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班主任调节小学生人际关系的几点做法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润滑剂, 是使个人心 情舒畅的兴奋剂。 班主任不仅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更 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此基础上, 根据班集体的实 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调节学生的人际关系。一、建立集体教育模式,指导学生进行集体学习在教学中组成四人或八人学习小组, 经常安排各小组进行集 体性学习。 这种教育教学模式有两大有点:一是有利于学生相互 启发、共同提高,也有利于学生和小组之间的交往;二是有利于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学生积极性提高, 主动地参加到集体活动 中来;尊重意识,学生在集体学习中学会倾听对方陈述,尊重对 方
2、观点;学习意识,学生在此学习中承认对方长处,学习对方优 点;合作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帮助别人解难,共同完成 任务;表现意识,通过此方式的学习,为学生陈述观点、坚持观 点提供了平台,锻炼和发展学生的社会能力,比如:表达能力、 理解能力、评价能力、综合能力和协调能力。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活动课外活动是小学生的第二课堂, 它为小学生的活动提供了丰 富的内容和广阔的场所, 有利于小学生进行更广泛的有趣有利于 发展儿童的的交往。有组织的课外活动既有利于班集体的形成, 也有利于发展儿童的个性积极性, 交往的独立性, 对集体的责任 感以及创造性。课外活动包括各种文体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社 会实
3、践活动和适当的生产劳动等。这些活动都能促进交往活动, 培养交往能力。 此外还应鼓励和支持小学生走向社会, 如少年宫、 社区活动中心、 少年业余体校等社会教育机构, 在更大范围内发 展他们的人际关系,促进交往能力的发展。三、指导发展交往能力的技巧在指导小学生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培养他们尊重他人、关心和体贴他人的态度。 人际交往 的关键是态度, 小学生由于受自身认识水平的限制, 加上独生子 女的原因,容易产生认识上的自我中心,养成独尊的习惯,构成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 班主任要教育学生尊重和关心他人, 逐 步克服认识上的自我中心。2、充分发挥班干部带头作用。 对班干部,班主任既要信任 他们,支持他们大胆工作,又要严格要求,加强指导,如果放松 对他们的教育,学生干部容易骄傲自满、盛气凌人,或对班级事 务处理不当、 方法不当, 那么班集体中人际关系紧张等情况难以 避免。3、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班主任要教育学生学会正确地批 评他人, 勇于进行自我批评。 善意的公正的同学间的相互批评和 坦诚的自我批评,是同学间相互沟通、相互理解,达成相互信任 的重要方式。总之, 班集体中人际交往是一种十分复杂、 丰富多彩又变化 多端的社会现象,班主任要善于了解具体情况,分析问题原因, 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 加以引导和帮助, 以达到调节小学生人际 关系,使之良性化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