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东区铁矿露天开采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docx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1327235 上传时间:2024-04-22 格式:DOCX 页数:119 大小:17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区铁矿露天开采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东区铁矿露天开采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东区铁矿露天开采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东区铁矿露天开采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东区铁矿露天开采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评价目的与依据71.1评价对象和范围71.2评价目的和内容71.3评价依据81.3.1法律法规81.3.2标准、规范121.3.3项目合法证明文件141.3.4建设项目技术资料141.3.5其他评价依据151.4评价程序16第二章建设项目概述182.1建设单位概况182.1.1矿山历史沿革、经济类型、建设项目背景及立项情况182.1.2建设项目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及交通192.1.3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合法证照192.1.4矿区周边环境202.2自然环境概况212.3地质概况212.3.1矿区地质概况212.3.2矿床地质特征242.3.3矿区水文地质概况272.3.4工程地质

2、概况282.3.5矿山环境地质282.4建设概况282.4.1矿山开采现状282.4.2建设规模及工作制度312.4.3总图运输312.4.4开采范围332.4.5开拓运输方式332.4.6采矿工艺352.4.7通风防尘382.4.8矿山电气392.4.9防排水与防灭火402.4.10排土场422.4.11压风与供水系统422.4.12主要设备表452.4.13公用辅助设施及土建工程452.4.14企业安全管理472.4.15安全设施设备投入492.4.16设计变更502.4.17其他502.5施工及监理概况512.6试运行概况53第三章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543.1危险因素分析553.1

3、.1炸药爆炸553.1.2爆破伤害563.1.3机械伤害583.1.4触电583.1.5坍塌593.1.6运输伤害603.1.7车辆伤害603.1.8高处坠落613.1.9火灾613.1.10起重伤害633.1.11容器爆炸643.1.12中毒窒息643.1.13物体打击653.1.14淹溺653.2有害因素辨识663.2.1粉尘663.2.2噪声与振动663.3自然危险因素663.3.1雷击危险673.3.2地震危险673.3.3不良地质危险673.3.4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危险683.4其它危险有害因素683.5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683.6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果693.7重大危险源辨识6

4、9第四章评价单元划分及评价方法选择704.1评价单元的划分704.1.1概述704.1.2评价单元划分704.2评价方法选择714.2.1 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原则714.2.2评价方法选择714.3评价方法简介724.3.1安全检查表724.3.2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73第五章定性定量评价745.1建设程序符合性单元745.1.1建设程序单元采用安全检查表分析745.1.2建设程序单元评价结果775.2总平面布置单元评价785.2.1总平面布置单元采用安全检查表分析785.2.2总平面布置单元评价结果795.3矿山开拓单元评价795.3.1矿山开拓单元采用安全检查表分析795.3.2矿山开拓单元

5、评价结果805.4运输单元评价805.4.1运输单元采用安全检查表分析805.4.2运输单元评价结果865.5采剥单元评价865.5.1采剥子单元评价865.5.2爆破作业子单元评价915.5.3采剥单元评价结果935.6通风防尘单元评价945.6.1矿山通风与防尘单元采用安全检查表分析945.6.2矿山通风与防尘单元评价结果965.7矿山电气单元975.7.1电气安全单元采用安全检查表分析975.7.2电气安全单元安全评价结果985.8防排水与防灭火单元评价995.8.1防排水子单元评价995.8.2防灭火子单元评价1015.8.3防排水与防灭火单元评价结果1025.9排土场单元1025.9

6、.1排土场单元采用安全检查表分析1025.9.2排土场单元评价结果1045.10安全管理单元评价1055.10.1安全管理单元采用安全检查表分析1055.10.2安全管理单元评价结果1115.11其他单元评价1125.11.1供气单元采用安全检查表分析1125.11.2供气单元评价结果1135.12.安全检查表综合评价1135.12.1安全检查表综合评价1135.12.2综合评价结果114第六章危险危害程度评价1146.1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取值1156.2作业单元的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1156.3评价结果116第七章安全对策措施建议1177.1安全管理对策措施1177.2安全技术对策措施1207

