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生物等效性(,BE,)的概念,生物等效性试验是指用生物利用度研究的方法,以药代动力学参数为指标,比较同一种药物的相同或者不同剂型的制剂,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其活性成分吸收程度和速度有无统计学差异的人体试验。,生物等效性试验在药物研究开发的不同阶段,其作用可能稍有差别,但究其根本,生物等效性试验的目的都是通过测定血药浓度的方法,来比较不同的制剂对药物吸收的影响,也即药物不同制剂之间的差异,以此来推测其临床治疗效果差异的可接受性,即不同制剂之间的可替换性。,BE,研究适用范围,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口服制剂或其他有关制剂(化学药)。,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制剂(化学药)。,改变口服药物制剂处方或工艺的补充申请,其他,BE,研究方法,通常意义的,BE,研究是指通过测量不同时间点的生物样本(如血浆或尿液)中药物浓度,获得药物浓度,-,时间曲线来反映药物从制剂中释放吸收到体循环中的动态过程。并经过适当的计算得到曲线下面积(,AUC,)、达峰浓度(,C,max,)、达峰时间(,T,max,)等参数后,通过统计学比较判断两制剂是否生物等效。,普通制剂,随机、交叉、单剂量、两周期试验设计,控、缓释制剂,随机、交叉、单剂量和多剂量、两周期试验设计,生物等效性临床试验的设计,生物等效性临床试验的设计,交叉设计是目前应用最多最广的方法。,把受试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按一定顺序处理,一组受试者先服用受试制剂,后服用参比制剂;另一组受试者先服用参比制剂,后服用受试制剂。两顺序间应有足够长的间隔时间,为清洗期。,生物等效性临床试验的设计,为什么采用一般采用交叉设计?,对每位受试者都连续接受两次或多次的处理,相当于自身对照,可以将制剂因素对药物吸收的影响与其他因素区分开来,减少了不同试验周期和个体间差异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可能出现的其它设计方案,在进行两种以上剂型比较时,也可以进行多周期试验设计。,在试验药物的半衰期过长时,可进行平行试验设计。,生物等效性临床试验的设计,单剂量给药交叉试验设计,给药,20,天,-7,天,1,天,3,天,研究日,筛查,-1,天,入院,出院,入院,14,天,给药,出院,15,天,17,天,随访,第一周期,第二周期,A,组服试验药物,B,组服对照药物,A,组服对照药物,B,组服试验药物,清洗期,单剂量给药平行试验设计,给药,8,天,-7,天,1,天,研究日,筛查,-1,天,入院,出院,随访,PK,A,组服试验药物,B,组服对照药物,为什么要做血药浓度达到稳态时的生物等效性比较?,观察制剂的控释或缓释特性是否一致。,生物等效性临床试验的设计,受试者的例数?,SFDA,指导原则:,1824,例,根据统计学的把握度进行计算,对某些变异性大的药物可能需要适当增加,例数,生物等效性临床试验的设计,如果试验药物是前药怎么办?,原则上以原药为基础进行等效性研究。,在原药代谢很快、药代动力学参数变异大导致血液浓度测定困难或受试者数目过大时可以主要活性代谢产物为基础进行等效性研究。,生物等效性临床试验的设计,如何确定参比药物?,原则上选择国内已经批准上市相同剂型药,物中的原创药。,在无法获得原创药时,可考虑选用上市主,导产品作为参比制剂。,生物等效性临床试验的设计,生物等效性临床试验的设计,如何确定给药剂量?,给药剂量一般应与临床单次用药剂量一致,不得超过临床推荐的单次最大剂量或已经证明的安全剂量。,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一般应服用相等剂量。,需要使用不相等剂量时,应说明理由并提供所用剂量范围内的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依据,结果可以剂量校正方式计算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临床试验的设计,如何确定,清洗期,?,设定清洗期是为了消除两制剂的互相干扰,避免上个周期内的处理影响到随后一周期的处理中。,清洗期一般不应短于,7,个消除半衰期。,生物等效性临床试验的设计,如何设计取样点?,取样点的设计对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及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的合理性,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应兼顾到吸收相、平衡相(峰浓度)和消除相。服药前应先取空白血样。一般在吸收相部分取,2,3,个点,峰浓度附近至少需要,3,个点,消除相取,3,5,个点。,采样持续应到受试药原形或其活性代谢物,3,5,个半衰期时,或至血药浓度为,C,max,的,1,10,1,20,,,AUC,0-t,/AUC,0-,通常应当大于,80%,。,受试者入选标准:,男性健康受试者,,18,40,周岁。,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在正常范围(,19,24,)内。,试验前签署知情同意书。,生物等效性临床试验的设计,受试者排除标准(举例),:,通过直接提问和体检,有任何显著的临床疾病者。,临床上有显著的变态反应史、特别是药物过敏史者。,经研究前全面体检和实验室检查发现有任何显著的临床疾病者。