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6年备考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练习试题(备用卷)附答案.docx

上传人:x****s 文档编号:12657554 上传时间:2025-11-20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46.65KB 下载积分:15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6年备考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练习试题(备用卷)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2026年备考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练习试题(备用卷)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6年备考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练习试题(备用卷)附答案 单选题(共150题) 1、晚清一位大臣针对列强在华攫取的某项特权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这项特权指的是( )。 A.领事裁判权 B.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开矿筑路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 【答案】 D 2、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 A.电报业 B.大众报业 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 【答案】 A 3、最能体现历史学科特点的教学原则是( )。 A.史论结合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答案】 A 4、有学者指出。孟子对于社会秩序思考的出发点是建立在“人性善”上。下列言论体现孟子这一思想的是()。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B.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 C.释法术而以心治,尧不能正一国 D.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 【答案】 A 5、英国诗人雪莱说:“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这句话强调的是()。 A.英国人与希腊人同宗同源 B.英国全盘继承古希腊遗产 C.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联系密切 D.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答案】 D 6、20世纪上半期的一份历史课程标准规定,历史课程要“叙述中华民族之演进,特别注意各支族间之融合与其相互依存之关系,以阐发全民族团结之历史的根据,而于历史上之光荣,以及近代所受列强之侵略与其原因,尤宜充分说明,以激发学生复兴民族之意志与决心”。 A.北伐战争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全面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 C 7、列宁说:“1861年2月19日标志着从农奴时代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这句话所指的是(  )。 A.俄国发动克里米亚战争 B.十二月党人起义 C.《国民议会法典》的颁布 D.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宣言和法令 【答案】 D 8、《全球通史》中写道:“(西方的)入侵在各个领域都达到很大的规模,使中国的生存似乎都受到威胁。结果,愈来愈多的中国领导人被迫得出这样的结论:重大的变革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这种变革不能仅限于军事和经济方面。”文中所说的“重大的变革”指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护国运动 【答案】 B 9、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官僚体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总理衙门”等官职和机构。这些变化( )。 A.说明原有的官僚体系遭到否定 B.是殖民主义冲击专制主义禁锢的结果 C.是中国社会半封建化的表现 D.无益于近代中国的发展 【答案】 B 10、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 A.公民大会 B.公安委员会 C.陪审法庭 D.部落会议 【答案】 A 11、恩格斯认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下列表述符合恩格斯论断的是()。 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C.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 【答案】 D 12、规定取消旧的公行制度、允许英商在通商口岸自由交易的不平等条约是( )。 A.1842 年中英《南京条约》 B.1858 年中英《天津条约》 C.1860 年中英《北京条约》 D.1898 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答案】 A 13、1912--1936年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与其相关的因素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A 14、《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提到设置选修课的目的是( )。 A.弥补必修课的不足,健全知识体系 B.拓展学生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C.为学习文科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历史知识 D.与历史高考衔接,有助于学生高考复习 【答案】 B 15、创建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企业的洋务派代表人物是()。 A.曾国藩 B.张之洞 C.李鸿章 D.