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四,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1/58,2/58,【自主预习】,一、李贽反正统意识,1.时代背景:理学占据思想统治地位时代,正统理学家宣扬“存天理,去人欲”。,3/58,2.基本思想:,(1)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主张,认为,“_”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中。,(2)否定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标准,否定儒,家经典权威。,(3)提出“绝假纯真”“_”,反对礼教虚伪,与官场欺诈。,理,童心说,4/58,(4)在诗文写作方面,主张“真心”,反对当初盛行摹古文风。,5/58,3.著作:流传至今有_续藏书焚书,续焚书等。,4.评价:对社会现实大胆批评,引发统治者不满,对,晚明文学产生了主要影响。,藏书,6/58,【尤其提醒】,李贽“离经叛道”是商品经济发展和程朱理学丧失活力矛盾发展结果。其思想带有民主色彩,是反封建先驱。,7/58,二、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说,1.背景:明清之际,中国出现继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之后又一次思想活跃局面。,2.著作:明夷待访录。,8/58,3.思想主张:,(1)政治上。,批判_,提出君臣平等思想。,提出限制君权主张,主张建立“天下之法”;认为,学校是决定是非最高机构。,(2)经济上:反对传统重农抑商思想,认为_。,君主专制,工商皆本,9/58,4.作用: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思想武器。,10/58,【尤其提醒】,黄宗羲之所以能提出“工商皆本”思想,是当初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结果。在新生产方式冲击下,中国知识分子注意到了工商业发展主要性。这说明一定时期经济决定一定时期思想。,11/58,三、顾炎武思想启蒙精神,1.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2.思想主张:,(1)批判君主专制:将批判锋芒指向“_”君主,专制,深刻揭露君主政治。,私天下,12/58,(2)提出“众治”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3)指出“亡国”与“亡天下”区分:“亡国”就是改朝换代,“亡天下”是指整个民族国家沦亡。梁启超将其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3.评价:顾炎武是清初经世致用思潮推进者,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含有强烈批判精神。,13/58,四、王夫之“孤秦陋宋”批判,1.著作:船山遗书。,2.思想主张:,(1)政治思想:主旨是“_”,深刻揭露秦始,皇及历代帝王把天下当做私产做法。,循天下之公,14/58,(2)哲学思想: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是一位_思想家,强调“天地之化日,新”。,3.评价:王夫之政治思想和历史观,以厚重哲学思,想作为基础,其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顶,峰。,唯物主义,15/58,五、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1.著作:潜书。,2.主张:,(1)主动提倡经世致用之学。,(2)批判专制君主:“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3)抨击“官”:大多数官吏“为盗臣”、“为民贼”。,16/58,3.评价:,(1)进步性:不但在当初起到了振聋发聩作用,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17/58,(2)不足。,对专制主义君权和官吏腐败行为批判并没有上升,到_高度,只揭露黑暗现实。,提出为君之道与治国之道,没有跳出儒家修身、,_、治国、平天下理想。,制度批判,齐家,18/58,【误区点拨】,明清之际思想批判实质,他们不是从根本上否定儒学,而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儒学批判与继承,他们共同构筑了含有时代特色新儒学。,19/58,【预习小测】,1.(河南学业水平测试)他认为孔子并非天生圣人,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他是(),A.董仲舒B.朱熹,C.王夫之D.李贽,20/58,【解析】,选D。李贽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改变而改变,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反对以孔子是非为标准,故选D。,21/58,2.(天津学业水平测试)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来限制君权思想主张出现于(),A.秦汉时期B.魏晋南北朝,C.隋唐时期D.明末清初,22/58,【解析】,选D。材料给出是黄宗羲思想观点,他是明末清初思想家,故选D。,23/58,3.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提倡“实学”,强调把学术研究和现实政治联络起来,由此形成思想是(),A.重农抑商B.工商皆本,C.经世致用D.民主科学,24/58,【解析】,选C。A与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不符;B是黄宗羲关于经济主张;D是近代中国新文化运动思想;强调把学术研究和现实政治联络起来表达了“经世致用”思想,所以选C。,25/58,4.(贵州学业水平测试)从明代中叶到清代鸦片战争前夕,出现一股“崇实”“务实”社会思潮,过去学术界有些人把它称为“早期启蒙思想”,有些人把它称为“经世致用思潮”,近几年则通称为“明清实学思潮”。这一“思潮”代表人物是(),A.朱熹B.沈括,C.顾炎武D.曹雪芹,26/58,【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顾炎武非常重视实学,是清初经世致用思潮推进者,C正确。朱熹和沈括都是宋朝时期人物,与题干中“从明代中叶到清代鸦片战争前夕”时间界定不符,排除。曹雪芹是明清小说代表人物,D不符合题意。,27/58,【赔偿训练】,顾炎武主张:“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将其概括为(),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C.三人行,必有我师,D.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28/58,【解析】,选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梁启超将题干材料中顾炎武主张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故选A。,29/58,5.(保定高二检测)易培基亡弟白沙事状说易白沙(民国初年革命党人)早岁读船山(王夫之)遗书,于是有革命之志,由此可知(),A.王夫之含有初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B.王夫之反专制思想对民主革命产生了主动影响,C.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主要继承了明末清初启蒙思想,D.王夫之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顶峰,30/58,【解析】,选B。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王夫之代表开明地主阶级利益,故A表述错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主要继承了欧洲启蒙思想,故C表述错误;由题目中信息“读船山(王夫之)遗书,于是有革命之志”可知王夫之反专制思想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了主动影响,故排除与此表述不符D,选择B。