7、.2.1 总平面布置对策措施1207.2.2 地下开采安全对策措施1217.2.3凿岩作业安全对策措施1227.2.4 爆破安全对策措施1237.2.5 运输安全对策措施1277.2.6 电气设施安全对策措施1277.2.7 机械、坠落伤害安全对策措施1287.2.8 防排水安全对策措施1297.2.9 防火安全对策措施1307.2.10 通风防尘安全对策措施1317.2.11 防止职业危害安全对策措施1337.2.12 地震灾害安全对策措施134第八章评价结论1358.1 建设项目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评价结果1358.2重要安全对策措施1368.3符合性评价的综合结果1368.4有效性评

8、价的综合结果137第九章评价说明、附件、附图138第一章 评价目的与依据1.1评价对象和范围本次安全验收评价对象:XXXXXX铁矿东区露天开采初步设计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范围:根据XXX颁发的XXXXXX铁矿采矿许可证(证号:)和XXXXXX铁矿露天开采初步设计,对XXXXXX铁矿东区露天开采项目露天开采生产及辅助作业活动,以及地表相关配套的工业设施进行安全验收评价。本安全验收评价报告评价范围不包括选矿厂、地面炸药库和危险化学品使用场所。1.2评价目的和内容安全验收评价主要内容有:1、评价建设单位安全管理模式对确保安全生产的实用性,评价矿山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规章

9、制度等与安全管理相关内容是否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定,是否满足安全条件要求。2、评价建设项目各生产系统中安全设施是否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3、评价建设项目及与之配套的安全设施是否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定。4、识别建设项目试生产后,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危险度。对存在的事故隐患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1.3评价依据1.3.1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

10、席令第2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279号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293号有毒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国务院令第353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国务院令第549号工伤保险条例 国务院令第586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393号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国务院令第397号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国务院令第423号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466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493号安全生产条例国务院

11、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发201023号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 国发201140号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的通知 安委办201148号国务院安委办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加强企业班组长安全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 安委办201027号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 安委办201017号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18号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

12、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国家安监管总局令第16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国家安监管总局令第17号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监管总局令第20号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 国家安监管总局令第21号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国家安监管总局令第23号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国家安监管总局令第30号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监管总局令第36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 发改投资20031346号工业企业班组

13、安全建设意见纲要 工总经字(88)5号关于加强班组建设的指导意见 总工发201056号关于学习推广“白国周班组管理法”切实加强非煤矿山班组安全管理的通知 安监总管一2010138号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导则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技装字200393号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人民政府令第189号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赣府发201032号关于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计“三同时”试生产运行备案有关事项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赣安监管一字2010124号关于在全省非煤矿山企业推行安全生产

14、责任保险工作的通知赣安监管一字20112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工作的通知 赣安监管一字200938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的通知 赣安监管一字200938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检测检验工作的通知赣安监管一字200884号关于印发(非煤矿矿山企业班组长安全培训大纲)及(非煤矿矿山企业班组长安全考核标准)的通知 赣安监管人字201181号关于进一步规范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赣安监管一字2011267号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危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规定(暂行)的通知 赣安监管应急

15、字201263号1.3.2标准、规范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 GB16423-2006爆破安全规程 GB6722-2011消防安全标志 GB13495-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13861-2009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6441-1986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12801-2008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13-1990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 GB18218-2009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T11651-2008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187-199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 特低电压(ELV)限值 GB/T3805-

16、2008低压电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201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2009矿山电力设计规范 GB50070-2009高处作业分级 GB/T3608-2008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 2.1-2007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 GBZ 2.2-2007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2002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2894-2008矿山安全术语 GB/T15259-2008矿山安全标志 GB14164-2008建筑设计防火

17、规范 GB50016-2006安全评价通则 AQ8001-2007安全验收评价导则 AQ8003-2007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AQ1043-2007矿山救护规程 AQ10082007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AQ/T 90072011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AQ/T9002-20061.3.3项目合法证明文件企业法人营业执照采矿许可证关于XXXXXX铁矿安全生产许可证(露采)有关问题的复函()关于同意XXX XXX铁矿东采区、西采区进行建设施工的通知()1.3.4建设项目技术资料XXX XXX铁矿露天开采初步设计 (XXX2011年8月)XXXXXX铁矿(东采区)露天开采初步设

