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本汉采用伦德尔符号的原因及其语音演变研究观.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467144 上传时间:2024-04-28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本汉采用伦德尔符号的原因及其语音演变研究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本汉采用伦德尔符号的原因及其语音演变研究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本汉采用伦德尔符号的原因及其语音演变研究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本汉采用伦德尔符号的原因及其语音演变研究观*王为民 田 宇*摘 要:高本汉在 中国音韵学研究 法文原著中采用伦德尔符号的原因有三:一是伦德尔符号是高氏最为熟悉的音标符号,二是伦德尔符号能够满足高氏记录汉语方言的需要,三是伦德尔符号能够体现高氏的研究观念。高本汉的研究实践和观念对当代汉语方言研究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关键词:中国音韵学研究;伦德尔符号;国际音标;辅音引 言高本汉在 中国音韵学研究 法文原著中采用的是伦德尔符号。1940 年,我国语言学家赵元任、罗常培、李方桂翻译的汉译本问世。由于当时的印刷技术并不发达,伦德尔符号比国际音标印刷难度高,并且国际音标在当时的语言学刊物里较通行一点,因

2、此,译者将原著中的伦德尔符号转译为国际音标。国际音标(I.P.A)早在 1888 年已经诞生,历经数次修订,现已成为语言学界最为通行的音标符号。然而,在国际音标诞生之后,除了 中国音韵学研究1,高本汉在 北京话语音读本2、汉文典3以及 中上古汉语音韵纲要4等原著中同样采用伦德尔符号。那么,伦德尔符号是什么样的音标符号?为什么高本汉不采用国际音标而坚持采用伦德尔符号?这套符号背后隐藏着高本汉怎样的研究观念?对我们当代汉语方言研究又有何启示?本文即围绕 中国音韵学研究 原著和汉译本,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63*基金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本汉 中国音韵学研究 法文原著中伦德尔符号

3、所记晋方言研究”(项目编号:2019W007)。作者简介:王为民(1975 ),男,河北永年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993 1997 年就读于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为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联系导师,研究方向为汉语音韵学和汉语方言学;田宇(1984 )女,山西长治人,山西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生,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本汉研究。一 伦德尔符号概况1856 年,瑞典动物学家 Carl J.Sundevall 创造了一套普通语音字母(universal phoneticalphabet)。5基于这套语音字母,1878 年,瑞典方言学家伦

4、德尔(J.A.Lundell,1851-1940)制定出一套专门用于方言研究的音标符号(landsm alsalfabetet),即我国语言学界俗称的“伦德尔符号”。伦德尔符号综合拉丁字母、希腊字母以及西里尔字母,并对某些字母进行了改造,如字母下方的各种钩形:。字母左上角的不同形状:。小写斜体字母表示严式音标,用于记录方言调查中准确的读音;加粗正体罗马字母表示宽式音标,用于大类的标目或音值不明的标音。自 1878 年诞生以来,伦德尔符号便成为 瑞典方言和瑞典人民的生活(Svenskalandsml och svenskt folkliv)杂志以及诸多方言专著、论文和语音学著作的专用符号。190

5、5 年,德国语言学家 Goodwin Buergel 用德文对伦德尔符号做了简要说明,并列出详细的辅音表和元音表。61928 年,伦德尔用英文发表专题论文 瑞典方言字母,又一次推介了这套符号。7这时的伦德尔符号已经由最初的 89 个字母增至 144 个,而修订至 1928年的国际音标只有 87 个字母。20 世纪30 年代,伦德尔符号广泛应用于英语、法语、德语、北弗里斯兰语、新冰岛语、巴伐利亚语、俄语、立陶宛语、班图语、汉语、挪威语、丹麦语、阿拉伯语、保加利亚语、克罗地亚语、波兰语、乌克兰语、土耳其语等诸多语言研究。7这充分说明,伦德尔符号在当时已渐趋成熟,与国际音标相比,其广泛性、专业性和细

6、致性有过之而无不及。二 高本汉采用伦德尔符号的原因(一)历史原因1.伦德尔符号与国际音标同时存在1886 年初,国际语音学会的前身“语音学教师协会”(简称 F.T.A)在巴黎成立,协会创始人保尔帕西(Paul Passy)担任主席。该协会很快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组织。1886 年 8 月,第三届北欧语文学会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受帕西的邀请,伦德尔与英国的斯威特(H.Sweet)、德国的费尧特(W.Vitor)等语音学家成为语音学教师协会的荣誉会员。81887 年 1 月,斯威特担任终身荣誉主席。1888 年,费尧特担任协会主席。根据协会规定,荣誉会员是终身会员,但不参与协会的任何讨论。9这意味

