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音乐教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327879 上传时间:2024-04-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音乐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音乐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音乐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音乐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歌唱祖国课 题:歌曲歌唱祖国 课 型:新授 课 时:1 教学用具:录音机、钢琴 教学方法:视唱法、练习法 教学目标 : 一、 过学唱歌唱祖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通过教唱歌曲培养学生控制力度变化及用气息支持歌唱的能力。 二、 通过讲解音乐知识、分析歌曲,是学生初步掌握分析二段体及三段体歌曲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学习歌曲2、掌握歌曲的情绪及演唱方法 教学难点 :1、对歌曲情绪的处理2、 个别节奏的掌握及演唱 板书设计 歌唱祖国 音乐知识:1、二段体 A + B 2、三段体 A + B + A 或 A + B + C 教学过程 一、 前置补偿: 1、 复习歌曲游击军2、 做休止符节

2、奏练习 二、 导入 新课: (播放歌唱祖国)配合国庆典礼的录象,让学生感受我国繁荣、蒸蒸日上的新面貌,激起学生爱国之情。 三、出示目标: 四、 新授教学: 1、 咱们班有会唱这首歌曲的吗?(找几位同学分别演唱) 2、 完整欣赏歌曲,找出几位同学所存在的问题。 3、 学习歌曲 A:师示范演唱歌曲 B:生跟琴视唱歌曲C:完整演唱歌曲 D:及时纠正 (1) 这首歌曲中带附点的节奏型(板书),学生容易唱成不带附点的节奏型,这样对歌曲的艺术形象很有影响,因此,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节奏型在这首歌曲中艺术表现力的优劣,指导学生将附点音符后面的十六分音符向下一拍靠拢是很必要的。 (2) 歌中一字多音的地方,学生常

3、唱的软弱无力、缺乏感染力。如:“祖国” “家乡” “人民” (3) 歌曲中学生的节奏掌握如:“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 “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 三段都存在演唱第一个字时的八分休止符,每个字对准那一个音符一定要看清、听清、唱清。 (4)要正确掌握歌曲的速度(复习演唱,并练习歌曲中存在的容易出错的附点节奏和休止符节奏,为学习歌曲做铺垫。进入情境这是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但同学们根据原来的欣赏自己学习后避免不了存在很多问题,现在请同学们虚心欣赏跟随老师认真学习。认真纠正和练习容易唱错的地方附点节奏的掌握休止符节奏的掌握速度的掌握)(这是学生活动) E:听音乐完整练习演唱歌曲 F:处理歌曲的感情

4、 第一乐段同时也是第三乐段:雄壮有力,而且平稳流畅,主题思想:歌唱祖国走向繁荣富强。热情奔放、乐观自豪 第二乐段:节奏舒展平稳,旋律优美流畅,因而形成一种浩浩荡荡、昂首挺胸、阔步前进的气势。 五、 巩固训练 1、 分组比赛,看那一组唱的既有感情又准确,看哪一组能较多地、正确的指出其他组的优缺点 2、 给学生做合唱录音,找出缺点以后在练习过程中多注意 六、 音乐知识 1、 二段体A + B例:游击军 2、 三段体A + B + A 或 A + B + C例:歌唱祖国 A + B + A 七、布置练习作业 ,总结下课! (学生讨论歌曲,并分析其情绪并结合到歌曲当中歌曲情绪的处理演唱巩固练习学习音乐

5、知识总结)(学生总结)2.游击队歌 教学目标 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赶兴趣,了解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及历史背景。能够用保卫祖国,憎恨、蔑视侵略者的感情演唱游击队歌。积极参与歌唱、聆听、创编等音乐活动。教学重点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背唱游击队歌,自如地表达歌曲的意境。掌握弱起节奏的演唱方法。教学过程结合历史谈谈自己眼中的抗日战争。(二) 影片片段欣赏:铁道游击队、地道战等抗战影片的片段,了解游击队的作战特点,并语言和形体动作进行表述。(三) 学唱游击队歌:教师范唱游击队歌,引导学生发现歌曲的节奏特点弱起节奏。弱起节奏形式及小军鼓号角式的明亮音调。它巧妙地、恰到好处地塑造了游击战士勇敢顽强、机智灵活

6、、乐观豪迈的英雄形象。指导学生掌握好弱起节奏的特点,唱好弱起节奏。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内容和基本情绪。游击队歌的节奏活泼、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歌曲生动地刻画了游击战士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刻画了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聆听合唱游击队歌,观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片段。感受演唱特点,了解部分演唱形式和表现形式:混声合唱、男声小合唱、表演唱等。用轻快有力的声音背唱游击队歌。在演唱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按正确的发声方法,清晰均匀的吐字,用富有弹性和轻快有力的声音表现

7、作品。(四)创造活动:请学生以组为单位,根据这首歌曲的内容和特点,利用身边的响器制造各种声势,创编一种能够充分表现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演唱方法和表演形式进行表演。 (五)课后小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并美化人生的巨大动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志趣,是促使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保证。在本课的开始,安排学生谈自己眼中的抗日战争,观看抗战影片片段,可以引起学生对这段历史的注意,激发学生了解历史,了解相关音乐文化的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与创造,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

