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件PPT幻灯片.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2679147 上传时间:2025-11-24 格式:PPT 页数:143 大小:3.06M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件PPT幻灯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件PPT幻灯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城市规划,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城市规划,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城市规划,城市工程系统的概念与范畴,城市工程系统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支撑系统,与城市交通系统共同组成城市基础设施体系。,能源工程系统电力、燃气、供热,水务工程系统给水、排水,通信工程系统邮政、通讯、广电,防灾工程系统防洪、抗震、消防、人防,环保工程系统环保、环卫,城市工程系统的重要性,城市工程系统的从属性、服务性、关键性,城市工程系统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撑系统(生命线),支撑城市经济发展,支撑城市社会稳定,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和其他系统发展与城市工程系统发展是互动的关系,城市空间形态与城市工程系统的互动关系,综合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绿化景观体系、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工程系统的互动关系,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层次与内容深度,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层次与城市规划的层次相对应,分为区域、城市总体、城市分区、地段详细规划等层次。,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可以作为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专项规划进行编制,亦可作为不同层次的专业规划单独编制。,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内的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内容深度应按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要求确定。专业规划则根据专业规范要求确定内容深度。,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理念,动态发展的理念,节约适用的理念,生态环保的理念,城乡和谐的理念,安全可靠的理念,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研究的基础,专业知识,掌握城市规划编制的标准和要求,熟悉各种工程的专业规范,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现状调研,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研究的基础,区位与气候,沿海与内陆,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寒带、温带与热带,地形与用地空间布局,山区与平原,滨水与非滨水,紧凑布局与组团布局,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富裕与贫困,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当地资源与环境容量,水资源与水环境容量,土地资源与土地环境容量,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任务,选质定量供给与需求,选点定源服务与影响,选制定网经济与可靠,关键点是确定,合适的规模,合适的设施,合适的网络,合适与时代要求与当地特点合拍,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主要标准,用水量,污水量,用电负荷,