7、着,伦德尔以终身荣誉会员的身份并没有直接参与国际音标的制定,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英、法、德等西欧国家的主要成员。国际音标的原型最早可追溯到 1847 年 S.I.Pitman 和 A.J.Ellis 的“英语原型符号”(English Phonotypic Alphabet)。1877 年,斯威特受此启发创造了“罗米克字母”(Romic73高本汉采用伦德尔符号的原因及其语音演变研究观Alphabet),分为宽式和严式两类。1887 年,帕西和费尧特根据宽式“罗米克字母”拟定了一套音标字母表草案,形成国际音标的雏形。后来“虽有人认为帕西不免有适应法语需要的偏见,但是人们还是依照 约定俗成谓之宜 的

8、原则拿它当作研究语音学的符号”10(P525)。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伦德尔的“瑞典方言字母”即伦德尔符号(landsm alsalfab-etet)、莱普修斯(K.R.Lepsius)研究非洲语言的“标准字母表”(Standard Alphabet)、叶斯帕森(Jesperson)的“非字母式音标”(Analphabetic notation)以及美国人类学会研究红印度语言所用的美式音标表(American Phonetic Alphabet)等其他字母表仍然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因此,选用哪种音标符号要看各国学者研究的具体需求和偏好,也许当时伦德尔始终认为,瑞典方言字母比国际音标更加符合

9、其研究理念,因此坚持推广和使用自己的音标符号。2.高本汉结缘伦德尔符号1904 年夏,19 岁的高本汉跟随大哥安东学习伦德尔符号,开始调查瑞典塔贝(Taberg)周围地区方言。1905 年,高本汉第一次致信伦德尔,并寄去一份“瑞典方言调查的典型词语”的材料。1907 年,高本汉到乌普萨拉大学报到注册,并受业于伦德尔教授。1908 年,高本汉第一篇具有科学价值的文章 特伟达和莫县的民间故事的方言记载 发表在伦德尔主编的 瑞典方言和瑞典人民的生活 杂志上。在这篇文章中,高本汉用伦德尔符号记录了特伟达县蒙萨普教区的 30 个故事和莫县安耶尔德海斯特拉斯教区的 15 个故事。11瑞典方言调查经历为高本

10、汉熟练掌握伦德尔符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其 1910 1911 年远赴中国进行汉语方言调查提供了必备的条件。高本汉撰写 中国音韵学研究期间,导师伦德尔不仅在语音学方面,而且在论文的纯语言形式上给予悉心指导。11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伦德尔符号比国际音标的诞生要早十年,在方言研究领域更加符合伦德尔等学者的研究理念,加之伦德尔符号是高本汉接受过专业训练、最为熟悉的音标符号,自然成为其从事语言研究的首选工具。(二)客观原因伦德尔曾强调:“每个音都有一个固定的音标符号,并可重复使用。”12(P6)受伦德尔影响,高本汉也同样认为,“一个单个的音从来不可用两个字母写,也不可以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字母写”13

11、(P143)。中国音韵学研究 原著中共描写 68 个单辅音,33 个结合音。通过对照汉译本的辅音,我们发现,对于大部分伦德尔符号,译者都能找到国际音标与之对应,但有一些符号国际音标对应不上。这一现象至少说明,国际音标自身具有局限性,不能完全满足高本汉记录汉语方言的需要,下面我们举例来说明。1.国际音标的舌尖后音符号不能满足记音需要中国音韵学研究 原著中,舌尖后音的宽式音标符号为,严式音标又细分为舌尖齿龈音(apico-alvolaire)和舌尖前硬腭音(apico-prpalatale),如表 1 所示。83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河北师范大学 120 周年校庆专辑2022 年)表 1 中国音韵学研