,正在服用或在服第一剂研究药物前,3,周中曾服用任何处方药或非处,方药(每天,3g,以内扑热息痛除外)者。,在此研究给第一剂的日期前,4,个月内接受过任何试验性药物者。,喝酒每周超过,28,单位酒精(,1,单位,285ml,啤酒或,25ml,烈酒或,1,玻璃杯葡萄酒)者。,每天吸烟超过,10,支或相等量的烟草者。,有证据表明其为药物滥用者。,在研究前一个月献过血,或打算在研究期间或研究结束后一个月内,献血或血液成分者。,研究者认为受试者有任何原因可能不会完成本研究者。,生物等效性临床试验的设计,为什么选择男性受试者?,消除性别间的差异。,避免受女性经期及妊娠的影响,。,生物等效性临床试验的设计,药代动力学参数的计算,在生物等效性研究中,其主要药代参数,C,max,和,T,max,均以实测值表示,,AUC,0t,以梯形法计算。,一般用非房室数学模型分析方法来估算药代动力学参数,为什么?,用房室模型方法估算药代参数时,采用不同的方法或软件其值可能有较大差异。,BE,研究中常用的软件,WinNonLin,DAS,研究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但所用软件必须经确证并应在研究报告中注明所用软件。,等效判断标准,采用主要药代参数经对数转换后以多因素方差分析(,ANOVA,)进行显著性检验,然后用双向单侧,t,检验和计算,90,置信区间的统计分析方法来评价和判断药物间的生物等效性。,等效判断标准,关于方差分析,方差检验是显著性检验,设定的无效假设是两药无差异,检验方式为是与否。,在,P0.05,时认为两药差异无统计意义,但并不能认为两者相等或相近。,等效判断标准,关于等效检验,双向单侧,t,检验及(,12,),%,置信区间法是目前生物等效检验的唯一标准。,SFDA,规定:一般经对数转换后的受试制剂的,AUC,0t,在参比制剂的,80,125,范围,受试制剂的,C,max,在参比制剂的,70,143,范围,判断两药生物等效。,如有必要时,应对,T,max,经非参数法检验,如无差异,可以认定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各国等效判断标准比较,国家,/,地区,AUC,标准,90%,可信限,Cmax,标准,90%,可信限,中国,80125%,70143%,加拿大,80125%,None,(点估计),EMEA,80125%,75133%,日本,80125%,某些药物更宽,WHO,80125%,Cmax,的可接受范围可能比,AUC,宽,美国,80125%,80125%,南非,80125%,75133%,等效判断标准,出现,T,max,不等效,,C,max,等效,,AUC,等效或,C,max,不等效,,AUC,等效时,怎么看?,目前比较肯定,AUC,对药物吸收程度的衡量作用,而,C,max,、,T,max,依赖取样时间的安排,用它们衡量吸收速率有时是不够准确的,不适合用于具有多峰现象的制剂及个体变异大的试验。故在评价时,若出现某些不等效特殊情况,需具体问题加以具体分析。,BE,研究的临床试验报告,生物等效性研究临床报告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1,)实验目的;,(,2,)生物样本分析方法考察的数据,提供必要的图谱;,(,3,)实验设计和操作方法,包括全部受试者的资料、样本例 数、参比制剂、给药剂量、服药方法和采样时间安排;,(,4,)受试者各时间点的药物浓度、药代参数和药时曲线;,(,5,)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以及详细统计过程和结果;,(,6,)服药后的临床不良反应观察结果,受试者中途退出和脱落记录及原因;,(,7,)生物利用度或生物等效性结果分析以及讨论;,(,8,)参考文献。,化学药物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二五年三月,),主要参考文献,举例:,A,片剂,的生物等效性研究,XXX,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与,YYY,制药有限公司,生产,A,片剂的开放、随机、交叉研究,研究目的,在中国男性健康受试者中评价,XXX,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与,YYY,制药有限公司生产,A,片剂的生物等效性。,试验设计,本研究为开放、单剂量、双周期随机交叉设计;,计划入组,24,例,均为男性;,受试者于试验当日清晨按试验设计口服试验制剂或参比制剂。于,1,周后交叉服用另一制剂。试验结束后进行随访;,每周期分别于给药前及给药后第,0.5,、,1,、,1.5,、,2,、,3,、,4,、,6,、,8,、,10,、,12,、,16,、,24,小时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浆中,A,的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判定两种制剂是否生物等效。