18、计安全专篇 (XXX2011年8月)矿山实测图纸(地形地质图、工程平面布置图、采场剖面图)1.3.5其他评价依据 国家安全监督总局关于印发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安全专篇编写提纲等文书格式的通知 (安监总管一201245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安全专篇编写提纲等文书格式的通知 (赣安监管一字2012148号)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编写提纲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委托书1.4评价程序第二章 建设项目概述2.1建设单位概况2.1.1矿山历史沿革、经济类型、建设项目背景及立项情况成立于2010年3月,为露天/地下开采矿山。赣发改产业字2011

19、年8月矿山目前属露天采矿企业,企业主要产品为铁矿原矿开采。2.1.2建设项目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及交通XXXXXX铁矿矿区位于XXX城262方向直距约15公里处,该矿行政区划属XXX佐龙乡管辖。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517151151845,北纬271800271830。矿区东起九峰岭东坡,西至XXX与XXX交界处308.2高地,北起带源村南,南至XXX与XXX交界处321.8高地约0.3Km,面积1.234Km2。矿区有矿山公路直达富溪,富溪有省道直达吉水、八都105国道及京九铁路相连,交通尚属方便(见矿区交通位置图)。2.1.3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合法证照取得了XXX颁发的采矿许可证、XXX工商

20、行政管理局颁发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过培训取得了安全管理资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经过培训持证上岗。详见表21。表21 企业生产经营合法证照一览表2.1.4矿区周边环境矿区1000米范围内无铁路、高速公路和国道通过,矿区周边无村庄、通讯光缆、高压线路、国家保护名胜古迹和其它工业设施,矿山露天开采周边环境条件较好。2.2自然环境概况矿区属丘陵,区内地势最高点海拔390.2m,最低点127.4m,相对高差262.8m,总体地势特征为东、西高,中间略低,南、北低中间高。矿区山系大致呈东西向展布,由于构造影响,山体切割呈手指状,向北倾斜。矿区范围分布有7条近南北向沟体,将矿区山体分隔成8个指状小山

21、脊,山脊隆起延伸,将矿区自然分割成两个近东西向山涧流域小区,北部为带源(白水)流域小区,南部为矿区外围小区,带源(白水)流域小区面积较小,自分水岭至出水处距离短,春夏雨水季节,水流量稍大外,秋冬旱季仅有涓涓细流,流经距离大于3km,小溪四季流水不断,46月洪水季节,流量一般13 m3/秒,而秋冬枯水季节,其流量一般也在0.010.3 m3/秒间。矿区为一构造剥蚀为主、侵蚀次之的低山丘陵地形,山脉走向与地层走向基本一致,山脊在走向上基本连续。山坡坡度较陡,一般为2445。斜交山脊或垂直山脊有横向沟谷切割。东段矿区山体最高标高303.35m,一般在213.6237.1m。西段矿区最高标高为355.

22、1m,一般标高在230355m。地势由高向北渐低.庙背溪流标高为150m,溪流两侧沟谷标高为138170m。矿区对比高为85205m。铁矿层在山坡山脊上均有出露,地表广泛覆盖着残坡积层。区内主要地表水为庙背溪流,发源于白水矿区北面的沟谷中。经庙背泾流与南东侧溪流汇合向北低洼沟谷处排泄。溪流多呈弯曲,溪流断面呈“U”字型,溪流底部及两侧有砾卵石及基岩出露,溪流量长年不干,据2007年12月11日(枯季)测流,溪流量为0.8691.82827.8L/s。区内为一浅变质岩系,植被发育,松、杉茂盛。本区属亚热带潮湿性气候,季节变化明显,根据永丰气象局1997年2005年资料:平均气温17.2,日最高气