8、情感,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鉴赏音乐的美。3.给未来一片绿色 二、 歌曲给未来一片绿色分析:略。三、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增强学生“热爱世界、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爱护自然、爱护环境”的意识。2、知识目标:了解合唱的概念及合唱的和谐与均衡。 了解转调的初步知识。(1=bB 转1=D(前3=后1)。 会为歌曲划分段落。 认识#、b记号。 复习圆滑线、反复跳越记号。3、技能目标:初步会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给未来一片绿色,表现出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四、教法、学法:略。五、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学习歌曲给未来一片绿色,了解合唱的概念及合唱的和谐与均衡;了解转调的初步知识;认识升

9、半音记号#、降半音记号b;复习圆滑线、反复跳越记号。2、难点:空拍起唱,如0 ;0 0 0 0 0; 24 42 76 425中27的音准;24 675中46的音准; 5 3 52 7671-中52的音准。六、课前准备:钢琴、课件、录音机、磁带、问题条、打击乐器。 七、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块内容:创设情境、谈话交流、引入新课。 1、教师导语:引出欣赏瀑布与溪流的片断音乐及画面(屏显)。 2、师问:大自然的美景给你留下什么感想或感受? 3、由以上的谈话交流引出歌曲给未来一片绿色,同时屏显给未来一片绿色。第二块内容:体验感知,学习歌曲。第一环节:完整聆听歌曲。 1、出示两张问题条:听了这首歌曲,

10、你能说说它的情绪是怎样的吗?(理由:带着这一问题去听歌曲,能使学生更仔细去体验、更认真去聆听。) 你能为这首歌曲划分段落吗?(理由:这除了是一个知识点的教学外,在这里对歌曲作个分析和处理,为唱好这首歌曲先作好铺垫。)2、把全班分两个大组抽问题条,抽到哪张便讨论,回答哪个问题。 3、聆听歌曲。(理由:新课标提出完整而充分地聆听歌曲,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快的体验和感受,所以这一步骤是非常重要的。) 4、讨论交流:各组派代表发言。 5、教师点评、归纳、评价、讲解,同时板书:情绪:优美、抒情结构:A+B+C第二节环节:学唱歌曲、解决难点、知识点。 1、教师过渡语:。学生随磁带轻声模唱一遍,唱前

11、提出问题:这首歌曲中哪些符号你不认识或是忘记了?你觉得这首歌曲中哪里比较难唱? 2、分组并发放空白问题条。 3、全班随磁带按要求完整模唱一遍。(关于技能方面的要求) 4、分组讨论并由组长做好记录。(理由: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合作、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5、问题条汇总,教师讲解并板书解决:(板书的内容为问题条中的内容和老师准备的内容。) 6、按要求随琴旋律视唱两遍、代入歌词演唱两遍:(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如果还不会唱,教师可采取因人施教的办法。)(说明:以上学生都是用齐唱的形式来学习歌曲的。) 7、复习巩固歌曲:方法一:随磁带边击打击乐边演唱。方法二:演唱水平高的学生领着唱。

12、方法三:教师领着学生表演唱。第三块内容:总结延伸,培养兴趣。 1、教师归纳总结:通过给未来一片绿色的学唱后,希望能增强同学们“热爱世界、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爱护自然、爱护环境”的意识 2、研究性学习布置: 是否用多种表现形式来演绎给未来一片绿色?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著名的地方被列入世界人类自然遗产名录?试用音乐、文字、录像和其它艺术形式介绍给大家? 3、教师通过过渡语引出日出片断的欣赏(画面要自己去剪辑),在离下课一分钟左右,把欣赏的音乐和画面作为背景,在背景音乐中作教师的结束语:十送红军一、教学目标(一)喜欢我国江南地区的民歌及民间音乐,乐于主动了解江南地区的音乐文化。(二)能够感受十送红军的

13、内容及地方风格,并试着用哑剧的形式表演。二,教学过程欣赏歌曲十送红军1、提问:A、 时代背景是什么?B、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C、歌曲的基本情绪是什么?D、 什么地方的民歌?2、播放音乐并讲解在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之前,江西革命根据地流传着许多革命民歌。如:送郎当红军等。其中,十送红军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反“围剿”失败、红军即将踏上长征路的背景下,流传在江西革命根据地的民歌。现在,我们听到的十送红军是经过专业音乐工作者搜集整理后的作品。它保留了原民歌的素材基础,同时也有艺术上的加工与提高。 十送红军的歌词以叙事为基础,并借叙事来表达革命根据地人民对红军的深厚感情以及对革命成功的强烈期盼

14、。歌词采用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手法,使人感到情真意切、难舍难分。如:“一送红军下了山,秋风细雨缠绵绵,山上野鹿声声哀叫,树树梧桐叶落光。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十送红军的旋律有一个主体(A)和两个变体(B与C),从而构成ABABACA的结构形态。应该说,各段之间都有着内在的联系,从而形成整首歌曲的统一风格。与此同时,每段旋律又融进独具特色的音乐因素。从而使各段之间又形成鲜明的对比。此外,在每一段的旋律运行中,多以短句的形态出现,并且在短句的后面予以停顿。尽管在短句间歇时有短小的间奏穿插其中,然而从整体上,它依然给人以抽噎的感觉,在情绪上难脱压抑、沉重的印象。统观全歌,其音乐情感是留恋、期盼、祝福、深情等多种情绪融为一体的。3、请学生回答十送红军并回答问题(以组为单位)1、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前,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反“围剿”失败之后,红军即将踏上长征路的背景下。2、混齐男低女齐女低男高齐男齐3、歌词以叙事为基础,表达革命根据地人民对红金的深厚感情以及对革命成功的强烈期盼。举例说明歌词的第二段。4、江西民歌揣摩歌曲的意境。体验歌曲的意境,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去寻找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声乐器乐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