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管仲列传教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435205 上传时间:2024-04-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仲列传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管仲列传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管仲列传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管仲列传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管仲列传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管仲列传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及词类活用,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主观及客观原因。 3.使学生体会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4.理解司马迁对管仲的看法及创作本传的意图。 教学重难点:1.了解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主观及客观原因。 2.理解司马迁对管仲的看法及创作本传的意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导入一】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的意思是主宰。在高祖本纪中,我们认识了西汉开国名相萧何,在三国时期,蜀汉名相诸葛亮更是家喻户晓。而诸葛亮躬耕南阳之时,曾自比管乐,乐,指乐毅,战国时期燕国名将,扶持微弱之燕,以弱胜强,大败齐军,报仇雪耻。而管,即管仲,他究

2、竟有何成就呢?【导入二】如果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个人,你与他合伙作生意,实际股份制,你七成,他三成。中间赚了钱,他偷偷拿走一些用了,年底分红时,又对半分。你愿意同这样的人合作吗?愿意的请举手。这个人,征兵入伍,打仗冲锋时,他跑在最后,撤退时,他跑在最前面。出主意帮你办事,事情越办越糟,你愿意同这个人交朋友吗?愿意的请举手。大家知道,在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是管仲,就有人愿意跟他做朋友,哪怕吃再大的亏都愿意。是谁?鲍叔。为什么他会做这种傻事?他们两个都成为历史上名人。诸葛亮躬耕南阳时,无比推崇他,自比管仲、乐毅。梁启超誉之为“中国之最大的政治家”、“学术思想界一巨子”。 二、人物介绍管仲是

3、春秋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进行过一系列改革,使齐国数年之内,国富兵强,获得“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春秋首霸地位。他打出“尊王攘夷”旗号,救邢存卫援燕,率各国诸侯抵抗戎狄族侵扰,对保卫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免受落后部族的掠夺和蹂躏,作出了有益的贡献。管仲是继周公之后中国最杰出的政治家兼思想家。孔子称之以“仁”,梁启超誉之为“中国之最大的政治家”、“学术思想界一巨子” 三、背景介绍关于公子小白与公子纠、管仲与鲍叔牙春秋初期,齐国渐渐强大,但是由于发生内乱,齐襄公被杀,而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辅佐下逃奔到菖国,公子纠在管仲的辅佐下逃奔到鲁国,以躲避本国的政治争斗。齐国内部安定后,

4、却一时没有国君,于是两位公子都急于回国做齐国君主,管仲和鲍叔牙是很要好的朋友,但是现在都很想辅佐他们各自的主人夺得齐国国君的位子。双方发生矛盾,管仲率鲁国军队阻拦鲍叔牙和公子小白,暗暗拿出了箭射向小白,只射中了衣带钩。小白假装中箭身亡,扑倒在车上。管仲以为小白死了,立即送信给公子纠。正急匆匆奔向齐都的公子纠听后,觉得没有人再和自己争位了,也就不慌不忙地走着,结果公子小白迅速赶到临淄,当上国君,就是后来的齐桓公,他立即发兵迎击公子纠,鲁国迫于齐国压力,杀死公子纠,把管仲囚押起来,送回齐国治罪。齐桓公本来恨透了管仲一定要亲手杀死他才解恨。但鲍叔牙劝他说:“管仲才华横溢,国士无双,您要想称霸诸侯,非

5、管仲不可。如果重用他,他一定能为齐国成就一番大事业。倘若只想把齐国治理好,那么我和国氏、高氏来协助您也就够了。”齐桓公听从了他。管仲在鲁国,听到齐国叫鲁国把他押回去,而没有象公子纠那样被杀,心想大概是的叔牙在齐桓公面前推荐了他。果然,刚进齐境,鲍叔牙就来迎接。到了临淄,齐桓公拜他为相国,地位还在鲍叔牙之上。管仲感叹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四、阅读全文,疏通文本。结合同步练习文言积累,对疑难字词进行质疑,互相解决,教师点拨。 五、整体把握全文课文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管晏列传是管仲、晏婴二人的合传,全传前半部分写管仲,后半部分写晏婴;最后是司马迁的赞词。课文节选了传中写管仲的内容。【方

