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层建筑管控与城市形态引导 以温哥华城市中心区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467219 上传时间:2024-04-28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6.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层建筑管控与城市形态引导 以温哥华城市中心区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层建筑管控与城市形态引导 以温哥华城市中心区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术摘要:城市形态引导是当前国内城市发展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中,高层建筑以其对城市整体空间形态的突出影响,而成为城市设计研究和城市三维秩序管控的关注重点。本文回顾了温哥华高层建筑管控政策的发展历程,从景观保护指南、高层建筑通用政策、历史区高度审查等方面详细介绍其控制内容,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 个层面阐述温哥华高层建筑管控体系与机制对城市形态引导的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总结对我国城市形态引导的启示:在宏观层面应通过大尺度的景观视廊设计,明确城市形态的长期发展底线;在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应分区、分级管控,同时将标志性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可识别性紧密结合起来;为保障城市形态管控的合法性,应构建更加开放和

2、专业化的专家管理平台。关键词:高层建筑管控;城市形态引导;温哥华;城市设计0引言2 0 1 5 年1 2 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加强对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与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和建筑风格等“基因”。城市形态虽然首先表现为一种物质实体,但构成城市之魂的却是物质实体背后所表现的各种历史、文化和精神的内涵 1。“城市形态引导”一直是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研究领域的热点。诸多学者从城市形态的认知尺度 2、城市形态的维度 3、自然生态要素与城市形态塑造的有机关系 4、城市形态研究框架

3、5、城市形态的测度与效应评估及规划设计响应 6 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部分学者从国外城市案例研究 7、城市形态管理机制 8 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城市形态引导的途径。其中,高层建筑作为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特别是城市天际轮廓线的物质要素,是城市设计研究和导则编制的关注重点。但目前国内大部分城市设计成果仍处于初步应用阶段,还无法全面反馈、验证其在不同尺度城市特色塑造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和运作模式。因此,以国内外成功的城市设计典型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可以如培根所强调的那样,“加深对城市形态背后决定性力量的认知,能为我们当前城市建设提供必要的洞察力”9。国内外有关城市形态引导的研究与实践表明,在城市中心区的整体城市

4、形态引导、风貌特色塑造过程中,高层建筑的形态管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城市风貌保护工作的重点与难点 1 0。2 0 世纪8 0 年代以来,加拿大城市温哥华(图0 1)应对城市高密度发展问题的相关高层建筑管控机制及其衍生的“温哥华主义”1,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突出对高密度城市建设及其景观的整体性保护,已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也为当前我国以城市质量与特色发展为核心的城市化新进程提供了有益的启示。1温哥华高层建筑管控政策体系的发展演变及主要内容1.1景观保护指南伴随市中心的重新开发,1 9 6 1 1 9 8 1 年,温哥华市中心的金融与房地产从业人数从1 5 9 1 8 增长至4 8

5、7 9 6 人,办公面积需求增加了2倍,达到1 4 6 万m2 1 1。伴随市中心产业升级,福溪南侧的格兰威尔岛开始从传统码头工业中心转型为集现代商业、文化、旅游、娱乐和服务于一体的城市社区中心,再开发后的格兰威尔岛每年接待游客逾8 0 0 万人次。市政府1 9 7 9 年颁布的 温哥华天际线研究,建议未来温哥华天际线应遵守以下原则(图0 2):北溪山脉是天际线中的主要元素;超过当前高度限制的建筑仅限于中央商务区;当建筑接近福溪时,其高度应降低。1.2高层建筑通用政策市中心日益增加的建设量,带来了单调乏味的城市天际线,市政府通过广泛的市民调研,以咨询其对高层建筑的态度,调研结论显示:高层建筑可

6、丰富市民的视觉观感,起到标示性作用;为阻止城市蔓延,增加市中心的就业能力,在局部区域提高高层建筑的高度限制是一个折中选择。1 9 9 7 年,市政府颁布 高层建筑通用政策,明确要求高层建筑必须促进城市特色塑造,并强调仅在部分区域建造高层建筑:中央商务区和市中心3 条主要街道,即G r a n v ille 桥和B u r?r a r d 桥端头(图0 3)。此外,高层建筑均须仔细考虑以下事项:不影响“a”级文物建筑;应设计可供市民活动的公共场所;应促进市中心绿地和广场建设;应尽量减少对公共领域产生阴影和视觉影响。1.3历史区高度审查条例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以及移民的不断涌入,温哥华市中心房

