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2023).pdf

上传人:Stan****Shan 文档编号:1288169 上传时间:2024-04-22 格式:PDF 页数:36 大小:5.8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2023).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2023).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2023).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2023).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2023).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研究介绍01研究背景研究范围研究方法与评价体系020203政策发展趋势02国内政策推进趋势国外政策推进趋势总体趋势分析060810挑战与建议04环境信息披露工作挑战环境信息披露工作建议2930目录调研结果分析03基本情况分项披露情况专题:最佳实践的共通点121524研究介绍研究背景研究范围研究方法与评价体系0202032023 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研究背景研究范围在我国积极追求 双碳 目标的背景下,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目前,我国已搭建了包含顶层制度、综合政策、配套实践建议、具体评价规定等多层次绿色金融发展

2、体系,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进程正在不断加速。金融机构开展环境信息披露,不仅是为践行与助推可持续发展,还与金融风险管理、股东利益、投资者信任和法规遵从密切相关。然而,金融机构在实践上存在广泛的差异,有机构积极参与环境信息披露,强调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也有机构仍未充分披露相关信息,甚至面临声誉风险和法律风险。这种差异引发了对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情况的深入研究的需求。今年,在2019 深圳市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2020 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和2021 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的基础上,商道纵横连续第四年对大湾区金融机构的环境信息披露情况进行调研和分

3、析,此研究旨在探究金融机构的环境信息披露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以及披露水平现状。通过对大湾区范围内的金融机构进行综合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金融机构在绿色低碳方面的表现,为金融监管机构、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提供有关金融行业助力绿色转型发展的见解。在样本机构范围上,项目组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参考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第三十九条对环境信息披露主体的规定,结合 2022 年度各类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规模数据,选取了部分总部或者分支机构在大湾区内注册的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绿色金融债券发行人、已经享受绿色金融优惠政策的金融机构,以及总部或者分支机构在大湾区资产规模五百亿元以上的银行、资产管理规模一百亿元以上的公

4、募基金管理人、五十亿元以上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和资产管理规模一百亿元以上的机构投资者进行研究。在研究内容范围上,项目组重点参考样本机构公开的 2022 年度信息,信息来源包括但不限于年报,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责任投资报告,绿色金融报告及官方网页公开信息等。2023 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02研究方法与评价体系本研究主要采用案头研究与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项目组首先从机构官网、相关监管机构官网、行业组织官网及媒体等公开渠道收集和提取样本机构披露的环境信息,根据评估指标体系提取出对应的定量/定性信息,对样本机构的披露情况进行量化评估和分析。在过往 3 年

5、的研究基础上,目前研究已形成了全面的评估体系框架,包括环境治理体系、绿色运营管理和绿色业务实践 3 大纬度,13 个二级指标,及 36 个三级指标。其中,8 个三级指标为评分式评估1,22 个三级指标为封闭式评估2,其余指标为量化数据评估。评估指标体系构成和评价方式如下表: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评价方式环境治理体系董事会参与程度董事会参与程度评分式评估各层级管理架构成熟度各层级管理架构成熟度评分式评估外部政策匹配性对国际公约及相关环境政策的回应评分式评估内部管理政策制定了绿色运营、绿色业务的相关管理政策评分式评估气候风险影响识别环境相关风险和机遇评分式评估气候风险和机遇的管理流程和措施评

6、分式评估环境风险量化分析评分式评估是否有制定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管理政策封闭式评估1评分式评估根据不同指标的含义,设置了 1-3 分的评分标准,从而量化细项指标在各行业机构的实践情况。2 封闭式评估则采取“是”和“否”两种评判标准,通过年报,外部新闻,同行研究等多种手段,综合评估指标是否在各行业机构得到落实。2023 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03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评价方式绿色运营管理绿色运营管理实践是否有管理政策封闭式评估是否有设定量化目标封闭式评估是否有管理措施封闭式评估是否有开展相关环保活动封闭式评估是否有评估管理有效性封闭式评估绿色运营量化指标用水量量化指标废弃物

