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4∕T 3992-2021 猪巴氏杆菌病防治技术规程(安徽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28273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2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4∕T 3992-2021 猪巴氏杆菌病防治技术规程(安徽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DB34∕T 3992-2021 猪巴氏杆菌病防治技术规程(安徽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DB34∕T 3992-2021 猪巴氏杆菌病防治技术规程(安徽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DB34∕T 3992-2021 猪巴氏杆菌病防治技术规程(安徽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DB34∕T 3992-2021 猪巴氏杆菌病防治技术规程(安徽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11.220 CCS B 41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39922021 猪巴氏杆菌病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wine pasteurellosis 2021-09-03 发布 2021-10-03 实施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DB34/T 39922021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农业大学提出。 本

2、文件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安徽浩翔农牧有限公司、马鞍山史记动物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安徽省动物卫生监督所、安徽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阜阳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六安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郁、李亮、张士清、徐凤云、谢玉洁、邢刚、苗文萍、陈春玲、何长生、程圣芳、孙裴、刘雪兰、高亚飞。 DB34/T 39922021 1 猪巴氏杆菌病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猪巴氏杆菌病的初步诊断、确诊、预防、治疗和无害化处理。 本文件适用于养猪场猪巴氏杆菌病的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3、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T 17823 集约化猪场防疫基本要求 GB/T 17824.2 规模猪场生产技术规程 GB/T 17824.3 规模猪场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 GB/T 36195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NY/T 541 兽医诊断样品采集、保存与运输技术规范 NY/T 546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诊断技术 NY/T 564 猪巴氏杆菌病诊断技术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NY/T 5030 无公害农产品 兽药使用准则 NY/T

4、5033 无公害食品 生猪饲养管理准则 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农医发201725号) 跨省调运乳用种用动物产地检疫规程 (农牧发20192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猪巴氏杆菌病 swine pasteurellosis 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感染猪群引起的一类以败血症及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的总称。 临床上常见的类型包括进行性萎缩性鼻炎和肺炎型巴氏杆菌病。 3.2 进行性萎缩性鼻炎 progressive atrophic rhinitis,PAR 产毒素性多杀性巴氏杆菌(Toxingenic

5、Pasteurella multocida,T+Pm)单独或与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Bb)共同引起的疾病。 T+Pm 绝大多数为荚膜血清型 D 型,少数为 A型。 DB34/T 39922021 2 Bb 有 3 个菌相(、),PAR 主要与相菌有关。 3.3 肺炎型巴氏杆菌病 pasteurellosis pneumoniae 多杀性巴氏杆菌(Pm)感染肺脏所引起的疾病。 Pm 主要为荚膜血清型 A 型和 B 型。 4 初步诊断 4.1 流行特点 4.1.1 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中、小猪尤其是 3 月龄大小的生长猪最易感。 4.1.2 患病

6、猪、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 4.1.3 呼吸道和消化道是主要传播途径。能发生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健康猪上呼吸道中也带菌,当外界应激发生或者机体免疫力降低时可出现内源性感染。 4.1.4 无明显季节性,但一般在气候多变、闷热、潮湿、通风不良、多雨等情况下多发。 4.1.5 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发病率与猪场管理水平、饲养密度、饲养方式以及不同年龄、来源的猪混群有关。 4.2 临床症状 4.2.1 进行性萎缩性鼻炎 受感染的仔猪最先出现喷嚏,进而引发急性鼻炎。整个生长期内,病猪持续打喷嚏、鼻塞及喷鼻,并且鼻孔会有数量不等的清涕至黏液脓涕流出,同时眼内眦(角)流泪。因泪水与尘土沾积在眼眶下部的皮肤上,

7、形成一个半月形、 褐色或黑色的泪斑痕, 俗称 “黑斑眼” 。 大多数病猪进一步发生鼻吻畸形,上颌短小,下颌伸长,鼻背面皮肤外观呈典型的嵌入皱褶。当头骨一侧的畸形比另一侧严重时,鼻吻的侧偏可能会很明显。病猪一般体温无异常,但因生长减缓、饲料转化率降低而变得消瘦。 4.2.2 肺炎型巴氏杆菌病 4.2.2.1 最急性型:病猪突然死亡,呈败血症症状。病情发展稍慢的,体温升高至 4142以上,食欲废绝,全身衰弱,卧地不起,或烦躁不安,叫声嘶哑,呼吸困难,颈下咽喉急红肿、发热、坚硬,严重者向上延及耳根、向后可达胸前。临死前呼吸极度困难,伸颈张口喘息,甚至呈犬坐姿势,口鼻流出白色泡沫液体, 有时混有血液,