,入选标准,年龄在,18,40,周岁之间健康男性,且同一批入组受试者年龄相差不超过,10,岁;,体重指数,(BMI),在,19,24,之间,体重不应低于,50Kg,;,自愿参加本试验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受试者在首次服用研究药物前,30,天内患有严重疾病(研究者认为没有临床显著意义除外);或有胃肠肝肾疾病患者;或有其他影响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因素者;,有药物过敏史者;,受试者在筛选试验前,2,年内有药物滥用史或酗酒史(定义饮用酒精的量:每日饮用酒精的量约为,40g,);,饮用过量茶、咖啡和,/,或含有咖啡因的饮料者(,8,杯,/,天);,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Anti-HCV),、艾滋病病毒抗体,(Anti-HIV),中有一项呈阳性者;,实验室检查异常且研究者认为有临床意义的受试者;,收缩压,90mmHg,的受试者;卧位,5,分钟和站立后立即测定的血压值:收缩压之差,20mmHg,,舒张压之差,10 mmHg,的受试者;,排除标准(续),受试者在首次服用研究药物前,2,周曾经吸过烟或服用过含有烟碱的产品(包括但不限定是香烟、烟斗、雪茄烟、咀嚼用烟草、烟碱片、烟碱口香糖),或在首次服用研究药物前,1,周内曾经饮酒者;,在过去,4,周内采集全血,200 ml,或过去,12,周内采集全血,400 ml,或过去,2,周内采集成分血(采集血清成分或血小板成分)者;,3,个月内用过已知对脏器有损害的药物者;或在给予试验药物前,2,周内有用药史者;或目前正在使用药物者;,在试验开始前,2,个月内参加过其他试验者;,不能和研究者很好沟通者(语言障碍、智力发育不良或脑功能受损者);,在紧急情况下不能取得联系者;,由研究者判断为不适合参加本试验的受试者。,用法用量,采用随机的服药顺序,受试者在第一研究周期早晨空腹单次口服试验制剂或参比制剂,在第二研究周期交叉服用参比制剂或试验制剂,剂量均为,5mg,,两次服药间隔至少,1,周。,生物等效性评价指标,主要判定指标:,C,max,和,AUC,0-24h,;,参考指标:,AUC,0-,和,T,max,安全性评价指标,不良事件(症状);,不良事件(检查);,生命体征(血压、心率);,严重不良事件。,评价方法,药代动力学:使用,WinNonLin Version 5.0,程序的非房室模型法计算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T,max,,,AUC,0-24h,,,AUC,0-,,,t,1/2,。,生物等效性分析: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AUC,0-24h,,,AUC,0-,的生物等效性分析采用,WinNonLin,程序中的,Bioequivalence Wizard,模块;,T,max,采用,SPSS,软件,Wilcoxon,检验法进行分析。,安全性分析:将试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不良事件及实验室检查异常的研究前后的数据进行列表描述。对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实验室检查值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列表分析,按给药组检查时期计算出平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试验结果,受试者人口学资料,受试者,年龄(,y,),身高(,m,),体重,(,kg,),体重指数,(kg/m,2,),meansd,35.02.9,1.680.06,63.56.0,22.41.3,范围,2838,1.601.81,5176,19.924.0,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药代动力学参数,试验制剂,参比制剂,C,max,(ng/mL),T,max,*(h),AUC,0-24h,(ng*h/mL),AUC,0-,(ng*h/mL),t,1/2,(h),F,(,%,),*T,max,以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表示,单次口服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后平均血浆浓度,(meansd)-,时间曲线图,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方差分析,参数,变异来源,AUC,024h,AUC,0,C,max,F,值,P,值,F,值,P,值,F,值,P,值,制剂间,1.12,0.2994,0.94,0.3407,0.6,0.4432,周期间,0.43,0.517,0.28,0.6015,0.36,0.5537,个体间,12683.62,0.000,12577.56,0.000,3836.57,0.000,生物等效性评价,参数,两制剂比值,90%,置信区间,等效性标准,结论,AUC,024h,104.28%,97.48%111.56%,80%125%,合格,AUC,0,103.83%,97.21%110.9%,80%125%,合格,C,max,95.24%,85.62%105.95%,70%143%,合格,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服药方式,发生阶段,编号,名称,发生日期,结束日期,症状程度,与试验药物关系,措施,结果,退出,SAE,注释,R-T,T,018,尿素升高,轻度,可能无关,否,消失,/,恢复,否,否,前一天蛋白摄入过高,R-T,T,024,尿红细胞增多,轻度,可能有关,否,消失,/,恢复,否,否,结论,XXX,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与,YYY,制药有限公司生产,A,片剂,生物等效,两制剂在健康中国男性受试者中均有较好的安全性。,Any Questions?,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