7、量化指标能耗指标量化指标碳排放量化指标用纸量量化指标PUE 能耗量化指标数据披露范围评分式评估绿色业务实践投融资活动的环境影响是否有制定绿色投融资业务管理政策封闭式评估是否有推进绿色投融资业务的举措或项目封闭式评估整体投融资情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封闭式评估行业投融资结构较之前年度的变动情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封闭式评估客户投融资情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封闭式评估绿色投/融资政策/策略在年内的执行效果封闭式评估有专门从事绿色投融资业务的团队封闭式评估督促客户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封闭式评估投融资环境影响的测算是否进行投融资环境影响量化测算封闭式评估绿色产品与服务、研究及创新是否有绿色金融创新产品与服务封

8、闭式评估绿色金融、环境风险分析的国内外研究及成果封闭式评估绿色投融资业务开展绿色业务收入封闭式评估绿色业务收入与业务整体收入占比封闭式评估绿色投融资活动环境效益投融资活动的环境影响封闭式评估投融资活动碳排放投融资活动碳排放量封闭式评估投融资活动碳排放强度封闭式评估31336-2023 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04政策发展趋势国内政策推进趋势国外政策推进趋势总体趋势分析0608102023 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国内政策推进趋势近些年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工作持续深化,透明、公正的环境信息披露不仅驱使金融机构有效开展绿色金融业务,也能有效预防日趋严重的企业“洗绿”

9、风险。其中,气候信息披露逐渐受到各方重视,金融机构迈入环境或气候风险识别与管理的新阶段,以助力绿色低碳转型。在国家政策层面,绿色金融支持政策逐步拓展至各个细分类别。2022 年,作为绿色金融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之一,绿色债券迎来新一轮发展。2022 年 7 月,绿色债券标准委员会正式发布绿色债券原则,是国内绿色债券发展的里程碑。原则将国内绿色债券标准对齐国际绿色金融标准,明确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用途、项目评估与遴选、募集资金管理和信息披露这四项核心要素,引导更多资本进入绿金领域,推动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完善中国绿色金融体系。与此同时,上交所、深交所积极推进绿色债券制度更新,均发布

10、相应修订文件以详述绿色债券相关政策,通过明确绿色债券实施条件,细化绿债发行流程,推进绿色债券规范、有序快速发展。绿色保险体系也在同步发展中。中国银保监会于2022年11月发布 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的通知,首次定义绿色保险,加快统计各保险公司绿色保险负债端业务,强化绿色保险能力建设,健全对绿色保险产品、绿色产业及绿色保险标的的识别,为后续健全绿色保险政策打下基础。在地方实践层面,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持续推出绿色金融相关指导意见与政策文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工作仍在不断优化推进中。2022 年 8 月,人民银行连同多部门印发重庆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重庆正式成为国家绿金改试验

11、区。根据不同地区地域的差异性,形成使用不同发展模式、阶段、路径的实践,强化金融机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促进当地产业找到适合自身的低碳绿色发展道路。此外,地方政府还以区域为主体推出地区性绿色金融政策,2023 年 2 月,关于金融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意见和关于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提出前海合作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在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合作建立绿色金融标准与体系。同年 6 月,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的银保监局发布关于协同推动绿色金融助力京津冀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绿色信贷、绿色信托、绿色保险与地区发展紧密结合,助力京津冀地区高质量发展。同年 7月,深圳市进

12、一步提出关于贯彻落实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意见的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前海合作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建立起深圳市绿色金融公共服务平台,为合作区绿金发展提供交流平台。2023 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06国家层面绿金相关重点政策中国绿色债券原则绿色债券标准委员会明确绿色债券定义,详细阐述绿色债券资金用途、项目评估与遴选、募集资金管理与信息披露等四项要素2022.07气候投融资试点名单生态环境部等多部委引导更多资金进入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探索气候投融资模式。2022.08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创新品种业务指引第 1 号绿色公司债券(2022年修订)深交所对绿色公司

13、债业务指引进行修订,新增项目评估与遴选流程披露要求以及鼓励发行人提升存续期内对绿色公司债券相关事项的信息披露频率,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绿色债券规则体系,规范绿色债券发行。2022.09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的通知中国银保监会首次定义绿色保险,建立起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2022.11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 方 案(20232025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加快绿色技术创新,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扩大绿色技术领域创业投资。2022.12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 2 号特定品种公司债券上交所 修订版文件新增了与绿色债券相关的要求,包括明确绿色债券