8、 可视黏膜发绀, 腹侧、 耳根和四肢内侧皮肤出现红斑, 最后窒息而死。病程 12 天,病死率 100。 4.2.2.2 急性型:体温升高至 4041,初为干性短咳,呼吸困难,后变湿性痛咳,鼻孔流出浆性或脓性分泌物, 有时混有血液, 触诊胸壁有疼痛感, 听诊有啰音或摩擦音。 病情严重后, 呼吸极度困难,张口吐舌,呈犬坐姿势,耳尖和可视黏膜发绀,皮肤可能有紫斑或小出血点,一般颈部不呈现红肿。病程 58 天,感染猪能在短时间内变得极度消瘦,不死的转为慢性。 4.2.2.3 慢性型:精神沉郁,持续性咳嗽,呼吸困难,鼻流少量黏脓性分泌物,营养不良,极度消瘦。若有并发感染或治疗不当,则病死率可达 6070

9、。 4.3 病理变化 4.3.1 进行性萎缩性鼻炎 DB34/T 39922021 3 病变通常局限于鼻腔及邻近的头骨。早期鼻黏膜及额窦出现充血和水肿,有多量黏液性、脓性甚至干酪性渗出物蓄积。典型性病变是鼻甲骨腹侧及背侧发生不同程度的萎缩。病情严重时,可见整个鼻甲缺失及鼻中隔偏移。 4.3.2 肺炎型巴氏杆菌病 4.3.2.1 最急性型:咽喉部和颈部急性肿胀,触摸肿胀部发硬,腹部、耳根及四肢内侧皮肤出现紫红色斑块,手压褪色。全身黏膜、浆膜、皮下组织有明显的出血点,尤其以咽喉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的出血性浆液浸润最为特征。切开颈部皮肤,可见咽喉黏膜下有大量胶冻样淡黄或灰青色纤维素性黏液。淋巴结显著充

10、血、出血、水肿而表现高度肿大,切面红色,尤以颌下、咽喉及颈部淋巴结明显,甚至发生坏死。胸腔、腹腔及心包腔积液,兼有纤维蛋白渗出,心外膜和心包膜有小出血点。肺充血、水肿,有时可见局灶性红色肝变病灶。脾有出血,但不肿大。 4.3.2.2 急性型:肺部病变特别显著。肺门淋巴结肿大出血。肺有不同程度的肝变区,发生部位最多见于尖叶、心叶和膈叶前部,严重者可波及整个肺叶。肺小叶间浆液浸润,切面呈大理石样外观。胸膜常有纤维素性附着物,严重时胸膜与病肺黏连。胸腔和心包积液。胸腔淋巴结肿胀,切面发红、多汁。支气管、气管内含有多量泡沫状黏液,黏膜发炎。 4.3.2.3 慢性型:病猪极度消瘦、贫血。肺肝变区广大,并

11、有黄色或灰色坏死灶,外面有结缔组织包裹, 内含干酪样物, 有的形成空洞, 与支气管相通。 心包与胸腔积液, 胸腔有纤维素性沉着, 肋膜肥厚,常与病肺黏连。有时在肋间肌、支气管淋巴结、纵隔淋巴结以及扁桃体、关节和皮下组织见有坏死灶。 5 确诊 5.1 样品的采集、保存和运输 5.1.1 进行性萎缩性鼻炎的样品采取按照 NY/T 546 和 NY/T 541 的规定执行。 5.1.2 肺炎型巴氏杆菌病的样品采取按照 NY/T 564 和 NY/T 541 的规定执行。 5.2 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5.2.1 进行性萎缩性鼻炎 产毒素性多杀性巴氏杆菌(T+Pm)、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b)的分离与鉴定

12、按照 NY/T 546 的规定执行。 5.2.2 肺炎型巴氏杆菌病 多杀性巴氏杆菌(Pm)的分离与鉴定按照 NY/T 564 的规定执行。 6 预防 6.1 环境卫生 猪场环境质量控制参照 GB/T 17824.3 的规定执行。 6.2 饲养管理 6.2.1 规模猪场宜自繁自养, 引进种猪时应按照 跨省调运乳用种用动物产地检疫规程 的规定执行。 DB34/T 39922021 4 6.2.2 实行全进全出制,每批进猪前或出栏后应对猪圈舍、饲槽、用具等进行清洗、消毒,清理完毕后空舍至少 12 周。 6.2.3 猪舍的温度、湿度、饲养密度、空气质量宜符合 GB/T 17824.2 的要求。 6.2

