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妇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诊疗方案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年龄:发病年龄大于4周岁。(2)主要症状:月经紊乱或绝经时间出现烘热汗出,或情绪改变.()次要症状:腰背酸痛、头晕耳鸣;或胁肋疼痛、乳房胀痛、头痛;或心悸怔忡、心烦不宁、失眠多梦;或手足心热、阴道干灼热感、性交痛,口干便秘;或腰背冷痛、形寒肢冷、精神萎靡、面浮肢肿、性欲淡漠、小便清长、夜尿多等。(4)舌淡红或偏红,苔薄白或薄黄、脉细数或沉细.具备疾病诊断中(1)、(),与/或兼见次要症状中得项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诊断。、西医诊断标准:(1)在40岁以上妇女,月经紊乱或绝经同时出现以下三组症状:典型
2、得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症状,如潮热、汗出、胸闷、心悸等;精神神经症状,如抑郁、焦虑、烦躁、易激动等;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如阴道干烧灼感、性交痛、尿频尿急、反复泌尿道感染等。()血FSH升高或正常,2水平可升高、降低或正常。(二)证候诊断1。肾虚肝郁证:绝经前后烘热汗出、伴情志异常(烦躁易怒,或易于激动,或精神紧张,或抑郁寡欢)。腰酸膝软,头晕失眠,乳房胀痛,或胁肋疼痛,口苦咽干,或月经紊乱,量少或多,经色鲜红。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心肾不交证:绝经前后烘热汗出,心悸怔忡。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心烦不宁,失眠多梦,甚情志异常,或月经紊乱,量少,色红.舌红,苔薄白,脉细数。3。阴虚火旺证:绝经前后
3、烘热汗出,心烦易怒.手足心热,面部潮红,口干便秘,懊憹不安,坐卧不宁,夜卧多梦善惊,月经先期、量少,色红质稠。舌红,少苔,脉细数。二、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肾虚肝郁证治法:补肾疏肝。推荐方药:滋水清肝饮加减医宗己任编。熟地、山萸肉、白芍、山药、柴胡、郁金、香附、赤芍.中成药:左归丸合逍遥丸等.2。心肾不交证治法:滋肾宁心.推荐方药:六味地黄汤小儿药证直诀合黄连阿胶汤伤寒论。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丹皮、枸杞子、白芍、莲子心、炒枣仁、黄连、合欢皮。中成药:坤泰胶囊等。阴虚火旺证治法:滋阴降火。推荐方药:知柏地黄汤景岳全书加减。生地、熟地、枸杞子、山茱萸、怀山药、茯苓、炙甘
4、草、盐知母、盐黄柏、地骨皮、丹皮。中成药:坤宝丸等。4.肾阴虚证治法:滋肾养阴.推荐方药:左归丸景岳全书加减。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枸杞子、白芍、炙甘草。中成药:更年片(胶囊)等。5。肾阳虚证治法:温肾扶阳推荐方药:右归丸景岳全书加减.山药、菟丝子、山茱萸、熟地、枸杞子、鹿角胶、杜仲、仙灵脾.中成药:龙凤宝胶囊等.6。肾阴阳俱虚证治法:阴阳双补推荐方药:二仙汤妇产科学合二至丸摄生众妙方加减。仙茅、仙灵脾、巴戟天、旱莲草、女贞子、菟丝子、当归、何首乌、生龙骨、牡蛎、知母、黄柏.二)中医情志治疗在辨证服用中药及中成药得基础上配合中医情志治疗。亦可以应用音乐体感治疗技术进行治疗。(三)针灸治疗1
5、。耳穴贴压适应于伴有烘热汗出、精神紧张等症状者。取肾、心、肝、胆、神门、内分泌等穴,用王不留行籽或磁珠贴压,肾、心、肝穴用弱刺激手法,胆、神门、内分泌穴用强刺激手法。2.体针 (1)调卫健脑针法适应于伴有失眠症状者。取肾俞、内关、神门、四神聪等穴位,平刺进针()滚针疗法 适应于伴有神经衰弱病睡眠障碍症者。(3)电针适应于伴有尿频、尿急以及排尿困难等症状者。取肾俞、关元、大赫、水道、三阴交等穴位。3灸法 适应于伴有怕冷、四肢不温、夜尿频多等阳虚症状者。采用隔姜片艾灸命门、气海、涌泉;月经过多者灸断红穴。根据病情可选用针刺手法针疗仪、多功能艾灸仪等。(四)其她疗法1.微波辐射法适应于伴有怕冷、四肢
