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4∕T 1792-2015 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技术规范(广东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45232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1.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4∕T 1792-2015 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技术规范(广东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DB44∕T 1792-2015 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技术规范(广东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DB44∕T 1792-2015 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技术规范(广东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DB44∕T 1792-2015 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技术规范(广东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DB44∕T 1792-2015 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技术规范(广东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 020.01 P 86 备案号52716-2017DB44 厂东省地方标准DB44/ T 1792-2015 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n survey and monitoring vascular plant diversity in nature reserve 2015-12-23发布2016-04一23实施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1 二0844/T 1792-2015 目次前言.囚l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定义.4调查. .3 5监测.76档案管理.8附录A(规范性附录)野外调查记录表.9附

2、录B(规范性附录)样地、样圆设置和不规则树木测量方法示意图.13 参考文献.162 自IJ言本标准按Grr1.1-2009的规定编写。本标准由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办公室提出。本标准由广东省林业厅归口.D844/T 1792-2015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办公室。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意德、何克军、许涌、黄少锋、廖广社、毕肖峰、骆土寿、吴华荣、陈德祥、周琼、林l归献。田3 OB44/T 1792-2015 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自然保护区内本标准适用于自然保护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1 生物多样性指-定区域内

3、多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样性和微生物多样性,其中,3. 2 物种多样性speciesdiversity 则有植物多样性、动物多多样性二个方面。物种层次上的生物多样性,指一定时间、一定空间中全部生物或某一生物类群的物种数目与各个物种的个体分布特点.3. 3 维管束植物vascularplant 具有维管(管胞或导管、筛胞或筛管)系统的植物,包括族类植物和种子植物。4 5 OB44/T 1792-2015 3.4 植被型vegetatlontype 我国植被分类的高级单位,自主主群种生活型相同或近似,对温度、水分条件生态关系一致的植物群落联合而成.3.5 群系formation我国植被分类体系的

4、中级单位,指建群种和共建种相同的植物群落的集合.3.6 群丛组assoCJatJongroup 凡是群落层次结构相似,而且优势层与次优势层的优势种或共优种相同的植物群落集合.3. 7 群丛assoclatlon我国植被分类体系的基本单位,具有相似种类组成、优势种、群落结构和外貌的同类群落集合。3. 8 关键种keystonespecies 指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由于某个或某几个物种的消失会导致群落中其它种群和I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较大变化,这些物种为关键种.3. 9 样地sampleplot 为调查和监视l某一植物群落内物种的生存、生长、组成和结构而限定一定范围的地段(或地块),通常为长方形

5、、正方形圆形.样地分固定、半固定和临时样地三类.3. 10 样方qu町drat将样地划分成若干个等值面积的小地块,每一个小地块为一个样方.3. 11 小样方sub-quardrat在样方中再划分成更小的等值面积地块.3. 12 样线linetrans配t在某个植物群落内或者穿过儿个植物群落取一直线或曲线(用测绳、卷尺等),沿线记录可视范2 0844/ T 1792-2015 国内所遇到的植物种类,主要用于植物区系的调查。3. 13 样带belttransecl 长方形样地的一种特例,边远大于宽边,多适用于调查逐渐过波的植物群落种类组成和结构。3. 14 梯度样带gradientbelt tra

6、nsect 样带的一种特例,调查逐渐过渡的植物群落种类组成和结构时,按照经度或纬度方向的等距离或沿海拔等高度设置的一系列样地,与样带相比,它是不连续的系列样地。3. 15 样点samplepoint 用于定点调查和监测个体数量特别稀少且成体多为单株分布或少数儿株集群聚集分布的植物生长与更新状况,以及与周围其他植物种的相互关系。4调查4. 1 植被调查4. 1.1 内容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分类等级的分布范围及其面积。4. 1.2方法按照LY/T18 14总体要求,参照G厅14529和LYIT5126规定,采用现场勘查并结合卫星影像判读、典型植被调查等数据资料分析的方法进行,不同规模保护区1M划分植

