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2627279 上传时间:2025-11-14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524.50KB 下载积分: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新发现的经血传播病原体,时间 病 原 体 疾 病 名 称,1977 埃博拉病毒(EBHF)埃博拉出血热,1977 丁型肝炎病毒(HDV)丁型肝炎,1980,人嗜T淋巴细胞病毒型(HTLV-),T淋巴细胞白血病,1982,人嗜T淋巴细胞病毒型(HTLV-),毛细胞白血病,1983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爱滋病,1988 丙型肝炎病毒(HCV)丙型肝炎,1955 庚型肝炎病毒(HGV)庚型肝炎,1997 TT病毒(TTV)TTV肝炎,1999 SEN病毒(SENV)SEN病毒性肝炎,HIV职业暴露的途径,职业暴露,卫生保健工作者在工作场合的暴露,途 径,经皮损伤(针刺、利器损伤),经粘膜(眼、口、鼻),经不完整皮肤(裂开、溃烂、擦伤),长时间接触(完整的皮肤与血液,组织、体液接触5min),针刺伤是职业暴露的主要方式,刺,伤,相,关,因,素,刺伤深度,深度刺伤引起感染,几率大于浅度刺伤,不同器械和被污染液体的量,中空针头沾染的血量大引,起感染几率大于缝针和刀,接触路径,针刺感染大于粘膜接触,时间长短,被与病人刚接触后的锐器刺,伤引起的感染几率大于放置,数小时后锐器,不同手术人员手套穿孔率,医务人员职业危害风险因素,岗 位 特 征,实习护士2756次锐器损伤的种类,实习护士发生锐器损伤后 没有报告的原因,原 因 人 数 构成比(%),不认为要报告 187 49.12,不知向谁报告 160 42.11,害怕影响自己 4 1.05,未 回 答 29 7.63,医院感染控制,锐器刺伤处理及报告程序,立即在流动水下挤出血液,急 诊 治 疗:伤口处理,测感染者HBV五项、HIV,报告主管部门:填写刺伤报告表,测感染源HBsAg、GHIV,感染控制人员:提出改善意见,防刺伤教育,感染者给予预防性治疗,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其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对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的医务人员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职,业,暴,露,后,评,估,安全注射的3个要求,对接受注射者无危害,对医务工作者无危害,使用过的注射废物的处理应该对环境无危害,达到4个要求,必须用清洁的手在清洁的区域做注射准备,消毒注射安瓿,使用无菌的注射器和针头,使用后的注射器材应做正确的处理,安 全 注 射,不安全注射可能伤及注射操作者,国内锐器物复杂的处理过程,使用后整理、分离、清洁、收集,是导致护士锐器伤发生率高的原因,对2756名护士进行调查显示,74.7%的护士发生过明显针刺伤,多数发生在处理使用过的针头或销毁注射器时,针头刺伤已经成为医务人员主要的职业伤害之一,安 全 注 射,不安全注射和滥用注射的预防,医护人员,1.,通过培训、讲座、宣教使医生、护士提高认识,2.理解安全注射的意义,3.不安全注射与滥用注射的危害性,4.树立安全注射意识,实施安全注射,5.尽量减少医疗上非必需的注射,6.加强教育,7.将安全注射知识列入国家、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内容,不安全注射和滥用注射的预防,*,政府制定相应的安全注射检查、监测制度,*,建立完备的监督和管理体制,*,建立安全注射的指导和监督点,*,建立登记和报告制度,*,建立不安全注射危害防范、应对和奖惩措施,*,将安全注射列为医院的主要考核指标之一,*,各级医疗机构要把安全注射当成,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内容,预防血液传播性 病原体感染的最佳方法,安全操作方法,屏障预防,安全针具,医务人员职业危害风险因素,空气与飞沫传染性疾病,新发现的经呼吸道传播病原体,时间 病 原 体 疾病名称,1975 细小病毒B19,1977 汉坦病毒 流行性出血热,1977 