12、究 原著舌尖音与汉译本符号对照发音方法宽式音标严式音标舌尖后音舌尖齿龈音舌尖前腭音原著译著原著译著原著译著塞音清不送气12浊不送气12鼻音浊12边音浊12擦音清12浊12塞擦音清不送气12浊送气12浊不送气121914 年,高本汉撰写 中国音韵学研究 时,国际音标表是国际语音学会公布的1912 年修订版(见表 2),之后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除了一些对修订的说明外,学会没有公布新表。表 2 国际音标表(修订至 1912 年)1493高本汉采用伦德尔符号的原因及其语音演变研究观从表 2 可以看出,1912 年,舌尖后音符号,还未在国际音标表中出现。1925 年 4 月,叶斯帕森(Otto Je

13、spersen)在“语音学家哥本哈根大会”(theCopenhagen Conference of Phoneticians)上提出了促进音标体系标准化、国际化的提案,但被 I.P.A 理事会成员基本否决。直至 1927 年,国际语音学会大会才表决通过了叶斯帕森两年前提出的部分提案,其中包括增加,。15这些符号在 1928年才首次被列入国际音标表(见表 3),之后没有新增其他舌尖后音符号。表 3 国际音标表(修订至 1928 年)16这说明,在 中国音韵学研究 原著全部出版两年之后,即 1928 年,国际音标表才增加,没有舌尖齿龈音和舌尖前硬腭音的细致区别。在这种情况下,赵元任等译者只能采用在

14、舌尖后音右下角加 1 和 2 的办法来加以区别(见表 1)。因此,我们认为,高本汉撰写 中国音韵学研究 时,国际音标舌尖后音符号的缺失在客观上无法满足其记音需要。2.国际音标的龈腭音符号不能满足记音需要中国音韵学研究 原著中,宽式音标龈腭音同样包括两套严式音标:舌面齿龈音(dorso-alvolaire)和舌面齿龈前硬腭音(dorso-alvolo-prpalatale)。从形式上讲,这里的04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河北师范大学 120 周年校庆专辑2022 年)宽式音标与上文中讨论的舌尖后音宽式音标,正好相反,即右钩均变成了左钩,而严式音标伦德尔符号形式更为特殊,如表 4 所示。表 4 中国音韵

15、学研究 原著龈腭音与汉译本符号对照发音方法宽式音标严式音标龈腭音舌面齿龈音舌面齿龈前硬腭音原著译著原著译著原著译著塞音清不送气12浊不送气12鼻音浊12擦音清12浊12塞擦音清浊不送气12送气12不送气12从表 4 可以看出,汉译本将原著龈腭音的宽式音标改为,。我们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1928 年国际音标表新增,两个舌面龈腭擦音符号(见表 3),为赵元任等自拟的,提供了形式上的参考。二是译者认为:“(龈腭音左钩 和舌尖音右钩)左右的分别非但不如横直的分别显眼,而且使手里拿着反铅字排字的人极容易弄反。现在改为横直之分的确是醒目得多。”13(P32)在此基础上,译者采用在,右下角加数字 1

16、 和 2 的方式来区别舌面齿龈音和舌面齿龈前硬腭音。值得一提的是,修订至 1979 年的国际音标表将,两个符号从辅音表移至“其他符号”(见表 5),这种格局至今未变。近年来,麦耘17、江荻18、燕海雄19等学者指出,龈腭音在中国的语言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汉语方言中有龈腭音与其前、其后部位的音对立的例子,因而主张把这个部位重新列入国际音标辅音表中,而且应该列入爆发、鼻、擦、边等一整套符号:、,。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两点:一是高本汉撰写 中国音韵学研究 时,国际音标还没有龈腭音符号,无法满足高氏记音的要求;二是即使国际音标表后来增加了龈腭音,国际音标至今仍不“国际”,龈腭音不但不全,而且未列入正表,更

17、不用说高氏用伦德尔符号记录的舌面齿龈前硬腭音了。综上分析,尽管国际音标的原则规定,“每一个不同的音都应该有独立的符号”21,但事实上,当时的国际音标并不像伦德尔符号那样真正符合“一音一符”的条件。这既是高本汉采用伦德尔符号的客观原因,也是主要原因。14高本汉采用伦德尔符号的原因及其语音演变研究观表 5 国际音标表(修订至 1979 年)20(三)主观原因高本汉在 中上古汉语音韵纲要 中直接表明了自己对音位学的看法:“在这篇论著里,我审慎地避开了全部所谓 音位学 的思考方法。由于在以前的研究中,我曾一直试图确定西周时代汉语的所有音素,以及隋朝北方汉语的全部细节,所以似乎可以把这些事实都总结在共时