14、定义、用途、范围等。2023.03关于转发 的通知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针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 ESG 信息披露指标作出专项指导。2023.07发布时间政策名称发布单位主要内容2023 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07地方层面绿金相关重点政策关于金融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意见和关于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推动前海合作区内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推动并探索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建立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2023.02关于协同推动绿色金融助力京津冀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北京银保监局、天津银保监局、河北银保监局加快

15、实现京津冀银行业绿色信贷年均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等业务规模稳健增长。2023.06进一步提升价值创造发现功能推动提高深市国有上市公司质量专项工作方案关于支持民营上市公司聚焦主业稳健发展的工作方案深交所完善国企 ESG 信息披露,总结优质民企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实践。2023.06关于贯彻落实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意见的实施方案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推动前海合作区内金融机构积极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推动建立深圳市绿色金融公共服务平台。2023.07发布时间政策名称发布单位主要内容国外政策推进趋势2023年6月,国际可持续发展理事会ISSB正式发布

16、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可持续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一般要求和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 2 号气候相关披露两篇标准。一般要求指引公司披露短、中、长期的可持续发展风险及机遇,气候披露 则列出气候相关披露的详细要求,准则旨在提供一种可比较的通用信披框架,帮助投资者进行决策与分析。2023 年 7 月,欧洲财务报告咨询组根据欧洲可持续发展指令发布第一批 ESRS 准则,包括 2 项通用准则和 10 项环境、社会与治理准则。基于“双重实质性”原则,ESRS 准则对企业披露可持续发展信息提出诸多严格要求,并将报告范围扩大到价值链范围,要求企业提前做好相应准备。同年,香港联交所就 ISSB 标准发布

17、 ESG 咨询及咨询总结文件,提到要对标 ISSB 标准,强化企业在气候信息方面披露事项。可见,ISSB 理事会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与欧盟的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准则两项国际 ESG 披露标准的正式发布,将加快国际信息披露标准的统一与应用,为上市企业开展信息披露提供更多国际标准,帮助企业时刻跟随最新国际标准动态,为企业未来参考标准提供前瞻性视角。2023 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08国际绿金相关重要政策概览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中国人民银行新增了多项经济活动,包括相关技术法规与详细说明。2022.06G20 转型金融框架G20 峰会为各成员国提供转型金融指导意见,设立转型金融标准、

18、激励机制以及信息披露要求。2022.11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欧盟理事会要求符合条件的企业发布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2022.11有关优化环境、社会及管治框架下的气候信息披露咨询文件香港联交所根据 TCFD 与 ISSB 的要求,新增气候相关披露,并将其提升为强制披露事项。2023.04香港绿色分类框架讨论文件香港金融管理局旨在香港市场建立标准化绿色框架,为投资者、发行人等相关方提供指导。2023.05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 1 号可持续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一般要求和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 2 号气候相关披露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指导企业在财务报告中披露与可持续发展

19、和气候变化相关的信息。2023.06首 批 可 持 续 报 告 准 则(ESRS)欧盟委员会准则共分为 12 份,一般性规定和主题标出,要求企业详细披露相关可持续议题的治理、实践、影响等指标情况。2023.07发布时间政策名称发布单位主要内容2023 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09总体趋势分析绿金政策影响渐现成效自主信披标准初启建设随着从顶层设计到实施指引的逐步完善,各类金融机构纷纷对自身环境信息披露展开信息披露实践。从报告披露情况来看,政策引发的“头雁效应”初步显现,一大批金融机构加速完善自身绿色金融制度,搭建绿色金融组织架构,部分机构还组建专业团队以开展绿金产品研发和业务实践

20、。越来越多金融机构主动对外公开发布自身绿色实践与举措。一些先行的金融机构不再局限于呈现一份简单的环境信息披露报告,而是在有关绿色金融政策、意见引导下,将更多理念层面的思想融入实际业务中,创新性研究与开发绿色金融产品,这几年涌现出许多“首创”“首份”“首单”等绿色金融产品,大力推进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等绿金产品的开发与应用。随着绿金信息披露制度的逐步确立,绿色金融产品规模将逐步扩大应用场景。随着 ESG 信息披露快速发展,国内外可供参考的 ESG 信息披露标准层出不穷,品类繁多。然而与 H 股相比,A 股市场缺乏强制的、具体的 ESG 信息披露要求与框架,企业信息披露率较低、量

