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一节,教育观察研究概述,一、教育观察研究的含义与特点,(一)教育观察研究的含义,所谓教育观察研究就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遵循一定程序,在自然情景条件下,运用自己的感官或辅助工具,对有关教育教学现象进行考察,从而获得系统的关于教育教学现象的资料,进而进行分析整理,深入认识教育教学的一种研究。,(二)教育观察法的特点,1.,过程的目的性,它要根据研究的需要,预先确定所观察的目标要项,并在实施中紧紧围绕目标要项展开观察。由于观察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观察现场可能会有许多预想不到的人和事,但研究者不是观察一切作用于自己感官的东西,其注意中心必须集中于预先确定的目标要项或对课题研究有意义的方面,不能随情景的发展变化而随便转换、离开原定的目标。,(二)教育观察法的特点,2.,环境的自然性,观察是在自然状态下,在不改变对象的环境条件和活动状态与进程的情况下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不发生观察者与对象的交互作用,也不需要对象的配合,如像在调查法中要求对象回答一定的问题。,二、教育观察法的优点与局限,(一)观察法的优点,(,1,)它在收集资料数据方面起着其它方法所没有的独特作用。,(,行为,),(,2,)依靠观察法,可以当时实地观察到现象或行为的发生。,(,3,)依靠观察法,能够得到研究对象不能直接报告或不肯报告的资料。,(,4,)可以采用某种特殊手段,保持自然状态不受人为干扰,从而获得客观可靠的资料。,(二)观察法的缺点,1.,每一次观察的对象不可能太多,否则容易顾此失彼。,2.,每一次观察的目标项目数不能太多,否则容易顾此失彼。,3.,观察者个人各种因素的不同,会影响到观察记录结果,使研究信度受到影响。,4.,观察资料只能用以说明“有什么”、“是什么”的问题,而不能用以判断“为什么”这类因果关系的问题。,5.,只适用于收集研究对象外部表现的材料,不适用于收集内在实质方面的材料。,三、观察法的类型,(一)自然观察与实验室观察,按观察的情境条件分出的类型。,自然观察是在自然环境状态下进行的,也就是在正常的教育教学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它不对观察对象活动的各种条件予以人为的干预。,实验室观察则在人为地安排好的实验情境中进行观察,这有利于探讨事物的内在因果关系,三、观察法的类型,(二)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这是按观察方式分出的类型。,直接观察是观察者凭借自己的感觉器官,在现场获得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间接观察是以某一东西为中介而获得关于研究对象的资料信息。关于间接观察,人们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指借助仪器、设备所进行的观察,如利用摄像镜头的远距离观察;另一种是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活动痕迹的观察,而获得关于研究对象的信息。,三、观察法的类型,(三)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这是按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观察对象的活动分出的类型,。,参与性观察是观察者为了获得更可靠的资料,把自己作为观察对象群体中的一员,和他们共同活动,并在活动中进行的观察。,非参与观察是指研究者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的观察,观察者不参与观察对象的活动。在非参与观察中,观察者对于观察对象来说是局外人。,三、观察法的类型,(四)结构性观察与非结构性观察,这是按观察实施的方法分出的类型。,结构性观察是指有明确目标,按照一定的步骤与详细的观察提纲(或观察表)进行观察。,非结构性是指不使用详细观察提纲或观察表的观察。,四、对观察者的一般要求,1.,明确观察的目的,2.,掌握相应的观察工具的使用技巧,3.,正确处理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4.,努力提高不同观察者之间的一致性程度,5.,了解与观察者自己相关的影响观察的误差来源,竭力摒弃偏见,五、观察法的意义,1,、观察法是课堂教学研究最经常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能为研究提供比较真实的第一手资料。,2,、课堂观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3,、课堂观察能为教育决策与教育评价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第二节 结构性观察,一、确定观察类目,研究者要想进行结构性观察,事先就要确定所要观察的行为内容,把行为内容分解成详细的行为类目,或编制成观察表格。,观察项目举例,二、选定观察对象,教育观察的对象可以使群体,也可以是个体或部分个体。例如,在弗兰德斯的师生互动观察研究中,就是把教师和全班学生作为观察对象的。而对学习差生课堂行为的观察研究则是把一个或少数几个学习差生作为观察对象的。,三、确定记录方法,(一)频次记录,频次记录法就是在观察过程中,准确记录每个观察类目在观察期内所出现的次数,即频数。假如“提问”是研究者所确定的一个观察类目,在一堂课的观察中,教师提问一次,就记录一次,最后统计出一节课总共提问的次数,比如说是,6,次。,(二)时间记录,1.,编码体系,国外有代表性的编码提系很多,其中较为著名的是弗兰德斯的师生互动分析分类体系(,FIAC,)。弗兰德斯把师生互动的行为类目分为,10,个:,1.,接受感情;,2.,表扬或鼓励;,3.,解释或使用学生的主张;,4.,提问;,5.,讲解;,6.,指导或指令;,7.,批评或维护权威性;,8.,学生被动说话;,9.,学生主动说话;,10.,沉默或混乱。,在运用,FIAC,进行记录时,观察者必须把十个类目的代码熟记于心,当某个类目出现时,能够自动反应出相应的代码,并将代码记在记录表中。,FIAC.docx,2.,项目核查清单,项目核查清单不同于编码体系之处在于所要观察的行为类目直接印制或书写在观察表中,不需记住其代码,一般也不编代码。另外这种方法的时间间隔较大,时间描述不够精确,但比编码体系记录相对简单。,项目核查清单,.docx,(三)等级评估记录,课堂观察研究案例,.doc,四、结构性观察资料的分析,结构性观察资料的常用统计分析方法有如下几种:,1,、简单计算,计算各个观察项目频数及百分比。,2,、相关分析,3,、组间差异分析,用,Z,检验或卡方检验,第三节 非结构性观察,,一、描述体系,描述体系其实是一种中间过渡类型,它继承来了结构性观察分类体系的特点,但又属于非结构性观察或定性观察的记录体系。它是在一定分类框架下对观察目标进行除数字之外的各种形式的描述。,二、叙述体系,叙述体系也属于开放体系,它没有预先编制的观察类目。事先抽取一个较大的事件片段,观察的同时对相关事件和行为做详实的文字记录,同时还可以加入观察者的一些主观评价。,三、图式记录,图式记录是非结构观察中更为直观的记录方式,即用位置、环境图的方式直接呈现相关信息。图式记录可以作为前述叙述体系记录的辅助性记录手段,与文字记录相互配合,使观察记录更能真实的反映观察现场的情景。,四、工艺学记录,工艺学记录是使用录音机、录像机、摄像机等仪器设备将观察现场的信息记录在录音带、录像带、磁盘等载体上,将观察研究现场的信息作永久性保存。由于工艺学记录资料呈现的最初信息是非数字形式的,我们将其也归入非结构性的观察中。,现场记忆的技巧,.doc,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