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63∕T 1555-2017 自然保护区巡护规范(青海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39651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1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63∕T 1555-2017 自然保护区巡护规范(青海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DB63∕T 1555-2017 自然保护区巡护规范(青海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DB63∕T 1555-2017 自然保护区巡护规范(青海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DB63∕T 1555-2017 自然保护区巡护规范(青海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DB63∕T 1555-2017 自然保护区巡护规范(青海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 B 65 备案号:54969-2017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 63/T 15552017 自然保护区巡护规范 2017 - 03 - 17 发布 2017 - 06 - 17 实施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63/T 15552017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青海省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青海省林业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青海多美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青海省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UNDP-GEF青海三江源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办公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朵海

2、瑞、郭玉琴、马玉赟、李扎西姐、靳代樱、王恩光、雷光春、董得红、张学元、李永波、布周、李长远、蔡金龙、马天龙、巴桑才仁、柏迎霞、马占秀。 DB63/T 15552017 1 自然保护区巡护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自然保护区管理范围内巡护的目的、分类和程序、基本要求、巡护和巡护成果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自然保护区的巡护工作。 2 术语和定义 2.1 巡护 在自然保护区内,定期或不定期地沿着一定的路线,按要求对自然资源、自然环境和干扰活动进行观察和记录,及时将所发现的情况上报,并对需要救护的对象进行救护、对保护设施进行维护、对非法行为进行制止的过程。 3 巡护的目的、类型和原则 3.1 巡护

3、目的 3.1.1 依法制止非法盗猎、盗伐、开荒、开矿、采挖等违法行为,并对其进行调查取证,确保自然保护区资源安全。 3.1.2 观察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物种和人类活动的变化,监测动植物异常情况(如植物枯死、病虫害、动物死亡、动物肇事),为自然保护区管理自然环境和人为威胁提供基础资料。 3.1.3 维护自然保护区设施、设备,以保证其正常运转。 3.1.4 宣传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法律、法规以及主要保护对象与核心资源的保护价值和重要性;了解当地居民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状况和与保护的冲突信息。 3.2 巡护类型 3.2.1 日常巡护 根据保护区管理目标、管理计划和野外巡护计划,由巡护员定期地沿固定路线进行的

4、巡护工作。 3.2.2 专项巡护 当保护区接受临时任务或发生自然或人为突发事件时, 根据保护管理的要求而开展的巡护工作。 包括在自然灾害多发的夏季,开展的灭害巡护;在非法偷猎、盗伐案件多发的冬季,开展综合执法巡护,以及防火巡护和综合执法(稽查)巡护等。 DB63/T 15552017 2 3.3 原则 3.3.1 安全原则 巡护员应具备较强的组织观念和安全意识,注意避让雷击、自然灾害和野生动物,选择安全的宿营地,随身携带一套野外救护药械、绳索、刀具等,确保人身、车辆、资料和工具的安全。 3.3.2 科学原则 按照巡护目的,根据地形地势合理布设巡护路线。 3.3.3 时效原则 巡护必须完成规定工

5、作,并及时、认真、全面地填写巡护表格,记录相关信息。 4 巡护准备 4.1 制定巡护计划 巡护计划内容应包括组建工作小组,收集分析信息,确定重点保护对象及保护区域,开展巡护路线设置、巡护表格设计、完善社区资源管理计划、制定巡护频次、巡护员分工及工具用品准备,制定巡护检查和监督制度,完善野外巡护方案。 4.2 设置巡护路线 4.2.1 布局 路线设置应考虑周边地区、进入保护区的主要道路、与村庄相接森林或林地、人为活动频繁地带以及各种有代表性的生境。 4.2.2 路线 综合考虑管理站、管护点、宿营地的位置。每日巡护的路线不宜太长,宜当天能够返回或到达计划宿营地。 4.2.3 标记 利用明显的地形标