21、化指标少等情况逐渐暴露出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企业ESG 信息披露的质量。2023年7月,国资委印发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ESG信息披露专项报告方案通知,指标体系从环境、社会、治理三大维度,构建了 14 个一级指标、45 个二级指标、132 个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尽管方案目前仅针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但这是第一次由国家部门提出的用于企业开展信息披露的指标,对于国内信息披露标准有着重要的引导意义。2023 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10调研结果分析2023 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基本情况分项披露情况专题:最佳实践的共通点121524基本情况地区披露情况本次研究,优先筛

22、选了 92 家总部设立在大湾区的金融机构(总部分别设在香港、澳门、深圳、广州、东莞),38家分支机构在大湾区注册或上市的金融机构(总部分别设在北京、上海、福建、合肥、哈尔滨、南昌、西安、济南、新疆、无锡、郑州、台湾或伦敦),遵循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自 2021 年7 月 22 日起实施的主体要求和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自 2022 年 1 月 1 日和 2023 年 1 月 1 日起应披露的环境信息。在总部位于大湾区的样本机构中,总部设在香港和深圳的机构偏多,覆盖了大湾区总样本机构的 86%。样本机构上市情况样本机构覆盖区域未上市76上市54H 股23A+H 股24A 股7大湾区92香港

23、41深圳39非大湾区37广州8澳门2东莞2海外12023 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12行业披露情况研究样本中 60%的金融机构(即 78家)通过其官网、年报、专题报告(包括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ESG 报告、责任投资报告、TCFD 报告、环境信息披露报告等)等形式开展环境信息的披露或公开。2023 年,披露环境信息的机构数量较去年下降 7.7%,银行业和保险业一直是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先行者,而证券业、基金业和信托业的机构并非逐年或定期披露数据。即便样本机构的披露数量下降,已披露的机构其评估指标覆盖率达到 29%,银行业和保险业在披露率和披露质量上依旧处于领先地位,分

24、别高达 48%和42%,超过了整体的平均值。下文将主要围绕已公开环境信息的 27家银行、13家保险公司、19家证券公司、13 家基金公司和 6 家信托公司,从披露形式、数据鉴证和参考标准三个维度展现各业的披露情况。各行业金融机构的环境信息披露概况各行业金融机构的评估指标覆盖情况银行2771319156418194保险基金信托证券已披露整体水平之上未披露分行业水平之上银行24131842%48%17%8%29%81231119122保险基金信托证券29%评估指标覆盖率平均覆盖率78家官网公开环境信息或发布报告的机构中,有41%的机构单独发布了报告,其中银行业和保险业单独发布报告的机构数量最多,均

25、达到 65%,其次是证券业,比重达到 46%,未单独发布报告的机构多以年报加入 ESG/CSR 报告或章节、官网更新环境或气候变化相关内容等形式进行披露。根据数据显示,目前各业机构仍旧以 ESG/CSR 报告为载体披露环境信息。在环境或气候专项披露方面,大多数银行机构开始逐年发布环境信息披露报告,证券和基金业近年来也有头部机构陆续发布环披报告,较多银行与保险机构发布 TCFD 报告,较多保险与基金机构发布责任投资报告。在披露形式方面,多数银行业和保险业机构单独发布专项环境报告2023 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13随着“洗绿”“漂绿”等问题显现,各利益相关方不仅关注企业的环境信息

26、披露质量,也日益关注环境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而聘请合格、独立的第三方鉴成为衡量的关键举措。根据项目组调研结果,单独发布报告的企业中仅 20%不到的机构报告接受了第三方鉴证。47%的银行其报告有经过第三方鉴证,保险和证券机构仅 29%和 19%,而基金和信托机构发布的报告则大多未经过第三方鉴证。在数据鉴证方面,仅少数机构接受第三方鉴证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在今年 2 月发布了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和鉴证状况:20192021 年趋势与分析3,以 2021 年全球报告为基础对 21 个国家地区的 1350 家公司进行了调研,发现 64%的公司对披露的部分 2021 年度 ESG 信息进行鉴证,