左宗棠 【答案】 B 16、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做的工作包括()。 A.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B.大量厂矿企业搬迁至内地 C.主动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抗日 D.呼吁“国联”调停 【答案】 B 17、下列选项中属于中西合璧产物的是(  )。 A.四合院、旗袍 B.四合院、咖啡馆 C.旗袍、咖啡馆 D.旗袍、中山装 【答案】 D 18、《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下列与“始诛纣”相关的史事是(  )。 A.牧野之战 B.城濮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 【答案】 A 19、《诗经·大雅》云:“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从中可以看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以礼乐制维持社会安定 B.以为政有德强化天子的统治地位 C.以井田制保证财政收入 D.以血缘亲疏维系天子与诸侯关系 【答案】 D 20、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使官员拘泥规制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致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使官员唯命是从 【答案】 B 21、从最初的西欧六国结盟到横跨大半个欧陆的28国集团.催生并推动这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动力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A 22、有学者评价某一史事时指出:“在14世纪严峻的考验中……新思想渗透到激流涌动的城市国家里。学者和政治家一同复苏了人类尊严的骄傲、人类实践主义的自信及古典思想的魅力。”该史事指的是( )。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答案】 A 23、公元前445年,罗马废除贵族和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367年,又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罗马制定上述法律的主要目的是(  )。 A.完善法律体系 B.稳定社会秩序 C.保障平民利益 D.维护帝国统治 【答案】 B 24、古代中国的一位思想家认为:“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这位思想家是()。 A.董仲舒 B.朱熹 C.王阳明 D.黄宗羲 【答案】 C 25、关于《澶渊之盟》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宋辽间势均力敌条件下相互妥协的产物 B.有利于双方相对稳定的和平关系的形成 C.两国的民间贸易有利于中原和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D.《澶渊之盟》的签订对北宋没有益处 【答案】 D 26、“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提出这一观点的学派是(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答案】 A 27、农业著述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历史文献属于该分类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⑧④ 【答案】 A 28、下列选项中与《史记》《汉书》合称“前四史”的是( )。 A.《隋书》《周书》 B.《三国志》《后汉书》 C.《后汉书》《隋书》 D.《国语》《春秋》 【答案】 B 29、新中国成立之初,周恩来在参与某次国际活动时说:“如今我们登上国际舞台了,因此要唱文戏,文戏中有武戏,但总归是一个正规戏、舞台戏。有几个兄弟国家参加,要配合,要有板有眼,都要合拍。又是第一次唱,所以还要本着学习的精神。”材料中的“正规戏、舞台戏”反映了新中国哪一外交成就 (  ) A.访问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接见印度代表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参加日内瓦会议,就印度支那和平行动提出合理化建议 D.参加亚非会议,宣传和扩大“求同存异”外交策略 【答案】 C 30、据先秦典籍记载,有一位思想家在论述仁义问题时,提出“仁者无敌”“仁人无敌于天下”的观点。这位思想 家是( )。 A.老子 B.墨子 C.孟子 D.苟子 【答案】 C 31、历史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是( )。 A.历史教科书 B.历史课程标准 C.学生的活动 D.历史考试成绩 【答案】 C 32、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 A.公民大会 B.公安委员会 C.陪审法庭 D.部落会议 【答案】 A 33、“乙未,中日战罢,公车数上书言事,声誉巍然冠其曹,且赞其师立保国会,后又与同志共于上海经营《时务报》。”材料中的“其”指的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谭嗣同 【答案】 B 34、下列王朝中,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的是( )。 A.唐朝 B.北宋 C.元朝 D.清朝 【答案】 D 35、莱斯利?贝瑟尔在《剑桥拉丁美洲史》记载,1800年西班牙王室禁止殖民地建立工厂,次年要求殖民地官员对殖民地工厂予以摧毁,甚至可以考虑由王室国库接管。说明( )。 A.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原因 B.欧洲开始殖民扩张的背景 C.西班牙开辟新航的动机 D.卡德纳斯改革取得的成果 【答案】 A 36、中国历史上有多次赋役制度的改革,其中把税收并为单一的土地税的赋役制度是()。 A.租庸调制 B.方田均税法 C.一条鞭法 D.推丁入亩 【答案】 C 37、历史学家在评论某人物时提到:“这个办法巧妙地利用了原来血缘部落也分三个‘三一区’的传统,只是旧‘三一区’是按胞族划分,现在则按地区户籍组成,而且兼容平原、山地、海岸三部分。”该人物是( )。 A.梭伦 B.克利斯提尼 C.伯里克利 D.提秀斯 【答案】 B 38、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下列理论著作按时间先后排列.准确的是()。 A.