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目 录
第三十讲 写人记叙文的写法 3
一、 什么是写人记叙文 3
二、 写人记叙文的三大特点 3
1、 外貌描写——什么样 3
2、 动作描写——怎样做 4
3、 语言描写——怎样说 4
4、 心理描写——怎样想 4
5、 细节描写——如同电影中的特写镜头 5
三、 写人记叙文的写法 5
1、开头:扣题定位引下文 5
2、中间:承头顺写详重点 5
3、结尾:照应开头写所感 5
写人记叙文练习 6
第三十一讲 写事记叙文的写法 7
一、什么是记事记叙文 7
二、记事记叙文的五大特点 7
三、写事记叙文的写法 7
第三十二讲 写景作文的写法 8
一、什么是写景作文 8
二、写景作文的内容 8
三、写景作文的写法 8
第三十三讲 状物作文的写法 10
一、什么是状物作文 10
二、写景作文的特点 10
三、静物作文的写法 10
四、植物作文的写法 10
五、动物作文的写法 10
第三十四讲 游记的写法 11
一、什么是游记 11
二、游记的特点 11
三、游记的内容 11
四、写景的角度 11
五、游记的写法 11
第三十五讲 读后感的写法 13
第三十六讲 想象作文的写法 15
一、什么是想象作文 15
二、想象作文的特点 15
三、想象作文的分类 15
四、开头作文的写法 16
第三十九讲 故事的写法 17
一、 什么是故事 17
二、故事的特点 17
三、故事的要求 17
四、故事的写法 17
第四十讲 寓言的写法 18
一、 什么是寓言 18
二、寓言的四要素 18
三、寓言的特点 18
四、注意事项 18
五、寓言的三种写作方式 18
六、寓言的写法 19
第四十一讲 童话的写法 20
一、 什么是童话 20
二、寓言的特点 20
三、童话的分类 20
四、童话的要求 20
五、童话的写法 21
六、童话的写法 21
第四十二讲 儿童诗的写法 22
一、 什么是儿童诗 22
二、寓言的特点 22
三、儿童诗的写法 22
儿童诗与儿歌的区别 23
第四十三讲 修改作文有方法 24
一、 什么是修改作文 24
二、修改作文的范围 24
三、修改作文的方法 24
四、 作文的通用符号 25
第三十讲 写人记叙文的写法
一、 什么是写人记叙文
写人记叙文,是以记叙人物为主的记叙文。
二、 写人记叙文的三大特点
1、 人物和他的活动贯穿全篇,写事件也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
2、 人物是真实的,不是虚构的。
3、 人物的特点要鲜明。
特点:即这个人物给你留下的总的印象,也就是你对他总的评价、观点。包括四个方面:1、性格特点。2、品质特点。3、爱好。4、让你难忘的表现。
怎么把人物写像,做到写谁像谁呢?有5个方面的专项训练:
1、 外貌描写——什么样
外貌描写,是指对人物的长相、体态、衣着、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外貌描写,又分为容貌描写和表情描写。
① 容貌描写
容貌描写,是静态描写,即对人物长相、衣着的描写。
描写人物的长相,要抓住最突出、给人印象最深的特征来写。
衣着描写,一定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抓住最显眼、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服饰来写。
② 表情描写
表情描写,是动态描写,就是通过捕捉人物面部那些细微的表情,写出人物的喜、怒、哀、乐、思。
2、 动作描写——怎样做
怎样写好人物的动作呢?
① 抓住符合人物年龄、身份的动作来写。
② 抓住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动作来写。
③ 抓住能反映人物品质的动作来写。
④ 抓住人物特有的、习惯性的动作来写。
⑤ 选用最准确的动词来写。
3、 语言描写——怎样说
怎样写好人物的语言呢?
① 要符合人物的身份。
② 要符合人物的性格。
③ 要符合人的的品质。
4、 心理描写——怎样想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产生的想法、看法、感想、联想等描写,是直接揭示人物当时的感觉和想法的一种方法。
怎样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常用的描写方式有哪些呢?