27、较 2019 年(51%)有所提升。然而,我国大陆和香港的调研公司中,仅 37%和 52%的公司在 2021 年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鉴证,与其他国家相比,鉴证比例较低。由此可见,目前我国 ESG 报告鉴证仍处于初步阶段。考虑到我国监管机构目前对公司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并出具鉴证意见仍处于鼓励阶段,金融机构在报告鉴证方面并无太多的行动与积极趋势。银行保险基金信托证券各行业金融机构的披露形式与专题报告情况ESG/CSR 报告环境信息披露报告TCFD 报告PRI/责任投资报告第三方验证单独发布报告2412197790110642000512065%65%46%19%10%47%29%19%0%3 国际会计师

28、联合会(IFAC)、国际注册专业会计师公会(AICPA&CIMA),2019-2021 可持续发展披露与保证趋势与分析(State of Play:Sustainability Disclosure&Assurance 2019-2021 Trends&Analysis)韩国英国印度俄罗斯墨西哥日本南非法国中国大陆意大利巴西 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中国香港澳大利亚土耳其沙特阿拉伯西班牙德国美国加拿大阿根廷100%美洲欧盟其他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 亚太地区50%0%64%2021 平均值58%2020 平均值51%2019 平均值2019202020212023 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

29、14一直以来,金融行业都走在中国 ESG 实践与探索的前列。在信息披露渐成主流的这几年,各方意识到国际主流或权威的 ESG 标准并不完全适用与中国本土市场。基于此,金融机构在发布专项报告时参考的标准趋于多元化、本土化,国际标准、国内标准、交易所标准和行业标准等不同维度均有所涉及。金融机构在发布报告时,从参照国际标准和监管及交易所要求,到聚焦行业标准以细化环境信息披露项。约 64%、65%机构参考国际通用报告标准和其所在交易所的报告标准,具体标准或要求主要包括国际层面的全球可持续发展标准委员会(GSSB)GRI 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GRI Standards)、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30、以及交易所层面的港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沪深交易所的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 第 1 号规范运作涉及的社会责任信披要求。此外,32%机构参考金融业行业报告标准,如行业层面的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较少机构参考国内相关标准。整体来看,国际标准并非金融机构披露环境信息的唯一参照,行业标准成为越来越多机构披露环境时的关键指引。董事会及管理层对环境信息披露的达成认知与价值共识,能够更好地推动机构的顶层设计和配套机制建设,让绿色融入金融机构发展的血液中。现阶段,越来越多金融机构将环境和气候要素贯穿于治理机制与管理框架中,包括建立专门的管理架构、政策体系和管理机制,明确从董事会到基层的责

31、任划分。基于此,本小节将梳理与分析样本机构的环境治理体系披露情况,环境治理体系分为治理架构、政策体系和气候管理机制三个维度,涵盖“董事会对环境议题的参与程度”、“企业内部的职责架构”、“对国际公约及相关环境政策的回应”、“制定绿色运营/绿色业务的相关管理政策”、“识别环境相关风险和机遇”、“气候风险和机遇的管理流程和措施”、“环境风险量化分析”、“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管理政策”8 个细分评估指标,评估机构的治理框架和气候管理机制成熟度。其中,除了“制定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管理政策”为是非题指标,其余指标皆为评分式指标。在参考标准方面,各金融机构重视标准的适配性分项披露情况治理框架与实践银行1912

32、13601611194142710133630保险基金信托证券各行业金融机构参考的报告标准国际标准交易所标准国内标准行业标准2023 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15金融机构普遍遵循“董事会管理层专业团队”的环境或气候治理架构,但在治理架构的顶层设计上有所差异。大多机构建立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在披露了环境信息的机构中,银行(92%)、保险(100%)和证券(100%)均已明确有董事会的参与,披露董事会和内部各层级的参与度情况。84%的基金机构虽已建立明确的环境管理架构,但只有 46%的机构明确有董事会的参与。仅有 13%的信托机构明确内部管理架构,在董事会参与的推动与实践方面较为薄

