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病因】,1.,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因不清,病理分型,微小病变型肾病,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膜增殖性肾炎,2.,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病、糖尿病肾病,淀粉样变性肾病、结节性多动脉炎,紫癜性肾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药物(汞、有机金、青霉胺等),肿瘤(多发性骨髓瘤、肺癌等),感染(疟疾、血吸虫、梅毒、艾滋病等)、毒素及过敏,【病因】,分类,儿童,青少年,中老年,原发性,微小病变型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过敏性紫癜肾炎,SLE,糖尿病肾病,乙肝相关性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多发性骨髓瘤性肾病,先天性,NS,乙肝相关性肾炎,肾淀粉样变性,淋巴瘤或实体瘤性肾病,【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一、大量蛋白尿,肾小球滤过膜,电荷屏障,和(或),筛孔屏障,受损,通透性增高,大量蛋白尿。,血压增高、输注血浆或高蛋白饮食等增加肾小球球内压、灌注和滤过的因素,可进一步增加尿蛋白的丢失和肾脏的损伤。,二、血浆蛋白减少,1低白蛋白血症,大量蛋白从尿中丢失;部分蛋白在近曲肾小管上皮被分解;胃肠黏膜水肿,食物摄入和吸收减少;肝脏不足以代偿尿蛋白的丢失和分解,出现血浆蛋白减少。,2其他血浆蛋白变化,球蛋白、凝血纤溶蛋白、转运蛋白。与感染、血栓等有关。,三、水肿,血浆胶体压下降,水钠潴留,微小病变型突然发病,水肿明显;,膜性肾病、膜增殖性肾炎水肿渐渐明显;,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迅速高度水肿。,高度水肿,可伴随有胸水、腹水,阴囊或阴唇水肿,患者感到胸部不适,呼吸困难,或腹部胀满,腹泻,。,水肿机制,:,(1),低蛋白血症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基本原因。,(2),心钠素对肾小管作用障碍,钠潴留。,其他:循环渗透因子的出现,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活性增加,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钠重吸收增加等。,此外,肾内前列腺素生成减少,肾脏灌流减少;血中纤维蛋白原,凝血,V、VII、VIII、X,因子等增加,抗凝血酶,III、,纤溶酶原等减少,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致使,血液凝固功能亢进,。,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局灶性节段性病变,弥漫性肾小球肾炎,未分类的肾小球肾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膜性肾病,增生性肾炎,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致密沉积物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肾小球肾炎,弥漫性肾小球肾炎,【,病理类型和临床特征,】,WHO,分类,常见病理类型,1微小病变,光镜,:基本正常。,免疫荧光,:,阴性。,电镜,: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肿胀、足,突广泛融合。,2,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光镜,:系膜细胞增生(3个),细胞基质增多(两倍以上)。,免疫荧光,:,IgG、IgM、C3,沉积,有或无,IgA。,电镜,:电子致密物。,3,膜增殖性肾炎,光镜,:系膜细胞增生和基质增多;基膜、上皮细胞间、毛细血管肥厚,“双轨征”,“分叶祥改变”。,免疫荧光,:,C,3,,,伴或不伴,IgG、IgM,颗粒状沉积于系膜细胞区和毛细血管壁。,电镜,:系膜细胞区、内皮细胞下、上皮下见电子致密物。,4膜性肾病,光镜,:基底膜上皮细胞侧钉突样改变。,免疫荧光,:,IgG,C3,颗粒状均匀的沉积在毛细血管壁。,电镜,:基底膜上皮细胞侧见排列整齐的电子致密物、或底膜增厚,足突融合等。,5,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光镜,:部分肾小球的部分节段硬化性病变和玻璃样变。,免疫荧光,:,IgM,和,C3,的局灶性、节段沉积。