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非遗视角下高校民族民间舞蹈的保护与传承.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378381 上传时间:2024-04-2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9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遗视角下高校民族民间舞蹈的保护与传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非遗视角下高校民族民间舞蹈的保护与传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非遗视角下高校民族民间舞蹈的保护与传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美化生活 BETTER LIFE1482023.10文/崔佳甜非遗视角下高校民族民间舞蹈的保护与传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了广泛的领域,其中民族民间舞蹈是最为重要的艺术表现之一。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对于保护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将民族民间舞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融合,并纳入高校舞蹈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有助于维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族民间舞蹈,凸显非遗的内涵和价值,同时保护本民族独特的舞蹈文化特色。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出发,探讨了民族民间舞蹈的特点,并深入研究高校在教授民族民间舞蹈时如何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从而推动非遗在民族民间舞蹈领域的传承与发展。

2、作为一个拥有多民族特色的国家,中国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五十六个独特的民族文化。民族民间舞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内涵。在高校舞蹈专业中,民族民间舞蹈课程是舞蹈专业学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课程,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领悟民族文化的魅力,同时保护和传承我国宝贵的艺术遗产。在当代背景下,随着人们精神需求的提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也日益提高。民族民间舞蹈作为非遗的一部分,其与时代审美和历史脉络相契合,有助于增强我国对传统艺术的文化自信,推动我国新时代文化产业的繁荣。因此,在高校舞蹈专业教学中,应当注重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创新

3、,让更多年轻人深入了解并喜爱这些传统舞蹈,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卓越的传统文化。高校民族民间舞蹈的特点集体性高校中的民族民间舞蹈呈现出了明显的地域民族特色。中国有着广袤的地域,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化丰富多彩,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独特之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民族民间舞蹈来表达情感、保持身心健康,同时更好地领略民族独特之美,展现出了各个民族的魅力。在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内容和形式通常较为系统,但也会因地域差异而有所变化。例如,新疆高校可能更注重对维吾尔族舞蹈的学习,而东北地区的高校可能更专注对东北秧歌等民间舞蹈的学习。由于不同民族拥有独特的特点,舞蹈创作所展现的民族文化也会有所差异。因此,高校的民

4、族民间舞蹈表现出了明显的地域和民族特色,有助于呈现我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高校民族民间舞蹈的现状分析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起,高校艺术教育开始重视民族民间舞蹈专业的建设,开设了多种具有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课程,如京剧、维吾尔族舞蹈、蒙古族舞蹈、藏族舞蹈等。此外,还有不少地区开设了地方性民族民间舞蹈专业,并举办各种大型舞蹈节目,如省级的少数民族文艺汇演等。然而,由于仅存的文艺团体表演市场大幅萎缩,很难独立承担大型舞蹈剧目的排演。一些地区动用大量学生资源进行大型舞蹈剧目的排练,虽然可以实现艺术实践的目的,但这种方式对学生的系统培养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高校舞蹈教育在艺术实践活动中需要对艺术实践

5、的基本价值进行有效定位,提高学生的舞蹈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创新艺术形式,提高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和评价能力,实现多门学诗大序中记载:“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因此,舞蹈是一种通过肢体动作表达情感的语言符号。最初,舞蹈表现的是人们的日常劳作和生活习惯,因此民族民间舞蹈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集体性。在高校民族民间舞的创作和表演过程中,离不开学生们的参与和配合,通常以群体载歌载舞的形式展现,并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中,通过不断革新创造出独具一格的民族民间舞蹈。传承性高校的民族民间舞蹈具有传承性,舞蹈创作者常常以人们

6、真实的生活为灵感,将其所属民族的文化融入舞蹈之中,逐渐塑造出系统而独特的民族民间舞蹈。这些舞蹈具有强烈的生命力,展现了各民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民间风俗。在民族特定的节日庆典中,人们经常会表演带有浓厚民族特色的舞蹈。将民族文化融入高校舞蹈课程,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民族民间舞蹈的独特之处。这种方式在学习舞蹈技巧的同时能够传递历史文化和社会习俗的内涵。因此,民族民间舞蹈代代相传,彰显了其传承性。同时,在高校舞蹈专业中创作和演示民族民间舞蹈离不开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和默契合作。这种群体性的舞蹈形式通常要求学生以团队互动的方式表现,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总之,高校内的民族民间舞蹈不仅保持了传