④①③②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③②①④ 【答案】 A 39、凯旋门是欧洲人纪念战争胜利的建筑形式。巴黎凯旋门上的《马赛曲》浮雕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法国大革命 B.普法战争 C.拿破仑战争 D.1848年欧洲革命 【答案】 A 40、我国历史上,有一段历史长时间挥之不去,留下的伤痛不仅仅是过去,更是现在,我们难以面对,一大批国宝流失,却出现在国外拍卖会上。我国文物在哪一时期流失最为严重?(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甲午中日战争 【答案】 B 41、西周时,对以鼎随葬的规定是“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如此规定的目的是( )。 A.显示富贵 B.崇拜鬼魂 C.保存器皿 D.维系礼制 【答案】 D 42、《诗经·大雅》云:“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从中可以看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以礼乐制维持社会安定 B.以为政有德强化天子的统治地位 C.以井田制保证财政收入 D.以血缘亲疏维系天子与诸侯关系 【答案】 D 43、向汉武帝建议“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儒家学者是()。 A.贾谊 B.晁错 C.董仲舒 D.主父偃 【答案】 C 44、唐文宗在开成五年(840年)曾下诏:“京夜市,宜令禁断。”杜牧曾说:“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唐朝时期坊市界限被拆除 B.当时长安已经出现了夜市 C.当时乡村已经出现了“草市” D.“夜市”“草市”体现了商业贸易的繁荣 【答案】 A 45、史学家黄仁宇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下列使战胜国感到最不满意的是( )。 A.中国赔款数量太少 B.“修约”要求遭到拒绝 C.鸦片贸易未合法化 D.中国市场开放程度有限 【答案】 D 46、1958年底,我国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劳动和统一分配的体制。这种体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家庭经营形式被彻底打破 B.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D.工业化的基础增强 【答案】 A 47、“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贵贱的社会差别。”中国近代最有利于实现这两个梦想的时期是(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 D 48、南宋《梦粱录》载:“杭州城内外,户口浩繁,州府广阔,遇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杭州商业繁盛 B.坊市界限的打破 C.城镇人口激增 D.市民阶层的壮大 【答案】 B 49、教师在编制历史高中试题时,要关注难度与区分度。为保证试题有较好的区分度,试题难度应控制的区间为( ?)。 A.0.1~0.2 B.0.2~0.4 C.0.4~0.6 D.0.7~0.9 【答案】 C 50、“爱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与墨子的“兼爱”相比,孔子的“仁爱”注重()。 A.调解人际关系 B.倡导重义轻利 C.讲求实际功利 D.区分等级名分 【答案】 D 51、《诗经·大雅》云:“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从中可以看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以礼乐制维持社会安定 B.以为政有德强化天子的统治地位 C.以井田制保证财政收入 D.以血缘亲疏维系天子与诸侯关系 【答案】 D 52、梭伦写道:“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梭伦为。使他们获得解放”而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债务奴隶制 B.实行土地私有制 C.按财产多少划分等级 D.实行陶片放逐法 【答案】 A 53、一个生活在20世纪20年代初、家境较殷实的英国人可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B 54、“民国建设肇始,百凡待治。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谨守宪法,依国民之愿望,蕲达国家于安全强固之域,俾五大民族同臻乐利。”袁世凯所谨守的是( )。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答案】 D 55、《全球通史》中写道:“(西方的)入侵在各个领域都达到很大的规模,使中国的生存似乎都受到威胁。结果,愈来愈多的中国领导人被迫得出这样的结论:重大的变革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这种变革不能仅限于军事和经济方面。”文中所说的“重大的变革”指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护国运动 【答案】 B 56、据学者统计,截至 1938 年底,全国有 1001 座城市沦陷,中东部地区就有 755 座被占;全国集中于中东部地区 92%的工厂除了少量迁出(上海也只迁出 12.3%)外,其余均沦入敌手。这些数据可用来说明的观点是( )。 A.日寇侵略迟滞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B.汪伪政府的成立造成国土沦丧 C.上海一直是中国城市发展的翘楚 D.中东部地区工业基础被彻底摧毁 【答案】 A 57、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  )。 A.刀耕火种 B.男耕女织 C.精耕细作 D.千耦其耘 【答案】 C 58、“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上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发表于( )。 A.国民革命时期 B.井冈山时期 C.延安时期 D.新中国成立初期 【答案】 B 59、李大钊撰写的中国第一部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史学理论著作是( ). A.《史学要论》 B.《研究历史的任务》 C.(庶民的胜利》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答案】 A 60、20世纪上半期的一份历史课程标准规定,历史课程要“叙述中华民族之演进,特别注意各支族间之融合与其相互依存之关系,以阐发全民族团结之历史的根据,而于历史上之光荣,以及近代所受列强之侵略与其原因,尤宜充分说明,以激发学生复兴民族之意志与决心”。