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回忆鲁迅先生练习题.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478818 上传时间:2024-04-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忆鲁迅先生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回忆鲁迅先生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 回忆鲁迅先生 一、积累运用 (一)字词积累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明láng( ) 咳sōu( ) 轻jié( ) 草shuài( ) 吩fù( ) shuāi( )弱 深恶( )痛绝 téng( )躺椅 阖( )眼 抹( )杀 2.解释词语。 ⑴草率: ⑵深恶痛绝: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明在屋子里呆得太久了,他到泳池里不拘一格地畅游了一番,心里痛快极了。 B.看到许多医务人员因抢救传染病病人而感染,我们不禁深恶痛绝。 C.书中人物的命运,引起我丰富的联想,我凝视着窗外的蓝天,不免出神入化。 D.对各种自然灾害不能麻痹大意,必须未雨绸缪,防微杜渐。 (二)语言运用 4.(1)我们说话要得体,要合乎具体的语言环境。同样是“请求对方依时出席”:举办家宴,父母叮嘱子女时可以说“到时候一定得回来”;给兄弟单位的请柬要写“敬请届时光临指导”;给下级的通知里可以写“务必准时出席”;而商店开展促销活动的广告里则应该写上“ ”。(2分) (2)今年5月9日,菲律宾公务船射杀我台湾渔民,台湾民众在抗议游行中打出“‘菲’常无情”的横幅。此横幅一语双关,一是强调射杀事件“极端(非常)残暴”,二是暗指 。(2分 (三)语文常识 5.《回忆鲁迅先生》选自《 》,作者 ,原名 , 省人。 代女作家,代表作有《 》、《 》、《 》等。 二、整体感知 6、阅读全文填写下表:萧红眼中的鲁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生活中的鲁迅 萧红眼中的鲁迅 ①人之子的鲁迅   ②人之夫的鲁迅   ③人之友的鲁迅   ④人之主的鲁迅   ⑤生活之主的鲁迅   7.本文是一篇什么问题的文章?在写作方面有什么特点? 三、课内阅读 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8.结合文本内容,概括鲁迅先生服饰美学观的主要内容。 9.文中加横线的语段运用了怎样的叙述方法?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0.文中所写的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这与我们通常了解的作为“民族魂”的鲁迅是否背离?请简述理由。 四、类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8分)  说到读书,似乎是很明白的事,只要拿书来读就是了,但是并不这样简单。至少,就有两种:一是职业的读书,一是嗜好的读书。所谓职业的读书者,譬如学生因为升学,教员因为要讲功课,不翻翻书,就有些危险的就是。我想在座的诸君之中一定有些这样的经验,有的不喜欢算学,有的不喜欢博物,然而不得不学,否则,不能毕业,不能升学,和将来的生计便有妨碍了。我自己也这样,因为做教员,有时即非看不喜欢看的书不可,要不这样,怕不久便会于饭碗有妨。我们习惯了,一说起读书,就觉得是高尚的事情,其实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的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你爱做的事,偏不给你做,你不爱做的,倒非做不可。这是由于职业和嗜好不能合一而来的。倘能够大家去做爱做的事,而仍然各有饭吃,那是多么幸福。但现在的社会上还做不到,所以读书的人们的最大部分,大概是勉勉强强的,带着苦痛的为职业的读书。      现在再讲嗜好的读书吧。那是出于自愿,全不勉强,离开了利害关系的。——我想,嗜好的读书,该如爱打牌的一样,天天打,夜夜打,连续的去打,有时被公安局捉去了,放出来之后还是打。诸君要知道真打牌的人的目的并不在赢钱,而在有趣.牌有怎样的有趣呢,我是外行,不大明白。但听得爱赌的人说,它妙在一张一张的摸起来,永远变化无穷。我想,凡嗜好的读书,能够手不(   )卷的原因也就是这样。他在每一页每一页里,都得着深厚的趣味。自然,也可以扩大精神,增加知识的,但这些倒都不计及,一计及,便等于意在赢钱的博徒了,这在博徒之中,也算是下品。  1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意;在括号内填写汉字,将成语补充完整。  嗜(    )好            手不(   )卷  12、文中把“职业的读书”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阐述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 _ ; 把“嗜好的读书”比作_____________,阐述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 。 13、下面表达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   A、学生和教师的读书都是职业的读书,因此他们都很苦痛,都很可怜。  B、职业和嗜好的合一现在的社会还做到,将来是一定能做到的。  C、嗜好的读书前行是在中获得乐趣,扩大精神和增加知识是次要的。  D、作者主为职业的读书是下品,所以应该尽可能地去追求嗜好的读书。   五、拓展运用 14.你能从鲁迅先生写的诗里找出关于鲁迅先生爱国、爱民、爱子的名句吗? ⑴爱国: ⑵爱民: ⑶爱子: 六、体验中考(2012 潍坊)(10分)  学校组织以“善待汉字,热爱母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15.你主持制订了《“社区用字调查“活动方案》,请将“善待汉字,热爱母语”八个字用正楷字体规范、工整、流利地书写在该方案的封面上。(2分)  16.