① 人物自述。
② 用“想……”、“明白了……”、“想起来了……”一类的句式来写。
③ 用梦境、幻觉来表现。
④ 用环境描写来衬托。
⑤ 用动作描写来暗示。
5、 细节描写——如同电影中的特写镜头
三、 写人记叙文的写法
1、开头:扣题定位引下文
A、扣题:把题目中重点的字或词写进第一段中。
B、定位:
① 确定对象:你要写的是谁?
② 明确观点:这个人给你留下的总的印象是什么?或者你对这个人的评价是什么?
2、中间:承头顺写详重点
A、承头:承接开头部分的内容来写。
B、顺写: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写人的记叙文,中间一般按照人物行动的时间顺序来写。
C、详重点:详写重点部分。最能突出表达观点的内容,就是需要详写的重点部分。
写人的记叙文一般分为3种:
① 一人一事一品质;
② 一人几事一品质;
③ 一人几事几品质。
3、结尾:照应开头写所感
A、照应开头:照应开头部分的内容,再次使用开头部分的重点字词。
B、写所感:通过以上文字的叙写,把你的感想自然地写出来,也就是把你受到感动后的感言或悟出的道理、受到的启迪写出来。
写人记叙文练习
1、 写人记叙文,是以_______________为主的记叙文。
2、 写人记叙文的三大特点:
① 人物和他的______________贯穿全篇。写事件也是为____________服务的。
② 人物是___________的,不是虚构的。
③ 人物的__________要鲜明。
3、 写人,主要是写出人物的__________。“特点”包括四个方面: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想要把人物写像、写活,有五个方面的本领,需要进行专项的训练:
①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②_________________ 描写,
③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④__________________描写,
5、 动作描写,①要抓住符合人物的______、_______的动作来写,②要抓住最能体现人物的_______动作来写,③要抓住能反映人物的_______的动作来写;④要抓住人物特有的、______的动作来写;⑤选用最_______的动词来写。
6、 语言描写,①要符合人物的_________;②要符合人物的_______;③要符合人物的_____________。
7、 心理描写的方式有:①人物的_______;②用(我或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类的句式来写;③用________、幻觉来表现;④用_______描写来衬托;⑤用__________描写来暗示。
第三十一讲 写事记叙文的写法
一、什么是记事记叙文
记事记叙文,是以记叙事情为主的记叙亠。记事,就是把事情的发展过程表述出来。通过事情的记叙,或说明一个问题,或表达一种观点,使人读了以后受到教育,得到启发。
二、记事记叙文的五大特点
1、要素齐全。
2、事情真实。
3、写好细节。
4、线索清晰。
5、叙中抒情。
三、写事记叙文的写法
一、开头:扣题定位引下文
1、 扣题:把题目中重点的字或词写进第一段中。
2、 定位:确定时间、地点、情景、事件。
二、 中间:承头顺写详重点
1、 承头:承接开头部分的内容来写。
2、 顺写: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记事的记叙文,中间一般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来写。还有一种顺序,就是先写“面”,然后写“点”。
3、 详重点:详写重点部分。最能突出表达观点的内容,就是需要详写的重点部分。
三、 结尾:照应开头写所感
1、 照应开头:照应开头部分的内容,再次使用开头部分的重点字词。
2、 写所感:通过以上文字的叙写,把你的感想自然地写出来,也就是把你受到感动后的感言或悟出的道理、受到的启迪写出来。
第三十二讲 写景作文的写法
一、什么是写景作文
写景作文,是以景物描写为描写对象,通过写景来表达作者的观点或思想感情的记叙文。
写景作文,注重“借景抒情”,不能只为写景而写景。
景物分两类:
自然景物:日、月、星、云、雨、山、水、草、木……
人文景观:城、镇、街、路、桥、村、学校、公园……
二、写景作文的内容
1、赞美自然景色,抒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通过写景 ,抒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通过写景,传授知识。
三、写景作文的写法
一、开头:扣题定位引下文
1、 扣题:把题目中重点的字或词写进第一段中。
2、 定位:
① 你要写的是什么景物?
② 它总的特点或者你的观点是什么?