,31/58,6.(南宁高二检测)明清之际出现了反封建民主思想,根本原因是(),A.政治腐败B.人民反抗,C.商品经济发展D.程朱理学因循守旧,32/58,【解析】,选C。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决定了一定时期思想文化,出现反封建民主启蒙思想,是经济发展产物,故C与题意相符。,33/58,探究1,李贽思想主张,【互动探究】,阅读书本第一目第二、三自然段及材料。,材料一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焚书,34/58,材料二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焚书,材料三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焚书,思索:归纳概括李贽思想主张。,35/58,提醒:,否定儒学正统权威性,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标准,认为“理”在百姓日常生活之中。,36/58,【探究总结】,正确认识李贽思想,1.李贽是反封建思想先驱,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含有鲜明封建叛逆色彩。,2.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中小地主和工商业者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37/58,3.李贽主张认可个性意见,也是有意义。李贽坚持和维护个人利益合理性,同所说“私”和“心”关系,必定了思想独立性。,4.他排斥人们盲目相信“上人所道”“君子所闻”,他思想有利于引导人们开放思想,同时他思想也是当初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要求。,38/58,【深化点拨】,李贽思想产生,与明末专制政治强化腐朽,阶级矛盾尖锐、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以及儒学日益僵化,传统专制思想扼杀人性等社会现实亲密相关。,39/58,【探究训练】,以下观点中,思想家李贽会同意是(),A.“夫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B.儒家经典是“万世之至论”,C.“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并”,D.“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40/58,【解析】,选D。解答此题关键是要把握李贽主要思想是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正统地位。D明确指出圣人之道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之中,对正统思想发出了大胆挑战。,41/58,【赔偿训练】,李贽道古录载:“则千万其人者,各得其千万人之心;千万其心者,各遂其千万人之欲。是谓物各付物,天地之所以因材而笃也,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也。今之不免相害者,皆始于使之不得并育耳。若肯听其并育,则大成大,小成小,天下更有一物不得所者哉?”以下对材料了解正确是(),42/58,A.认为心是万物本原,B.提倡人性自由发展,C.强调万物存在对立统一,D.动摇传统礼教统治地位,43/58,【解析】,选B。,“,认为心是万物本原,”,是陆王心学主张,故A错误;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表现出李贽要求尊重人自然天性,实现人人顺其本性、随心所愿理想政治局面观点,故B正确;,“,强调万物存在对立统一,”,是辩证法,在材料中未表达,故C错误;新文化运动中,反对旧道德动摇了传统礼教统治地位,故D错误。,44/58,探究2,明末清初思想家,【互动探究】,1.阅读书本第二目第三自然段及“资料卡片”。,思索:黄宗羲思想最精彩之处是什么?他在政治上提出了什么主张?,提醒,:,批判君主专制,;,君臣平等和限制君权主张。,45/58,2.阅读书本第四目第四自然段。,思索:王夫之提出怎样哲学观点?,提醒,:,在发挥古代,“,气一元论,”,唯物论思想基础上,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46/58,3.阅读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顾炎武说,“凡文之不关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止为一人一家之事,而无关经术政理之大则不作也。”,王夫之说:“尽废古今虚妙之说而返之实。”,黄宗羲说,“学问必以六经为根柢,游腹空谈,终无捞摸”,而“经术所以经世,方不为迂儒之学。”,47/58,思索:概括三位思想家共同主张。,提醒,:,做学术要有利于国家与社会,做学术与做人一致,要做到身体力行,这表达了他们经世致用思想主张。,48/58,【探究总结】,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特点,1.反传统、反教条:,(1)李贽反对孔孟教条,痛恨维护传统礼教卫道士,对封建正统思想发出大胆挑战。,(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也对传统纲常礼教进行了强烈批判。,49/58,2.反专制、倡民主:,(1)李贽主张个性得到自由发展,不应该被迫顺从统治者利益和愿望。,(2)黄宗羲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提出“众治”取代“独治”。黄宗羲提出建立“天下之法”,建立监督机构。,50/58,3.反应资本主义萌芽时代要求:,(1)李贽痛斥传统道德观念和“存天理,去人欲”说教,提出“人皆有私”。,(2)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王夫之鼓吹“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他们思想闪烁着革新光芒,在一定意义上反应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要求。,51/58,【深化点拨】,明清之际思想批判,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冲击,但它与近代民主思想有本质区分,在当初也没有形成思想解放时尚。,52/58,【探究训练】,1.(北京学业水平测试)明朝后期,黄宗羲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一家之法”,反应其政治主张是(),A.维护封建礼教B.提倡经世致用,C.反对君主专制D.主张君主立宪,53/58,【解析】,选C。材料中“一家之法”就是指君主专制,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一家之法”表明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54/58,【深化点拨】,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思想并非真正民主思想,他针正确仅仅是个别残暴,“,恶,”,君。,55/58,2.李贽、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思想家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等主张,产生根源在于(),A.他们含有忧国忧民情怀,B.明清商品经济快速发展,C.受到西方启蒙思想影响,D.李贽反对君主专制表率,56/58,【解析】,选B。一定时期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经济、政治反应。明清之际思想家李贽、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正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思想文化领域反应。,57/58,【本课小结】,58/5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