18、描写中,先描写上古汉语,再描写中古汉语,然后在其中的联系里试图把我从历时论证中演绎出来的全部语音细节缩减为上述语言的少量基本 音位。可是在我看来,这样的尝试无异于水中捞月。”22(P231)这段话反映了高本汉的研究观念,在共时描写语言时记录方言语音的每一处细节,再从历时角度研究语音演变。那么,高本汉如何通过伦德尔符号来体现这一观念呢?前文已提到,高本汉采用伦德尔符号将舌尖后音和龈腭音各分两套,国际音标只采用号码来区别。高氏指出,汉语有的方言中舌面齿龈音和舌面齿龈前硬腭音(见表 4)是对立的两个音位。如西安话和、和作声母的字来源有别,如“金”,“浸”。对此,译者同样指出:“西安精清从心邪遇-i-

19、时虽读、,但 是 1,与见系遇-i-读 2不混,如 西不等于 奚。以下各摄仿此。”13(P579)这说明高本汉当时记录的西安话是分尖团的,这是高氏坚持音值记音的依据。24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河北师范大学 120 周年校庆专辑2022 年)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赵元任等译者指出:“这些舌面音的严式还有极前与普通两种部位。因为这细微的差别很少有辨字上的关系,以后在方言字汇里也都没有用,所以对译时暂以 1,2,1,2等记起来,无必要时就可以把号码省去。只有西安分前,和后,关于这一点,字汇里在相当的地方已有注解,如果是写西安语长篇的拼音,那么既是只写一处方言,当然容易想法子,或者把前一类拼为 tsj,ts

20、j,sj(或用小附加 j)而后一类用,或前一类写,而后一类写 c,c,也是一种办法。还有舌尖音,等在音韵上简直就没有分第 1 号第 2 号之必要,至少就本书所记的每一个方言的内部讲,所以除 描写的语音学 之外,在其余地方,右下角号码大半从省。”13(P32)我们认为,除了西安话,中国音韵学研究 中所记的方言内部虽然没有对立现象,但并不等于汉语别的方言中不存在高氏龈腭音与舌尖后音那样的对立音位,若将这些有细微差别且无辨字的两个音省去号码,在无形中将高氏的两个原本不同的伦德尔符号合并为一个国际音标符号,这是音位学思想的具体体现,而非高氏的原意。高本汉强调:“音位学的原则在所有的语言研究中都极其重要

21、,并且也是对任何一门语言做各种描写时本身就固有的,但这一简单的事实不应诱使我们过分地强调它,把它作为我们语言描写的最重要的特征,而排斥语言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另一方面。现代语言学家有这样一种倾向,他们盲目地重弹这一老调,以求在这种智力游戏中省些气力 用尽可能少而简单的字母来写下一门特定的语言,如果能用美国打字机上的那一套字母来写,那就再好不过了。语言学的这一现代趋向过分简化了所研究的语言的真实特性,从而歪曲了它。”22(P232)事实上,处于合并边缘的两个音,其差别往往是非常细微的,也许正是这种差别昭示着语音演变的起始。因此,高本汉记录方言时,只要是听感上有差别的音,一律采用不同的伦德尔符号。我们

22、再以 中国音韵学研究 原著塞音带清擦音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如表 6 所示。表 6 中国音韵学研究 原著塞音带清擦音与汉译本对照宽式原著ptk译著ptk严式原著译著ppptttkk可以看出,高氏在宽式音标 p,t,k 之下除了纯粹送气的、之外,还有更加细致的音值。、是强的、后跟着一个软腭清擦音。、是强的 、后跟着一个舌面前硬腭清擦音。根据高氏记录,北京、开封、固始、南京、上海、福州、广州方言在洪音和细音前均读;怀庆、陕西、甘肃、山西方言在洪音前读,在细音前读(除文水、太谷、凤台)。可以看出,百年前山西、陕西、甘肃以及河南怀庆,塞音带清擦音属于普34高本汉采用伦德尔符号的原因及其语音演变研究观遍现