33、弱。沿着董事会与各层级的参与展开来看,金融机构在逐步提升董事会对环境或气候战略的管理能力和加强顶层设计,金融机构董事会参与程度整体分值为 1.9 分(满分 3 分,即达到 63%),保险业和证券业表现最佳达到 2.8 分(即 95%),而各层级管理架构成熟度整体分值为 2.1 分(满分 4 分,即达到 53%),银行业表现最佳达到 3 分(即 75%)。在绩效考核方面,各金融机构普遍披露率较低,仅零星的银行和保险机构明确将环境或气候要素与机构绩效考核挂钩。金融机构虽已形成内部管理架构,但尚未建立实质性的绩效考核机制,使得对外披露的管理体系不具有足够的威信和可行性。由此可见,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

34、业均已建立了清晰的管理架构和划分了各层级(尤其是董事会)的职责。在披露内部治理情况时,会优先公开董事会的参与情况,主要包括董事会对环境或气候的声明、董事会授权管理和听取汇报的责任以及承担最高决策责任,其次披露各层级、各部门的参与程度,包括设立董事会层级委员会、高级管理层执行小组、基层跨部门团队或对接人机制。而在基金业和信托业,外界无法通过这些机构披露的环境信息洞察内部高层如何参与环境和气候的治理,或机构是否已明确经营管理层及以上的高层领导责任或专项团队,董事会在绿色发展中的角色更甚。内部治理架构董事会参与程度各层级管理架构成熟度 1 分:审核相关报告(ESG、CSR、SD、TCFD)2 分:对

35、环境相关风险和机遇的分析与判断,作出环境相关的战略决策 3 分:有指定委员会或董事对环境相关议题的管理、监督与讨论 1 分:执行层面设置专业部门或管理岗位 2 分:高管层面设置相关职位或工作小组 3 分:董事会层面设置相关委员会 4 分:绿色运营/绿色业务相关工作与 KPI 挂钩银行保险基金信托证券董事会参与环境议题各层级管理架构绩效与环境相关事项挂钩各层级管理机构成熟度行业平均分值各层级管理架构成熟度整体平均分值董事会参与程度整体平均分值董事会参与程度行业平均分值251319612513191112100081%95%95%48%10%75%71%各行业金融机构的内部治理架构表现情况58%3

36、3%13%63%53%2023 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16机构的环境或气候政策关乎机构在该领域的战略和具体措施。不论是国际标准还是国内标准,监管机构要求还是行业要求,各方都期待金融机构能够制定并公开体系化的环境管理政策或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目前,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基金业在披露环境信息时,大多对外部环境政策或国际倡议做出回应,并公开机构自身的环境和气候顶层政策,即便基金业整体披露率和银行业、保险业存在一定的差距,依然会通过官网板块、报告等途径回应外部“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持续发展”等热点趋势。在环境议题政策的披露情况上,项目组主要针对金融机构对于外部政策的相应程度和内部自身

37、管理政策的完善程度进行分析。“均有披露”代表金融机构在外部政策匹配性或者内部管理政策上获得了 2 分(即同时涉及绿色业务和绿色运营),而“披露一项”代表了金融机构在外部政策匹配性或者内部管理政策上获得了 1 分(即仅涉及绿色业务和绿色运营其中一项)。银行业和保险业大多机构在环境议题政策上的实践情况较好,多以回应外部绿色金融和双碳政策、遵循环境相关法律法规为主,并以外部政策趋势为基调制定与披露内部的环境管理与气候变化政策,高达 70%和 84%的银行机构和保险机构不仅回应了我国以及机构所在地区的环境政策和法律法规,还回应了 TCFD 等国际框架,以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等国际气候环境协

38、议及公约;证券业和基金业的表现则参差不齐,存在部分机构仅针对绿色金融进行回应与披露政策名称,较少将机构顶层管理政策与年度实践挂钩,或公开挂网;而信托业则较少开展政策披露,主要以回应外部双碳或绿色金融趋势为主。政策体系已披露2313191124002424131811130125已披露未披露外部政策匹配性内部管理政策未披露各行业金融机构的环境/气候政策披露情况各行业金融机构的环境/气候政策实践情况银行保险外部政策匹配性内部管理政策证券基金信托均有披露均有披露均有披露均有披露均有披露披露一项银行19411213647217676612831保险证券基金信托披露一项披露一项披露一项披露一项外部政策匹