二、 中间:承头顺写详重点
1、 承头:承接开头部分的内容来写。
2、 顺写: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时间顺序:可按早、中、晚或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空间顺序:可定点观察,在这个观察点对周围的景物进行东南西北,或由近及远、由远及近,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的观察,然后再按观察的顺序来写。
总分顺序:先总说,后分说,即先写整体,再写局部;也可以先写局部,再写整体。作文中间部分的段落,多采用这种顺序来写。
3、 详重点:详写重点部分。切忌不分重点,不顾特点,见啥写啥。
① 最能突出表达观点的内容,也就是你最喜欢、印象最深刻、最想赞美的地方,要详写。
② 景物的特征,即该景物所特有的,足以区别于其他景物的地方,要详写。
怎样写好景物的特征呢?抓住景物的形状、大小、颜色、声响等特征写具体、写清楚,并大胆想象,采用对比、比喻、拟人等手法,把景物写得生动、形象。
4、 写作中还有如下要求:
l 情景交融。
l 动静结合
l 语言优美
l 过渡自然
三、 结尾:照应开头写所感
1、 照应开头:照应开头部分的内容,再次使用开头部分的重点字词。
2、 写所感:通过以上文字的叙写,把你的感想自然地写出来。
写景作文主体部分的写法,除了承头顺写详重点共性我,我们另将它的个性写法归纳如下:
妙喻写准声色形,动静结合融真情。
第三十三讲 状物作文的写法
一、什么是状物作文
状物作文,就是描绘物品的大小、形状、颜色、声响、质地、构造等特征的作文。属于记叙文。
二、写景作文的特点
1、描述形象。即用叙述的方法,把物品的大小、形状、颜色、声响、质地、构造写得逼真、准确;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物品听静态和动态写得活泼有趣,生机盎然。
其写法一般是:总——分——总。
2、借物表情。
借物说理。借物写人借物抒情。
三、静物作文的写法
静物,主要指学习用品、生活用品、食品、玩具、工艺品、建筑物等静止不动的物品。
写静物,一般要注意写:
1、来历。2、外形。3、用法(吃法、玩法)等。4、作用。5、所感。
中间部分的两种写作方法:
1、 将静物分为几个部分写。
2、 采用“先总述——后分述”的写法。
四、植物作文的写法
植物,包括树木和花草。
1、来历。2整体特征。3、外形。4、生长特点。5、用途。6、通过它某方面的特点,展开联想,写出它人以启示的精神或品质。
五、动物作文的写法
动物,包括家禽、家畜、野兽、鸟雀、昆虫、水族等。
写动物,一般要写的内容是:
1、来历。2、整体特点。3、外形特征。4、生活习性。5、性格特点。6、动作特点。7、品质总结。
第三十四讲 游记的写法
一、什么是游记
游记,就是把自己游览中的见闻和感受写出来。属于记叙文。
二、游记的特点
1、抓住特征。2、情景交融。3、动静结合。
4、语言优美。5过渡自然。
三、游记的内容
1、所见:自然景物,如山川、湖泊;人文景观,如庙宇、亭台楼阁等建筑和相关诗文等。
2、所闻:历史传说和风土人情。
3、所感:阅读后的感想。
四、写景的角度
1、定点观察法:以作者的立足地点来观察事物,或仰视,或俯视,或远眺,或近观,按远近上下的空间顺序去写出某一景物的特点。
2、移步换景法:按作者空间位置的转移来写所见景物。
五、游记的写法
一、开头:扣题定位引下文
二、 中间:承头顺写详重点
1、 承头:承接开头部分的内容来写。
2、 顺写: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一般按游览的时间顺序和移步换景的空间顺序来写。
3、 详重点:详写重点部分。最能突出表达观点的内容,就是需要详写的重点部分。
详写方法提示如下:
① 动静结合;
② 善于联想;
③ 写出广度和深度
怎样写出名胜古迹的广度和深度呢?
要想写出名胜古迹的广度和深度,不仅要描绘出古建筑的外在形态,更要描述其内涵神韵——即名胜古迹的历史和变迁,以及与该名胜古迹有关的传说、神话、故事、诗文等,让历史的凝重为名胜古迹增添一抹风韵,让历史的苍远丰富我们作文的内容。
怎样写出建筑物的广度和深度呢?