23、象,各自的音值是很精确而不可混淆的。国际语音学会规定,对于辅音字母的使用,“跟元音一样,最好是用常见的辅音字母来替代不常见的辅音字母,只要这种替代不会引起误会”23。换句话说,在方言内部没有对立,便采用较为通行的符号。受此影响,对于高氏原著中送气塞音所包含的具体音值,虽然赵元任等译者给出对应的国际音标形式(见表 6),并且高氏记录的准确性被后来的学者印证2425(P17)26(P194),但在汉语方言调查时,只要不区别意义,人们还是习惯采用音位记音,用常见的送气符号“”表示,记成 p、t、k,较精细的描写,多数出现在音值说明中,如白涤洲27,高葆泰28,汉语方音字汇29,侯精一、温端政30,刘

24、勋宁31,用塞音带清擦音的音值直接记录方言语音并用于语音演变研究中的占少数。另外,人们常常引用 中国音韵学研究“方言字汇”中的宽式音标,加之受音位学的影响,直接记成 p、t、k,对塞音带清擦音并未加留意和讨论,王军虎32和孙立新33在西安方言中并未描写这一特色,张文轩34没有讨论兰州方言这一现象。我们认为,以上做法同样不是高本汉的原意,高氏曾明确指出:“把,统一成宽式 p,其实太过简化了,在宽式音标里,这个送气符号“”表示纯粹的送气,或是一个软腭擦音,抑或是一个腭音擦音,t,k,ts等也同理。”1(P267)因此,简单记成 p、t、k,方言的实际面貌无法得到全面体现,在语音演变中有些线索也许就

25、断了,这一点值得我们注意和思考。通过对以上几例的分析,可以看出,伦德尔符号作为高本汉思想的载体,是高本汉记录汉语方言每一处细节的得力工具,为高本汉构拟中古汉语以及上古汉语奠定了可靠的基础,这是高氏采用伦德尔符号的主观原因。三 对当代汉语方言研究的启示综上,高本汉采用伦德尔符号对当代的汉语方言研究仍然有重要启示。第一,高本汉用音素描写或音素记录这一观念在现代方言调查中仍然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赵元任 音位标音法的多能性 一文系统地阐明了音位标音的相对性,同时又肯定了严式记音的重要性:“从本人方言调查的经验,深感到这种音质标音法的必要。此外还有称述某某语言中某某字的音,其中所指的音素在音位标音法所不必

26、标者,而称述时要提到者;比较各相近的方音;注音音变的初兆或残迹;为教学时辨别虽同音位而音质相差很远的音 以上各种事情都是用得着音质标音法的。至于说各作家所用严式不同,但也不是完全不同,不能因此就作因噎废食的主张。”35(P752)李荣也持同样的观点:“我们分析方言的语音,要求出它的音位系统。在记录方言的时候,我们还不知道在那个方言里哪些音素能区别意义,有辨字作用,哪些音素不能区别字义,没有辨字作用。所以一定要把能听出来的音素都记下来,作归纳音位的根据,不能马虎。”36(P22)李小凡、项梦冰同样强调音素记音的重要性:“进行语音调查必须掌握一套足以记录人耳可以听辨的44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河北师范

27、大学 120 周年校庆专辑2022 年)最小语音单位 音素的工具。”37(P54)“严式记音是音素记音,要利用附加符号尽可能地将细微的语音差异记录下来,而不考虑这些语音差异有无意义上的对立。”37(P70)这说明,从 20 世纪 30 年代一直到现在,我们的前辈学者一直关注和强调音素记音的重要性,但是目前大部分学者普遍采用音位记音,我们认为,音素记音在当下仍然是很重要的。第二,当代学者通过实验语音学的方法,提出语音演变的兆始有时是基于语音的音征特点,而不是音本身的特征这一观点,而高本汉采用的伦德尔符号恰恰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音与音之间的细微差别,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语音的音征特点,这一点国际音

28、标的“音位性”特点则很难予以辨别。这是高本汉采用伦德尔符号给我们的另一个重要启示。结 语本文从历史背景出发,通过对照分析高本汉 中国音韵学研究 法文原著与汉译本的辅音体系,认为高本汉采用伦德尔符号的原因有三:第一,伦德尔符号是高氏最为熟悉的音标符号;第二,伦德尔符号能满足高氏记录汉语方言的需要;第三,伦德尔符号能体现高氏的研究观念。高本汉语音研究的目的在于记录汉语语音的每一处细节,反映语言的真实面貌,从而更好地探寻语音的历史演变。高本汉的研究理念及研究实践对当代汉语方言研究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注释:国内还有人称作“龙德尔符号”“隆德尔符号”,本文统一为“伦德尔符号”。限于篇幅,本文暂且讨论辅音