6、不温、夜尿频多等阳虚症状者取神阙穴,于月经干净后第3天开始微波辐射治疗。2、阴道纳药适应于伴有阴道干涩,阴痒者.可选用保妇康栓,睡前阴道纳药。3。病情程度分级标准 综合上述症状、体征评分,以判定病情程度。轻度:症状、体征积分与101分。中度:症状、体征积分与12分.重度:症状、体征积分与28分。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罗颂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8年)。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下坠,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脉滑,可诊断为胎动不安。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妇产科学(丰有吉、沈铿主编,人民卫生出版
7、社,20年)。(1)病史:有停经史与早孕反应。(2)症状:阴道出血,伴有小腹疼痛或腰酸胀痛。(3)妇科检查:子宫颈口未开,子宫增大与妊娠周数相符合.(4)辅助检查:尿妊娠试验阳性或血HCG值升高,或B超提示宫内妊娠。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诊疗方案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规划教材中医妇科临床研究(肖承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1)病史:有随月经周期规律性发作得以小腹疼痛,呈现继发性、渐进性痛经得特点。(2)临床表现:继发性、渐进性痛经。腹痛多发生在经前1天,行经第1天达高峰,可呈阵发性痉挛性或胀痛伴下坠感,严重者可放射到腰骶部
8、、肛门、阴道、股内侧。甚至可见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发凉等晕厥之象。(3)妇科检查:盆腔检查发现内异症病灶或与子宫增大、压痛。西医诊断标准(1)子宫内膜异位症症状:痛经、不孕。妇科及辅助检查:盆腔检查发现内异症病灶;影像学检查(盆腔超声、盆腔C及MRI)发现内异症病灶,血清C25水平轻、中度升高.腹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就是目前诊断内异症得通用方法.在腹腔镜下见到大体病理所述典型病灶或对可疑病变进行活组织检查即可确诊.(2)子宫腺肌病症状:痛经;月经异常(可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及不规则出血);妇科及辅助检查:子宫增大、压痛等;影像学检查(盆腔超)、血清CA125等提示。(二)疼痛程度评分:采
9、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评分)轻度疼痛:13分;中度疼痛:4分;重度疼痛:10分。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寒凝血瘀证治法:温经散寒,化瘀止痛。推荐方药: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小茴香、干姜、延胡索、五灵脂、没药、川芎、当归、生蒲黄、官桂、赤芍、乌药、巴戟天。中成药:少腹逐瘀颗粒、桂枝茯苓胶囊、艾附暖宫丸等。2、气滞血瘀证治法:疏肝行气,化瘀止痛.推荐方药: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枳壳、乌药、香附、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牡丹皮、延胡索、五灵脂、甘草。中成药:丹莪妇康煎膏、散结镇痛胶囊等。(二)针灸治疗。体针:根据病情,辨证选取中极、关元、气海、三阴交、阴陵泉、隐白等穴位,采用平补平泻法手法进行治疗。经前或经行期治疗.或选用火针疗法耳针:根据病情,辨证选取耳穴子宫、卵巢、交感、内分泌、神门、肝、肾、庭中。毫针捻转中强刺激,或在上述穴位埋豆。经前或经行期治疗。3。灸法:根据病情,可选用热敏灸、雷火灸、温盒灸、中国灸等疗法。(三)外治法.中药保留灌肠推荐方药:三棱、莪术、当归、延胡索、川芎、赤芍、桃仁、红藤、牛膝。根据病情,适当加减。水煎取液,适宜温度,保留灌肠,经期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