23、温39.8,日最低气温9.2,主要霜冻12月至次年1月,年平均降雨1675.1mm,年平均蒸发量429.7mm。矿区有供电局输电线路通过,现已架设专用高压供电线路直达矿区选厂,电力供应充足。、地质报告、露天开采初步设计中均未提供。矿区范围内较少,人口稀少,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50人,村民以农业生产为主,主产稻米,村民均有自留山,辅以部分木、竹、茶油收入及矿山开拓运输收入。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该矿区处于地震动参数0.05g地区,属抗震设防烈度六度区。2.3地质概况XXX区位于新余式铁矿田东南部,1/20万吉水幅内,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南加里东地槽褶隆()、赣南拗陷

24、()、芙蓉山大湖山隆断束()之北段。1、地层区域地层发育不全,在1/20万XXX幅内,仅出露中元古界神山群、上元古界潭头群及震旦系、古生界石炭系及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地层。潭头群与震旦系地层分布较广,约占30%;新生界第三系地层分布较广,约占50%以上,主要分布于永丰盆地中;其次为分布于沟谷两岸低洼处的第四系冲积、洪积物;零星的古生界石炭系,主要分布于九峰岭山脉。2、构造区域地质构造,大体经历了以沉降为特征的地槽发展阶段,继以局部地区沉降,沉积了以陆相为主的砂泥质碎屑、含煤碎屑、碳酸盐碎屑建造为特征的准地台发展阶段和以断裂作用、花岗岩浆侵位为特征的大陆边缘活动三个发展阶段,形成了现今区域中褶皱

25、与断裂并重的构造格局。基底褶皱广布于晚元古界潭头群及震旦系下统变质岩中,发育有南北向、北东向、北西向三期褶皱。伴随基底褶皱形成了一系列小褶皱,短轴状背、向斜,同斜小型倒转褶皱及长条状大型紧密褶皱等,与此同时,断裂亦广泛发育,据成因机制,可分为南北向、北西向二组韧性剪切带和南北向、东西向、北东向及北西、北北西、北北东向六组脆性断裂。3、岩浆岩区域岩浆岩较发育,出露多期次的岩浆岩,主要为侵入岩,分布较广,有加里东晚期形成的中酸性侵入岩体10条处,分布于区域中的北西及中南部,燕山晚期形成为酸性花岗岩近20处,分布于区域上中东及东南部,此外喷溢岩和脉岩零星分布。4、矿产区域内至今虽未查明上型规模的矿产

26、地,但上世纪初即有开采银多金属矿产及少数小规模煤、石灰石、民用陶瓷原料采掘地,近半个世纪多家地勘部门调查,发现铁、钨、金与非金属高岭土、花岗石、大理石、硅石、萤石等多处矿产与矿化信息。震旦系下坊组中的磁铁石英岩,是当前振兴地方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的矿产资源,现正在逐步查评开发。2.3.1矿区地质概况1、地层据矿区1/2千地质修测,矿区出露震旦系下坊组中、下段,古生界石炭系中下部及第四系地层,现分述如下:(1)震旦系上统下坊组(Z1x)该组地层为矿区分布最广的地层,展布于矿区中东部及西部,占矿区面积一半以上,其构成矿区褶铍的核部及两翼。底部为灰黑色炭质(含铁)绢云母片岩。下部(Z1x2)为灰褐色、褐

27、黄色中厚层状变余细粒含锰岩屑杂砂岩夹灰绿、浅黄色薄层绢云母片岩、粉砂质绢云母片岩、含炭绢云片岩;上部(Z1x1)为灰黄、褐黄色厚层状变余细粒含锰岩屑石英杂砂岩夹厚层状变余细粒岩屑杂砂岩及绢云母片岩,厚约500m。(2)石炭系下统华山岭组(C1h)本统以陆相碎屑岩沉积为主,岩性比较坚硬,在区内常组成较高的山脊,主要分布于九峰岭山脉。本组下部为砾岩、砂砾岩、粗砂岩、石英砂岩夹少量硬绿泥石绢云母粉砂岩,中部为灰白色、灰黄色厚层状石英砂岩夹页岩及钙质页岩;上部为灰、灰黄色中厚层状砂岩、粉砂岩夹页岩。厚度300余m,与下伏震旦系变质岩呈不整合接触。(3)第四系(Q)分布于老头村、庙背一线小溪沟及山涧狭窄

