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小学乐高教育创课教学设计模板基本信息姓名电子邮件所教学科学校名称学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是否同意本教案用于乐高教育教学活动是否设计概览教学主题二力平衡主要学科物理涉及其他学科或领域数学授课年级八年级前需技能(学生在开始此单元前必须掌握的知识或技能)本节课要求学生在课前对WeDo编程软件中各图标的功能有所了解,有基本的电脑操作能力。课程概述(概括地描述使用乐高教具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架构,包括课程标准、学习目标、教材描述、STEM元素、学生要探究的问题和预测的结论或发现,要使用的乐高教具的名称和型号,等等。约800字)关于平衡状态的概念,本教材是直接给出。但是生活经验和直觉告诉学生:静止的物体是
2、平衡,而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也是平衡状态却没有这种认知。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先由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得出静平衡,通过老师的演示实验,发现受平衡力的物体也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来完善平衡的概念。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我根据初二学生的好奇心,将书上的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在硬纸板的不同位置打了八个孔,学生用两端带有挂钩的细线,根据自己的意愿任意选择两个受力点,实验操作简单方便,既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又增强了实验的全面性。为了帮助学生能直观理解,我增加了演示实验,学生通过观察匀速提升钩码的实验,会对平衡的概念形成完整的认识。通过探究和演示实验,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演绎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为今后研究问题
3、奠定了能力基础。关键词教学或学习过程说明:在描述教学或学习过程中,您一定会用到工具(乐高教具型号、乐高学习软件、演示文稿等信息技术工具)与资源(印刷、视频、网络资源等),请在用到上述工具与资源时,注明相应的文件名,并设置链接,以便浏览者方便查看相应文件。Connect联系(联系学科内容和现实世界引入活动任务)活动时长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工具与资源5分钟环节一: 视频引入从学生感兴趣的真实情景出发,激疑生趣,引发学生思考,很直接的引出平衡的概念观看视频接受任务视频,教学PPT,投影设计意图Construct建构(指导学生进行搭建作品、程序设计)活动时长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工具与资源20分钟猜一猜 引导学
4、生从力的三要素方面考虑,猜想二力平衡的条件。议一议 在猜想的基础上,以小组讨论的方式,结合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设计实验,并说明合理的实验步骤;做一做在老师的指导下,参照老师提供的实验探究卡,分组合作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具体做法:将两端带有挂钩的细线按照自己的想法,将一端钩在小车生,另一端跨过定滑轮用钩码来拉,进行实验,探究出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关系以及合力。学生们按照搭建手册搭建小车模型,尝试编写程序控制小车的运动,小组内讨论如何实现程序分支。他们要不断的调试程序以满足任务的要求。学生电脑、编程软件、搭建手册设计意图Contemplate 反思(引导学生评价、反思和展示实践活动的成果)活
5、动时长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工具与资源10分钟 与学生实验对比,老师对小车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学生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进一步体会同一直线的深刻含义。学生通过讨论、补充的方式完整得出二力平衡条件:一个物体、同一方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展示、介绍本小组的小车是如何在木板上运动的学生们要讲解自己搭建的小车的结构,还要讲解自己编写的程序是怎样来控制的。乐高教育器材WEDO套装设计意图Continue拓展(在新授知识基础上提出更具挑战性的任务)活动时长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工具与资源10分钟探究小车在二力不平衡的情况下会做什么运动,并分析产生此运动的原因学生动手做实验分析现象并得出结论
6、电脑设计意图评价方法与工具(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将用到的评价工具,注明相应的文件名,并设置链接,以便浏览者方便查看相应文件)学情调查按以下指标设计了学情调查表1. 学生学习习惯2. 学生心理特征3. 学生知识结构4. 活动趣味性5. 活动难易度学生自评纸质版小组自评表,各小组自评。表格如下:学生互评纸质版小组互评表,各小组互相评。表格如下:教师评价纸质版学生能力评价表,由老师填写。表格如下:其他评价差异化教学策略(提出针对超前学生和滞后学生的个性化教学措施,确保人人参与活动)对于超前的学生小组,鼓励他们对小车的结构进行创意性的优化,改进,在程序编写上给予飞机更多的功能;对于滞后的学生单独辅导,让小
7、组内的所有学生对本节课的飞机结构和程序设计有个比较清晰地认识。教学反思(请在实施后填写)二力平衡这一节课,以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基础,从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概括出二力平衡的概念,通过实验与思考的观察与分析,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并与日常生活中现象为基础加以运用,体现了从简单到复杂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我觉得这节课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课堂学习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一方面可以拓展课堂时空,使学习不仅是一堂课所学内容,它打开了学生的视野,穿越时间的隧道,把过去、现在、将来的有关知识浓缩在一起,供学生采摘。另一方面把活生生的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了解人不但活着,而且知道人应该怎样活着,使他们在与大自然的相处中感受生命的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