39、配性内部管理政策 1 分:只回应了国家及所在地区的环境政策、法规及标准等 2分:除了回应本国的相关要求,还回应了气候与环境国际公约、框架、倡议等 1 分:制定了绿色运营或绿色业务的管理政策 2 分:制定了绿色运营及绿色业务的管理政策2023 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17气候管理机制包含专项政策、管理流程、识别气候风险与机遇、量化分析等领域。针对气候变化风险管理,项目组参考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等国际主流框架,从“气候风险识别”、“气候风险管理流程与措施”、“气候风险量化分析”以及“气候风险管理政策设立”四个纬度对金融机构的气候变化风险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其中,除了

40、“气候风险管理政策设立”为是非题指标,其余指标皆为评分式指标。在政策层面,机构应将气候要素纳入顶层战略、风险管理、业务策略、运营管理等各领域政策制度中,并披露较为全面和体系化的政策框架,予以事实支撑。在已披露环境信息的机构中,超90%的证券机构披露了气候风险政策,整体披露率高于银行业(占74%)和保险业(占 62%)。气候管理机制已披露已披露已披露已披露已披露未披露银行2078518131060保险证券基金信托未披露未披露未披露未披露各行业金融机构的气候风险政策披露情况2023 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18在管理与执行层面,针对风险识别,超 77%的银行机构、超 69%的保险机

41、构和超 84%的证券机构识别出行业气候相关的风险与机遇,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的平均分值分别为 1.88、1.77 和 2.42,高于行业整体水平(1.5 分)。针对风险管理流程,超85%的银行机构(1.81 分)、超 89%的证券机构(2.42 分)和超 61%的基金机构(1.54 分)均已制定风险管理流程,高于行业整体水平(1.4 分)。针对风险量化分析,金融机构开展风险量化分析一直存在问题与挑战,风险量化分析旨在评估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的概率大小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程度,需要较好的内外部数据积累。随着情景分析及压力测试逐步成为管理和量化气候风险的重要抓手之一,银行业在风险量化方面一直有着较好的

42、实践,仅有银行业达到 2.19 分,高于行业整体水平(0.9 分)。超88%的银行业和超 53%的保险业样本机构已针对气候风险开展压力测试或情景分析,包括针对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两大类风险维度采取不同压力测试方式,评估不同地区、行业等类别在面对不同情景下所造成的损失或风险变化。气候风险量化分析的目的最终是要应用于实际管理,大部分银行机构在披露情景分析或压力测试情况是,更多的是侧重于提及开展后的成果与结论或未来计划,鲜少说明如何将工具运用于日常业务管理。随着越来越多机构遵循 TCFD 框架披露机构自身在防范气候风险方面的实践,过往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较为薄弱甚至尚无经验的机构有了更多的参照。可以见得

43、,一方面近年来不断有新的机构在气候风险披露方面的表现越来越好,例如证券业披露机构数量虽远比不上银行业和保险业,但在披露质量上并不逊色于后者,然而,另一方面像证券、基金机构在风险识别或管理流程方面表现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仅有零星几家同业机构开展了气候风险量化分析,这也意味着机构将气候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依然存在诸多挑战和实际工作需要落地。银行2123242.191.310.421.881.772.421.230.171.811.382.421.54保险基金信托证券风险识别风险管理流程风险量化分析风险量化分析行业平均分值风险管理流程行业平均分值风险识别行业平均分值风险管理流程整体平均分值风险量化分

44、析整体平均分值风险识别整体平均分值气候变化风险管理估值9166717875310.6901.51.40.9气候风险识别气候风险管理流程气候风险量化分析 1 分:识别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相关风险和机遇 2 分:相关风险和机遇对金融机构业务、战略的影响 3 分:应对环境影响、气候变化所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1 分:识别和评估相关风险的流程 2 分:管理和控制相关风险的流程 3 分:识别、评估和管理气候风险的流程如何与整体风险管理相融合 1 分:开展情景分析或压力测试的实际情况或未来计划 2 分:开展情景分析或压力测试时所采用的方法学、模型和工具 3 分:开展情景分析或压力测试所得到的结论 4 分:对情景