7、承性,还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创新性。在不断发展与创新的过程中,这一艺术形式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地域性INTO LIFE 走进生活1492023.10科的有效交融。同时,在大型舞蹈剧目的排演过程中,学生通常以“群众性”演员的方式存在,对动作要求不高。在人数众多的情况下,舞蹈音乐与剧情的同步完美呈现并不容易做到,需要反复排练。此外,由于个体差异和个别人员的错误,需要重新排练,进而导致大量时间被浪费,并且也没有训练出较高的技术性。排练节目还存在着时间限制,学校为了排练节目就会停课,“以练代课”。然而,不少学生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还耽误了系统性学习,甚至耽误了期末考试。从另一个角度看,

8、民族地区高校舞蹈教育使用学生资源打造大型舞蹈剧目,虽然对于高校具有积极意义,但对于学生却存在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高校舞蹈教育需要平衡艺术实践与系统性培养的关系,避免过度依赖学生资源排练大型舞蹈剧目。教师应该寻求其他方式来实现艺术实践的目的,同时保证学生的系统性培养不受影响。民族民间舞蹈类非遗的概况和分类民族民间舞蹈类非遗的总览截至2022年,我国国务院已核准公布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纳入361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前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的详细数据来看,在十大门类国家级非遗名录中,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排名第六,总计356个项目,占总数的9.86%。民族民间

9、舞蹈类非遗的舞种分类情况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民族民间舞蹈类非遗项目可分为新增项目和扩展项目两类。新增项目主要是为确认和保护在不同地区或社区、群体中传承的同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扩展项目是为了与已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同名项目共用一个项目编号,项目特点、传承状况有所不同,保护责任单位也有差异。龙舞数量最多、影响最广泛,共有43项。从舞种所属的民族角度来看,数量排名前五的舞种基本上都属于汉族舞蹈,汉族传统舞蹈在我国的占比较大、形式丰富、影响深远。这些数据有力凸显了我国传统舞蹈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民族民间舞蹈类非遗的区域分布情况从行政区划的角度来看,在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西藏自

10、治区凭借33项传统舞蹈项目居于领先地位,而澳门则在该领域无所涉足。值得关注的是,位列前十的区域包括:西藏自治区、广东省、云南省、四川省、浙江省、贵州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山西省、山东省以及湖南省。这些区域汇聚了206个项目,尤其是西藏自治区、广东省和云南省在传统舞蹈项目数量方面表现突出。然而,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各个省份的分布呈现不均衡现象。这表明这些地域在传统舞蹈文化传承方面具有深厚的底蕴和持续的传统传承。西南地区在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可能是多元文化融合、丰富的民间传统以及特定的地理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数据表明,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呈现出明

11、显的不平衡状态,集中分布的特点十分显著。因此,尽管全国各地皆有民族舞蹈文化的存在,但其主要集聚在特定地区,这也意味着在保护工作中,需要特别关注并投入更多资源。因此,在保护民族民间舞蹈非物美化生活 BETTER LIFE1502023.10质文化遗产方面,需要将重点放在高度集聚的地区,如藏粤滇、川浙黔新以及藏滇川黔地区。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我们能够确保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进而蓬勃发展。民族民间舞蹈保护与传承中出现的问题地方相关部门的保护与传承理念薄弱某些部门的观念相对狭隘,认为传承应由传承者独自负责,不愿与其他部门或机构合作,导致保护与传承工作难以获得充分的支持和资源。在这种观念的