燃气用量,用热负荷,电话量,垃圾产生量,防洪(涝)标准,消防标准,抗震标准,人防面积标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水体功能区标准,城市工程系统的重要设施及布局要求,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火电厂与热电厂,煤气厂、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电话局、邮政局,垃圾处理厂(场),消防站,防洪、截洪、排涝设施,工艺要求,安全要求,环保要求,经济要求,主要城市工程系统管网规划,区域管网、城市管网、地区管网,水管网、气管网、光电管网,压力管网、重力管网、光电流管网,枝状管网、环状管网,管网的形制,取决于地形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取决于规模和经济条件,是可以变化的,城市工程系统管网规划,管网的敷设方式,架空,地埋,城市综合管沟及共同沟,保证管线安全,检修连接方便,节省地下空间,投资费用较高,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重点和难点,水资源的问题,排水问题,生态环保问题,安全防护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坚持原则,放眼区域,综合协调,循序渐进,用量预测设施布局管网规划,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用水量预测与计算,用水的分类,城市用水(城市统一供水、工矿企业自备水)、农业生产用水、农民生活用水、乡镇企业用水等。不应忽视农用水。,城市用水的分类(,城 市 用 水 分 类 标 准,),生活用水(,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新标准即将出台(10月),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工业企业职工生活用水、公共建筑用水,自由水压:一层为10米,二层12米,二层以上加4m/层,生产用水,市政用水,道路保洁、绿化浇水、车辆冲洗等,消防用水,专用消防给水,综合生活用水的消防给水,其它,水厂自用水、管网漏失水量及其它未预见水量,用水量预测与计算,城市用水量标准,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3312002,),公共建筑用水量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工业企业用水量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地方工业用水定额,),市政用水量标准,街道洒水:1。02。0L/平米次 次数23次/日,绿化浇水:1。54。0L/平米次 次数12次/日,汽车冲洗:小汽车 250400L/辆日 公共汽车、载重汽车 400600L/辆日,消防用水量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未预见用水(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已有2006最新版,按最高可用水量的1525计算,有总体规划使用的标准(综合用水量指标)、详细规划使用的标准(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市政用水量标准、消防用水标准等)和建筑设计使用的标准(住宅、公建和单个用水器具用水定额等),在使用中应注意。,应注意用水量的变化趋势与节水要求、产业变化以及环境容量之间的关系。,用水量预测与计算,预测的方法,人均综合指标法(,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单位用地指标法(,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线性回归法,年递增率法,分类加和法,工业用水量应根据产业的性质和可供水量的限制进行预测。,回归法、递增率法等因现在的用水政策和技术的变化,应慎用。,工业用水量应根据产业的性质和可供水量的限制进行预测。,预测的结果,用于进行水资源平衡或确定给水设施规模的预测一般为年用水量和日用水量,用于进行管网计算的一般为时用水量或秒流量。