可远处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可展开想象的翅膀。走近你又看到了什么?它的前后左右情况如何?走进去情况如何?一路登上去情况又如何?登上其顶,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再把它的历史、风格、构造、原理、用途、意义等适时地写进去。
三、 结尾:照应开头写所感
1、 照应开头:照应开头部分的内容,再次使用开头部分的重点字词。
2、 写所感:通过以上文字的叙写,把你的感想自然地写出来,也就是把你受到感动后的感言或悟出的道理、受到的启迪写出来。
建议:请大家出游前带好笔和笔记本,及时记下所见、所闻、所感。这样做,可以避免回家后淡忘的情况。当你回家打开笔记本,那些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东西就会纷至沓来,涌到笔端,任你选择和安排,你就会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了。
第三十五讲 读后感的写法
读后感,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形式,指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把自己的感想、收获写下来。内容一般有两种:
1、受到的感动、启发或者教育。
2、学到的新知识。
读后感,顾名思义,是先读后感。读是基础,只有在读的过程中受到了感动,或有了收获财有感的内容可写。要有感动点。
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可能侧重点不同,也就是感点都不同。
同一篇文章,也可能列出许多个感点来,但具体在写读后感的时候,你则只需选择你认为最重要的一个感点来写即可。
如童话名著《绿野仙踪》,就可列出如下感点:
·世上无难事 ·团结就是力量
·勇敢、自信 ·做事不能半途而废
·对幸福的追求 ·对友情的珍视
·歌颂真、善、美,责骂假、恶、丑
读后感的拟题方式一般有两种:
1、 直接拟题。如:
读《……》有感 《……》读后感
读《……》的感想 读《……》后想到的
读《……》后 我读《……》
2、以感点为正题,以“——读《……》有感为副题”。如:
世上无难事 团结就是力量
——读《绿野仙踪》有感 ——读《绿野仙踪》
读后感的写法
开
头
扣题定位引正文玉。
关键词记忆:篇名、感点。
用一两句话点明原文篇名,说明感点。
中
间
承头顺写详重点。
关键词记忆:介、议、联
1、介。简介原文主要内容。注意:一定要侧重写与感点有关的内容,以便自然引出下文的感想。
2、议。用一两句话,对原文内容加以评议,引出下文的“联系实际”。
3、联。具体联系你所了解的、听到的、看到的社会实际或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谈感想、感受。
这里的“实际”——指自己掌握的事例,可以是当前的,也可以是历史上的;可以是自己的,也可能是他人的。
这部分是重点,要详写。
常用的写作手法有:
对比。将现在的社会与当时的社会对比;将自己的环境条件与文中主人公的环境、条件对比;将主人公的思想、言行与自己的思想、言行对比……
联想。即由甲想到乙。如写《黄继光》的读后感,就可由黄继光为了战争的胜利,舍身堵枪眼的大无畏英雄气概,联想到身居猫洞的解放军叔叔怎样杀敌卫国,再联想到他们抗洪、抗震等抢险救灾中如何不畏艰险,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进而联想到我们应怎样刻苦学习,练好本领,将来像他们一样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出力。
结
尾
照应开头写所感
关键词记忆:照应、总结
照应开头的内容,再次强调感点,总结自己受到的启发或教育。
第三十六讲 想象作文的写法
一、什么是想象作文
想象作文,就是通过想象,对已有的生活体验进行加工,而写成的有创意的叙事作文。
二、想象作文的特点
1、创作。可以自由创作出合情合理而又新奇动人的佳作。
2、组合。可根据写作的需要,将你能够想到的最优良的“配件”(素材)移植过来,组装你的“设备”(作文),使之品质更优越。
三、想象作文的分类
想象作文可分为五大类:再造作文、联想作文、假想作文、科幻故事、文学故事。
1、再造作文
再造作文,就是根据图片、文字或别人对某一对象的描述,作者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再造出这个对象的完整形象,并表述出来。
再造作文要求:具体、生动、新颖,可感性强。
2、联想作文
联想,就是由甲想到相关的乙。相关包括关联、同类、相似、相反四种情况。
写联想作文,有两点要求:
l 展开联想时,要找准联想点——即找准触发我们联想的寓意。
l 展开联想时,必须使自己的思维尽可能新颖和广阔,不能只停留在狭小的空间和肤浅的层面。
3、假想作文
假想作文,是以现代人的身份想象未来发生的事情。
它的特点是:以美好的愿望为出发点,目标指向未来向往的生活。
4、科幻故事
科幻故事,是以一定的科学知识为基础,把幻想的未来生活当做现实来写,而创作的故事。
5、文学故事
文学故事,这里主要指童话、寓言、故事、小说等。
四、开头作文的写法
1、开头:扣题定位引下文。
扣题:紧扣题目,写清在何时、何地、有何人、发生了何事。可以表明观点。
2、中间:承头顺写详重点。
l 承头:承接开头部分的内容来写。
l 顺写: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l 详重点:详写重点部分。
3、开结尾:照应开头写所感
照应开头:照应开头部分的内容,再次使用开头部分的重点字词。
写所感:通过以上文字的叙写,把你的感想自然地写出来。
想象有哪些要求?