7、被的最高分炎等级要求见表l。表1不同规模保护区植被类型分类等级保护区规模森林?由木林草地超大型、大型植被型群系组或群系群系中塑群系组l或111系i野系群丛组小型i罪系或8草丛组树丛组或群丛群丛4. 1. 3 数据成果绘制植被分类图,比例尺应界于川OOOO1 :50000之间,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电子地图中求算保护区各植被类型面积,精确到0.01hm。4. 2 植物区系调查4. 2. 1 内容自然保护区内的维管束植物种类及其分布状况。3 6 7 D844/T 1792-2015 4. 2. 2 方法4.2.2.1 样线设置一个保护区内的各种地形或地貌至少设立3条以上的调查样线,应包括山沟、山披

8、、山脊,或由下坡位至上坡位的垂直海拔方向,或一些特殊的地段,记载样线两侧可视范围内见到的所有植物,现场能识别的种类登记于附录A的表A.l中。样线调查时间宣选定在大多数植物开花或结果季节4. 2.2. 2 标本采集样线调查时,对何花架的植株和不能识别的植物,应现场采集标本,用于以后鉴定种名和收藏于自然保护区标本馆中,标本来集信息登记于附录A的表A.l和表A.2中。每种植物的标本应采集5份以上,植株小或个体数量很少的应采集至少l份。每份新鲜标本应有完整的枝、叫、花或果,小型草本植物应为整株,采集标本时,应对极株、枝叶、花果及周围环境拍摄不低于500万像素的数码照片。4.2.2. 3 标本制作与鉴定

9、际本采集后应尽快压制、烘干,制成腊ll-标本后,妥善保存于标本柜内,不能识别种名的标本送l份给植物分类学家进行鉴定。4. 2. 3 数据成果将附录A表A.I登记的植物种名、专家鉴定的标本种名以及用其他调查方法(如样地法获得的植物种名进行汇总,汇编成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名录。名录的编排内容和l格式参考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规程。4. 3 植物群落调查4.3. 1 内容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构特征和多样性指数。4.3.2 方法4. 3. 2. 1 样地设置4. 3. 2. 1. 1 样地类型应设置成永久性的方J固定样地或样带,样地和样方的四角需用水泥桩或PVC管固定位置,见附录B图B.I,以各后期

10、复查监测。4. 3. 2. 1.2 样地数量每个植被(或群落类型设置的样地数量参照DB44rr775执行.过渡群落的样带数量不少于3条。4.3.2. 1. 3 祥地面积样地面积应在群落最小面积或以上,如表2所示。样地或样带面积应均为经坡度改正厉的正射投影面积。4 表2不同地理分布区及群落类型对应最小样地面积的群落类型| 群落最小样地面积北热带天然森林I 16m (40mX40m) 南亚热带天然森林I 1200 m 0 0 mX40 m) I 9OOm OOmX30m) 树种单一天然林或人工林群落I 6m (20 mX 30 m) 红树林湿地植物群落草本植物群落4. 3. 2. 1. 6 每个样

11、地中B.l方法依次编号:从样地原点的样方开始4.3.2. 2. 2 调查对象DB44/T 1792-2015 范围而定1.按附录B图样地中的乔木、激木、藤本、幼苗幼树和草本植物.需配合做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监测研究时,应在样方中调查胸径到cm的枯立木和枯倒木。4.3. 2. 2.3 样方调查样方中所有胸径1cm的乔木、能担量胸径的灌木、木质H蓝本等木本植物需进行调查,按以下要求进行2a) 树木定位t以样方为调查单元,各样方坐标原点与样地坐标原点方位一致,记录样方中每一个植株的坐标(X,Y), X和Y均10m. b) 树木标记:样方中所有调查植株均需在胸径处用红油漆进行圈记,以备样地复查时测量同

12、一位置:胸径大子10cm的树木图记不大于半圈。5 .8 9 DB44/T 1792-2015 c) 树木编号:对每一个标记的独立植株编号,标牌编号为样方号和植株号各4位字符,如03040156.表示为某样地中0304号样方中的第0156号植株,植株号的4位字符取值0000-9999.如果存在胸径剖cm的萌生株(由主植株根头至主干30cm之间萌生)和分校(由主植株胸径位置以下、根头位置30cm以上树干上分开且倾斜向上生长的大校).需分开测量,并编号挂牌,编号为2位字符,取值为01-99.d) 标牌规格:主干植株标牌规格为1.5cmX4 cm.一端钻一个直径4mm的圆孔,上刻有B位数字编码:萌生株

