollegesFU Liang(Jilin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Technology,Jilin 132013)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upgrading and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s equipment manufac

3、turing industry,vocational education is facing new challenges.In order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daptability of teaching i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majors to the needs of enterprise positions,research and practice have been conducted on the upgrading and transformation of practical tra

4、ining courses i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technology majors.By introducing practical job projects from enterprises into maintenance electrician training courses,timely updating the course content and modularizing the course;Innovate practical training teaching models and gradually train s

5、tudents job abilities in a hierarchical manner.Constructing a diversified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that emphasizes both ability and literacy.Practice has proven that the teaching of practical training courses under the new model effectively promotes students mastery of knowledge and skills,as well

6、 as the cultivation of transfer ability,and effectively improves students quality.Key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major;practical training courses在我国新时代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职业教育取得了显著进步。高职院校是技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为应对新兴科技、新兴技术和新生产模式给传统产业带来的巨大挑战,培养能够适应新技术要求、具有创新精神和学习预见性、服务于技术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是高

7、职院校努力的方向1。面对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浪潮,高职院校围绕专业教育改革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积极开展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实训课程作为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新时代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关键2。2021 年新版职业院校教育目录发布,标志着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开启新的征程。机电设备技术专业由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和机电设备安装技术专业合并更名,通过机电设备技术专业实训课程建设研究与教学实践,对加强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实训课程教学研究具备积极意义。1实训课程模块化以高职院校机电设备类专业维修电工实训课程为例,以往课程教学内容往往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相结合,课程项目围绕职业技术

8、等级证书考核构建,实训项目主要为电动机电气互锁正反转控制、电动机降压起动控制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电路安装与调试,与目前机电企业岗位智能化需求不匹配3。引入企业生产案例,将机床电气故障诊断和工业机器人电气柜安装与调试项目加入课程,丰富维修电工实训课程内容,将课程进行模块化重构,划分为电动机控制电路安装与调试、机床电气故障诊断、工业机器人电气柜安装与调试 3 个模块。改造后的课程知识点和技术技能与日后工作实际应用需求联系更紧密,更能体现实训项目以企业实际生产案例为基础的内涵价值,且教学项目更具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实训教学模式创新实训教学以学生技术能力养成为目标,教学模式基基金项

9、目: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2022年度高教科研课题“新工科背景下高职工科专业升级改造路径研究以机电设备技术专业为例”(JGJX2022C169)。现 代 制 造 技 术 与 装 备2202023 年第 9 期总第 322 期于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CBE)能力本位培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围绕学生认知能力水平和学习客观规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六能六学,素质浸润”教学模式(见图 1),发挥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的主体意识和团队意识。根据专业实训课程教学内容,通过校企结合、理实结合、虚实结合意见线上线下结合等教学方式,攻破教

10、学重难点,分层递进培养学生专业基础能力、岗位专项能力、岗位综合能力,有效保障岗位技能、专业知识、个人素养 3 个维度教育教学成果的达成4。六能六学,素质浸润教学模式图 1实训“六能六学,素质浸润”教学模式以工业机器人拆装与调试课程中机械本体拆装项目为例,课前任课教师在超星学习通平台发布任务,通过设备实际观看生产、介绍大国工匠、思考社会价值内涵以及调查问卷测试等活动为学习注能,根据平台统计数据分析学生学习动态,及时调整课程教学侧重点,合理配置教学资源。课中给各组发布实训任务书,小组成员通过研读任务书搜集信息和数据,探寻研究任务完成路径,在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完成相应的实训任务。教师根据机械本体拆装

11、项目核心内容,在各小组实训过程中穿插小组抢答、小组展示、集中讲解等活动,使学生知原理、明操作、会拆装、能调试,通过团队竞技、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开展课中评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育爱国精神、工匠精神、责任担当意识,树立专业能力与素质教育齐头并进的育人理念3。课后在教学平台扩展知识领域,如课程以华中数控工业机器人为教学载体,课后在教学平台发布库卡、安川等其他品牌工业机器人的拆装视频和结构介绍,拓展学生知识面,有助于学生将多种工业机器人的内部结构和拆装方法进行联系比较,为教学增能赋能。3多元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在融入 CBE 理念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基础上,构建“能