7、价居高不下。历史区虽地处市中心,但破旧的建筑和零碎的商业空间致使该区域活力不断降低。为增加该区域可负担住房数量、提升居民人数以促进该区域商业活力提升,市政府决定增高历史区建筑限高。2 0 1 1 年颁布的 历史区高度审查条例 力图为城市不同区域提供发展指导(图0 4),保持其区域性的城市风貌,并规定建筑应考虑以下标准: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应维持该区域风貌;尽量减少对公共空间产生阴影;新加建筑应考虑和千禧门等重要公共空间、纪念碑的视觉关系;现存标志性建筑应维持其突出地位。高层建筑管控与城市形态引导高层建筑管控与城市形态引导以温哥华城市中心区为例H I G H-R I S EB U I L D I

8、N GC O N T R O L A N DU R B A NF O R MG U I D A N C EH I G H-R I S EB U I L D I N GC O N T R O L A N DU R B A NF O R MG U I D A N C ET A K I N GT H ED O W N T O W N O FV A N C O U V E RF O RE X A MP L ET A K I N GT H ED O W N T O W N O FV A N C O U V E RF O RE X A MP L E康阔(意大利罗马大学建筑学院,罗马 0 0 1 8 5)1

9、“温哥华主义”(V a n c o u v e r is m)提倡妥善地处理高密度城市中的人居环境,包括:市中心舒适的天际线景观、混合功能的高层建筑、复合型公共交通及生态公园。图0 1温哥华市中心、温哥华市与大温哥华的关系图0 2 景观保护指南 管控范围图0 3高层建筑潜在位置(图片来源:h t t p s:/v a n c o u v e r.c a/d o c s/p l a n n i n g/f i n a l-c o u n c i l-r e p o r t.p d f)图0 4温哥华城市天际线高度分布示意1 2 2D E C2 0 2 32温哥华高层建筑管控对城市形态的影响2.1

10、构建以自然景观与历史为核心的城市天际线市区目前高度排名前5 的香格里拉大厦、特朗普国际大厦酒店、乔治亚酒店、温哥华大厦、一墙中心在中心区均匀分布,成为天际线的制高点。由于市中心三面临海,其地理位置也造就了独特的观景路径,以福溪、斯坦利公园为前景,由南向北、由西向东逐渐升高,至G r a n v ille街与w e s t G e o r g ia 街交叉区域达到制高点。这种分布也并非简单的线性,譬如温哥华大厦、一墙中心便坐落在G r a n v ille 街南段、中段,形成天际轮廓线“断点式”留白空间,在保证界面通透的同时,也暗示天际线的节奏变化,使得城市天际线景观变成多维度、多要素复合的城市

11、景观面。2.2以退台式高层与围合型街区重塑城市滨水景观为解决人口密度增加带来的住房危机,市中心历经2 次高层建设潮。在第二次建设潮中,重视行人观景体验的 景观保护指南 直接催生了大量间距不一的“退台式高层”建筑。福溪两侧的大型公共开放空间和城市低密度区,削弱了中心区局部高强度建设带来的景观影响,巨大的开敞空间亦是市民观赏市中心天际线的绝佳场所。为保障市民在福溪海湾能更好地观赏远处山景及充满节奏感的天际线,福溪围绕多个小海湾形成了新的高层建筑组群,普遍围合形成“半公共区域”,通过开敞的公园相互联系(图0 5)。这种私人住宅与福溪公共滨水公园的衔接,促进了高层建筑在底层的接驳。相对统一的外立面在保

12、证整体风格延续的同时,给天际线的前景部分带来秩序感,间距、高度不一的建筑单体布局,也避免了单一乏味的天际轮廓线(图0 6)。2.3鼓励多元创新与开放性的建筑形态2 0 1 6 年由 B ig事务所设计的“V a n c o u v e rH o u s e”:一方面为保护G r a n v ille 桥的人行视角和满足 景观保护指南 要求,建筑呈现一种倾斜的形态;另一方面,建筑底层通过一系列开放空间,在减少高层建筑对道路交叉口产生阴影的同时,让行人感受到社区活力。香格里拉大厦的设计(图0 7)体现了温哥华 景观保护指南的强度,由于该区域被视锥D和视锥3.2.1 所贯穿,按照重新区划法的规定,奖

13、励该建筑4 6 0m2额外的建筑面积。而一街之隔的特朗普大厦因其与香格里拉大厦相呼应的“双曲线”外形设计,也得到了城市设计专家小组的一致认可,在随后的审议会中,该方案基于 景观保护指南的出色的塔楼设计,导致政府决定将建筑高度升至1 8 8m。3总结与启示温哥华的城市形态管理经验,对我国城市在不同层面引导城市形态、塑造城市特色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3.1多层次、精细化的管控手段温哥华的高层建筑管控体系兼顾了城市形态引导、城市历史保护和城市高密度发展需求三者的关系,并采取了不同的引导策略。在宏观层面,通过 景观保护指南,设置了以景观视廊为核心的城市形态分区和发展底线;在中微观层面,通过 高层建筑通用