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搜集到如下资料,请你阅读分析后得出一个结论。(不超过30字)(2分)        ①“汉语热”在世界各地迅速升温,日前全球已有210所“孔子学院”(国外学习汉语的学校)。日本每五六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在练习汉字书法,韩国练习汉字书法的民众愈十万人。        ②在我国一个有600多人参加的高级翻译大赛中,许多选手英译汉时错字连篇,词不 达意,词汇贫乏。在一等奖空缺的情况下,文字流畅、词汇丰富的二等奖得主竟然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评委普遍认为,我国汉字应用水平呈现下降趋势。        ③国内某网站做了“我国汉字应用现状调查”,数据统计如下:  调查内容 喜欢敲键盘,不愿动笔写 常提笔忘字,常写错别字 字体不美观,从未练书法 数据统计 57% 83% 79%   17.下面是你同学演讲词中的两段文字,阅读完成(1)-(3)题。(6分)       (甲)我与汉字形影不离,朝夕相处。忧伤时,汉字为我擦泪;欢乐时,汉字为我鼓掌。                ;课下写作时,携汉字低声吟唱。       (乙)①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否得到复兴,不是取决于它吸收了多少外来文化的精华, 而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②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是中华民族的血液。③在网络时代,我们不能“握着鼠标丢了笔杆”,不能让汉字沦为失落的文明。    (1)请结合甲段文意,仿照画线句,补全空缺内容。(2分)    (2)乙段中有一个病句,请找出来并说明修改意见。(2分)        第  句,修改意见:    (3)两段文字除对偶之外,还运用了三种修辞手法,请指出一种病简析其表达效果。(2分) 答案:1. 朗 嗽 捷 率 咐 衰 wù 藤 hé mǒ 2. ⑴(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⑵厌恶、痛恨到极点。 3.D 4.(1)欢迎您(广大顾客)届时惠顾。 (2)菲律宾(这个国家)经常无情无义。 5.《萧红全集》 萧红 张廼莹 黑龙江 现代 《生死场》《呼兰河传》《马伯乐》 6.萧红眼中的鲁迅:①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儿子②一个尊重妻子的好丈夫③一个培植晚辈作家的慈祥宽厚的长者,一个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战士,一个不卑不亢的学者④一个美满家庭的家长,一个和蔼宽厚的平易近人的老人,⑤潇洒、幽默、风趣 7.本文与一般人物传记不同,是一篇回忆录。 萧红以细腻的感觉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零碎的细节,随意点染;但感情真挚而又深厚,文笔散漫而又抒情,展现出鲁迅先生丰富的性格特征。 8. 鲁迅服饰美学观的核心思想是强调和谐(协调)。  (1) 服饰颜色搭配要协调;(2)服饰要考虑到体型特点,利用视觉偏差,有所矫正。(3)服饰要与场合、气质协调; 9. 插叙。 扩大作品容量(或:增加行文时空跨度) 。突出了鲁迅先生一贯的认真、严肃而又不失平和的性格特点,从而更加丰满了鲁迅先生的形象。 10. 是一个很生活化、很人性化的鲁迅。(或者答:善解人意、心细如丝、对小辈体恤关怀、乐观幽默、富有生活情趣、好客健谈、关心爱护青年……)  不背离。  长久以来,鲁迅在我们眼中的形象定格于“民族的伟人”、“圣人”,我们总是将他一味抬高,仿佛他的一言一行都饱含深意,生活中的每一点细节、玩笑,都要从事关民族和人民利益的高度去考量,这样一来,鲁迅人格的丰富性就被削弱和破坏了,他的许多真实的人生经历反而没法解释了。这实际上是对鲁迅的歪曲。许多年轻人对误解鲁迅、不喜欢读鲁迅的作品,恰恰就是从这种歪曲中产生的。鲁迅的许多个人行为、家事、脾气、趣味,甚至他的弱点和缺点,本来都不会有损于他的光辉,反而使他更可信、更可亲、更可爱。 11.①pì   ②释  12.木匠的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    读书并非自愿,只是工作需要,有时还很痛苦   打牌      读书出于自愿,全不勉强,有浓厚的趣味   13. C (说明:A项说“学生和教师的读书都是职业的读书”太绝对,为升学和讲功课而读书的时候才是职业的读书。B项说“职业和嗜好的合一将来是一定能做到的”过于武断,文中没有依据。  D项不符合作者观点,作者只是把读书分成两种情况加以说明,并非否定职业的读书而提倡嗜好的读书。) 14.⑴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⑵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⑶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15.善待汉字,热爱母语 (2分,从规范、工整和流利三方面综合评价)  16.全球(世界各地)“汉语热”迅速升温,我国汉字应用水平却在下降。(2分,每点1分,超出30字扣1分)  17.(1)参考示例:课堂交流时,邀汉字激情舞蹈。(2分,句式1分,语意贯通1分)    (2)第①句,在“优秀文化”后加“是否”。(2分,找对、改对各1分)     (3)参考示例一:甲段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汉字”以人的特点,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与汉字的密切关系(密不可分)。 参考示例二:乙段运用了比喻手法,用“根”和“血液”分别比喻“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汉字的重要性。 参考示例三:乙段运用了借代手法。用“鼠标”和“笔杆”分别代指电脑和书写,具体,形象。 (2分,手法和效果各1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