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职院校美术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481071 上传时间:2024-04-2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46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院校美术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职院校美术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职院校美术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185 高职院校美术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 李银玲 黑龙江能源职业学院,黑龙江 双鸭山 155100 摘要: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将思政工作贯穿于教育全过程是增强育人实效的关键,在高职院校美术各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学生能够树立正确价值观,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养。高职院校美术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必须重视思政教育实施方式的创新优化,将学科教学和思想教育相融合,借助专业能力培养的平台将立德树人工作落到实处。当前课程思政建设正在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在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定位不断凸显的情况下,通过思想政治

2、教育带给学生的积极体验,高职学生能够不断强化职业能力素养。文章就高职院校美术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结合高职学生专业能力发展特点和实际成长规律,提出了有效推进高职院校美术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策略。关键词:关键词:高职院校;美术教学;专业建设;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G711 0 引言 当前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风云变化,各种社会思潮观念激烈交锋,高职院校必须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加强思政教育工作,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从而保障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强化学生对外界思想的鉴别能力。高职院校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在全面凸显学生专业特点

3、的情况下,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得到创新优化,通过活动组织的科学管理,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在课程思政建设带来的积极体验和推动下,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能够将立德树人精神落到实处,在全面推进高职院校美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持续深化的背景下,高职学生能够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在思想政治素养以及德育品质等各方面实现综合发展。目前关于高职院校美术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学生对课程思政重视不足,课程思政教育内容资源整合不充分,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式创新性不强等,基于此,高职院校应当将推进课程思政改革作为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确实保障高职院校美术各专业

4、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持续优化。1 高职院校美术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对课程思政重视不足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一定的特殊性,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是重要的目标方向,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方面,许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缺乏对学生的价值引导,许多学生表现出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略显不足,这对学生专业能力发展容易产生一些影响。学生是高职院校美术专业教育活动的主体,其思想价值观念与课程思政建设息息相关,在结合高职院校美术课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相关特点的情况下,对课程思政的建设同样需要得到持续创新和优化。实际上,课程思政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对学生进行思想价值引导的情况下,课程思政的实

5、际推进才能满足预期的效果,但是目前许多高职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接受程度较低,很难真正主动积极投入课程思政的相关活动。1.2 教学内容开发整合不全面 高职院校美术各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推进过程中,许多教师对教育内容的整合开发不够全面,没有真正考虑到学生职业能力素养以及思想政治素养的同步发展,对教学内容的选择缺乏针对性和全面性,针对学生的个性成长产生的一些影响。当前许多教师对教育内容的设计管理不够充分,在活动组织上存在一些局限性,教师大多强调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而忽略了相关教育内容的多元拓展,在活动设计和相关组织方面缺乏针对性,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自我提升。关于教育内容的选择,主要以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为

6、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186 主,而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挖掘和利用,过分强调基本性的知识讲解,而忽略了学生的真实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课程思政的推进效果,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培养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1.3 思政教育实施方式单一化 基于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离不开教师对教育活动的多元创新,但是目前关于思政教育的相关组织实施,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教师大多强调自身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而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在关于思政教育的活动技术结构方面缺乏针对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政教育实施方式的优化调整。教师对思政教育的活动组织和管理缺乏应有的投入,在教学设计方面缺乏对学生成长过程的思想监测,导致学

7、生在思政教育方面的认知体验容易受到影响,在活动探索中学生积极性容易受到打击。目前许多教师只是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一项常规性的任务,在教育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教师大多以口头说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而忽略了学生在看问题时的具体表现,以及学生在分析和思考问题时的实际状况,这样一来,关于课程思政的推进容易受到一些影响,学生在思想价值观念上很难得到全面的进步和提升。1.4 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关于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建构存在较大的局限,对于课程思政的推进状况缺乏合理的评估,这就导致教师目标方向不够明确,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很难真正基于评价调整对课程思政的推进思路。当前许多教师在美术专业的相关活动

8、,组织上缺乏深入探索,没有真正考虑到鹤城市政本身的价值功能,通常只是强调对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任务的设计管理,却忽略了学生在实际学习中的具体需求。关于课程思政的建设效果评价不够科学,没有真正考虑到学生的综合生产状况,大多关注教师开展了哪些活动,却忽略了学生在参与活动过后的具体表现,这对课程思政的进一步深化和推进容易产生影响。2 高职院校美术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问题的原因 2.1 学生成长过程个性鲜明 高职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在 21 世纪成长的高职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有着敏锐的思维和较强的自我意识,同时内心情感丰富。在面对高职院校美术各专业课程思政的相关教学活动时,部分

9、学生表现出了一定的抗拒能力,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过分追求个性,不愿意听取教师的相关意见,由于自我意识较强,导致在成长过程中具有敏锐的感知力,同时也在内心深处有着自身的观点和看法。还有部分学生在课余生活,习惯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但是由于缺乏辨别能力,导致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容易被不良文化影响,不利于课程思政建设。2.2 教材质量良莠不齐 教材是高职院校美术各专业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但是关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推进过程中,许多教师对教材的选择应用缺乏科学性,没有真正考虑到教材本身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随着出版行业的蓬勃发展,市面上的美术教材种类繁多,但是内容上存在一些局限性,许多教师在教材选择上缺乏应有的