28、低洼处,为冲积、洪积形成的堆积物,与下伏震旦系变质岩不整合接触,厚度约515m。2、构造矿区位于老头村南0.60.3km范围之内,西坑枫坪背斜的东翼,矿区位于北东东南西西向复式褶皱的短轴背斜构造的南东翼,后期叠加同斜倒转背、向形褶皱构造,褶皱是矿区的主体构造型式之一,并发育断裂构造。(1)褶铍构造褶皱构造主要呈NESW及NESE向的“S”型复式背向斜构造,褶皱轴向倾向50145,倾角80,枢纽走向南西230至南东145,北段北西翼倾向北西,倾角2565,南东翼倾向南东,倾角4075,南段南西翼倾向南西,倾角4065,北东翼倾向北东,倾角30左右,脊斜两翼大至对称。XXX区处于区域“S”型背斜构

29、造的北段南东翼,其北端及北西翼均有小型矿山开采,南段背斜两翼亦有找矿远景。(2)断裂构造矿区断裂构造较发育,贯穿矿区近NW的白水区域性断裂,延伸长约40km,倾向325,倾角50,构造带岩石破碎,两侧地层发生位移,尚见有网格状石英脉,脉壁平直,光滑延伸远,地貌上见一断层沟。将铁矿矿区分成九峰岭矿区及白水矿区。3、岩浆岩矿区内岩浆岩的发育,分布于矿区的南东面,出露面积约0.15 km2,为加里东晚期第一阶段形成。由细粒黑云母斜长花岗岩组成,分布于矿区的南东面。岩体总体受北东向断裂控制,长轴展示为北东向,位于震旦系下坊组中、上段。岩体内接触带常见520cm左右的冷凝边,外接触带形成宽约120200

30、m的环状弱角岩化带。石炭系下统华山岭组不整合其上。4、(区域)变质作用及变质岩矿区受加里东运动和黑云母斜长花岗岩侵入的影响,各类岩石遭受不同程度的变质,形成了以区域变质作用为主要岩石类型的多种变质岩类。按其成因,主要有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热接触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及动力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有千枚状片岩、变余(杂)砂岩类及石英岩、磁铁石英岩类。千枚状片岩类是矿区最常见、分布最广泛的岩石,有千枚状绢云母片岩、绿泥石片岩、绿泥石绢云母片岩,绿泥石石英片岩。岩石呈显微粒状鳞片变晶结构,皱纹千枚状构造,有较多石英脉侵入,呈脉状变形。变余(杂)砂岩类,多为千枚状片岩中的夹层,有变余

31、细粒石英(杂)砂岩、变余凝灰质长石石英(杂)砂岩等。多呈浅灰色、青灰色,变余砂状结构,块状一半定向构造。石英岩、磁铁石英岩类,出现于震旦系下坊组下段,常见石英岩、含磁铁黑云母石英岩、绿泥磁铁石英岩、条带状磁铁石英岩等,岩石呈显微粒状变晶结构,变余层状条带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磁铁矿,其次为绿泥石、黑云母。石英与磁铁矿含量比例不一,两者常相间排列呈条带状。2.3.2矿床地质特征矿层赋存于震旦系上统下坊且下部,含矿层位为灰绿色薄层条带状绿泥磁铁石英岩,矿层顶板为灰绿色绿泥绢云母片岩,底板为浅灰色绢云母片岩,二者层位稳定,特征明显,易于鉴别。本区铁矿成因类型属受变质火山沉积型。矿区矿层仅有一层