12、引导下,传承者的能力和资源往往被视为唯一的保护和传承手段,忽视了整个社会的参与和贡献。因此,传承者可能面临人力不足的问题,无法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而导致民族民间舞蹈传承中断。此外,政府在保护民族民间舞蹈时,如果没有培养传承者的能力和规范保护措施,可能会导致传承者缺乏必要的技能和资源。如果政府没有制定完善的保护措施,也可能导致民族民间舞蹈被破坏。另外,视频记录是目前广泛采用的民族民间舞蹈保护方式之一。然而,如果视频质量不高,可能会影响对民族民间舞蹈的保护和传承。因此,提高视频质量并确保其完整性对于保护和传承工作至关重要。传统思维限制了传播形式的创新陈旧的传播方式以及在展示民族民间舞蹈时缺乏适当

13、的解说,导致一些人无法真正理解其内涵。这不仅影响了观众的体验,也影响了传承的效果。为了突破这种限制,有必要在传承和传播民族民间舞蹈时采用更加现代化的方法,例如通过新媒体进行传播,或者通过舞蹈比赛、演出等方式来呈现舞蹈,以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此外,教育也是打破传统思维限制的关键。通过在学校或社区开设舞蹈课程,或者举办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讲座,可以向年轻一代传授舞蹈知识,激发他们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兴趣和热情。这样不仅可以扩大传承的群体,还有助于推动舞蹈形式的创新和传播。过于严格的传承机制可能会降低传承效率尽管严格的传承机制有助于保持舞蹈的原始特色,但也可能会限制传承效率。这是因为过于严格的机制可能会

14、限制传承者的选择范围,导致可供选择的传承者数量受限。如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过于坚持传统的传承机制,可能会阻碍民族民间舞蹈的广泛传承和发展。为了提高传承效率,可以适度放宽传承机制的要求。在选择传承者时,可以更加关注候选人的舞蹈天赋和学习能力,而不仅仅是性别或姓氏等因素。此外,可以通过教育、培训等途径培养更多的传承者,扩大传承者的队伍。同时,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可以探索新的传承方式。例如,利用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对舞蹈教学和表演进行线上传播,以吸引更广泛的观众和传承者。这种创新方式不仅能够提高传承效率,还有助于民族民间舞蹈在新时代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传承。非遗视角下高校民族民间舞蹈的保护与传承策

15、略第一,高校应当主动展开实地考察,通过去当地采风,与居民和传承者深入交流,真切理解舞蹈内涵。同时,高校师生团队还应参观当地博物馆,以追溯文化发展历程,结合现代技术,巧妙保管民族民间舞蹈素材。除了保护文档资料外,工作人员还需整理视频资料,保护者可以从多角度录制舞蹈视频,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其进行数字化保存,以防视频遗失。另外,高校应强化保护意识,学习尖端保护方法,确保民族民间舞蹈资料得到完整保护。为了更好地保护民族民间舞蹈,学校需进行广泛调研和宣传,协助大众深入理解舞蹈内涵,吸引更多人融入传承行列。鉴于舞蹈形式多样,难易不一,可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一些难度较高或较稀缺的舞蹈,以方便更多人理

16、解,例如,举办民族舞蹈文化节等。第二,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必须对民族民间舞蹈进行创新改革,以吸引更广泛的观众。高校教师在民族舞蹈编创中可以适度融入流行元素,但要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进行创新。可以通过与网络媒体和电视媒体的合作,强化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广泛宣传,拓展受众范围。学校要定期举办民族民间舞蹈演出,并在演出中详细解说舞蹈的内涵和形式,加强对地域舞蹈文化的宣传,促进民族民间舞蹈的持续发展与传承。借助教育途径,培养更多的舞蹈传承人才,为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活力。学校可以多设立民族民间舞蹈课程,邀请传承人亲自授课,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参与。这样能够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舞蹈文化,激发他们学习

17、舞蹈的兴趣,并使其自发参与到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之中。综上所述,本文旨在探讨高校对非遗民族民间舞蹈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具体而言,介绍了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性和高校在非遗保护方面面临的问题,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实地采风、运用现代技术、建立健全保护制度等方式来保护和传承舞蹈文化,提出了民族民间舞蹈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和需要注意的问题。高校师生需深入了解民族民间舞蹈的历史、文化和表现形式,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内涵和特点。运用现代技术,如视频录制和计算机存储等手段,可以妥善保管舞蹈素材,防止其丢失或损坏。高校应加强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宣传和教育,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