6、志物,在纸质地形图(遥感影像图)上标出巡护路线,并对路线进行编号,设置图示;借助智能巡护系统采集端开展巡护的,采集端应支持调用电子地图的功能,并事先将巡护路线及其他基础数据打包嵌入采集端作为背景地图。 4.3 确定巡护时段 4.3.1.1 日常巡护的时间应固定,每条路线按巡护计划开展定期巡护。当地居民或外来人员进入巡护区域较多、干扰较强的时期,或自然因素的变化对重点保护对象产生较强影响的特殊时段,应加大日常巡护频次和区域。 4.3.1.2 专项巡护的安排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般在物种繁殖季节、候鸟迁徙季、旅游旺季、生产季节、狩猎季节、防火季节应加大专项巡护力度。 4.4 组织巡护队伍 DB63

7、/T 15552017 3 日常巡护人员应在二人以上, 成员必须包括具有熟悉所巡护的区域 (地形地貌、 天气和风土人情等) 、有丰富的野外生存生活经验和具备专业技术(野生动植物识别等)技能的人,专项巡护应在四人以上,成员必须包括具有熟悉所巡护的区域、 有丰富的野外生存生活经验和具备专业技术技能的人, 且至少有一人具备执法资格并有执法能力。每一巡护小组应有一名组长。 4.5 巡护人员基本能力要求 4.5.1 法规政策 熟悉国家、省和州(市)制定的与自然保护区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4.5.2 图纸及数字地图使用 能够在野外借助地形图、遥感影像图或电子地图等识别地形、地物并标注位置。 4.5.3

8、工具使用 能掌握照相机、简易罗盘、摄像机、卫星定位仪、望远镜、常用救护用品等常用工具的使用;借助智能巡护设备开展巡护时,能熟练掌握信息输入、拍照、摄像、卫星定位仪设置等操作技能。 4.5.4 物种识别 能识别当地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地方特有和优势物种及主要群落。 4.5.5 病虫害识别 能识别当地主要的病害和虫害。 4.6 巡护时应配备的设备和资料 4.6.1 工作仪器 照相机、简易罗盘、摄像机和手持卫星定位仪(或智慧巡护系统采集段),及望远镜。 4.6.2 救护用品 野外救护药械(常用药品、急救包)、绳索、刀具等。 4.6.3 生活用品 食物、火柴、雨具,如需要野外露营时,应配备帐篷、睡袋、

9、炊具等野外生活装备。 4.6.4 地图资料 比例尺不小于 1:50000 的地形图及近期遥感影像图的纸质或电子地图。 4.6.5 动植物识别手册 动、植物图鉴或观察(鉴定)手册。 4.6.6 资料 法律法规政策汇编资料和以往相关巡护资料及资源调查和监测成果。 5 巡护 DB63/T 15552017 4 5.1 野外巡护 按计划沿着设置的巡护路线观察,并在巡护表格和记录本(或智慧巡护系统采集端)上记录所发现的人为活动情况以及主要动植物特殊、异常变化情况。 5.2 巡护内容 5.2.1 填写巡护表(或在智慧巡护系统输入巡护信息),记录巡护监测的基本信息、人为干扰活动、动植物变化情况、火灾隐患、森

10、林病虫害、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等。 5.2.2 制止违法犯罪和破坏自然资源的行为。 5.2.3 进行野生动物肇事的调查。 5.2.4 发现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等隐患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5.2.5 查看和维护自然保护区设施、设备,并将异常信息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5.2.6 清除偷猎者布设的动物诱捕工具。 5.2.7 对进入自然保护区的公众进行宣传和教育。 5.2.8 发现和记录其它特殊、异常和变化情况。 5.3 巡护记录 5.3.1 巡护记录表填写 巡护员应按巡护记录表内容填写,字迹清晰。除文字和规定的代码外,不应使用其他符号或自创的代号。巡护记录表见附录A附表A.1。 5.3.2 巡护笔记 巡护时