32、,但随褶皱构造可以在地表及深部多次重复出现,其形态、产状多随褶皱形态变化而变化,工业矿层厚度一般1.01.5m,个别地段厚度达2.6m以上,其变化特点如下:1、在走向上存在一系列向背斜构造,使得矿层在走向上厚度有一定的变化,局部出现几厘米的矿层,但总体变化不大。2、矿区施工的钻孔,有12个钻孔见及矿层,其中10孔揭穿矿层,其余多为挂边钻孔。其中深部矿体厚度与地表出露的矿层厚度相差不大,说明矿层厚度沿倾斜方向亦较稳定。3、据矿区各矿段厚度统计估算,矿层厚度变化系数分别为24.17%、26.67%,表明矿区矿层厚度变化一般不大。矿区矿层走向大致呈近北东南西向展布,自东向西可分为二个工业矿段,各矿段

33、的矿体形态、产状规模分述如下:东矿段:展布于矿区中东部,近北东向延展,呈曲线型产出,东端位于矿权北侧边界附近尖灭,向南西延伸至4线附近东侧矿层变薄。矿区出露长574m,厚1.2m 4.4m,厚度变化系数为24.17%,倾角2958地表出露标高168308m,矿层厚度变化略大。西矿段:近东西向展布于矿权范围南西部354.91m高地东侧,东西两侧均被断层切断,西端为向斜翘起并被断层切断。矿区内出露长度250m,矿体厚度一般为14.40m,该矿段厚度变化系数26.67%。矿石特征1、矿石成份 矿石的矿物主要是磁铁矿,次要是镜铁矿,次生矿物是赤铁矿、褐铁矿、菱铁矿、黄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绿泥石

34、,次要是黑云母、方解石、石榴石,次生脉石矿物有磷灰石、电气石、锆石、绿帘石、黝帘石,长石、绢云母、白云母、重晶石。磁铁矿:为主要矿石矿物,一般含量为2030%,大部分呈自形晶粒状,少部分为半自形晶粒状,粒径一般为0.030.15。镜铁矿:次要矿石矿物,在镜铁磁铁石英岩中其含量为14%,其他矿石中,含量都较少。呈小自形鳞片状晶体,片径一般为0.030.04。呈条带状分布在矿石中,作平行定向排列。石英:为主要脉石矿物,一般含量为4555%,呈他形粒状,粒径一般为0.050.1。绿泥石:为另一主要脉石矿物,一般含量为2030%。主要呈鳞片状集合体,片径约为0.020.03mm。2、矿石化学成份:根据

35、分析结果,TFe含量一般在2038%之间,个别40%,少数20%。MFe含量一般在1523%之间。P含量低,为0.040.11%,平均0.01%,SiO2含量44.3259.38%。估算的全区矿石平均品位TFe29.57%、MFe21.87%。3、矿石结构构造(1)矿石结构原生矿石中以粒状变晶结构和鳞片状变晶结构为主,氧化矿石中以次生交代结构为主。绿泥磁铁石英岩型矿石中,多以半自形粒状变晶结构为主,少量为自形半自形、它自形晶粒结构。矿石构造以条带状构造为主,浸染状构造次之,局部为稠密浅浸染状构造。磁铁石英岩矿石,磁铁矿与石英互为条带,黑白分明。(2)矿石构造原生矿石中以条带状构造为主,浸染状构

36、造次之。氧化矿石中部分保留条带状构造,并形成一些新的次生构造。在位于矿层上部的条带状构造,条带宽度一般为13mm,大者为510mm,条带由石英、绿泥石、磁铁矿或绿泥石成分组成。相间互层的条带状。估算矿区范围内矿石资源量96.941万t,平均地质品位为TFe29.57%,MFe21.87%。其中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为33.345万t,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为63.596万t。此次露采设计的资源量为42.4万t。其中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为31万t,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为11.4万t。平均地质品位同上。矿石体重平均值为3.13t/m3。废石体重平均值为2.72t

