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煤堆自燃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概述
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但长期以来煤炭的储存和运输却面临着不安全和高消耗的问题。其中,煤堆自燃是煤炭储运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煤堆自燃往往是因为煤堆中的煤质过差,储存条件不当以及储存时间较长等因素导致。本文将针对煤堆自燃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原因分析
煤堆自燃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煤质过差
煤的品质是影响燃烧性能的重要指标。如果煤中含有过多的杂质和水分,就容易导致自燃。同时,如果煤中含有硫、磷等物质,还会在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硫酸和磷酸等化合物,严重威胁着环境和人体健康。
储存条件不当
煤的储存条件也是影响自燃的重要因素。煤堆的堆积过高或密度不当,会导致煤堆内部的通风不良,难以散发热量,从而引发煤堆自燃。此外,如果储存场地地面陡峭,自然排水不畅,也会给自燃造成隐患。
储存时间较长
煤的反应性在某种程度上与其储存时间有关。长时间的储存,容易使煤质老化、降低燃点,从而增加了自燃的危险性。
外来因素
某些情况下,煤堆自燃的原因也可能与外来因素有关。例如,局部天气情况异常,暴雨等气候灾害造成的关门堵塞等。此外,如果煤堆附近存在高热源或者火源,也会给煤堆自燃带来隐患。
防治措施
针对煤堆自燃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遏制煤堆自燃的发生。
煤质控制
煤堆内部的煤质控制是预防煤堆自燃的重要措施之一。首先,采购优质煤炭,防止煤质低劣的煤炭影响整个堆场的品质。其次,在储存期间,要经常检查煤堆的温度和湿度,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
环境控制
储存环境的控制也是防治煤堆自燃的重要措施之一。煤堆的堆积要避免过于密集,保证煤堆内部的通风良好。同时要保持储存地面的平整,以免堆积高地点产生自然排水不良的问题。对于堆场排水系统,应当具备良好的排水能力,并且要采取有效的防风措施。
安全管理
煤堆自燃的预防和治理需要加强安全管理,完善各项安全措施。例如,加强安全巡检,及时发现隐患,加大检查力度;设置避雷装置,减少雷击等外部因素造成的损失;强化消防设施,及时出动消防车辆和人员开展抢救。
结论
在日常生产中,煤堆自燃的危害不可小觑。为了预防和治理这种情况,提升煤堆的管理水平和设施条件,以及采取有效而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同时,在防治煤堆自燃的过程中,各个防治环节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防治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