,电镜,:硬化性病变,系膜基质增多,足突广泛融合。,原发性,NS,病理类型临床特点以及病理表现,病理特点,好发年龄,血尿程度,肾功能进展以及高血压,预后,激素、细胞毒药物治疗反应,其他特点,微小病变型肾病,足突融合,基底膜无明显增厚,儿童,2,6,岁儿童,95,多发,偶有镜下血尿,无,多良,良,复发率高;自发缓解率高,;,ARF,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肾小球节段性硬化;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青少年,多半镜下血尿,多于就诊时已经出现,差,多数差;部分有效,常有肾小管障碍多隐匿发病,原发性,NS,病理类型临床特点以及病理表现,病理特点,好发年龄,血尿程度,肾功能进展以及高血压,预后,激素、细胞毒药物反应,其他特点,系膜增生型肾小球肾炎,系膜细胞基质增生,青少年,发生率高,与病理改变相关,与病理改变相关,与病理改变相关,我国高发,膜性肾病,钉突形成,基底膜增厚,中老年,,60,岁达,40,可有镜下血尿,与分期相关,多缓慢进展,与分期相关,血栓发生率高,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系膜细胞和基质弥漫性重度增生,“双轨征”,青壮年,均有,常有肉眼血尿,发生较早进展较快,差,差,部分有效,前驱感染病史;持续低补体血症,【并发症】,一、,感染,免疫紊乱(,IgG、,补体、白细胞功能降低),,,营养不良(低转铁蛋白、低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易发生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是复发和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二、血栓、栓塞,机制:,血凝亢进和血粘度增加,血液高凝状态;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利尿、激素。,表现,:肾静脉血栓最多,肢体静脉血栓,下腔静脉血栓,肺静脉血栓或肺静脉栓塞等。,膜性肾病最多。,三、肾功能损伤,1急性肾衰竭,肾前性,:,有效血容量不足,,肾前性氮质血症;经扩容等可纠正。,实质性肾衰,,与肾间质高度水肿压迫肾小管,大量管型阻塞肾小管有关。病理类型为轻微病变者易发生。,2肾小管功能损害,重吸收大量蛋白损害肾小管。糖尿、氨基酸尿、范可尼综合征。,四、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金属结合蛋白,微量元素不足;,药物结合蛋白,药物浓度增高而毒性增加,药物半衰期缩短而减小药物疗效。,氧化脂蛋白,系膜细胞增生、细胞基质增多,也促进动脉血管硬化。,【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尿常规及蛋白定量,定性+,可见颗粒,脂肪管型等;24,h,蛋白定3.5,g/d。,红细胞多少不一,与病理类型有关。,2尿蛋白电泳,选择性或非选择性。,3血液生化检查,白蛋白、总蛋白降低,1,球蛋白正常或稍低,,2,球蛋白,,球蛋白相对增高,,球蛋白一般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LDL、VLDL,升高,。,4其他检查,纤溶,:纤维蛋白原高,溶酶原、抗凝血酶 低。,免疫,:球蛋白、补体低,,CIC。,尿,FDP、C,3,升高。,5肾活检,【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依据,(1)尿蛋白3.5,g/d;,(,2),血浆白蛋白30,g/L;,(,3),水肿;,(4)血脂升高。,(1)(2)必备条件。,进一步除外继发性肾病综合征。,二、鉴别诊断,1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红斑,多系统损害,发热,关节痛,多发性浆膜炎临床表现;多种自身抗体;肾活检:多样性、不典型性,白金耳样病变、苏木素小体等。,2过敏性紫癜肾炎,常先有皮肤紫癜,皮疹出现后18周显现血尿、蛋白尿等,可伴有关节或(和)腹部疼痛,黑便。皮肤紫癜常是鉴别要点。少数先出现肾脏损害。肾活检:,IgA、C3。,3乙肝病毒相关肾炎,病毒血症、局部抗原沉积。,4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病史10年,血糖高,眼底改变。,5肾淀粉样变性,中老年,原发主要累及心、肾、消化道、皮肤、神经,继发慢性化脓性感染、结核、恶性肿瘤,肾肝脾。肾活检确诊。,6骨髓瘤性肾病,:,中老年男性,骨痛,血浆蛋白电泳,M,带,本-周蛋白,骨髓瘤细胞。,【治疗】,一、一般治疗,1休息,严重水肿时,应卧床休息。调节活动量。,2饮食,限盐,,轻度水肿者,96,g/d;,中度水肿者,63,g/d,,重度水肿者,3,g/d,以下。少尿患者,,限水,。