13、和分校的标牌规格为1.5cmX2 cm.一端钻一个直径4mm的圆孔,上刻有2位数字编码。川.蟹,e) 标牌制作有二种方法:一是定制,在厚度为1mm的铝片上篆刻植株号,篆刻字涂红色:二是自制,在厚度为1mm的硬塑料片上包裹铝销片,边缘压实,野外调查时可用硬铅笔或圆珠笔直接写上植株编号.。挂牌:在树干圈记红线上方30cm左右挂植株编号的标牌;对于胸径7.5cm的植株,采用自色塑料皮包扎的单股电话线将标牌挂在树干上;对于胸径?7.5cm的植株,将标牌孔套在长约6cm的不锈钢钉(钉头直径大于5mm)后再钉在树干上.g) 树木胸径测量:胸径。cm的乔滔木用数显游标卡尺测量,胸径主5cm的乔滋术可用胸径尺

14、事tl:测量紧靠红油漆圈记的上方位.h) 样方记录内容与精度要求:详见附录A表A.3.野外可用纸质记录,或直接输入到相应的野外调查记录仪中(如植物群落样地数据来集记录仪.可直接导入到计算机中生成Excel、csv、d町等数据格式文件) 。不规则树木的胸径测量方法.样地中一些生长不规则(如fflJ伏、弯曲、倾斜、板根等)植株的胸径测定方法,见附录B图B.2.4. 3. 2. 2. 4 小样方调查按附录A表A.4的记录内容和精度要求,在小样方中调查所有胸径1cm的乔木幼苗幼树、木质藤本,以及不能测量胸径的灌木、草质藤本和其他草本植物.野外可用纸质记录,或直接输入到野外调查记录仪中。小样方所调查的植

15、株不需要定位、圈记、编号和挂牌.4. 3. 3 数据成果将记录到附录A表A.3和附录A表A.4中的野外调查数据,汇总成植物群落衰,用于群落组成、结构和多样性分析.4. 4 特定植物种调查4.4. 1 内容包括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珍稀濒危、关键和特有植物种等特定植物种在内的群落组成、结构、多样性.4. 4. 2 调查方法4. 4. 2.1 随机分布和均匀分布种对种群数量多且在群落中为随机分布和均匀分布的特定植物种,采用样地法、样带法或梯度样地法调查,具体方法按4.3节的规定.4. 4. 2. 2 偶见种6 DB44/ T 1792-2015 4.4. 2.2. 1 样点定位与圆形祥地设置对只有l

16、株或几株的偶见特定物种,采用样点法,选定主监测植株(有几株分布在一起时,以最大者为主植株),在主植株生长点用定位仪测定经纬度坐标,以该点为圆心,以主监测植株高度若干倍的距离为半径设立圆形样地(简称样圆)I半径值根据表3确定。样圆半径为经坡度改正后的水平投影距离。将样圆分为4个象限,每个象限的扇形面积相当于一个样方简称扇形样方H),见附录B图B.3.表3样圆和小样方设置参数主监测植株离(m)样圆半径(m)样困面积(m)每个扇形样方中设置小适用主监测物种的性状样方个数例)5-510 10 314.16 小乔木、高大灌木10-515 15 706.86 2 小至中乔木15-至2020 1256.64

17、 3 中乔木20 25 1963.50 4 大乔木4.4. 2. 2. 2 小样方设置在每个扇形样方中设置2mx2m小样方l个-4个(见表3):设置方法见附录B图B.4.4.4.2.2.3 样圆调查按以下要求进行:a) 样圆和样方编号样圆编号与样地编号规则相同;样圆中4个扇形样方编为1-4,参见附录B图B.3.b) 扇形样方调查.核顺时针方向逐一调查,调查方法同4.3.2.2.3节,不同的是植株坐标(X,Y) 改为被视tl植株的方位角()和至圆心主监测植株的距离(r),参见附录B图B.3.调查结果记录于附录A表A.5中,野外可用纸质记录,或直接输入到野外调查记录仪中。c) 小样方调查:调查扇形