1、 合理。只有合情合理才能吸引读者和引起共鸣。
2、 新奇。新奇不等于离奇,想象离不开现实生活。
3、 具体。只有描述具体,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4、 丰富。世界会因你的想象而存在而精彩。
5、 情真。想象的文字都是带着感情色彩的,要情真意切。
想象在作文中有哪些作用?
1、丰富作文有哪些作用?2、增强作文的感染力
第三十九讲 故事的写法
一、 什么是故事
故事,是一种侧重于描述事件过程的文学体裁。可分为: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科幻故事、革命故事、生活故事、新闻故事等。
二、故事的特点
1、描述的事件都有前因后果。
2、情节生动曲折。
3、语言口语化,通俗易懂,平实生动,便于口头传播。
三、故事的要求
1、精心安排故事情节,使之具有一定的曲折性,但又要符合生活规律,合情合理。
2、塑造的人物形象要性格鲜明。
3、观点要突出,线索要分明,情节要连贯,结构要严谨,首尾要照应。
四、故事的写法
1、 开头:扣题定位引下文。
2、 中间:承头顺写详重点。
3、 结尾:照应开头写所感
【历史故事】
可参照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草船借箭》;
【民间故事】《东郭先生和狼》
【生活故事】自行动笔来写。
第四十讲 寓言的写法
一、 什么是寓言
寓言,是借用比较短小、浅显的故事,来表达深刻道理的一种文学体裁,有着明显的教育意义。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物,还可以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用夸张和拟人手法。
二、寓言的四要素
1、故事性。 2、虚构性。
3、寄托性。 4、哲理性。
三、寓言的特点
1、寓意于“言”,“言”此意彼,“言”小意大。
2、观点带有鲜明的劝导性或讽刺性,劝导人们应该怎样做或就应当注意些什么。
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
4、语言精练,极富表现力。
5、篇幅短小,内容单纯,故事引人思考。
四、注意事项
1、观点要明确、正确,并有针对性。
2、故事要创新,忌陈旧老套。
3、故事与揭示的寓意要契合,防止牵强附会。
五、寓言的三种写作方式
1、先编一个故事,结尾总结出寓意。
2、先确定寓意(观点),再编写一个相应的故事。
3、只写故事,寓意包含在文中,让读者自己去领悟。
六、寓言的写法
l 开头:扣题定位引下文。
l 中间:承头顺写详重点。
l 结尾:照应开头写所感
寓言与动物故事的区别
寓言,是借用动物的言行,道出人类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以进行劝导或讽刺。
动物故事,主要是描写某些动物的形态、习性和特点,描述动物世界的现象,以进行自然知识教育。
第四十一讲 童话的写法
一、 什么是童话
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种文学样式。
童话,讲述的是虚拟的故事,并不是真实的。但它所表现的人、事、关系、道理,却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二、寓言的特点
1、幻想和夸张。
2、拟人化的形象。
3、奇妙、曲折、动人、完整的故事情节。
三、童话的分类
1、按表现方法,可分为:
l 拟人体童话
l 常人体童话
l 超人体童话
2、按题材,可分为:
l 文学童话
l 科学童话
四、童话的要求
1、幻想,是生活的反映,要植根于现实。
2、夸张,要突出事物的本质。
3、拟人,要抓住事物的特征,符合动植物的特性。
4、表现手法多样。
5、语言简洁活泼,符合儿童的语言特点。
五、童话的写法
创作童话,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细心观察