据此判断,该文件颁行于( )。 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全面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 C 61、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是( )。 A.扩大企业自主权 B.扩大国企经营自主权 C.多种所有制并存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答案】 D 62、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曾说.研究世界历史“就如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和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这体现了(  ) A.革命史观 B.全球史观 C.文明史观 D.现代化史观 【答案】 B 63、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官僚体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总理衙门”等官职或机构。这些变化(  )。 A.说明原有的官僚体系遭到否定 B.是殖民主义冲击专制主义禁锢的结果 C.是中国社会半封建化的表现 D.无益于近代中国的发展 【答案】 B 64、史书记载。禹死后,“益干启位而启杀之”“诸侯皆去益而朝启”。这一史事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实行了禅让制 B.创立了分封制 C.开创了王位世袭制 D.确立了皇帝制 【答案】 C 65、公元710年,日本天皇迁都平城京,开始了日本历史上的什么时代 (  ) A.镰仓时代 B.明治时代 C.平安时代 D.奈良时代 【答案】 D 66、《史记》成书后有许多学者为其做注解。我们今天所说的“史记三家注”不包括( )。 A.《史记音义》 B.《史记集解》 C.《史记索隐》 D.《史记正义》 【答案】 A 67、唐朝农业耕作技术取得重大进步的标志是(  )。 A.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B.曲辕犁的使用 C.大镰和耧车的出现 D.一牛挽犁的推广 【答案】 B 68、“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提出这一观点的学派是(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答案】 A 69、在一份中国考古报告中写道:“陶器,除支座外,均为以稻草茎叶、稻壳为羼和料的夹碳黑陶。”由此可推断出土这种陶器的遗址是( )。 A.北京人遗址 B.半坡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山顶洞人遗址 【答案】 C 70、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史志目录是( )。 A.《资治通鉴》 B.《汉书·艺文志》 C.《玉海》 D.《隋书·经籍志》 【答案】 B 71、卢梭认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句话所反映的政治理念是( )。 A.自由平等 B.三权分立 C.民主共和 D.人民主权 【答案】 D 72、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百科全书”的文学作品是(  )。 A.《悲惨世界》 B.《巴黎圣母院》 C.《人间喜剧》 D.《战争与和平》 【答案】 C 73、20世纪后半期,我国决定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七个领域作为国家发展高科技的重点。这一科技发展规划是( )。 A.“七五计划” B.“985工程” C.“211工程” D.“863计划” 【答案】 D 74、提出“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的理学家是( )。 A.朱熹 B.陆九渊 C.张载 D.王阳明 【答案】 D 75、伯里克利宣称:“我们的制度被称为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能够体现多数人参与政权的是( )。 A.五百人议事 B.公民大会 C.民众法庭 D.十将军委员会 【答案】 B 76、1967年1月,出现“一月风暴”的是(  )。 A.上海 B.北京 C.广州 D.武汉 【答案】 A 77、1837年,两广水师副将韩肇庆结托外人,以巡船援助鸦片走私,再将外商赠予的鸦片作为走私没收品上报邀功,结果朝廷赐其顶戴花翎。这表明( )。 A.鸦片走私的开始 B.来华外商的狡诈 C.清朝吏治的腐败 D.贸易体制的落后 【答案】 C 78、1937年11月28日,英国《泰晤士报》写道:“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后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这里报道的是( )。 A.徐州会战 B.淞沪会战 C.武汉会战 D.长沙会战 【答案】 B 79、1869年至1894年,中国商办企业只有50多家,总资本共500余万元。它们的出现,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特点不包括()。 A.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B.投资少、规模小 C.大多数为轻工业和小型采矿业 D.大都设在沿海、沿江通商口岸 【答案】 A 80、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1763--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  )。 A.背离了美国革命的原则 B.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 C.忽视了对个人自由的保护 D.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 【答案】 B 81、梁启超曾说:不敢自承.所作《戊戌政变记》,“悉为信史”,因为“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真迹放大”。此言论说明史料可靠性要考虑()。 A.尽量采用原始证据 B.记录者动机 C.语言取舍与文饰 D.当事人记忆 【答案】 B 82、“二战”后建立的旨在稳定国际汇率,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平衡的国际组织是()。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 C.