29、,元音另文详论。高本汉称作“supradentales”,汉译本译作“齿上音”,也译作“舌尖后音”。国际音标表中为“retro-flex”(卷舌音),本文一律称作“舌尖后音”。高本汉称作“palatales”,汉译本译为“颚音”或“舌面音”,本文统一为“龈腭音”。赵元任翻译的国际音标表(修订至 1932 年)增加、三个符号。原著中的“une fricative sourde,vlaire”,汉译本第 173 页翻译为“清舌根摩擦音”,第 194 页翻译为“清的软颚摩擦音”,为便于统一,本文译为“软颚清擦音”。参考文献:1 Karlgren B.tudes sur la phonologie c

30、hinoise M.Stockholm:Archives dtudes Orientales,1926.2 Karlgren B.A Mandarin Phonetic Reader in the Pekinese Dialect M.Stockholm:Archives Dtudes Orien-tales,1918.3 Karlgren B.Grammata Serica,Script and Phontics in Chinese and Sino-Japanese M.Stockholm:BM-FEA,1940.4 Karlgren B.Compendium of Phonetics

31、in Ancient and Archaic Chinese M.Stockholm:BMFEA,1954.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rl_Jakob_Sundevall 2019-12-21.6 Goodwin Buergel.“Die Zeitschrift fr die schwedische Mundarten-und Volkskunde”J.Zeitschrift fr54高本汉采用伦德尔符号的原因及其语音演变研究观deutsche Philologie,1905(37).7 Lundell,J.A.“The Swedish Dialect

32、Alphabet”J.Studia Neophilologica,1928(1).8 Anthony H,Richard S.Modern Language Teaching:The Reform Movement(volume II)M.London:Routledge,2002.9 F.A.“Rlz ov dhi F.T.A”J.Dhi Fontik Tcer,1886(1).10 罗常培文集 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11 瑞典 马悦然.我的老师高本汉:一位学者的肖像 M.李之义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12 Lundell,J.A.Det svenska

33、landsm alsalfabetet,Till Lika En Fversikt Af Spr aKljudens FRekomst InomSvenska M al M.Stockholm:Kongl.Boktryckeriet,1879.13 瑞典 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 M.赵元任、罗常培、李方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14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J.Le Matre Phontique,1912(27).15 https:/en.wikipedia.org

34、/wiki/History_of_the_International_Phonetic_Alphabet 2020-08-28.16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J.Le Matre Phontique.Troisime Srie,1928(24).17 麦耘.语音体系与国际音标及其对应 J.民族语文,2012(5).18 江荻.国际音标表的本地化修订建议与说明 J.民族语文,2012(5).19 燕海雄.从我国语言看国际音标表的修订与完善 J.民族语文,2012(5).20 I

35、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Revised to 1979)J.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1978(8).21“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Handbook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A Guide to theUse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 M.Ca

36、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22 高本汉.中上古汉语音韵纲要 M.聂鸿音译.济南:齐鲁书社,1987.23 李荣.国际语音学会关于国际音标的说明 J.方言,1987(1).24 赵元任.中国方言当中爆发音的种类 J.“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35(5).25 乔全生.晋方言语音史研究 M.北京:中华书局,2008.26 侯精一.中国音韵学研究 与现代山西方言音韵 纪念瑞典著名汉学家高本汉调查山西方言100 年 J.方言,2011(3).27 白涤洲.关中方音调查报告 M.喻世长整理.中国科学院,1954.28 高葆泰.兰州方言音系

37、 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29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学教研室编.汉语方音字汇(第二版)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89.30 侯精一、温端政主编.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 M.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3.31 刘勋宁.现代汉语研究 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32 王军虎编纂.西安方言词典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33 孙立新.西安方言研究 M.西安:西安出版社,2007.34 张文轩.高本汉所记兰州声韵系统检讨 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35 刘梦溪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赵元任卷 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36 李荣编.汉语方言调查手册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37 李小凡、项梦冰.汉语方言学基础教程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64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河北师范大学 120 周年校庆专辑2022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