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木通的加工、贮藏、保管的研究.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2676383 上传时间:2025-11-23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891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木通的加工、贮藏、保管的研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木通的加工、贮藏、保管的研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一课题概述,木通药材采收、产地、初加工的历史、现状及存在的共性问题,探讨 木通在采收加工和贮藏过程中引起药材质量变化规律,神农本草经中只有通草而无木通,尽管本经无通草之形态记载,但梁人陶弘景已将通草形态记录在案:“(通草)今出近道,绕树藤生,汁白。茎有细孔,两头皆空。含一头吹之,则气出彼头者良。或云即福藤茎。”据陶氏所言之“茎有细孔,两者皆空”之通草的藤茎特征,则通草是藤本植物,而非五加科之通脱木,Tetrapanax papyrifera(Hook.)K.koch,无疑。,随着时间的推移,木通条目品种之内涵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药学、中药大辞典及中国药典木通品种来源有很大的差异。在中药学木通条目下所收木通品种,为:(1)马兜铃科植物木通马兜铃,Aristolochia manshuriensis Kom,.。(2)毛茛科植物小木通,Clematis armandii Franch.,及同属植物绣球藤,Clematis Montana Buch.-Ham.,前者药材关木通,后两者药材名称川木通。历代本草所记载的木通系木通科木通,但本品目前很少见用。2005年,中国药典,一部记载:木通,(Caulis Akebiae),来源于,白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Koidz.var.Australi,s,(Diels)Rehd,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Koidz,.,五叶木通,Akebia quinata(Thunb)Decne.,的干燥木藤茎,为临床常用中药,始载于本经1,功效,是泻火行水,通血脉。现代用于治疗胸中烦热,喉痹咽痛,尿赤,五淋,水肿,周身挛痛,经闭乳少。具有泻火行水。通利血脉的作用。2鉴于木通来源比较多,而且均以野生为主,在此仅以三叶木通的研究为例,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五叶木通,白木通,1三叶木通药材采收、产地、初加工的历史与现状,中华本草记载:“9月至翌年三月采收,割取茎部,切段,去掉外面糙皮,晒干,烘干”。,现代中国常用中草药记载“在 秋冬季割取部分老藤,晒干或烘干。【4】,中国药典一部(2005年版)规定:“拣去杂质,用水浸泡后,捞出晒干”,调查主产区,各地采收、初加工与贮藏方法部一致,2004年鹤峰县建立了三叶木通GAP基地7。,(1)鹤峰县:去掉头尾和幼枝,刮去外表木质粗皮,将藤茎理直,78成干时,按直径粗细分档扎捆,再继续干燥即成8。,(2)浙江省:割取部分老藤,晒干或烘干9。,2.存在的问题,根据三叶木通历代本草记载和现代产地调查,结果显示加工方法有一定的差异,多是刮去外皮,但是三叶木通是多年生植物,采收年限跨度大,且不同产地生态环境各异,对药材质量有无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针对以上问题,本课题拟用现代分析手段,对不同的三叶木通采收、加工、贮藏方法进行对比,研究阐明其原理建立三叶木通合理采收、加工、贮藏体系及共性示范技术。,(二)探讨三叶木通在采收加工和贮藏过程中引起药材质量变化规律,三叶木通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皂苷及皂苷元齐墩果酸,,因此,通过对木通中的皂苷及皂苷元的指标性成分的检测可反映药材质量的优劣6。,二课题的目标和任务,课题目标,课题任务,主要技术难点,可行性分析,课题目标,掌握三叶木通在中国的主要地理分布及现状。,掌握三叶木通采收、加工及贮藏的历史和现状。,通过重量法及对照实验对不同加工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确定最适宜三叶木通的加工方法。,通过三叶木通的贮藏年限的不同,其所含有效成分的高低不同,而确定三叶木通的贮藏年限的临界值。,课题任务,通过资料的查阅整理和课题设计实验的进行,为三叶木通的采收加工探索更适宜的条件和方法,并确定其贮藏年限。,主要技术难点,本课题实验的主要技术难点在于对比实验中,三叶木通皂苷的提取与分离,,也可以说这是本课题的关键所在,因此对比条件下皂苷含量指标的确立影响着整个课题的质量。,可行性分析,三叶木通,是一种常用中药,市场需求量大,且人工栽培较少,大多是野生,实验样品容易收集,应该很容易完成本课题。,三、研究的主要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一),研究的主要内容,(二),技术路线,(三),创新点,(四),测定有效成分的方法,(五),主要的技术指标,(一),研究的主要内容,1.,三叶木通资源的调查研究,通过对三叶木通文献整理、标本研究、野外调查,对红花植物在中国的地理分布、生态环境进行调查和研究。,2.,三叶木通采收期和采收方法的研究,通过对三叶木通文献收集整理及实地栽培观察,确定三叶木通采收的最佳时期和采收方法。,3.,三叶木通的加工研究,以和传统的干燥加工方法进行比较,确定合理的加工方法。,4.,三叶木通的贮存年限的研究,试验方法测定不同贮藏年限的三叶木通中所含有效成分的高低,从而确定木通的贮藏年限的临界值。,技术路线,木通药材,确定合理的采收时间,剥皮加工,不剥皮加工,确定合理的加工方法,常规贮藏,灭菌后贮藏,密封贮藏,通气容器中贮藏,确定贮藏方法,长期稳定试验,加速稳定试验,确定贮藏年限,确定木通合理的采收加工、贮藏方法,及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共性技术和示范性技术,及质量评价体系,采收时间的研究,(三)创新点,通过查询资料可知目前很少有人对三叶木通做深入的研究,我通过对三叶木通的有效成分的测定从而可以确定三叶木通的,贮藏年限,,通过对刮皮和不刮皮两种不同的加工方法中有效成分的对比,确定木通的,最佳加工方法,。,(四)测定有效成分的方法,称取三叶木通粗粉0.9Kg,置圆底烧瓶中,加甲醇,于水浴中回流提取6次,每次加甲醇1500ml,分别滤过。滤液合并,浓缩至无醇味,加水,有沉淀析出(绿色)。水溶液用正丁醇反复萃取,正丁醇溶液反复浓缩后,再以丙酮反复沉淀,得粗皂苷,将所得粗皂苷干燥物加甲醇465ml,浓盐酸35ml,加热回流14小时,水解产物浓缩成膏状,水洗至中性,抽滤,得粗皂苷元,干燥,称重。,(五)主要的技术指标,1.水分不得超过10.0%10;,2.总灰分不得超过6.5%;,3.含齐墩果酸(C30H48O3)和常春藤皂苷元(C30H48O4)的总量不得少于0.15%11,四参考文献,1.现代本草纲目.上卷.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411,2.何宏贤等 中国药材学 上卷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714,3.中草药名鉴 上卷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147,4.中国常用中草药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00,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43,6.万德光.中药品种品质与药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3493557.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250 8.中药大辞典编委会.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6126139.刘文泰等.本草品汇精要,华夏出版社,1982:20710浙江药用植物志编写组.浙江药用植物志,上册,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64211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一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505,谢谢观赏,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