,蛋白质摄入,量每日每公斤体重0.81,g。,补足,热量,。,脂肪,以植物油或鱼油为主。,(一)利尿消肿,1噻嗪类利尿剂,氢氯噻嗪25,mg,,日3次。,2袢利尿剂,呋塞米2040,mg,,每日1次;布美他尼13,mg,,每日3次。,3潴钾利尿剂,螺内酯20,mg,,每日3次。,4渗透利尿剂,不含钠的低分子右旋糖酐、706代血浆,500,ml,静脉滴注,隔天1次。,5.,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血浆白蛋白,再用利尿剂。但非必要时不使用。,二、对症治疗,(二)减少尿蛋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拮抗剂,:,扩张出球小动脉,降低肾小球内压,有可能减少尿蛋白。卡托普利,12.525,mg,,每日23 次;依那普利,2.510,mg,,每日,2,次;苯那普利(洛丁新)10,20 mg/d。,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氯沙坦(科素亚),50,100mg/d。,CCB,:,氨氯地平,三、主要治疗,(抑制炎症与免疫反应),(一)糖皮质激素,1机制,抑制免疫、抑制炎症、抑制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适应证,微小病变性肾病。其他病理类型效差。,常用制剂及用法,足量开始、时间充分、减药慢。泼尼松,每日每公斤体重1,mg,,共服812周,有效病例每23周减少原用量的10%,当减至1510,mg/d,时为维持剂量,再服612月或更久。,甲基当泼尼松冲击疗法,。泼尼松效果不佳时,可换用泼尼松龙或氟米松(地米)。,激素敏感型、激素依赖型、激素无效型。,副作用,库欣综合征、感染、骨质疏松、消化道出血、肾小球硬化。,(二)细胞毒药物,机制,。,适应证,:激素依赖型或无效型。,(1)环磷酰胺,:最常用。每日每公斤体重2,mg,,分12次口服;或200,mg,隔日静脉注射。总量68,g。,不良反应:骨髓抑制,中毒性肝炎、脱发、出血性膀胱炎和性腺抑制等。,(2)苯丁酸氮芥,:2,mg,,每日3次口服,服用3个月。副作用: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3)盐酸氮芥,:效果好,不良反应很大。骨髓抑制、局部刺激及胃肠道反应。其他细胞毒药物无效时使用。,(三)环孢菌素,A,机制。试用于激素、细胞毒药物无效者。昂贵且不良反应大,肾毒性。46,mg/kg.d,(四)麦考酚吗乙酯(骁悉,),机制。适应证:狼疮肾,激素耐药、复发的肾病综合征。不良反应:消化道、肝损、感染。1.5,g/d,,分次口服。,针对不同病理类型治疗方案,微小病变性肾病,激素,复发者再用激素或联合环磷酰胺治疗。,2,膜性肾病,无高危因素的一般病例,先密切观察半年,控制血压,,ACEI,降尿蛋白,病情无好转再接受激素联合烷化剂治疗。,单用激素无效,必需激素联合烷化剂(环磷酰胺或苯丁酸氮芥);效果不佳可试用环孢素,一般用药在半年以上。,激素联合烷化剂治疗的对象主要为有病变进展高危因素的患者,如严重、持续性肾病综合征,肾功能恶化和肾小管间质较重的可逆性病变等。,积极防治血栓、栓塞并发症。,3,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足量激素治疗延长至,3,4,月。足量激素用药至,6,个月后无效,才能称之为激素抵抗。激素治疗效果不佳可试用环孢素。,4,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成年患者,目前没有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有效的证据。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抗凝药,可以试用,但效果无定论。口服,6,12,月的阿司匹林(,325mg/d,)和(或)双嘧达莫(,50,100mg,,每日,3,次)可以减少尿蛋白。,(一)感染,无肾毒性抗生素。,(二)血栓及栓塞,高凝状态,:,肝素;小分子肝素;华法令;双香豆素;双密达莫;阿司匹林。,血栓、栓塞,:,组织型纤溶酶,可与肝素同时静滴。6,h,内效果好,3,d,内仍可有效。,五,、,防治并发症,(三)急性肾衰,袢利尿剂,:,补充血浆制品,适当脱水。,血液净化治疗,。,治疗原发病,:,大量蛋白尿发生低血容量和肾间质水肿及急进性肾炎,可用甲基泼尼松龙冲击。,碱化尿液,。,(四)脂肪代谢紊乱,胆固醇增高,:洛伐他汀,普伐他汀,或辛伐他汀。,甘油三酯增高,:必降脂片,非诺贝特(力平脂),血液净化疗法。,【预后】,预后差异较大,轻微病变及轻度系膜增生预后好,局灶性节段性硬化和膜增殖性肾炎治疗效果差,膜性肾病尿蛋白转阴难,可不发展成为尿毒症,大量蛋白尿,、,高血压,、,高脂血症促进肾小球硬化,反复感染,、,血栓栓塞影响预后,有严重并发症者预后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