,城市给水水源规划,水资源,地表水,地下水,客水,水资源平衡,水资源可利用总量现状与预测(三部分),城乡用水量现状与预测,缺口或余量,水资源平衡措施,城市给水水源规划,水资源平衡措施开源节流,用好现水,开发新水,分质供水,回用污水,水源水体的一般功能分类,生活饮用水水源,工业用水水源,农业灌溉水源,渔业养殖水源,禽畜饮用水水源,景观用水水源,城市给水水源规划,水源与水质,水质标准:取水,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5类),供水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EC、WHO、我国)、生活杂用水水质 标准,排水污水综合排放标准(3级),水源:生活饮用水水源(分2级),水源的防护要求,水源保护区:地表水(2级和准保护区),地下水(2级和准保护区),城市给水水源规划,水源规划的要点:,位置,水质,流量(保证率),卫生防护(生活饮用水标准),调配措施,缺水问题的解决,三种缺水,资源型缺水,水质型缺水,工程型缺水,七种方法(p186),城市给水工程设施规划,城市给水工程的三个组成部分(取水、水处理、输配水),城市给水系统的三种形制(统一、分质、分区),区域供水和重复利用系统,取水工程选址(地形、水文条件)p190,水厂选址(地形、地质、防洪、市政、经济等情况)p196,水厂用地(,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城市给水管网工程规划,输水管渠布置,输水管渠指从水源到城镇水厂或者从城镇水厂到给水工程管网的管线 或管渠,输水管渠的定线原则(p199),输水管渠的规划布置,给水管网布置,给水管网的布置形式,给水管网的布置原则(p201),给水管网的敷设(p202),配水设施,管网形制,消防栓,管径估算,100mm3-6L/s,200mm18-30L/s,300mm50-70L/s,400mm110-160L/s,500mm200-280L/s,600mm280-380L/s,800mm500-630L/s,1000mm780-1100L/s,城市给水管网工程规划,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与成果,总体规划:,主要内容:,(1)确定各项用水量标准,预测城市用水总量;,(2)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评估,城市用水量供需平衡;,(3)合理确定水源,确定取水方式;,(4)确定给水系统的形式、水厂厂址和供水能力,选择处理工艺,(5)布局输配水干管和主要供水设施,确定干管管经;,(6)制定水资源保护措施。,成果:,规划文本和说明书,图纸,必要附图,设一新规划区,第一期规划人口为10万人,居住建筑多为5层,室内有给水排水及淋浴设备;区内有一3000人的工业企业,两班制,每班1500名,无热车间,每班有225人淋浴,车间生产用水量每日耗用1200立方米。集中在上班后3小时内。未预见水量占总水量的20,试计算该区的最高日用水量,最高时用水量。(暂时不计算消防流量),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排水规划要注意的问题,干旱地区与多雨地区城市排水与水资源利用,山区与平原城市排水与防洪防涝,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城市排水系统的经济性与适用性,滨水与非滨水地区城市水系的保护与建设,城市内部排水与竖向规划的关系,城市排水种类,排水的分类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降水,不同种类排水的要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排除,工业废水处理、收集、再处理、排除或直接排除,降水收集、排除或收集、部分处理、排除,城市排水体制,按排除方式可以分为分流制和合流制两种类型,分流制排水系统,完全分流制,特点:投资大、污染小、有污水厂,适用:新建地区,不完全分流制,特点:投资较省、污染小、有污水厂,适用:地形起伏且水系健全地区,合流制排水系统,直排式合流制,特点:投资省、污染大、无污水厂,适用:小污染、大水体、建设初期,截流式合流制,特点:投资较省、污染不大、有污水厂,适用:干旱地区、旧城改建,完全处理合流制,城市排水体制选择,环境保护方面,工程投资方面,近远期关系方面,施工管理方面,城市建设初期,根据情况,采用直排式合流制、截流式合流制、不完全分流制,逐步向完全分流制过渡。,要因地制宜,一个城市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排水体制是很正常的。,城市排水系统的组成与种类,排水系统的组成管网、处理系统、最终受体,对应收集、处理、排放的排水过程。