13、.4 及时清除粪便,按照 GB/T 36195 的规定处理。 6.2.5 饮水的水质应符合 NY 5027 的要求。 6.2.6 饲料应符合 GB 13078 的要求,营养水平满足饲养标准要求。 6.2.7 做好各阶段的疫苗免疫。 6.3 生物安全 6.3.1 人员管控 6.3.1.1 外来人员:禁止进入猪场,如需入场,应实施隔离措施(23 天)。所带物品应置于场区入口处,并进行消毒处理。应淋浴(两次洗澡),更换场区(生活区、生产区)工作服、鞋/靴。 6.3.1.2 猪场人员:应减少外出,回场时实施隔离措施。不宜去疫点、疫区和发病猪场。不宜去其他猪场、生猪交易市场和屠宰场。不宜与发病猪、感染猪

14、和病死猪接触。不宜接触污染的猪肉及其制品、运输工具和物品。 6.3.2 运输工具管控 严格控制与猪场相关的所有车辆。 禁止未经清洗消毒的车辆进入或靠近猪场。 应建立车辆的清洗消毒体系与规范。应设有专用运猪车和运料车。 6.3.3 进场物品管控 禁止可能受到污染的所有物品进入猪场。 禁止猪肉及其制品带入猪场。 禁止非本场人员携带的物品进入猪场。进入猪场的物品应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 6.3.4 消毒 消毒剂的选用应符合 NY/T 5030 的规定。消毒方法、消毒制度参照 GB/T 17823 和 NY/T 5033 的规定执行。 6.4 免疫接种 6.4.1 进行性萎缩性鼻炎 6.4.1.1 使用

15、 Bb(相菌)灭活苗,或 Bb-T+Pm 二联灭活苗,或 Bb-T+Pm 毒素(D 型/A 型)灭活苗。 6.4.1.2 推荐免疫程序: 成年母猪和后备母猪产前 8 周时,肌内注射上述灭活苗进行首免,3 mL/头。间隔 6 周再次通过肌内注射 3 mL 加强免疫,以后每胎产前 24 周按上述剂量和接种方式进行免疫接种。 仔猪 13 周龄通过肌内注射 1 mL 灭活苗进行首免,间隔 1 周后按上述方式加强免疫。 6.4.2 肺炎型巴氏杆菌病 6.4.2.1 使用猪 Pm(C44-1 株)灭活苗,或猪 Pm 二价(A 型+B 型)灭活苗,或猪 Pm(EO630 株/CA株/TA53 株)注射活菌苗

16、,或猪 Pm(679-230 株/C20 株)口服活菌苗。活菌苗免疫前 7 天和免疫后 10 天内,禁用抗生素或含有抗生素的饮水和饲料。 DB34/T 39922021 5 6.4.2.2 推荐免疫程序:每年春秋两季定期进行预防注射。 使用灭活苗时,断奶后的猪,不论大小一律皮下或肌内注射 5 mL。 使用皮下或肌内注射活菌苗时,按瓶签注明头份,用 20氢氧化铝胶生理盐水稀释疫苗,每头份 1 mL。 使用口服活菌苗时,按瓶签注明头份,用生理盐水稀释疫苗,混入少量饲料内喂猪,不论大小,每头 1 头份。 7 治疗 7.1 发病时,应及时隔离病猪。 7.2 进行性萎缩性鼻炎可以选择青霉素钠 (23 万

17、单位/千克体重) 和链霉素 (1025 mg/千克体重) ,或泰乐菌素(513 mg/千克体重),或林可霉素(10 mg/千克体重)。每日 2 次,肌内注射,连用 35 天。同时用 0.1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鼻腔。 7.3 肺炎型巴氏杆菌病可以选择青霉素钠 (24 万单位/千克体重) 和链霉素 (1025 mg/千克体重) ,或 20磺胺噻唑钠注射液(15 公斤以下: 1015 mL,15 公斤以上: 2030 mL)。每日 2 次,肌内注射,连用 35 天。 7.4 应采用几种抗菌药物交替使用,以避免产生耐药性。 7.5 有条件的猪场,可用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选择最敏感的药物用于治疗。 7.6 药物的使用应符合 NY/T 5030 的要求。 7.7 休药期:青霉素钠 5 天;链霉素 18 天;泰乐菌素 14 天;林可霉素 6 天;20磺胺噻唑钠注射液15 天。 8 无害化处理 8.1 病死猪应按照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 8.2 粪便、污物应按照 GB/T 36195 的规定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