18、样方中设置的小样方附录B图B.4,编号为1-1-4-4),方法与4.3.2.2.4同。调查结果记录于附录A表A.4中,或直接输入到野外调查记录仪中。4. 4. 3 数据成果将记录到附录A表A.4和附录A表A.5中的野外调查数据,汇总成植物群落表,用于群落组成、结构和多样性分析。5 监测5. 1 内容植被分布、植物区系和己设立的群落样地(含样带、样圆)所有相同内容均需进行监测.5. 2 方法采用定期复查的方式进行监测,所用方法与第4节列出的方法相同。其中,样地(样带、样圆)复查时,每个样方中新增加的乔灌木(胸径呈1cm且前次调查未进入监测标准的植物个体需加挂标牌、圈记、定位和编号,编号依前次调查

19、尾数号码顺延,登记附录A表人3(样地)和附录A表A.5(样圆7 10 11 OB44月1792一2015中的全部调查内容:死亡个体(枯立木和枯倒木)应在该表中的生长状况栏中登记,编号作废,其余内容无需记录:样地中已挂牌的存活植株只需记录该表中的胸径、树高、冠帽、枝下离和生长状况等参数.小样方需重新调查并记录于附录A表A.4中,方法与4.3.2.2.4节相同.5.3 监测间隔期参照Lvrr1606、Lvrr1687和DB44rr775的规定执行,一般为3年-5年.5.4 戮据成果按照4.1.3节、4.2.3节、4.3.3节和4.3.4节的方法,更新植被图、植被类型及面积数据、植物名录,汇总复查群

20、落表,用子与首次调查或与各次复查监测之间的变化分析.6 销案管理调查和复查监测数据档案分为纸质文件档案和电子文件档案两种形式,纸质档案为野外调查记录衰,电子文档为记录表输入的数据库文挡,或为野外调查记录仪导出的数据文档.档案管理应符合国家相关档案管理法规制度和LV.厅1872规定要求.s 调查者,植被类型,序号/采集号附录A(规范性附录)野外调查记录表表A.1 XXX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线路调查记载表注1不确定中文名的jj)(-tr花果的需采标本,采集的标本信息登记在附表A.2中.注2知近地方土名的一定要填写,因为这是鉴定植物名称的依据之0844/T 1792-2015 性状注3出现额度即在线路

21、调查时所看到的该物种的数量多少,经常见到的或成群分布的iG载多,比较指见的记就较多数量较少但呈零星分布的记载较少,偶尔见到的或只有个另Jl1i株的记载少:主4性状棋写乔木、灌木、J;.本或旗本.9 12 13 DB44/ T 1792一-2015标本号数:表A.2XXX自然保护区植物标本采集记录表采集号数:采集人:采集日期:年月日采集地点:经纬度坐标天气:海拔旦-地形:土壤:小生场.群落描述(植被类型、优势种、伴生革中等): 性状(乔木、灌木、草本或藤本): !陶径(cm):一一一一-树高(叫:一-一一一一枝下高(m):一一一一-冠幅(m):物候(萌芽、展Ifl开花、果J阴、落叶等):形态:树

22、皮树叶树根树枝花果附注:科名种名.拉丁学名:定名人:10 俗(土)名D844/T 1792一-2015表A.3XXX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野外调查记录表(胸径1.Ocm乔灌木层)样地编号z一一一一一样方编号:一一一一地点:样方面积2一一一一一一一调查人:调查日期.群落名称:坡度被向.葫株萌株/植株号/分分枝种名枝号8位编地择2位现场鉴定码.4位萌株编码,或采集标样方或分。1-99本,标本号.4位枝号与植株树号编号相同X(m) Y(m) 皮尺皮尺量测,最测,精度精度O.lm O.lm 经纬度坐标海拔3胸径树高*(m)(cm) 胸径自测,精尺量度O.5m,测,精藤本植物确到记录长度。Icm注:目现树高

23、和枝下高,需要测量者事先逃行渊树的专业训练.枝下高(m) 目测,精度O.5m m 冠幅冠帽生长各I(m) 2(m) 状况注NSIEW或水平/良好、病其垂直坡方向,虫害、风他皮尺量测,精度倒、倾内。1m斜、断干容等表A.4XXX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野外调查记录表(下木和草本层样地编号:样方编号:小样方面积一一一一一调查人:小样方号植株编号种名性状两位8位码,前4现场识别乔木、灌木、编码,位为样方号,或采集标草本、缠绕滕。1-99中间2位为小本,标本本、攀援藤样方号,后2号与植株本、寄生、位为植株号编号相同附生小样方编号调查日期:地径(cm)高度(m)对乔木的幼钢尺或皮尺树幼苗和灌量测,精度木植物量