,按排水性质分类污水排水系统、雨(降)水排水系统,按一个城市内水处理设施的多少分类分散式排水系统、集中式排水系统,按排水管网的构成分类正交式排水系统、平行式排水系统,污水量预测,依据用水量预测污水量(m,3,/d)(,L/s),排污区域的用水量,污水排除率,依据单耗指标预测污水量,污水种类划分:生活污水(居民生活污水和公建污水)和工业废水,单耗指标确定,污水量计算中的重要环节,排污区域划分确定管网形制,根据地形划分,变化系数确定排水量与变化系数的关系,雨水量计算,雨水量计算(L/s),暴雨公式,重现期、径流系数、降雨历时,雨水排水区域的划分,地形情况依地势就近排放,气候情况干旱区面积可略大,多雨区应较小,合流制雨污流量计算,合流流量计算(L/s),溢流井前:平均污水流量与雨水流量之和,溢流井后的截流管:旱流污水量乘以截流倍数加1,排水区域的划分,总体形制一般为正交式,按正交式划分排水分区,截流管沿水体布置,既考虑污水,亦考虑雨水,干管和溢流井数量不宜过多,截流倍数的选择,污水量和降雨量,水体大小,环保要求,污水管道水力计算,污水管道水力计算公式,污水在管道里流动的特点,重力流,非满管流计算,适当的管道空间,适当的流速,假定的均匀流,水力学计算公式(,p226,),污水管道水力计算,污水管道水力计算的设计数据,最大设计充满度,设计流速,最小设计坡度,最小管经,污水处理,污水处理率,污水指标,处理方法,物理法,生物法,化学法,厂址与用地,污水处理厂,小型污水处理站,生态型处理设施,排水管网规划,管网的种类和级别,管网种类污水管、雨水管、合流管,管网级别总管、干管、支管,管网的形制确定,确定排水体制考虑的因素:经济方面、环保方面,确定排水分区考虑的因素:地形条件、分区面积,确定管网形式考虑的因素:管网级别、管网种类,排水体制的改变,旧合流制改造为分流制,旧合流制改造为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管网规划,管网布置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形地貌和竖向设计,现状管网条件,路网情况,短捷节约,系统清晰,管道短捷,与道路坡向结合,合乎规范,坡度,管径,埋深,间距,管位,排水管网规划,管径计算,流量,流速,充满度,最小管径,管网设施,雨污水泵站与合流泵站,出水口,雨水口,城市供电系统工程规划,内容深度,用电负荷预测与计算,城市电源规划,供配电设施规划,供电网络与线路规划,供电设施与线路保护,供电系统工程规划,1、内容深度,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1、内容深度,内容总结:,负荷预测,电源选择,主要设施布置,主要线路布置,经济估算,(,详规,),1、内容深度,现状图,总规(,35KV,以上),分规、详规(必要情况下),规划图,总规(负荷预测分布图,,电网系统规划图:电源、,35KV,以上设施及线路、高压走廊),分规(,10kv,及以上设施及线路),详规(,10kv,电网及低压线路,照明线路),用电分类,1,、产业(,4,类),2,、行业(,8,类),单位辩析,1,、电量(,kWh,),和负荷,(kW),的概念,2,、,kV,、,kVA,、,MVA,、万,kVA,负荷预测方法,1,、电量,-,负荷,电源装机容量,(,kVA,),2,、,负荷密度,-,负荷,-,电源装机容量,2、用电负荷预测与计算,2、用电负荷预测与计算,1、产值单耗法,2、产量单耗法,3、用电水平法(国标GB50293-1999),4、部门叠加法,5、大户调查法,6、平均增长率法,7、回归分析法,8、时间序列建模法,9、经济指标相关分析法,10、电力弹性系数法,11、国际比较法,电量预测法,电量,-,负荷(主要用于总、分区规),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年用电量,/,最大负荷,(规划预测取,4500-6500,h,),人均电量指标(生活、综合),负荷密度法,单位用地负荷密度(综合、分类,主要用于总、分区规),单位建筑面积负荷密度(按建筑类型分类,主要用于详规),2、用电负荷预测与计算,发电厂和变电所,发电厂(,火力、水力、,风力、太阳能、地热、原子能),3、城市电源规划,变电所(功能分类、职能分类、构造形式、等级分类),3、城市电源规划,火电厂(容量、占地、储灰场),水电厂、核电厂,变电所,220-500KV,35-110KV,3、城市电源规划,火电厂,1,、负荷中心(热电厂),2,、燃料产地,3,、交通,4,、用水,5,、废物处理,6,、出线条件,7,、防护要求,8,、地质,9,、三类工业用地,10,、主导风向,3、城市电源规划,水电厂,1,、保证水能,2,、工程地质,3,、交通运输,核电厂,1,、负荷中心,2,、人口密度低,隔离区,3,、用水量大,4,、用地面积,5,、地形平坦,6,、地质和地震防护,7,、运输条件,8,、防洪、防御、环保条件,3、城市电源规划,城市变电所,1,、负荷中心或网络中心,2,、进出线条件,3,、地质条件,4,、防洪、抗震要求,5,、交通,6,、生活用水,7,、少占农田,8,、对临近设施的影响,9,、不设于空气污秽地区,10,、符合城市总规要求,3、城市电源规划,布局要点,1,、服务范围,2,、主变压器容量及个数,3,、进出线回路,4,、采用结构形式,5,、专用变电所,变电所平面布置,1,、一列式,2,、二列式,3,、“,L”,式,4,、其他形式,4、供配电设施规划,10KV,变电所,1,、供电半径,2,、变压器容量和个数,3,、结构形式,10KV,开闭所(开关站),1,、设置条件,2,、转供