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D.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 A 83、容闳在《西学东渐记》中写道:“战争之起……以此粗笨之农具,而能所向无敌,逐北追奔。如疾风扫秋叶……恶根买种于满洲政府之政治。”他所说的“战争”指的是()。 A.天理教起义 B.白莲教起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答案】 C 84、下列各项,作为中国奴隶制开始瓦解标志的是( )。 A.使用铁器和牛耕 B.鲁国实行按亩收税 C.商业繁荣,城市兴起 D.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 【答案】 B 85、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签订条约,决定将“欧共体”改名为“欧洲联盟”。这一条约是( )。 A.《巴黎条约》 B.《罗马条约》 C.《布鲁塞尔条约》 D.《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答案】 D 86、农业著述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历史文献属于该分类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B 87、从社会进步和制度创新的角度看,20世纪初期国际社会最重大的事件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三国际成立 C.魏玛共和国成立 D.俄国十月革命 【答案】 D 88、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 A.清政府对列强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 B.清政府最终由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 C.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 D.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 【答案】 C 89、明朝中后期,先后担任内阁首辅并执掌朝廷大权的分别是( )。 A.张居正、夏言、高拱、杨廷和、严嵩 B.杨廷和、夏言、严嵩、高拱、张居正 C.严嵩、夏言、高拱、杨廷和、张居正 D.夏言、高拱、杨廷和、严嵩、张居正 【答案】 B 90、1967年美国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战游行,游行民众反对的是(  )。 A.朝鲜战争 B.越南战争 C.阿富汗战争 D.科索沃战争 【答案】 B 91、据记载:“纽伯里的约翰·温奇库姆的一处工场有200名织工织布,并有200名学徒在帮工,100名妇女梳理羊毛……呢绒一经织好,立即交到50名剪毛工人和80名整饰工人手里,这个工厂还有一个雇佣20名工人的漂洗坊和40名工人的染坊。”由材料内容可知这种生产形式是()。 A.包买 B.手工工场 C.家庭作坊 D.同业行会 【答案】 B 92、“县”作为我国地方行政建制,最早出现于下列哪一时期 (  ) A.商朝 B.西周 C.东周 D.秦朝 【答案】 C 93、美国纽约是世界著名城市,在历史上其名称几经变化:1626年之后叫新阿姆斯特丹.1674年之后叫纽约。这样变化是因为(  )。 A.“无敌舰队”的覆灭 B.《航海条例》引发战争的结果 C.英法七年战争结束 D.美国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 【答案】 B 94、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 )。 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 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 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 【答案】 C 95、某科技史著指出:“科学理论的发展往往并不意味着新理论摧毁旧理论,而是限制和缩小旧理论的作用范围,把旧理论作为新理论的某种特例包含在其中。”下列组合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 A.地心说与日心说 B.经典力学与相对论 C.进化论与量子论 D.细胞学说与材料学 【答案】 B 96、1972年考古学者在一古墓中发掘出大批帛书,涉及古代哲学、历史和科技等许多方面,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献资料。该墓是()。 A.云梦睡虎地秦墓 B.江陵张家山汉墓 C.临沂银雀山汉墓 D.长沙马千堆汉墓 【答案】 D 97、某科技史著指出:“科学理论的发展往往并不意味着新理论摧毁旧理论,而是限制和缩小旧理论的作用范围,把旧理论作为新理论的某种特例包含在其中。”下列组合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 A.地心说与日心说 B.经典力学与相对论 C.进化论与量子论 D.细胞学说与材料学 【答案】 B 9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评论一位科学家时说,他“因为发现支配宇宙中的物体的定律而统治 17 世纪的科学”。这位 科学家指的是( )。 A.牛顿 B.门捷列夫 C.达尔文 D.爱因斯坦 【答案】 A 99、据学者统计,截至 1938 年底,全国有 1001 座城市沦陷,中东部地区就有 755 座被占;全国集中于中东部地区 92%的工厂除了少量迁出(上海也只迁出 12.3%)外,其余均沦入敌手。这些数据可用来说明的观点是( )。 A.日寇侵略迟滞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B.汪伪政府的成立造成国土沦丧 C.上海一直是中国城市发展的翘楚 D.中东部地区工业基础被彻底摧毁 【答案】 A 100、被誉为“自然史中的牛顿”“为未来的进化论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的科学家是( )。 A.赫胥黎 B.达尔文 C.斯宾塞 D.普朗克 【答案】 B 101、有学者提出:“那些为17世纪的大部分欧洲人难于理解和当时的大不列颠尚未获得全胜的原则(自由与平等),已在新英格兰(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的法律上得到了全部承认,并被订于法律的条款之内。”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17世纪的新英格兰已是一个法治国家 B.17世纪的英国还处于封建势力的统治之下 C.美国的民主政治早在17世纪就开始孕育 D.