45、分析或压力测试结果的实际应用2023 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19绿色运营管理绿色运营关系到全机构员工的行动,绿色运营绩效能够显著地体现机构内部对绿色文化、低碳理念的贯彻落实,便于外界对数据进行逐年比对与验证。为此,机构在推动“绿色发展”时,首要便是推进绿色运营体系建设。现阶段,越来越多金融机构开展或计划开展全面碳盘查,设定自身运营碳中和目标,推进办公场所与营业点的节能降碳。本小节主要针对金融机构的绿色运营管理情况,从定性和定量两个纬度进行研究。定性指标主要关于金融机构的绿色运营管理实践情况,包括了管理政策、目标设立、管理措施、相关环保活动开展情况、管理有效性评估等 5 个指标

46、。定量指标主要关于金融机构的自身环境数据披露情况,包括了用水、废弃物、能耗、碳排放、纸张使用、PUE 等 6 个指标。金融机构可披露的环境定性数据较为多元,在政策方面,94%的证券机构披露了内部环境相关的政策,包括针对用水用电管理、废弃物管理等专项政策,占比最高,其次是银行和保险机构,占比达到 67%和 61%;在目标方面,61%的保险机构制定了环境相关的目标,包括碳减排、耗水、耗能、废弃物减排等细分目标,其次是银行,占比达到 52%;在措施方面,89%的银行机构、92%的保险机构和 94%的证券机构均披露了节能减排、节约资源相关的措施,主要包括绿色采购、绿色办公、垃圾分类、员工日常低碳行为宣

47、贯等举措;在项目方面,85%的银行机构、76%的保险机构和 73%的证券机构披露了环保相关的项目活动,包括为员工绿色培训或宣贯活动、绿色公益活动等;在评估方面,84%的保险机构披露了内部为评估绿色运营管理有效性开展的举措,包括通过绿色建筑、碳中和等外部相关认证或奖项,其次是银行机构,占比达到 52%。整体来看,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在绿色运营方面都有着较好的绩效表现,且各行业披露各有侧重。其中,“环保措施”和“开展相关项目”是披露度最高的指标,而“环境目标”和“评估管理有效性”是披露度最少的指标。目标和外部评估是机构实现绿色运营并取得成效的最好证明。不难看出,大部分机构在实践中采取了很多措施来

48、实现绿色发展,但以开展散点工作为主,有的机构缺乏环境管理制度规范,有的机构缺乏目标或外部认证,还未搭建起“设立目标-实施项目-成效评估“的完整管理框架。环境政策环境目标环保措施开展相关项目评估管理有效性181424231488121011189181455047741222各行业金融机构的绿色运营管理实践披露情况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2023 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20金融机构统计与核算数据时,需要从底层数据进行收集和梳理,涉及机构内部不同部门、分支机构。在总量数据方面,用水、用电、范围 1&2 温室气体为披露度最高的四个指标,而能源资源节约量(如纸张节约量、用水节约量、用电节

49、约量、温室气体减排量等)和 PUE 的数据则较少机构披露。其中,“能源资源节约量”和前文“绿色运营管理实践指标披露情况”的“环境目标”形成一定关联。现阶段,依然较少机构围绕自身运营或业务制定减污降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业务组合碳排放相关的定量目标,导致在披露资源能源相关的减量数据时没有数据可披露,或多以披露纸张节约量、总部大楼省电量等较为容易统计的数据。此外,往年较少机构核算范围 3 温室气体,而今年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和基金业均有机构披露了范围 3 的数据,保险业和证券业的披露率较高(分别达到 46%和 58%),范围 3 数据主要来源于员工通勤、员工差旅、处理污水或纸张产生的排放,而银行

50、业的披露率虽仅有 22%,范围 3 数据不仅包含自身运营,还涉及对公贷款、高碳行业贷款等部分业务。在强度数据方面,较多机构偏向于披露总量强度数据。然而,像温室气体排放、能源消耗等数据可能包含电力、柴油、汽油、天然气等多个数据源,若仅披露总量的强度数据,外界难以直观地从数据中得知机构运营对环境的直接与间接影响。从图可见,银行业、保险业、基金业大部分机构偏向于披露用水、用电、废弃物等不包含太多数据源的强度数据,而证券业的强度数据披露情况分布较为平均,较多机构不仅披露耗水耗电等能源资源的强度数据,还披露范围一、二、三温室气体排放的细分强度数据。整体来看,所有机构总量数据的披露率均高于强度数据,其中证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