容量,3,、结构形式,4、供配电设施规划,电网等级(,8,类),一次送电:,500KV,、,330KV,、,220KV,、,二次送电:,110KV,、,66KV,、,35KV,、,配电:,10KV,、,380/220V,容载比,线路供电容量,接线方式,1,、放射式,2,、多回线式,3,、环式,4,、格网式,5,、连络线,供电网络与线路规划,送电网,一次送电网:,220KV,或,110KV,一般市区边缘,特大城市高压深入,采用环式结构,二次送电网:,110KV,、,66KV,、,35KV,接受电源点全部电源,预留高压走廊,采用环式结构,配电网,高压配电网:,10KV,按远期建设,主干线路和配电变压器有明显的供电范围,采用放射式结构,特大城网多回线式和环式,低压配电网:,380/220V,采用放射式结构,负荷密集区采用环式和格网式,路灯照明系统,供电网络与线路规划,高压线路规划,1,、线路短捷,2,、安全间距,3,、不宜穿中心区,4,、减少对其他管线工程的影响,5,、减少拆迁,6,、避免穿林,7,、防洪要求,8,、远离危险区,9,、减少转弯,经济档距,供电网络与线路规划,送配电线路敷设(架空),送电线路,配电线路,耐张段和档距,电缆线路敷设,适用情况(分高压、低压),敷设方式(直埋、沟槽、排管、隧道、构架、水下),电缆选型,供电网络与线路规划,电力电缆线路保护,1,、地下电缆,2,、海底电缆,3,、江河电缆,架空电力线路保护,1,、导线外延距离,(,一般保护区,/,人口密集区,),2,、导线与地表物的最小安全间距,3,、导线与各种设施的距离计算,高压走廊宽度规定,供电设施与线路保护,城市通信工程系统规划,城市通信工程系统规划,邮政部分,电话部分,无线通信部分,广播电视部分,我国通信的变迁,邮电一体,邮政、移动、联通、电信、网通、铁通、卫通(邮件、移动通信、固定电话、互联网业务),广播、电视(含有线电视),邮政业务量与邮政局所,邮政业务量指标,年业务收入(万元),年标准邮件量(万件),局所等级,邮政枢纽(一级、二级、三级),邮政支局(一等、二等、三等),邮政所(一等、二等、三等),局所数量预测,业务量预测局所数,人口或业务密度服务半径局所数,城市邮政局所规划,邮政枢纽选址,邮政局所选址,电话量与电话局,指标套算,人口数户数住宅电话量总电话量电话局数,电话局的数量:大容量、少局所,城市电话局,电信局楼一般电信局楼、综合电信局楼、综合电信枢纽楼,一般电信局楼对应端局,交换机容量可考虑:新建1015万门,旧局扩建46万门。服务半径2.53.5公里,服务面积810平方公里。,综合电信局楼对应汇接局。500万人以上城市设820个,200500万人城市设48个,100200万人城市设24个,100万人以下城市设2个。,综合电信枢纽楼对应长途局。特大城市设34个,较大省会城市设23个,一般城市设1个,可与综合电信局楼合设。,城市移动通信网,移动通信网GSM、CDMA、小灵通(无线市话),主要设施基站、(移动)电话局,基站设置要求天线高度2545米左右、间距1公里左右,服务面积不要过大(小灵通基站较小),移动电话局超过1500户可设局,单系统最大容量8万12万用户,移动电话网与固定电话网的连接通过关口局:用户数小于10万户时,移动局与关口局合设,连接固话局;用户数1040万时,移动局布局为网状网,关口局作为汇接局与固话局联系;用户数40100万时,关口局作为汇接局,以全覆盖形式连接移动电话局和固定电话局。,城市电话网构成,本地电话网:端局汇接局端局,长途电话网:端局县级长途局地级长途局省级长途局大区长途局国际局,城市电话网构成,电话交换网的基本结构:,网状网规模小,局数少,分区汇接(分区单汇接、分区双汇接),分区单汇接传统汇接方式,分区双汇接网路规模大,局所数量多,全覆盖中等规模的本地网,城市电信管道网,电信管线敷设方式架空线、直埋线缆、多孔电信管,电信管线布局,沿城市道路敷设,布局在道路的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上,较宽道路宜双侧布置,干道管线布置应考虑多家电信企业的要求,城市广播电视网,发展趋势:有线电视网迅速成长为广播电视行业的主体,主要经营电视和互联网业务,无线广播电视针对固定的用户群,革新技术和内容。,有线电视设施:总前端(相当于市汇接局)、分前端(相当于城市端局和县局)、光接点(光缆铜缆接口),光接点设置于路边,设于箱内,服务200500户。,分前端设置在服务区中心,需要两间房间,服务10000户左右。