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七课法不可违-课件,一、谁都不能违法,活动一:读课本,P89,材料,学生讨论:,1,、一个要强的学生为什么会丢大面子,?,2、这样的事可以避免吗?,3,、从这个材料中你受到到什么启发?,法律是惩恶扬善的利器,但掌握、运用这一武器需要我们学法、知法、懂法。如果说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那么不违法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我们维护自尊,培养自信,实现自立,力求自强,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守规则,尤其不能违反法律。,感悟,要做到不违法,就要了解什么是违法,活动二:阅读,P89-P90,材料,认识违法行为的类别,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课本中的三个情境,小结,?,什么是违法行为?它分几类?,分析并总结,“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定义,违法行为的类别:,民事违法行为,违反民事法律法规,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违反行政管理法规,受行政处罚。,刑事违法行为,违反刑法,受刑罚处罚。,违宪行为,违反宪法,要受追究。,情景,二,三,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反的 法律,承担的法律责任,一,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J,较轻,J,较轻,K,严重,行政法,民法,刑法,行政制裁,民事责任,刑事处罚,行政违法,民事违法,刑事违法,一般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共同点,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违法,类别,活动三:根据课本,P89-90,三个材料,完成表格,活动四:读课本,P91-92,四幅图片,思考,:,1,、,你自己或身边有人做过这些事吗?,2,、,查一查治安管理处罚法,说明上述行 为应该受到什么处罚。,第十条,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一,),警告;,(,二,),罚款;,(,三,),行政拘留;,(,四,),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第三十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未经批准,安装、使用电网的,或者安装、使用电网不符合安全规定的;,(,二,),在车辆、行人通行的地方施工,对沟井坎穴不设覆盖物、防围和警示标志的,或者故意损毁、移动覆盖物、防围和警示标志的;,(,三,),盗窃、损毁路面井盖、照明等公共设施的,。,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第六十三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刻划、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的;,(,二,),违反国家规定,在文物保护单位附近进行爆破、挖掘等活动,危及文物安全的。,二、犯罪必受惩罚,比较概括刑事违法行为的特征,刑法含义:,以国家的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刑法作用:,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分析并总结,犯罪的特征,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刑罚当罚性,严重危害性,触犯刑法,受刑罚处罚,犯罪的最本质特征,犯罪的法律标志,前二者的必然后果,什么是犯罪?,活动五,:,阅读,P93,材料及,P94,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刑罚?刑罚有哪几类?本案中使用了哪几种刑罚?,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刑罚含义,刑罚的种类,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5,个),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4,个),主刑,附加刑,只能独立,使用,不能相互附加并用,与主刑,同时,适用;,独立,适用,管制:,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只限制其一定的行动自由,在公安机关及群众的监督下工作生活,进行改造。期限,3,个月以上,两年以下。,拘役:,对犯罪分子短期剥夺自由,就进实行劳动改造。由公安机关执行,期限,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有期徒刑:,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分子自由并实行劳动改造。在监狱或劳改所执行,一般期限,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罚不超过,20,年。,无期徒刑:,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实行强迫劳动改造的刑罚。,死刑:,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包括立即执行和死缓两种。死缓期间如没有故意犯罪行为可改判,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罚金 :,强制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一种刑罚。,没收财产:,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部分或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一种刑罚。,剥夺政治权利:,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和其他政治活动权利的一种刑罚。,驱逐出境:,强迫犯罪的外国人离开中国境内的刑罚方法。,活动六:阅读课本,P94,材料,学生讨论、交流回答。,1,、开玩笑犯法吗,?,2,、如果人们无意之中犯法,可以原谅吗?,3,、如果有人怂恿你,你会这么做吗?,议一议,1,、违法行为一定是犯罪。(),2,、犯罪行为一定违法。(),(,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1,、甲打了乙两个耳光,致使乙面部红肿,,口角流血。,2,、甲把乙打成了,重伤,丧失了劳动能力,。,3,、骑车闯红灯。,4,、,酒后驾驶,。,5,、,醉酒驾驶,6,、,侮辱他人。,知识竞答,7,、工商局没有依据查封你家开的公司,。,(,行政,违法行为),材料分析,:,诈骗犯王某,小时侯就有小偷小摸的坏习惯,经多次批教育仍不改正,后来发展到冒充国家干部行骗,先后被公安机关收容6次,劳动教养3年。2003年,他利用从劳改农场保外就医之机,继续行骗作案79次,骗得公私财物价值4多万元。黄某的行为严重危害社会,触犯了刑法,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无期徒刑。,阅读材料思考:1、材料中王某的哪些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哪些是犯罪行为?2、王某最终受到的处罚是一种什么样的性质的处罚?这种处罚分为哪几类?请结合案例进行说明。3、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课堂小结,法不可违,谁都不能违法,犯罪必受惩罚,违法行为的含义,违法行为的种类,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犯 罪,(,基本特征,),严重危害性(,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刑罚当罚性(,必然后果,),主 刑,附加刑,管 制,拘 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 刑,罚 金,剥夺政治权利,没 收 财 产,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