11、除填写巡护表格外,巡护人员还需做适当的巡护笔记,作为巡护表格的补充。尤其对一些巡护表格没有设置的重要信息进行记录,如发现特殊、异常事件时应记录位置信息并拍摄照片,有必要时还可进行摄影、录音、标本采集、绘图等。 6 巡护成果 6.1 巡护数据整理 6.1.1 当日巡护结束后,巡护员应整理巡护笔记,补充完善巡护表格(通过查找资料等形式对现场无法辨别的物种信息进行补充),并由组长对本次巡护工作进行小结。 6.1.2 基层管理机构应对巡护笔记和表格进行检查、分类整理,运用 Excel 等软件对巡护表格进行录入、统计和分析,制作图表,形成巡护报告。 6.1.3 管理机构应建立巡护数据库,并根据巡护报告提

12、出保护管理措施。 6.2 巡护报告编写 6.2.1 巡护报告类型 6.2.1.1 根据时间区段分旬报告、月报告、季度报告、半年报告和年度报告。 6.2.1.2 根据报告编写部门分个人报告、基层站点区域报告、全区报告。 6.2.2 巡护报告主要内容 6.2.2.1 巡护背景 DB63/T 15552017 5 本时间段巡护工作开展情况的陈述,包括巡护区域概况、巡护任务等的陈述。 6.2.2.2 巡护执行情况 本时间段巡护路线、巡护时间、巡护人员队伍组成、巡护人员出勤情况等执行情况的描述和总结。 6.2.2.3 巡护情况总结 应客观陈述巡护过程中的事实,可以在通过合理整理原始数据的基础上,给予恰当

13、的分析,以获得一定规律性的信息。 如人为活动情况概述、 森林和重点野生动物情况及其他对保护区保护管理有价值的信息等。可根据采集相关数据和信息,通过整理分析后用数据图表给予简洁明了的总结,并结合结果和实际情况提出可行的解决措施。 6.2.2.4 下一阶段工作计划 对下一阶段的巡护工作制定计划、确定任务,并安排实施。对下一阶段工作所需的经费、人员、设备等向领导或相关业务部门作出请示。 6.2.2.5 其他信息 对其他重要信息进行说明。 6.3 巡护资料存档 6.3.1 通过传统巡护方式开展巡护时,基层管理机构应留存巡护资料复印件,每月一次将巡护资料原件报送上级管理机构存档。 6.3.2 借助智慧巡

14、护系统方式开展巡护时, 直接将信息上传到指定的服务器。 达不到直接上传条件的,每月一次将巡护信息下载并报送上级管理机构存档。 DB63/T 15552017 6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自然保护区巡护记录表格式 表A.1 给出了自然保护区巡护记录表格式。 表A.1 自然保护区巡护记录表格式 管护站 巡护类型 巡护路线 日期 年 月 日 记录人 巡护人员 天气 起止小地名 巡护时间 : 至 _:_巡护小结 基本信息 动植物信息 干扰信息 序号 时间海拔东经北纬名称a 行为b痕迹类型c发生时间d物候e数量干扰类型f发生时间d干扰强度g备注 a 名称:动物或植物的中文学名; b 行为:1

15、.取食,2.饮水,3.休息,4.行走,5.站立,6.攻击,7.躲避,8.其它直接描述; c 痕迹类型:1.鸣叫,2.粪便,3.足迹,4.食痕;5.卧迹,6.窝穴,7.擦痕,8.标记,9.尸体,10.其它; d 发生时间:1.当场,2.1-2 天,3-10 天,10 天; e 物候:1.初芽,2.初蕾,3.初花,4.盛花,5.末花,6.花谢,7.初果,8.落果,9.落叶,10.枯萎; f 干扰类型:1.放牧(牛羊马猪其它) ,2.采集(菌类药材其它) ,3.采伐(木材薪材其它) ,4.盗猎(铁丝扣线扣枪械其它) ,5.毁林开荒,6.蚕食林地,7. 旅游(生态旅游科研探险其它),8.建设,9.灾害(火灾病害虫害),10.其他; g 干扰强度:1.强,2.中,3.弱;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环保科技/生态保护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