14、政策,将“美学整体”的理念精确地贯彻到各具体城市地块建筑形态的相互协调上,也兼顾了不同区域高层建筑的标志性及其与城市公共空间的相互支撑作用,特别是在城市商务中心区和滨水区域的相关政策引导,实现了高密度开发与城市空间质量优化等多重目标;在微观层面,通过 历史区高度审查条例,一方面强调了新建筑与既存城市环境的协调,另一方面也保障了城市肌理的延续性和历史价值。3.2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自由裁量规划系统”温哥华的城市规划管理内容分指令性和指导性2 个部分,市议会保留对指令性部分的控制权,而指导性部分则由规划局和开发许可委员会负责(图0 8)。这一城市形态管理系统在保障城市利益(刚性要求)的基础上,也为

15、不同开发地块根据自身发展需求进行进一步的建筑形态优化设置了弹性与激励条件,从而强有力地提高了建筑创新性。3.3几点启示在城市宏观层面,特别是针对山地滨水城市,山体景观是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定性、定量评估和甄选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大尺度的景观视廊设计和控制,明确城市形态的长期发展底线,以构建自然形态与人工形态相互融合的城市特色风貌。通过用地性质调整、建筑高度导控等方式优化天际线和视廊,将导控结果反馈至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一系列法定规划的编制中。在高密度的城市中心区,应根据城市未来发展目标和整体城市景观控制要求,对城市核心区域、历史街区、滨水区域等,实行分区、分级管控。对城市建设

16、项目的控制引导,也应从单一地块向相邻多个地块的整体协调控制模式转变,避免城市天际轮廓线出现突变或疏离现象,同时将标志性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可识别性紧密结合起来。有必要在现有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构建更加开放和专业化的专家管理平台。如在试点城市通过设置地区性的“城市设计小组”或总建筑师制度,使行业专家直接或间接参与城市设计项目的相关管理工作,从而构建一个由行政管理的刚性要求与专家体系的弹性引导共同组成的互补体系。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 2 0 7 8 0 6 9)。参考文献:1 秦红岭.当代中国城市形态问题的人文反思 J .中国名城,2 0 1 1(5):4-9.2 丁

17、沃沃,刘青昊.城市物质空间形态的认知尺度解析 J .现代城市研究,2 0 0 7,2 2(8):3 2-4 1.3 刘志丹,张纯,宋彦.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多维度、多尺度的城市形态研究中美城市形态研究的综述及启示 J .国际城市规划,2 0 1 2,2 7(2):4 7-5 3.4 王建国.“从自然中的城市”到“城市中的自然”因地制宜、顺势而为的城市设计 J .城市规划,2 0 2 1,4 5(2):3 6-4 3.5 谷凯.城市形态的理论与方法探索全面与理性的研究框架 J .城市规划,2 0 0 1,2 5(1 2):3 6-4 2.6 龙瀛,叶宇.人本尺度城市形态:测度、效应评估及规划设

18、计响应 J .南方建筑,2 0 1 6(5):4 1-4 7.7 郎嵬,克里斯托弗?约翰?韦伯斯特.紧凑下的活力城市:凯文?林奇的城市形态理论在香港的解读 J .国际城市规划,2 0 1 7,3 2(3):2 8-3 3.8 杨欢.重塑城市形态:美国空间形态管制的演变特征及控制实施体系研究 J .现代城市研究,2 0 2 0,3 5(5):1 0 4-1 0 9.9 埃德蒙?N?培根.城市设计 M.黄富厢,朱琪,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0 0 3.1 0 高源,王建国,张愚.实操视角下南京老城建筑高度管控基于风貌保护的南京老城空间形态城市 设 计 高 度 研 究 J .城 市 规 划

19、,2 0 2 1,4 5(7):5 9-6 6.1 1 C it y o fV a n c o u v e r.P r o t e c t in g V a n c o u v e r sv ie w s E B/O L .(2 0 2 0-0 6-0 1)2 0 2 3-0 9-0 6 .h t t p s:/v a n c o u v e r.c a/h o me-p r o p e r t y-d e v e lo p?me n t/p r o t e c t in g-v a n c o u v e r s-v ie w s.a s p x.图片来源:除特别标注,本文图片均为作者自绘。收稿日期:2 0 2 3-0 8-0 4图0 5高层建筑分布与视域关系图0 6福溪北侧空间形态(图片来源:G o o g l ee a r t h)图0 7香格里拉大厦和特朗普大厦的平面、空间形态图0 8温哥华城市规划管理结构1 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