,城市住宅区智能化系统建设,安全防范子系统,出入口管理及周界防越报警,闭路电视监控,对讲与防盗门控,住户报警,巡更管理,信息管理子系统,对安全防范系统实行监控,远程抄收与管理,车辆出入与停车管理,供电设备、公共照明、电梯、供水等主要设备监控管理,紧急广播与背景音乐系统,物业管理计算机系统,信息网络子系统,为实现上述功能科学合理布线,每户不少于两对电话线和两个有线电视插座,建立有线电视网,城市燃气工程系统规划,燃气工程规划的基本知识,单位,热量:J、kJ、MJ、cal、kcal,体积和重量:m,3,、万m,3,、kg、t,热值:MJ/N m,3,、MJ/kg,压力:Pa、k Pa、M Pa,燃气的类型,天然气,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生物气,燃气工程规划的基本知识,不同种类燃气的优缺点,经济性:生产、输送、储存、环保成本,适用性:毒性、热值、使用便利性,我国城市燃气发展方向,优先使用天然气,合理利用液化石油气,发展完善煤制气,大力回收工矿余气,用气量预测,确定气种,现状气种,资源状况,城市经济实力,城市自然条件,主要用户性质,选择用户,居民生活用气优先(气化率),适当发展工业用气,根据气种选定用户,用气量预测,预测的方法,多用指标概算法(总规)、分类加和法(详规),以居民用气为基准,选择适当用气比例,主要的预测参数:人口(户数)、气化率、用气指标、用气比例、燃气热值、月高峰系数,计算用气量时应注意高峰系数的使用,回归法、递增率法应慎用,预测的结果,年用气量和日用水量用以确定设施规模(万m,3,/d、万m,3,/a、t/d、t/a),小时用水量用于进行管网计算,气源设施规划,人工煤气气源设施,炼焦制气厂、直立炉煤气厂产量大、热值适中、调节能力差,是城市常用的主气源设施,水煤气厂、油制气厂产量可调、热值偏高或偏低,一般可作为调峰气源,煤气厂一般布局在城市边缘,要求足够的防护空间、良好的交通条件和邻近协作企业,液化石油气气源设施,总供应设施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分供应设施液化石油气气化站、混气站,用于液化石油气的管道供应,分供应设施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站,用于液化石油气的瓶装供应,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布局在城市边缘或外围,要求足够的防护空间、地势平坦开阔、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气化站和混气站位于负荷中心,要求足够的防护空间和平坦开阔的地势。,气源设施规划,天然气气源设施,天然气门站位于城市边缘或外围,接受长输管线的供气,净化、调压、计量后供应城市管网。,天然气储存基地位于城市边缘或外围,储存、净化、调压运入或输入的天然气,供应城市管网。,天然气门站要求临近长输管线,有足够的防护空间。天然气储存基地要求临近长输管线或有便利的交通条件(铁路、码头),有足够的防护空间。,城市燃气输配设施规划,煤气储配站,作用:调峰、混气、加压,规模:按工业与民用气比例确定储气系数,布局:对置,燃气调压站,作用:调压、稳压,规模:十几平米,布局:按服务半径(500米左右),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站,作用:供应瓶装气,规模:数百平米,布局:负荷中心,服务50007000户,服务半径小于1公里,城市燃气输配管网规划,管网系统形制,一级(低压一级与中压一级),二级,三级,混合,管网形制的选择,形制本身的优缺点,城市综合条件,城市燃气输配管网规划,管网布局,高压城市边缘,注意安全防护、双线输气,中压边长23公里、注意安全防护(重载车道问题)、干线双线,低压边长300米左右,布局中主要注意的问题,服务半径问题(中压管道及其调压站),安全问题(高中压管道),城市燃气输配管网规划,管网管径计算涉及的主要参数,管材,流量,压力降,燃气密度,运动粘度,管材,铸铁,钢,塑料,城市供热工程系统规划,城市集中供热的基本知识,集中供热规划有关单位,热负荷(kW、MW),供热能力(MW、t/h),供热方式的选择,集中供热的优点用户便利、供热量大、有利环保,集中供热的缺点投资大、维护困难,分散供热小系统、投资少、灵活多样,何种情况下采用集中供热方式,有现成经济的热源,有大量集中的用户和稳定的热负荷,城市条件有利于热网建设,热负荷的预测,热负荷的分类与特点,民用热负荷与工业热负荷,采暖通风热负荷、生活热水热负荷、生产热负荷,季节性热负荷和全年性热负荷,热用户的选择,较大的集中供热系统应有较大规模的工业用户,以民用负荷为主的系统应考虑供应热水和供冷(联供),集中供热普及率应根据城市供热条件和经济实力决定,热负荷的预测,热负荷预测的方法,主要的方法是指标概算法,即根据采暖通风热指标和生活热水热指标匡算这部分的负荷,再根据生产热负荷在总负荷中的比例来计算总负荷。,平均热负荷与最大热负荷:平均热负荷用于决定主热源规模。一般提供的热指标均为平均热指标,根据平均热指标计算的热负荷为平均热负荷,计算最大热负荷应运用平均负荷系数。,热负荷预测结果的单位,为kW或MW。,冷负荷可按采暖通风负荷的1.5倍考虑。,热源规划,热源种类与特点,热电厂:供热量大、同时供电、系统投资多、供热对象多、要求有较稳定的负荷,一般作为城市主热源。,区域锅炉房:供热量较大,系统布局和供热能力根据用户使用情况确定,一般作为城市内一定区域的主热源,也可作为热电厂供热系统的辅助热源。,热源的布局,热电厂布局:负荷中心,良好的供水条件、交通条件、排灰条件、出线条件,有防护地带。