12、力”与“素养”并重的多元教学评价体系(见图 2),以学生学习参与度、学生心理舒适度、学生思维活跃度、学生情感内化度为主要体系指标。学生学习参与度评价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广度是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的量,反映了教师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案。深度是学生学习的主动状态,反映了教师是否起到了引导作用。学生的心理舒适度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教师除了要准备课程教学知识,还应重点考虑如何消除学生心理的干扰因素,是评价课程教学优良的重要参考因素。学生思维活跃度是学生学习共鸣的体现。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习目标,设计教学引导路径,引领学生把思维过程转化为知识的积累和技术技能水平的提高。学生情感内化度是学生素质评价的重要

13、指标。课程教学不单单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是学生素质情感的培养途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个人情感、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方面,通过创设情境、启迪心智等方式,促进学生情感的迸发和内化。通过问卷分析、教师评价、毕业生反馈等形式,开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定性评价。构建评价模型时,结合个体数据和团体数据的定量评价,围绕实践课程教学中的实训项目开展教学评价,将学生情感内化度作为重要的考核点5。221行 业 交 流评价考核组由企业导师和学校教师共同组成。评价重点从基本素养、专业能力和发展能力 3 方面进行考核。个人素养重点考核团队精神、沟通能力与敬业精神,通过自我评价、组长评价和教师评价以及在团队中的贡献率

14、等指标来评价。专业评价重点在试题库中随机抽取生产现场问题,由学生完成解决方案的描述,同时独立或组队完成实际操作。发展能力是指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未来问题的能力,可通过大型设计、构思或创意设计来考核5。4实训教学效果分析实训课程改革的成效以学生学习效果作为评价。机电设备技术专业 21 年级 1 班 36 人,2 班 35 人,以智能生产线运行与维护实训课程为例,对 1 班进行新模式实训课程教学,对 2 班进行传统实训课程教学。结果显示,1 班教学目标达成均高于 2 班。在素质达成方面,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多载体多样化素质教育与传统的课堂素质教育相比,素质元素无声浸润到学习全过程,潜移默化与学生

15、价值观养成产生共鸣,其中爱国情怀、工匠精神、敬业态度、团队合作等都对学生学习起到了推进作用。在知识方面,通过导、探、研、评、拓、强的六学过程,与传统实训课程教学相比,实训课程改革更符合学习成长规律,更有利于学生从浅到深理解知识内容,有助于学生从窄到宽扩充知识领域。在技能方面,实训课程以企业实际生产设备为教学载体,以实际岗位工作内容为教学任务,以岗位实际能力培养为教学目标,教学更贴近生产实际。另外,将课程中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的项目教学,归纳到工业机器人拆装与调试实训课程中。课程实训内容模块化为机器设备安装调试、设备组态与交互、集成设备故障分析与排故 3 个项目,增强了课程培养的针对性,强化了学

16、生典型工作任务的实践动手 能力。5结语创新实训课程教学与评价是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适应性的关键,是机电设备类专业升级改造中的重点。首先,将先进人才培养理念融入实训课程教学,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根本;其次,采用企业实际生产案例为教学项目,以工程项目为牵引,将实训课内容模块化,使得教学活动贴近生产实际;最后,基于“六能六学,素质浸润”实训课程教学模式,促使达成学生三维教学目标。实践证明,新模式下的实训课程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和迁移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水平。参考文献1 马树超,郭文富.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7):13-18.2 阳益君.高职院校专业结构研究内容综述 J.职业教育研究,2018(2):16-20.3 易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吻合的高职专业设置动态机制研究 J.职业与教育,2016(16):42-47.4 曹根基.全人格育人理念在高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创新与实践 J.教育与职业,2019(10):88-94.5 冯涛.大数据时代下高职专业设置评估体系的研究 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12):55-57.图 2“能力”与“素养”并重的多元教学评价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