6、法一】选文共五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2)介绍管仲与鲍叔牙的交往和深挚的友情。 第二部分(3-4)叙述管仲任政相齐的显著业绩。第三部分( 5 ) 司马迁的赞词。作者直接评价管仲一生的成就,肯定其“上下相亲”的治国方略。【方法二】管仲其人(管仲全接触)管鲍之交(五知管仲)内修美政(内政顺民)外交策略(匡助桓公)评价管仲(褒贬管仲) 六、文本分析1文中哪句话高度概括了管仲的成就?【明确】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可参考孔子就称赞管仲说:“管仲辅助齐桓公做诸侯霸主,一匡天下。要是没有管仲,我们都会披散头发,左开衣襟,成为蛮人统治下的老百姓了。”)

7、 2纵观全文,我们可以明确一点:管仲的成就与他的好友鲍叔牙是分不开的,那么管鲍之间的情感究竟是怎么样的呢?主要体现在文中的哪一段? 【明确】第二节 品味佳段 朗读请从内容(写了那些内容)、感情(表达什么感情)、语言(语言表达有何特点)、传记写作四个方面来赏析课文第二段。 【明确】从内容上看,是管仲对自己与鲍叔牙多年深交的回顾,从经商、谋事、出仕、作战、事君五个方面写鲍叔牙对自己的深知和理解,突出强调了鲍叔牙的大度和“知已”。从感情上看,“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仲十分动情,饱含着对鲍叔牙的感激,洋溢着对真挚友情的礼赞。知己之人、知遇之情的难能可贵。 从语言上看,连用五个句式相近的句子,

8、组成一组排比,列叙自己在不同领域与鲍叔牙交往的事实,真切而又有层次感地展现了二人的友谊和感情,热情地赞美了自己的知心朋友,五个“知”字的重复出现,更加凸显鲍叔真为管仲之知音。 从传记写作上看,司马迁用较多文字引述管仲的表白,一是对上段“鲍叔知其贤”“鲍叔终善遇之”内容的具体印证,二是借以交代,管仲早期的坎坷生涯为其后来任政相齐时的“顺民心”、善于从实际情况出发处理问题打下了坚实的人生阅历基础。只有在底层生活过才会真正懂得老百姓的疾苦。如果管仲一直高高在上生活在一个富贵人家,他从政之时也许就不会那样能顺应民意。【总结】管鲍的友谊是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是无私的关怀,宝贵的信任;是正直的忠告,热

9、情的鼓励。【补充】我们常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朋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呢?君子之交、金兰之交、莫逆之交、患难之交、生死之交、刎颈之交、忘年之交、 管鲍之交(表示知心朋友,形容自己和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除了好朋友的帮助,管仲自身杰出的政治才能是不容忽视的,春秋战国这个大黄金时代,涌现了很多名士。如百里奚任秦穆公相国,政事无不参预;孙叔敖辅佐春秋霸主楚庄王大败晋军,奠定了雄楚称霸的伟业;商鞅变法为改革家们津津乐道。“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候,一匡天下。”,那管仲能取得从政的巨大成功,其原因有哪些?(重点阅读34节) 执政思想(原句回答)“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

10、度则六亲固。”“与俗同好恶” 如果你是一个政府官员,从管仲的执政思想中能得到什么启示呢?民贫则乱,乱而难治,治则更乱。反之,民富则易治。所以,乱的根源在于民贫:因为民贫则无家财可持,无乡人可亲,无亲无恃,必然轻生而犯禁作乱无所畏惧,人性恶劣,社会道德沦丧,其乱不可避免;治的本质在于民富:因为人人家里仓廪充实,必然看重礼节;个个丰衣食足,必然重视荣辱,社会由此可成为道德秩序的社会。“民贫而生乱,民富而得治”的根本原因是人乃欲望无穷的生命个体:治与乱,最终由欲望所驱使。民贫穷,因欲望得不到满足而必然产生犯禁陵上的行为;如果民的欲望得到满足,必然会有所顾忌而知礼讲节。所以,治国的核心问题是富民,治国