37、/m3。2.3.3矿区水文地质概况一、自然地理概况矿区为一构造剥蚀为主、侵蚀次之的低山丘陵地形,山脉走向与地层走向基本一致,山脊在走向上基本连续。山坡坡度较陡,一般为2445。斜交山脊或垂直山脊有横向沟谷切割。东段矿区山体最高标高303.35m,一般在213.6237.1m。西段矿区最高标高为355.1m,一般标高在230355m。地势由高向北渐低.庙背溪流标高为150m,溪流两侧沟谷标高为138170m。矿区对比高为85205m。铁矿层在山坡山脊上均有出露,地表广泛覆盖着残坡积层。区内主要地表水为庙背溪流,发源于白水矿区北面的沟谷中。经庙背泾流与南东侧溪流汇合向北低洼沟谷处排泄。溪流多呈弯曲

38、,溪流断面呈“U”字型,溪流底部及两侧有砾卵石及基岩出露,溪流量长年不干,据2007年12月11日(枯季)测流,溪流量为0.8691.82827.8L/s。区内为一浅变质岩系,植被发育,松、杉茂盛。本区属亚热带潮湿性气候,季节变化明显,根据永丰气象局1997年2005年资料:平均气温17.2,日最高气温39.8,日最低气温9.2,主要霜冻12月至次年1月,年平均降雨1675.1mm,年平均蒸发量429.7mm。二、地下水赋存形式(一)孔隙潜水:含于第四系松散层孔隙含水层中,包括冲积层和残积层。1、冲积层:分布于矿区北侧庙背溪流和矿区南东侧溪流两侧,地势较平垣,宽度50200m,标高在13817

39、0m。高出溪流水位1.02.0m,为稻田、山地分布,厚度115m。上部由粘土及腐植土组成,下部由砂土及砾卵石、滚石组成,分选性差,原岩为绿泥绢云母片岩等组成,棱角状。冲积层孔隙潜水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同时还接受残坡积层和风化裂隙水的补给,由地形高处向低洼处溪流排泄。2、残坡积层:覆盖于山坡及山沟低洼处,由粘土夹碎石组成,结构疏松,有较好透水性,在地势较低处易形成积水含孔隙潜水。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由地形较高处向低洼处冲积层及溪流排泄,还可下渗到下伏基岩裂隙中去,孔隙潜水出露在冲沟口,水量较小,本次测得枯季流量0.2781.828升/秒。(二)风化裂隙水:包括强风化()、弱风化()、微风化()带

40、裂隙含水层中。据岩心观测,强风化带、弱风化带裂隙普遍较发育发育,以闭合型为主、张开型次之。强风化带厚度1.920.95m,弱风化带厚度1.813.7m,微风化带厚度3.019.3m。(三)铁矿层裂隙含水带:铁矿层由含绿泥磁铁石英岩、磁铁石英岩组成,厚度0.34.8m,岩石性脆坚硬。闭合裂隙发育,附铁质薄膜或被碳酸盐脉充填,裂面粗糙,岩心多呈块状,少量短柱状。为弱含水层。三、矿坑涌水量预测:本矿区是以裂隙充水为主,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涌水量见表2-2。表2-2 露采区涌水量预测表露采范围计算水平历年日平均最大一次日暴雨最大一次连续暴雨降水量涌水量降水量涌水量降水量涌水量mm3/日mm3/日mm3/

41、日东矿段1822480.00434170.1333129330.0161552西矿段2213550.00432060.133363980.0167682.3.4工程地质概况1、概况:本区地层属震旦系下坊组浅变质片岩类,总体构造走向北东,倾向南东,以褶皱为主,断层次之。铁矿层为含铁石英岩类,属坚硬岩体的层状矿床。2、工程地质岩组:根据岩性,工程地质特征,划分东西矿段工程地质岩组见表2-3。表2-3 工程地质岩组表建造工程地质岩组岩体结构类型工程地质特征代 号名 称碎屑岩建造Q4松散堆积岩组散体结构由粘土、粉质粘土夹碎石组成,遍布于山坡沟谷中,力学强度低,透水性好,为本矿岩体质量最差的岩体。变质岩建造Z1x绿泥绢云母片岩岩组(顶底板)层状结构裂隙不发育,局部稍发育,地下水活动不明显,岩心呈短柱状、中柱状。岩石完整性好。呈整体层状结构,属坚硬岩体。Z1x磁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报告/总结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