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Company Logo,*,概述,学科是一定领域知识体系的集合和系统化。而大学是学问之府,承担着保存,传播、应用和创新知识的责任。两者的天然联系决定着大学必然以学科建设为学校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Company Logo,学科建设是一项综合、系统的工作,它包括教学、科研、研究生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基地建设等多方面内容。是大学教育的基础,是大学发展的一项核心工作,也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之一,。,Company Logo,作为以人才培养为主要工作内容的高等学府,,通过加强学科建设,促进专业建设水平的提高,,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几年来,我们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通过构建新的学科建设管理模式,分析影响学科和专业建设的各个因素,加大对各个因素的建设力度,,大大提升了学科和专业建设的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效。,Company Logo,在学科管理上,学校尝试了新的管理模式。学科办由校长主管,由一名副校级领导兼主任,设专职副主任,,组织人事部、研究生院、科技处、教务处、资产管理处、财务处,做为副主任单位,围绕学科建设开展各自的工作。,这样的模式使各个相关部门能够围绕学校学科和专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来具体制定自己的工作计划,齐心协力,共同努力。避免了在学科建设过程中的盲目性,增强了针对性和一致性。尤其对于省属院校,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Company Logo,教务处,组织人事部,研究生院,科技处,资产管理处,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单位,Company Logo,三、学科发展促进专业建设的理论研究,进行深入调研和理论研究,总结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规律。,立项:,辽宁省教育厅“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医学类学科成长规律的研究,目前已经结题。,完成,研究报告,医学类学科成长规律的研究,。,发表论文:,1.,浅析大学学科建设中的“四力”。,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2.,从人才培养角度看学科建设重要性。,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第,6,期,3.,大学新校区学科建设探讨。,中国伤残医学,2008,年第,4,期,4.,积极主动打开市场,打造优秀人才队伍。,中国伤残医学,2008,年第,3,期,Company Logo,浅析大学学科建设中的“四力”,获得,省高等教育研究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医学类学科发展规律研究,获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中期优秀成果三等奖,。,Company Logo,四、学科发展促进专业建设的实践探索,通过几年来实践探索,学校的学科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专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1.,学位点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2006,年,学校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专业,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3,个。实现一级学科博士点“零”的突破;实现临床学科博士点“零”的突破。,博士点数量在省内排名第,10,位。,Company Logo,新增,生物学、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学校,中西医结合临床,获批,国家重点学科,,实现了我校,国家重点学科“零”的突破。,2008,年,3,月,学校新增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1,个,二级学科,10,个;目前,学校共有,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1,个,二级学科,15,个。,学校的省重点学排名由,2004,年第,11,位上升至第,8,位。,Company Logo,2.,学位点和重点学科覆盖面的扩大,也促进了本科专业数量的增多和水平的提高。,自,2001,年以来,学校新增了,11,个专业,和,12,个专业方向,。,学校现有,国家质量工程之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2,个(临床医学与医学检验专业);,2007,年度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建设项目,1,个;,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示范性专业,2,个;,辽宁省专业带头人项目,1,项;,校级示范性专业,5,个。,Company Logo,3.,学科发展促进专业建设的成果。,(,1,)对原有优势专业的促进,几年来学校,学校紧密围绕教学工作,通过学科建设,加强,临床医学等传统优势专业,的提升,积极探索传统专业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的有效途径,不断充实专业内涵,推进专业名牌建设。,临床医学内、外科学博士点的建立,为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平台。,高水平学科培养的大量高素质硕士和博士,对于本科生进一步深造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为学生今后的深造与发展创造了空间。,Company Logo,(,2,)促进新增专业的建设,国家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建设,目前在原来只有博、硕士点学科的基础上,近年新增了,七年制和成人教育本科中西医结合专业。,麻醉学、预防医学、护理学,法学、应用心理学,等专业均是在该二级学科硕士点建立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Company Logo,辽宁省重点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先进设备条件和优良的师资队伍为,生物技术专业,的建立提供了保证。,学校近年来新增专业方向包括,视光学、肿瘤学、食品营养与安全、运动医学、口腔修复工艺,医学检验专业方向,临床血液检验、生物技术专业方向,生物制药,针灸推拿学专业方向,康复医学,,也是依托于,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学,等博、硕士点的优势学科。,Company Logo,(,3,)学科建设促进专业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学校将,精品课程建设与重点学科建设,统筹考虑,鼓励广大教师将,学科优势与科研成果服务于教学和向教学转化,,进一步优化了专业必修课教学内容,把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融入教学之中。,目前已有,省级优秀课程和省级精品课程,13,门。,Company Logo,学科的发展也带动了教材的建设。,近三年来,我校共有,256,人次,教师参加,212,部次,不同层次的规划教材编写,其中,主编,23,部,副主编,30,部。,学校共有,7,部,主编教材入选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3,部,主编教材选题列入卫生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5,部,主编教材获得国家级奖励。,4,部,获得省级精品教材。,Company Logo,创新点,:,1.,学科建设的管理模式。由校级领导直接兼任学科办主任,其他相关主管部门作为学科办的副主任单位的管理模式。,做到统一行动,避免盲目性。,2.,进行了理论研究,医学学科成长规律,,指导学科和专业建设。,Company Logo,应用:,近年来,学校一直在新的管理模式下,狠抓影响学科建设的主要因素,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增加财力、物力投入,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通过学科的发展促进专业的建设,取得很好的成效。,Company Logo,谢谢!,Company Logo,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