嗜肺军团菌 军团菌病,1983 肺炎衣原体 肺炎衣原体病,1988 人疱疹病毒6型 突发性玫瑰疹,1990 人疱疹病毒7型 NS感染,1993 Sin nombre病毒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003 SARS病毒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感染人员构成比,北京,不同时期医务人员SARS感染,医 疗 医疗整合期 缓 解 期 合 计,区 域 例数%例数%例数%,发热门诊 25 4.33 1 11.11 26 4.44,SARS病区 127 22.01 7,77.78,134 22.86,非SARS病区 411,71.23,1 11.11 412,70.31,院外感染 14 2.43 14 2.39,合 计 577 100.00 33 100.00 610 100.00,不同医疗区域医务人员SARS感染(n=586),不同职业医务人员,SARS感染分布,不同等级医院医务人员,SARS感染(n=586),医务人员SARS感染的反思,在SARS浩劫中,医务人员都首先受到本地区第一波SARS感染冲击。调查中医务人员SARS感染率最高,全国医务人员感染率 18.38%,北京 25.43%,天津 39.38%,山西 17.64%,这在迄今为止发现的传染性疾病中也是第一次出现,向我们提出了在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中医务人员的职业保健问题。,实 施,(Universal precaution UP),普遍性预防措施,保护性措施指引,普及性预防措施指南,体内物质隔离法,医务人员针刺伤处理,及报告程序,美国职业安全和健康管理委员会(OSHA),提供安全设备,减少职业性接触血液暴露环节,提供医护人员避免接触致病菌的技术手段,*,针头/利器收集箱应不易刺破、防漏、可密封,,并贴有明显标签或表明接触危险性的彩色编码,*,容器应放在安全且伸手可及的地方,*,带安全装置的针头能自动盖鞘,美国职业安全和健康管理委员会(OSHA),应用操作控制,将潜在刺伤事故发生的可能降至最低的操作模式,*,用过的针应立即丢入利器收集箱中,*,利器收集箱放置应到位,便于利器丢弃,*,不要毁损、弯曲或用双手回套针帽,*,如用后的针不能立即处理,应使用单手回套法,*,不要将针放入已经过满的利器收集箱中,*,相关工作完成后,再脱掉手套,*,摘掉手套后或接触体液后立即洗手,有可能接触血液、体液及污染物必须戴手套,当操作要求灵活性时应戴一副合适的手套,手套被血液或其它感染物质渗透,应立即摘掉手套,洗手并更换新手套,手套不能经洗涤后除掉污染,一旦被污染、刺破、损坏,应立即更换,手套质量合格,职 业 安 全 防 护,手 套,步骤1,翻转抓住手套外层的袖根部,向下拉,直到手套完全脱掉,将摘掉的手套放在尚戴着手套的手中,步骤2,将已摘掉手套的那只手的手指插入手套的袖根内层,向下拉,直到手套完全脱掉,手套应该是里朝外翻一团,且将先脱下的手套包在里面,步骤3,脱掉手套后立即洗手,摘,手,套,正,确,方,法,手 卫 生,水洗+皂,手消毒方法,直接擦拭或刷洗浸泡,手消剂标准,1.杀菌效果可靠、作用快速,2.具有滞留效果、无毒、无刺激,3.保护皮肤黏膜、使用方便,手卫生要求,A,医护人员每天洗手不应少于80次,B 手消毒必须先清洁,减少有机物影响,C 卫生手消毒需要用中高效消毒剂,D 手消毒应是消毒+保护,职 业 安 全 防 护,洗 手,口罩的选择原则,第一 口罩的阻尘效率,第二 口罩与面部密合程度,第三 佩戴舒适度,口罩标准,A N95-1um,大小粒子过滤效率为95%以上,B 面部封闭泄漏10%,C 口罩应适合不同医务人员面部特征,D 适合佩戴者每次检查密闭性,E 手术室等使用还应具备防液体喷溅性能,职 业 安 全 防 护,口 罩,可能发生喷溅的医疗过程中必须使用防护镜、面部防护罩、口罩,使用取决于个人对操作过程的认识和判断,看潜在事故可能性的大小,动脉穿刺要戴面部防护罩因血液溅入眼中发生率较高,职 业 安 全 防 护,防护镜、面部防护罩,工作环境对职业安全防护结果的影响,1.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可能对操作带来负,面影响,可引发一些错误操作的产生,2.工作环境光线不足,3.工作空间狭小,4.针具处理条件,职 业 安 全 防 护,环 境,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