供热半径45公里。,区域锅炉房布局:负荷中心,良好的交通条件和出线条件,有利的风向和凝结水回收条件。供热半径35公里。,热源规划,热源规模,热电厂在负荷要求的基础上考虑热化系数。“以热定电”,供暖平均负荷供暖最大负荷最大总负荷及供暖负荷与工业负荷之比热化系数热电厂供热能力和辅助热源供热能力,区域锅炉房按负荷要求考虑。,供暖平均负荷供暖最大负荷最大总负荷区域锅炉房供热能力,热网规划,热网形制和适用状况,区域式、统一式,蒸汽、热水,枝状、环状,开式、闭式,单管制、双管制和多管制,热网一般组构方式,热源一级热网换热设施和部分工业用户二级热网工业和民用用户,一级热网的热媒一般为蒸汽(热电厂供过热蒸汽温度在200250度,压力0.8-1.3,MPa,一级热网的热水温度在130150度),二级热网的热媒为蒸汽和热水(蒸汽温度小于190度,热水温度90度),热网规划,供热管道的敷设方式,架空敷设高、中、低支架敷设,地下敷设有沟(通行、半通行、不通行)、无沟,供热干管布局要求,管路通过地区负荷集中,管路可选择次干道,少穿越道路进行供热,管道管径估算,蒸汽管,回水管,热水管,冷水管,热网规划,热力站,中继加压泵站,冷暖站,城市环境卫生工程规划,固体废物收集与处理,城市固体废物种类,生活垃圾(市政管理部门收运处理),建筑垃圾(市政管理部门收运处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工业企业按规定处理或委托市政管理部门收运处理),危险固体废物(产生单位按规定自行处理或由专业部门统一收集处理),固体废物量的计算,生活垃圾按人均指标估算(0.91.4kg/人日),工业固体废物(按万元指标推算),生活垃圾收运方式方法,收集方式,混合收集(现状),分类收集(规划),日常生活垃圾:有机/无机/可回收/危险(有毒),特殊生活垃圾:家具/电器,收集方法,垃圾箱桶收集,垃圾管道收集,袋装化上门收集,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废物箱,生活垃圾收集点(R=70),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站(R=200),小型垃圾转运站(1平方公里左右),大中型垃圾转运站,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目标,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土地填埋,堆肥,焚烧,热解,回收利用,固体废物处理设施,垃圾卫生填埋场,垃圾堆肥处理厂,垃圾焚烧处理厂,其他环卫设施,粪便处理厂,车辆清洗站,公共厕所,环卫所,城市防灾工程系统规划,城市灾害的种类与特点,一、城市灾害的种类,(一)、自然灾害、人为灾害,(二)、主灾与次生灾害,二、,城市灾害的主要特点,(一)、城市灾害的高频度与与群发性特点,(二)、城市灾害的高度扩张性特点,(三)、城市灾害的高灾损失特点,(四)、城市灾害的区域性特点,我国主要自然致灾因子,城市主要灾害分类,八次地震的基本情况,反映高灾损失特点,城市灾害的种类与特点,我国自然灾害与城市防灾形势,(一)、我国自然灾害的基本情况,(二)、我国城市总体防灾形式,1、,城市人口密度大,2、,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状况差,3、,城市设防标准低,4,、社会防灾观念薄弱,城市防灾体系,二、城市防灾体系的组成,(一)、灾前的防灾减灾工作,(二)、应急性防灾工作,(三)、灾时的抗救工作,(四)、灾后工作,一、城市防灾措施,(一)、政策性城市防灾措施,(二)、城市工程性防灾措施,三、城市综合防灾,城市综合防灾,(二)、合理选择与调整城市建设用地,(一)、加强区域减灾和区域防灾协作,(三)、优化城市生命线系统的防灾性能,(四)、强化城市防灾设施的建设与运营管理,(五)、建立城市综合防灾指挥组织体系,(六)、健全、完善城市综合救护系统,城市主要灾害的防灾对策与防灾标准,二、城市抗震对策与标准,一、城市防洪对策与标准,三、城市消防对策与标准,四、城市人防工程建设原则与标准,城市防洪,(二)、城市防洪、防涝标准,(一)、,城市防洪防涝对策,1、,防洪校核,标准,2、,城市的等级和防洪标准,江河洪水防治的原则,1、以蓄为主的防洪措施,2、以排为主的防洪措施,城市等级与防洪标准,资料来源:,防洪标准GB 