欧洲在17世纪时并未受到文艺复兴的影响 【答案】 C 10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与接踵而来的“冷战”压力一起迫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靠苏联……(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 A.中国国际地位提升 B.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开始形成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苏联、东欧放弃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 D 103、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百科全书”的文学作品是(  )。 A.《悲惨世界》 B.《巴黎圣母院》 C.《人间喜剧》 D.《战争与和平》 【答案】 C 104、有人说:“天安门见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和胜利。”与此说法相关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105、下列历史事件中,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是( )。 A.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B.马戛尔尼使团访华 C.鸦片战争 D.洋务运动 【答案】 C 106、顾炎武说:“愚所谓圣人之道如之何?日‘博易学文’,曰‘行己有耻’……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上述言论的主旨是( )。 A.倡导经世致用 B.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 C.提倡无征不信 D.回归先秦儒学的义利观 【答案】 B 107、东汉桓帝、灵帝之际,社会上流行这样一首歌谣:“州郡记,如霹雳,得诏书,但挂壁。”其反映的状况是()。 A.中央权力加强 B.地方势力坐大 C.州郡割据混战 D.尊崇皇帝诏书 【答案】 B 108、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的法典是( )。 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民法大全 【答案】 D 109、20世纪上半期的一份历史课程标准规定,历史课程要“叙述中华民族之演进,特别注意各支族间之融合与其相互依存之关系,以阐发全民族团结之历史的根据,而于历史上之光荣,以及近代所受列强之侵略与其原因,尤宜充分说明,以激发学生复兴民族之意志与决心”。据此判断,该文件颁行于( )。 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全面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 C 110、郑观应诗曰:“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此诗反映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答案】 C 111、据史书记载:明代“各处商人所过关津,或勒令卸车泊舟,搜检囊匣者有之;或高估价值,多索钞贯者有之。所至关津即已税矣,而市易之处,又复税之”。此材料主要反映的是()。 A.明代商品经济发达 B.明朝实行抑商政策 C.明代广泛使用纸钞 D.明朝加强市场管理 【答案】 B 112、“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贵贱的社会差别。”中国近代最有利于实现这两个梦想的时期是(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 D 113、古希腊雅典政治家伯里克利的名言:“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 A.雅典没有不参政的男人 B.雅典民主政治维护全雅典人利益 C.他鼓励公民积极参政 D.雅典民主政治是大多数人的民主 【答案】 C 114、抗战时期,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称:“中国人已经做的和正在做的对侵略之卓越抵抗.以及他们对共同事业的贡献,值得我们给予最充分的支援。”他所说的“贡献”是指() A.粉碎了日军的“西讲南下”的计划 B.阻止了日军对东南亚地区的攻势 C.提供了亚太战场所需的战略物资 D.牵制了日军在亚太战场的相当力量 【答案】 D 115、下列中国古代王朝,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D 116、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使( )。 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B.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少 C.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 D.民主观念开始渗入到政治体制中 【答案】 B 117、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答案】 D 118、有学者认为,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后两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改革开放,而第一次指的是()。 A.禁烟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答案】 C 119、《晚明社会变迁》指出:“综合粗估结果,1570—1644年美洲白银总共大约有12620吨流入了中国(约占世界银产量的一半)。”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当时中国( )。 A.彻底废止海禁政策 B.拥有先进的手工业 C.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D.积极进行殖民扩张 【答案】 B 120、有学者认为清末以来,中国发生三场“国进民退”(国营经济与民营经济的进退),第一场就引爆了辛亥革命,第二场导致了国民党政权的垮台,第三场将国民经济拖到了崩溃边缘,其中“第二场”指的是( )。 A.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政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教师资格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