24、测O.lm 地径,精度。Icm覆盖面积(mxm)备注记载草本植物盖其他度,钢尺或皮尺量内容测覆盖地面范围的长轴和短轴,精度。lmxO.lm 11 14 15 OB44/ T 1792-2015 表A.5XXX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野外调查记录亵(样点/样圆法,乔灌木木层样圆编号:样圆面积.主监测物种名坡度:萌株植株号/分枝B位编选择码.4位萌株样方或分号.4位枝树号荫株/分枝号2位编码,。1-99样圆的主监测物种样圆内其他植株样圆半径:一一一_ffi样方编号调查人:调查日期.GPS位点坡向:海拔:胸径树高枝下冠幅冠幅种名() 叫m)(m) 高(m)(cm) 6 l(m) 2(m) 现场鉴定罗盘皮尺

25、胸径目测,精目测,NS尼W或水平/或采集标仪量量测,尺,精度O.5m,精度垂直被方向,本,标本测,精精度确到藤本植物O.5m 皮尺量测,精度号与植株度l。1m。1cm记录长度。1m编号相同注目测树高利枝下商,需要测量者事先进行测树的专业训练.12 町1生长状晶况注良好、病其虫害、风他fJ、倾内斜、断干容等附录B(规范性附录5m 5m 10m 1 3 0501 -植哥哥0504样声05040503 幢幢号。204悻古0202样窍。204样古0203辑方010:型标桩号。1归将亢0104样窍。103标桩号锁阳植标地边咽样短4韩桩据植口回AF#44叫由MllND-u在样方IOmxl阳、中心位置,内设

26、2mx2m小样方l个10m 样古0.501l 样古0201挥桩1田样宵。101样方和小样方的设置样地*边50m坐标原点(0.0)植物群落调查样地、样方和小样方设置示意图(以4伽x5伽样地为例,其余大小面积的样地类推)图B.l. w - 0) 17 DB44/T 1792-2015 2 3 l 2 3 主2 s 4 5 1 2 3 1 JA 2 金=_Ill.30m-., /级军主运丰l-5气至I)jl挨斗t亚=二年二=吨二r.-J扩1 3 士,泸气f二二-回B.2.不规则生长树木的胸径测定方法(Condi t, 1998; Prez et a 1., 2005) 14 W,正面,方位角270度

27、W, iE西,窍位角270匪N, iE,t,方位角0度第四象限(4号样为)样圆半径R=1f击至1.5债主监测物种制高第-象,&(1号样为)且他物种主监测物种的幼苗幼树提角斤,至主监测物种的距离其他物种或主监测物种的幼1幼树D844/ T 1792-2015 E,正京,方位角90度E,正章,方位角阳度第三象限(3号样方)川军主监测物神的距离第二象限(2号样为)S,正商,方位角180度图8_3困形祥地(样困设置与调查方法示意图N,正北,古佳角0度黯曰曰日扇形样为中设置4个小样方的情况日主监ll物种日日第一象( 1号样为)扇形样为中设置i个小样穷的情况日样回学径为主监测物种高度的若平倍日扇附中设置2

28、个小样,亏的情况曰一出日军3s图8_4样因中的小样方设置方法15 18 19 DB44/ T 1792-2015 参考文献1. 吴征锚主编,中国植被。科学出版仕,1980,北京.2. 林祁,高等ttl物标本采集制作与管理.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长沙.3. Prez,氏,Aguilar,忌,Condit,氏,Foster, R., Hubbell S. & Lao, S.: Metodologia empleada en los censos de la parcela de 50 hectareas de la isla de Barro Colorado, Panama. 2005.

29、 Centro de Ciencias Forestales del Trpico (CTFS), lnstituto Smithsonian de Investigaciones Tropicales (STRl). Panama 4. Coodit, R. Tropical Forest Census Plots: Methods and results from Barro Colorado Island, panama and a comparison with otber plots. 1998. Springer-Verlag, Berlin 16 , . / 的FON|NR-户咕咕。广东省地方标准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技术规范DB44/T 1792-2015 * 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组织印刷广州市海珠区商阳路563号1104宝邮政编码510220网址:阿w.bz360.org 电话020-84250337 广东省农垦总刘印刷广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环保科技/生态保护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