2、幻想处理
l 要用拟人的方法幻想。
l 要奇妙地幻想。
l 要围绕观点幻想。
3、具体生动的描写。
六、童话的写法
寓言与童话异同
相同点:言和童话,都是通过想象、幻想创作的,都可以采用各种生物或非生物来充当故事的角色,也都富有启发、教育意义。
不同点:
l 寓言的篇幅一般较为短小
l 寓言的结构单纯,语言朴素,幻想的程度较轻。
l 寓言一般都带有一定的哲理,是说明某个道理或讲述能给人以启发的故事。
l 童话的结构比较曲折,可以细致地刻画人物形象,幻想也比寓言更为丰富、奇特。
l 童话的主要对象是儿童,它描写的内容、表现的生活,照顾到儿童的知识范围或心理特点,语言也易于儿童接受。
第四十二讲 儿童诗的写法
一、 什么是儿童诗
儿童诗,就是以儿童为对象,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使用最富于感情、最精练、有韵律、分行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的一种艺术形式,也包括儿童自己创作的诗。
二、寓言的特点
1、一句一行,分行排列
2、讲究押韵,流畅上口
押韵的规则
押韵的方式
l 一韵到底,就是一个韵押到底。
l 换韵,就是在一首诗中变换了所押的韵。
l 押韵的过关。
l 关于混韵。
l 押韵需注意的两点:一是韵字尽量不要重复,二是押韵要有所间隔。
3、饱满的儿童情感。
4、儿童式的丰富想象。
5、新颖而巧妙的构思。
6、天真而精练的语言。
7、童稚而优美的意境。
三、儿童诗的写法
1、比喻法:就是用一种事物来比方有相似点的另一种事物,以便将观点表达得更加鲜明。包括明喻和隐喻。
2、拟人法。就是把物当作有思想的人来写,让它们会想问题、会说话。
3、拟物法:就是把人当作物来写。
4、夸大法:就是把要写的对象的数量、时间、力量、行为等,夸大来写,以加深读者的印象。
5、缩小法:就是把要写的对象的数量、时间、力量、行为等,缩小来写。
6、问答法:就是用行提问后回答的方式来写。
7、疑问法:就是只问不答,让读者自己去思考。
8、重复法:就是将主要的字词重复使用,以加强证据,让表达的意思更明显。
9、仿声法:就是模仿各种生物或东西特有的声音来写。
10、直述法:就是把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想到的、做到的……直接写出来。
11、哲理法:就是用简练的文字、鲜明的形象,提示出一个人生的道理。
12、故事法:就是将故事写成诗的形式。
儿童诗与儿歌的区别
儿童诗与儿歌同属于儿童诗歌类,但二者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1、 坐读者对象来说,儿歌是以学龄前和学龄初期的儿童为主要阅读对象的。儿童诗则是以学龄中后期的儿童为主要阅读对象的。
2、 从观点表达来说,儿童诗的观点常以间接的方式表达出来,比较含蓄、深刻。儿歌则多是比较浅显直白地表达观点。
第四十三讲 修改作文有方法
一、 什么是修改作文
修改作文,是指由初稿写出,到最后定稿之间的一个不断对作文的思想内容、篇章结构、语句标点等进行更换、调整、增补、删减的加工过程。
二、修改作文的范围
1、内容上:审题是否正确、观点是否明确、详略是否得当。
2、形式上:结构是否完整、顺序是否合理、过渡是否自然、语句是否通顺、用词是否恰当、书写是否规范。
三、修改作文的方法
1、边朗读边修改。朗读能够发现明显的错误。
2、先晾晾再修改。先把作文放一段时间,待兴奋期过或精神状态好再来看再来读再来改。
3、边推敲边细改。
4、善于听取他人意见。
5、增删改调,结合使用。
l 增,就是增补,即对作文中缺少、不足的内容进行补充、增加。
l 删,就是删减,即把可有可无的材料、字、词、句、段,毫不吝惜地删去。
l 改,就是改正,即把不正确的、不准确的地方改对、改准。
l 调,就是调整,即把次序不当的材料加以调动、整理。
四、 作文的通用符号
(说明文和议论文另外独立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