50201-94,防洪标准,资料来源:,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城市抗震,(二)、城市抗震标准,(一)、,城市抗震对策,城市设防标准,1、建构筑物的抗震处理,2、地震的震前预报,3、,城市布局的避震减灾措施,地震的两种指标分类,典型地震,土耳其地震(1999.8.17),日本阪神地震(1995.1.17),美国洛杉矶地震(1994.1.17),墨西哥地震(1985.9.19),四川松潘地震(1976.8.16),唐山地震(1976.7.28),云南龙陵地震(1976.5.29),辽宁海城地震(1975.2.4),云南昭通地震(1974.5.11),四川省炉霍地震(1973.2.6),云南通海地震(1970.1.5),河北省邢台地震(1966.3.8),智利地震(1960.5.22),日本关东地震(1923.9.1),美国旧金山地震(1906.4.18),陕西华县地震(1556.1.23),资料来源:中国地震信息网,城市消防,(二)、,城市消防标准,(一)、,城市消防对策,1、,城市的防火布局,2、建、构筑物的防火设计,3、健全消防制度,普及消防知识,“预防为主,防消结合”,1、,道路消防要求,2、,建筑物消防间距,3、建筑设计,4、,消防用水,城市人防,(二)、城市人防工程标准,(一)、,城市人防工程建设原则,1、,城市人防工程总面积的确定,2、专业人防工程的规模,3、城市地下空间与人防工程的转化,城市主要防灾工程设施的布局 与城市生命线系统的防灾,二、城市抗震设施,一、城市防洪、防涝工程设施,三、城市消防设施,四、城市人防工程设施,五、城市生命线系统的防灾,城市防洪、防涝工程设施,(二)、排洪沟与截洪沟,(一)、防洪堤墙,(三)、防洪闸,(四)、排涝设施,城市抗震设施,(二)、疏散场地,(一)、疏散通道,疏散场地布局要求,抗震设施定义,城市消防设施,(二)、消防栓设置要求,(一)、消防站,1、消防站分级,2、消防站设置要求,3、消防站布局要求,城市人防工程设施,(二)、医疗救护工事,(一)、指挥通讯工事,(三)、专业队工事,(四)、后勤保障工事,(五)、人员掩蔽工事,人防工程分类:,(六)、人防疏散干道,城市生命线系统的防灾,二、设施的地下化,一、设施的高标准设防,三、设施节点的防灾处理,四、设施的备用率,城市管线综合规划,管线种类与特点,管线种类(一般意义),给水(原水、自来水、净水、中水),排水(雨水、污水、合流),电力(架空线、电缆),电信(电话、有线电视、有线广播、网络),燃气,热力(蒸汽、热水、回水),管线种类(输送方式),光、电流管线(电力、电信),压力管线(给水、燃气、热力),重力自流管线(排水),管线种类与特点,管线种类(敷设方式),架空(电力、电信、热力),地下敷设(直埋和综合管沟、适用于所有管线),管线种类(弯曲能力),可弯曲(电力电缆、电信光电缆、给水、燃气、热力),不易弯曲(排水、电力管沟、电信管沟),管线综合要点,平面布置,满足本系统布局要求,满足管线水平间距要求,尽量敷设于道路下,尽量敷设在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下,平行于道路红线,减少交叉穿越,竖向布置,满足埋深或高度要求,满足管线垂直间距要求,管线综合要点,避让原则,压力管让重力管(不同管线),可弯曲管让不易弯曲管(不同管线),小管让大管(同类管线),分支管让主干管(同类管线),综合管沟,集中布局多条管线,管路宜在机动车道下,宜同沟布设电信电缆、低压配电电缆、给水管、供热管、雨污水管,不宜布设燃气管,管线综合要点,管线综合规定,由道路红线至中心线,管线顺序为:电力电缆、电信电缆、燃气配气、给水配水、热力、燃气输气、雨水排水、污水排水,庭院中由建筑边线向外,管线顺序为:电力、电信、污水、燃气、给水、供热,道路红线大于等于30米时,宜双侧布置给水配水管和燃气配气管,道路红线大于等于50米时,宜双侧布置排水管。,管线相交时。自上而下宜为:电力、热力、燃气、给水、雨水、污水。交叉点管线高程应根据排水管高程确定。,架空管线中,同一性质的管线宜合杆架设。,架空管线宜设在人行道上距离缘石不大于1米的位置,有分隔带的宜布置在分隔带内。,详细规划阶段管线综合的步骤,现状资料收集,规划地区周边现有各管线系统布局,已有的管线和道路标高情况,地形图,规划资料收集,各管线的系统布局规划方案,已编制的管线综合规划情况,竖向规划、道路设计,详细规划阶段管线综合的步骤,竖向规划与管线系统设计(未定部分),竖向规划(现状标高研究排水方向确定区内道路标高设计区内建筑场地标高设计与水面标高确定核算土方量),管线设计(现状管线条件研究排水系统规划给水系统规划电力系统规划燃气系统规划供热系统规划电信系统规划),管线综合,管线平面综合(各类道路断面下管线排序管线平面综合修正各系统布局),管线竖向综合(各交叉口处排水管管底标高和埋深确定管线竖向综合管线标高系统调整),详细规划管线规划及综合作图方法,竖向规划,检查现有标高,设定道路坡度和坡向,设计道路标高,设计场地标高,规划总平面处理,检查中心线和图层关系,关闭树木层等无关图层,将各图层显示为灰色,建立管线层,连接中心线,详细规划管线规划及综合作图方法,管线平面综合初定,粗画道路断面草图,确定管线位置,管线综合平面图绘制,按道路断面平移中心线,改变粗度,换图层。形成管线图初稿。,分图层检查各系统布局,修剪完善各系统。,检查各管线之间的关系,选择断面进行管径标注,管线综合道路断面图绘制,不同道路画一个标准断面,按有最多管线的断面画。图中表示道路断面情况、管线的水平间距、和高低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