10、重视和关注,导致教材使用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缺失,教材整体质量容易受到影响。此外,关于校本教材的开发利用投入较为有限,许多高职院校没有做好对教师队伍的统筹,忽略了对校本教材的开发和使用,这也导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接触到的美术活动缺乏课程思政的引导价值,教材的辅助价值作用无法得到体现。2.3 教师教育理念有待革新 教师作为美术教育相关活动的组织者,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着引路人的角色,目前许多教师自身教育观念受到一定的冲击,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对课程思政的重视和关注,通常将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素养作为重要的目标方向,而忽略了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在实际教育工作中,许多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活动,管理与统筹缺

11、乏应有投入,没有真正树立正确的回城市政建设和观念,这也导致高职院校美术课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推进,未能取得预期效果。3 高职院校美术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策略 3.1 做好宣传引导,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 做好对学生的宣传引导是增强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关键,高职院校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必须格外重视对学生的价值引领,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并且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程思政的相关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187 活动,为学生专业发展和思想政治素养的同步提升保驾护航。高职院校应当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格外重视课程思政应有的价值功能,在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独特内涵与魅力的情况下,实现科学全面的统

12、筹管理。既要关注学生的真实状况,同时也要做好对活动设计的统筹规划,能够从多个角度出发,实现具有针对性的引导,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在成长过程中提高专业素质,并且在主动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实现自我认知的不断成熟。面对学生的真实状况,教师在日常管理中应当与学生保持密切的沟通交流,能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并且做好师生关系的建构,能够基于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网络时代背景下应当格外重视对美术各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宣传管理能够借助互联网,做好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在突出学生客观认知需求,有效引发学生深入探索的情况下,进一步推动学生学习观念的持续调整与转变,让学生在美术专业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

13、保持较高的专注度。3.2 整合教育资源,开发课程思政校本教材 全面整合教育资源是实现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前提,为此高职院校应当在美术各专业的教材开发上提出更高要求,一方面关注教材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另一方面也要以校本教材开发设计为基础推动学生综合认知能力的持续提升,在校本教材带来的积极影响下,提高课程思政建设的针对性,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进一步渗透提供有力支持。教师作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应当具备更强的统筹能力,在关于校本教材的开发应用上需要与时俱进,真正体现出高职院校独特的办学特色,在凸显学生个性发展需求,有效实现对学生的文化管理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教材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根据不同学习状态下学生的

14、具体表现,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上也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能够真正从学生思想价值引导的角度着手,促进教育活动的优化与创新借助课程思政相关校本教材的建构为美术各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电力基础。3.3 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教师思政教育能力 全面提高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关键在于改变教师的传统思想,为此高职院校应当格外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的持续深化,积极开展多种类型的教研活动以推动教师职业能力发展。转变教师资产观念,既要关注教师的自我发展,同时也应格外重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要求,能够在对教师实际工作特点进行深度分析的情况下,建构良好的管理氛围。教师应当尝试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了解先进的课程思政建设理论,在实际工

15、作中将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的依据,并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在思政教育活动的深入探索。此外关于思政教育能力的培养,还应借助教研活动展开围绕课程思政建设组织教师自主讨论,并且分享经验,在全面凸显课程思政价值的情况下实现对美术各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度优化。3.4 完善评价机制,做好课程思政成果监测 做好对课程思政建设成果的监测,是有效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模式持续优化的重要前提。高职院校应当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格外重视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特点,在有效体现思政育人价值的情况下,真正开展多元化的管理和统筹,能够以评价为导向,开展多元化的引导,在课程思政相关的成果监测机制,建构中促进学生的自我提升。实际上关于课程思政的评价

16、机制建构需要重视,教师所开展的各项活动能够结合活动成果做好有效的评价管理,为教师课程思政工作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奠定基础。此外关于课程思政的相关评价,同样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方面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评价,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学生表现出的思政素养进行评价,从而全面实现课程思政的有效监测,为推进高职院校美术各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保障。4 总结 总而言之,在高职院校美术各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持续深化的背景下,教师应当重视教学改革的不断落实,积极开展不同类型的教育活动,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并且实现对学生的思想引领,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对课程思政的不断适应,在强化学生美术创作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参考

17、文献 1邵统平.课程思政融入高职幼师专业美术教学的路径探究J.美术文献,2021(12):100-101.2毛琼,左晓亚.高职学前教育美术课程融入课程思政路径探讨J.陕西教育(高教),2021(11):10-11.3张敏.高职美术鉴赏课程中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策略探析J.试题与研究,2021(26):75-76.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188 4郭超群.高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思政的方法与路径J.财富时代,2021(8):78-79.5陈怡婧,佘巧霞.艺术设计类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以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立体裁剪课程为例J.中国文艺家,2021(8):117-118.6黄燕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以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为例J.作家天地,2021(13):158-160.7肖宝军,张群,王晓阳.课程思政视域下美术教学的改革向度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大众文艺,2020(22):209-210.8王玉.高职特色公共艺术课程建设及导入思政元素研究以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美术鉴赏课程为例J.美与时代(上),2020(2):114-1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