11、的根本任务亦是富民,富民的根本前提是“夫民必得其所欲,然后听上。听上然后政可善为也。”(国语五辅)由此可以看到,民本主义理想是其刑赏主义法治观和功利主义政治治理观的思想基础:在管仲的法学思想里,民是国家的主体,君主是刑赏的依据,刑罚的基本任务是确保民的权利和明确民的义务;在管仲的国家治理念中,富民是首要任务,一切治理措施都围绕此而展开。古语有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见从古到今统治者都遵循着以民为本的思想,政府官员只有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老百姓才会欢迎他们。例:安徽某市市长强行征用农民耕地,扬言就是不当这个市长也要征地,激起公愤,群众当场掀翻了他的奥迪轿车。只注重个人政绩,不顾群众利益,

12、国家利益,注定要被人民赶下政治舞台。而我们的总理温家宝在四川大地震时,第一时间赶到灾区看望灾民;当玉树发生大地震时,他又第一时间赶到,坐阵指挥救灾,一直关心灾后重建工作。当冬天来临时,他强调要保证地震灾民安全过冬。这才是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的好官。发展经济与加强军事方面 “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贵轻重,慎权衡。”政务与军君事处理方面,因势利导,匡正失误,使得诸侯亲服,懂得“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总结】管仲作为一国之相的智慧,不愧为“春秋第一相”。由于他在政治上加强了中央集权,军事上加强了武备,经济上发展了农业、手工业,国力强盛,再加上对外发展,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来号召诸侯,取得了巨

13、大成功,使齐桓公成为一代霸主。4.除管仲个人因素外,从全文看,还有其他客观因素吗?朋友知己之情:鲍叔牙知贤、荐贤、让贤。如没有鲍叔牙,管仲也就可能怀才不遇,空有才干,无人赏识,实际上是封建社会许多有才能者的共同悲剧。一个好朋友可能会改变你的命运。君臣知遇之恩:齐桓公知人善用,不计前嫌。5.“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如何理解?“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像管仲这样一个“一代名相”,孔子却轻视他,理由是:他只满足于让齐桓公称霸而来称王。管仲可有更大的作为,巧借孔子之言加以推测,实际上是对管仲才干的高度肯定,对他未能“平天下”的遗憾。但孔子也赞美过管仲有“仁”的一面

14、:“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轫矣!”6.讨论:司马迁为何要在管仲列传中展现“知己之情”、“知遇之恩”? 【明确】此时司马迁充满无知己的寂寞,管仲在人生低谷时,有鲍叔牙的支持和提拔,而司马迁面对牢狱之灾,只能独自面对,没有人敢站出来替他说话,也没有人愿听他诉说苦闷。表现司马迁对知己的渴求,对君主任人唯贤的神往。清代的李晚芳在其读史管见中有云:“太史遭刑,不能自赎,交游莫救,故作此传,寄意独深,使当时有知管仲之鲍子知之,或可劝君解免。多鲍叔之知人,情见乎辞矣。故落笔时,有不胜望古遥集之悲,反复抑扬,又有笔欲住而意不住之妙。” 七、艺术特点1叙事笔墨节俭,并与议

15、论抒情融为一体。史记列传,通常是正文叙事,后加论赞,但本文叙事是那样的节俭笔墨,对管鲍之交几句话便概括完毕。二三两段集中体现了本文的特点。先是借管仲之口极力抒发存在于他与鲍叔牙之间的典型的人生知遇之情,一句“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出自真诚,丝毫没有过分夸饰,令人产生共鸣。第三段作者议论带叙述,近于今人所谓的“以论带史”。用作者的评论和管仲自己的言论,带出对与管仲相齐成功的原因的补叙。作者这样写,目的主要不在表彰管仲一人,而在于提供有普遍意义的历史经验,供人借鉴。 2运用排比手法,增强气势文章在写管仲表达对鲍叔牙知遇之恩的感激时运用了排比手法,重叠连贯的写下来,恻怆悲凉,顿挫摇曳,情韵缅邈,使语言充满气势,感激之情真挚、充沛、浓烈。3突出主要人物,兼顾次要人物,两者相互补充、相互映衬,使两者形象更加丰满,友情更加深切、浓厚。管仲“分财”多取,为人“谋事”陷进“穷困”,“三仕”都被逐,作战而退走,这一连串不易为人原谅、为人谅解的行为,鲍叔牙却能原谅,都能理解。这除了表现鲍叔牙的见事之明,知人之深外,也从侧面表现了管仲的政治才能。 5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